|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故事一:疯子与呆子
; v! ~# b, Z. @7 v- R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卸掉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用胎准备装上。
z/ b U7 J0 \6 Y# r: E事情严重了。卸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卸掉。没有螺丝有备用胎也装不上去啊!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用胎装上去了。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其实,世上有许多的人,由于他们发现了工作中的乐趣,总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狂热,让人难以理解。许多人在笑话他们是疯子的时候,别人说不定还在笑他呆子呢。
7 J3 `5 B; s- y做人呆呆,处事聪明,在中国尤其不失为一种上佳做人姿态。
1 u9 z; c( G. z$ ?8 ~' x " w, H' }$ `5 u0 L+ R2 i- p
故事二:机会与准备6 j: ~4 y' P8 U2 X, k% L
A在合资企业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 K9 w6 P) g3 ^9 M4 Y4 J B
A的同事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更进一步,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
5 T& X3 z$ D+ c& k# U: x他们在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的同事C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份量的开场 白,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后,
8 T* q2 Z, E9 m" [4 ]' u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了更好的职位。5 O" a2 P7 h8 N& `9 M
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
5 F" @ n' g: {+ N9 a ! Q" d2 d) [' }2 m
# P3 \# ~+ a9 f7 x/ F故事三:谁的身价最高?
2 a' a8 z" r4 X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0 Q5 p0 P& l* j/ T* h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 m E# o9 ?! F店主说:不。
0 ]! n9 v7 o" D# s5 F8 v/ N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4 t& E u0 `1 x8 S6 ~( T ~
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 z4 l, N+ g!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力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 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7 }0 a! D7 J3 g5 R
* h1 F5 h* F' V" O. Q/ _, c1 b
故事四:成功与习惯
6 N! N* o/ S6 ?! Y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 U$ W, B- p* a% y: e( ~ J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 d7 H7 t4 U8 ^) j1 F3 o Q4 V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2 h2 \* t4 q r! \
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c U, s- Y- G, b/ a1 W
7 M4 C; v/ ^! `5 T1 S1 A1 j) W
! Q0 o n& J6 p4 p" Y 故事五:积极与消极* x! s/ J* b) z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 \+ k/ G) X* ]- H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p+ A. S6 L. U; {7 o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 O" R4 v+ e! X# T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 O+ p. k1 r. A5 m' v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3 ?# e% L7 h1 i( @, [+ Z, I# ^
% j8 X8 w3 X* G故事六:三个金人3 x+ q8 n0 e! _7 z: ]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 @% _- b- }- ~% b- y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N+ ]3 w j& R5 B2 l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 V2 {8 H# g+ `! n. n : p6 D5 w) }# ]% o' }+ u% `+ U
故事七:因材施用5 T4 L4 Z# I1 ]& a% q. ^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8 P3 d- j6 o9 m1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 R& e( o0 r( T2 n7 @+ R/ }9 y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 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7 `* w: p- t! S# [ f% h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 q" n. W, V+ ~: [4 o
# \: Y5 I% [! N+ O7 u! C$ e, w故事八:善用资源 E1 g9 w0 o) j( t+ R4 `% G m! C8 G
有个富家子弟特别爱吃饺子,每天都要吃。但他又特别刁,只吃馅,两头的皮尖尖就丢到后面的小河里去。好景不长,在他十六岁那年,一把大火烧了他的全家,父母急怒中相继病逝。这下他身无分文,又不好意思要饭。邻居家大嫂非常好,每餐给他吃一碗面糊糊。他则发奋读书,三年后考取官位回来,一定要感谢邻居大嫂。
. K: B! T, V% W! m$ d: `大嫂对他讲:不要感谢我。我没有给你什么,都是我收集的当年你丢的饺子皮>尖,晒干后装了好凡麻袋,本来是想备不时之需的。正好你有需要,就又还给你了。大官思考良久,良久……8 ~# P' @+ y m0 _; b+ [
有一个有名的三八理论: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工作,这个人人一样。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是在于业余时间怎么渡过。时间是最有情,也最无情的东西,每人拥有的都一样,非常公平。但拥有资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资源的人才会成功。
, r3 L: S; `" g! \+ H白天图生存,晚上求发展,这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m2 P3 v+ n5 ]9 Q% A+ P1 @! y
/ i0 g9 O: ~, r" X' R# d7 L, E2 }故事九:沟通与团队
% r e$ C A4 F8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T$ l1 j# r( d4 Z1 \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 D; }; U i0 E# x; w2 ?/ e2 l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4 N5 u. D( R! v/ F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 J! u2 n- ~, ^8 C! `5 g
8 W# |9 f; a' _4 d6 \
故事十:大师与弟子+ Q' p4 I" ?1 \% F& J6 x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事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鞋带松了,并热心地告诉我,我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8 X2 ]( [; _) y* @8 u/ y9 g. s 人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点,才是真正的人才。
, W2 J. i; o5 [! X8 _; |( |% N
; Q& v; k* r- X! A7 w[ 本帖最后由 jincy 于 2008-10-6 14:2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