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加工常用工艺装备) Q q/ c) B! E/ C
3.钻模板的类型和设计
+ |0 e0 K z! g# P8 W% W& r% Q5 }- d8 R (1)钻模板的类型 钻模板通常是装配在夹具体或支架上,或与夹具体上的其它元件相连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固定式钻模板 如图7-62a所示,这种钻模板是直接固定在夹具体上的,故钻套相对于夹具体也是固定的,钻孔精度较高。但是这种结构对某些工件而言,装拆不太方便。该钻模板与夹具体多采用圆锥销定位、螺钉紧固的结构。对于简单钻模也可采用整体铸造或焊接结构。 ②分离式钻模板 如图7-62b所示,这种钻模板与夹具体是分离的,并成为一个独立部分,且模板对工作要确定定位要求。工件在夹具体中每装卸一次,钻模板也要装卸一次。该钻模板钻孔精度较高,但装卸工件的时间较长,因而效率较低。 ③铰链式钻模板 如图7-62c所示,这种钻模板是通过铰链与夹具体或固定支架连接在一起的,钻模板可绕铰链轴翻转。铰链轴和钻模板上相应孔的配合为基轴制间隙配合 (G7/h6),铰链轴和支座孔的配合为基轴制过盈配合(N7/h6),钻模板和支座两侧面间的配合则按基孔制间隙配合(H7/g6)。当钻孔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时,应予配制,并将钻模板与支座侧面间的配合间隙控制在0.01~0.02mm之内。同时还要注意使钻模板工作时处于正确位置。图7-63所示是为保证这一要求的几种常用结构,设计时可根据情况选用。 这种钻模板常采用蝶形螺母锁紧,装卸工件比较方便,对于钻孔后还需要进行锪平面、攻丝等工步尤为适宜。但该钻模板可达到的位置精度较低,结构也较复杂。 ④悬挂式钻模板 如图7-62d所示,这种钻模板是悬挂在 机床主轴或主轴箱上,随主轴的往复移动而靠紧工件或离开,它多与组合机床或多头传动轴联合使用。图中钻模板4由锥端紧定螺钉将其固定在导柱2上,导柱2的上部伸入多轴传动头6的座架孔中,从而将钻模板4悬挂起来;导柱2的下部则伸入夹具体1的导孔中,使钻模板4准确定位。当多轴传动头6向下移动进行加工时,依靠弹簧5压缩时产生的压力使钻模板4向下靠紧工件。加工完毕后,多轴传动头上升继而退出钻头,并提起钻模板恢复至原始位置。 (2)钻模板的设计要点 在设计钻模板的结构时,主要要根据工件的外形大小、加工部位、结构特点和生产规模以及机床类型等条件而定。要求所设计的钻模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容易,并注意以下几点: ① 在保证钻模板有足够刚度的前提下,要尽量减轻其重量。在生产中,钻模板的厚度往往按钻套的高度来确定,一般在10~30mm之间。如果钻套较长,可将钻模板局部加厚。此外,钻模板一般不宜承受夹紧力。 ② 钻模板上安装钻套的底孔与定位元件间的位置精度直接影响工件孔的位置精度,因此至关重要。在上述各钻模板结构中,以固定式钻模板钻套底孔的位置精度最高,而以悬挂式钻模板钻套底孔的位置精度为最低。 ③ 焊接结构的钻模板往往因焊接内应力不能彻底消除,而不易保持精度。一般当工件孔距大于±0.1mm时方可采用。若孔距公差小于±0.05mm时,应采用装配式钻模板。 ④要保证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如用悬挂式钻模板,则其导柱上的弹簧力必须足够大,以使钻模板在夹具体上能维持所需的定位压力;当钻模板本身的重量超过 800N时,导柱上可不装弹簧;为保证钻模板移动平稳和工作可靠,当钻模板处于原始位置时,装在导柱上经过预压的弹簧长度一般不应小于工作行程的3倍,其预压力不小于150N。 (三)几种典型钻床夹具的结构分析 1.钻铰支架孔钻模 上一章已指出机床夹具总图中应正确标注出影响定位误差、安装误差和调整误差的有关尺寸和技术要求。该夹具的上述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分析如下: 定位元件工作表面与机床连接面之间的技术要求是影响安装误差的因素,而该钻夹具与机床的连接面是夹具体底面A,因此定位元件工件表面与夹具体底面的技术要求应标出,如衬套端面对夹具体底面A的垂直度0.02mm。定位元件工作面与刀具位置之间的技术要求是影响调整误差的因素,对钻夹具而言,钻套轴线的位置即为孔加工刀具的位置,因此钻套轴线与定位元件工作面之间应标出必要的技术要求。如钻套轴线与夹具体底面A的垂直度0.02mm,钻套轴线与定位套端面的距离尺寸精度25±0.015mm,钻套内径的尺寸公差Φ20F7,钻套与衬套之间、衬套与钻模板之间的配合精度Φ26F7/m6、Φ32H7/n6 等。钻夹具的调整误差也称导向误差。 此外还应标注出一些其他装配尺寸,如销子3与V形块2、与压板4之间的配合尺寸Φ10G7/h6、Φ10N7/h6等。 2.铰链模板固定式钻模 图7-66所示为在拨叉45上加工直径Φ8.4mm的M10底孔的工序图和在立式钻床上完成以上工序的钻模总图。 夹紧时,通过手柄顺时针转动偏心轮8,偏心轮上的对称楔块插入工件槽内,在定位的同时将工件夹紧。由于钻削力不大,故工作时比较可靠。 钻模板4用销轴3采用基轴制装在模板座7上,翻下时与支承钉5接触,以保证钻套的位置精度,并用紧定螺钉2锁紧。 该夹具对工件的定位考虑合理,且采用偏心轮使工件既定位又夹紧,简化了夹具的结构。 对该夹具所标注的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影响工件定位误差的技术要求有:定位轴直径及公差Φ15.81h6,扁销直径及公差Φ51g6、扁销轴线的位置度等。 影响安装误差的技术要求有:定位轴轴线与安装基面C的平行度。 影响导向误差的技术要求有:钻套中心线与夹紧偏心轮对称面的距离尺寸3.1±0.03mm,夹紧偏心轮与底座的配合公差15H7/h6,钻套中心与基准 B的位置度;另外对于铰链钻模板夹具,铰链钻模板与铰链座的配合精度Φ12G7/h6和40H7/f6也影响导向误差。 此外还应标注出一些其他装配尺寸,请读者自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