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7-27 10: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DPPM: Defective parts per million
0 }# P8 N- o- p: M3 R; `$ @: f( c S. R$ a9 v
PPM就不用我说了吧!看一下中文意思就明白,至于DPPM的计算方法我在网上找到了。
2 [: s- |' [; H- }劣质成本(COPQ) 直通率(FPY,RTY,TPY) 每百万次缺陷数(PPM)3 E4 j1 e9 l$ z
单件产品缺陷率(DPU) 单件机会缺陷率(DPO) 每百万次机会缺陷率(DPMO)
4 V( `( L* |2 K1 B0 k: J9 N能力指数(Cp, Cpk, Ppk, σ水平) ; I6 j! |$ R& M
6 |6 E& ?: j! a% b3 J: RDPPM的计算方法请看下面的文章,这是我剪贴下来的,也可看下面这个网页:
7 [+ v4 k/ n( N0 k1 Y1 Whttp://www.a-qe.com/spc/SPC4.htm
" e& @, p& F) }+ }9 r1、前言) g. q6 d! _2 `. T2 c/ R8 I3 h
1998年5月1日品質學會召開出版委員會,主任委員盧瑞提到一個令人疑惑的問題。多年前他曾經訪問美國矽谷旭電公司(Solectron)(1991年曾獲美國國家品質獎),當問到該公司目前的品質水準時,該公司?董事長答道說:『經多年的整體改善活動,目前已達到500個ppm的品質水準』。但是盧總經理自己經營的憶華電機,目前製程品質水準也可以達到200個ppm,是否以憶華的品質水準也應可以申請美國國家品質獎?可是目前憶華還不曾申請台灣的品質獎,這是否意味著台灣的品質獎較美國國家品質獎的門檻還高。本人曾經替憶華電機設計即時製程管制系統,系統中要求以dppm為單位計算製程的品質水準,所以熟知憶華電機品質水準的計算方式,當時就以下例?碚f明兩者 ppm 的計算方法不同,而造成品質指標不一致的結果。假設某製程;例如SMT,AI或HI,某天的生產日報如下:
5 `. J0 a# X1 K$ @ U) T& S
2 ^" U" D1 C' c' q3 H1 w3 u產品別 檢點數/台 生產台數 不良台數 合計缺點數 # @8 B5 N- |: c% X
A 200點/台 1000台 5台 10點
4 g2 n: a4 j5 ~5 sB 100點/台 1000台 10台 20點 % ?1 ^' u% j3 s. N& v. Q
C 50點/台 2000台 15台 30點
7 @; k |0 d6 @/ I% C; M7 m6 ?# |0 `- i
假如以台為計算基礎
0 X3 B7 _, o! ^( L" EP =(5+10+15)/(1,000+1,000+2,000) =30/4,000 =7,500ppm4 O; }- w) `3 _0 w" a5 C
即表示每100萬台平均有7,500台是不良。: x. s. C; E5 B. ^. L4 B
c =(10+20+30)/(1,000+1,000+2,000) =60/4,000 =0.015 dpu$ u$ p3 r* J8 }, ~$ {7 ~
即表示每台平均有0.015個缺點。 1 g5 z; Y, l$ s @0 b7 r' e
l 假如以檢點為計算基礎! u, Q4 o% v+ q( U6 [
μ =(10+20+30)/( 200×1,000+100×1,000+50×2,000) =60/400,000 =150 dppm; @& n+ p; B, \8 x+ l+ D
即表示每100萬個檢點平均有150個缺點。 2 o% c2 C8 b( }# x! F1 M& ~7 y
以上的解釋以100萬台為單位及100萬個檢點為單位,當然要兩個 ppm 的品質指標互相比較就有所出入。近年?韲鴥荣Y?電子業在國際分工的設計及製造?子信e足輕重的地位,客戶對製造商的品質合約常包括規格承認書、品質管制計?及製程統計資料,其中引起最多爭議就是品質水準的計算方式,其間的影響造成訂單簽不下?砘虺鲐浐灢怀鋈ィ斎黄饭苋藛T首當其衝被老板罵得莫名其妙。早在1993年筆者曾撰文?釋6σ的意義(註1),而今品質學會出版委員會決定出版一份資?電子業通用品質指標的標準一小冊,提供國內業界參考的依據。本文就此項需求先行提出一些通用的品質指標及符號術語,供資?電子業先進討論空間,再逐步訂出符合大家可以使用的品質指標標準。 % K0 M& d! v& q; N% {2 h
2、主要品質指標的沿革
! Q9 p2 M' d6 `1 S: [5 T$ l產品品質特性的記錄一般分成計數值或計量值,計數值又以計件或計點為記錄,計量值以?際測量之特性值為記錄。自?馁Y?電子業導入MIL-STD-105D表為抽樣檢驗的標準後,品質指標一直延用MIL-STD-105D表之AQL;目前使用版本為MIL-STD-105E,多年?硪恢蓖ㄐ徐顿Y?電子業界。AQL在10以下時,可表計件的不良率或計點的缺點數,AQL在10以上時,則表計點的缺點數或每百件缺點。計量值則以製程能力指數Cp、k(Ca)、Cpk為代表。這些品質指標的大小,理論上是可以解釋其品質意義,譬如AQL=0.3%(以計件不良率表示)其意義為當檢驗批的品質水準不良率p達到0.3%時,該批以MIL-STD-105E表驗收時,被允收的機率很高約90%以上,但檢驗批的?際不良率p太大時;如1%、2%,則檢驗批被允收的機率很小。因此,AQL常被用?懋敵裳u程的品質指標,以保證交貨(交易)時的允收率。製程能力指數也被拿?砗饬慨a品試作及量產時品質稽核的指標。有些客戶要求供應商在試作階段及量產階段提報產品或製程的管制特性,其Cp或Cpk值在多少以上,才能保證不良率 p 在多少以下。 ) W4 m, \ A$ K- i! ^+ U3 H( G; C
3、各種品質指標的定義及計算例 / Z/ T: c2 D3 N$ a% E- {$ i
近年?恚Y?電子業受到所謂“6個Sigma”的品質國際標竿(Benchmarking)的影響,大家紛紛採用“ppm ”或“幾個Sigma”為品質水準的計量單位,但是對這一些新的名詞及術語的定義及計算方法不同行業有不同的說法,造成業界隨客戶的要求而無所適?摹R韵陆榻B目前流行於業界的一些品質指標名詞及術語。
% B- S" w3 p9 tl 計數值計件的品質指標
; X$ O$ f% p8 r( r* E製程良率(Yield):一般以一製程之投入產品件數與該製程輸出良品的件數之比率。如(圖1)說明。
' `; [) A, i6 M輸入1000件 輸出900件
* F2 f: n8 t; M/ J+ ]INPUT 1000件 950件 920件 : q ^5 w6 _/ h# `: T5 {, F
不良品 50件 30件 20件 (圖1)
7 S% I* `2 q3 [# r% DA製程良率=輸出良品件數/輸入產品件數 =950/ 1000 =95.0%
y# ~4 N7 d# \B製程良率=輸出良品件數/輸入產品件數 =920 / 950 =96.8%
5 B' J( @7 q h! d. b" b* U) k$ mC製程良率=輸出良品件數/輸入產品件數 =900/ 920 =97.8%
8 U) V" i+ M6 s0 e7 {! {全製程良率=輸出良品件數/輸入產品件數 =900/ 1000 =90.0% , v/ N( S5 _; {8 ?# `
以上適用於電子零件、半導體等製程,其不良品無法修理而報?U者。裝配?S的製程,其不良品大致上都可以修理,修理好的產品,再回線測試,繼續裝配,如此要定義其良率應以各製程的初檢通過率(First Time Yield;FTY)較為合理。
' z- r; h* V/ B! T# ]' U; h. q
2 Q( w0 C- _" @8 j) g初檢通過率(First Time Yield;FTY):一製程投入產品件數與第一次檢驗就通過之件數之比率。如(圖2)說明。
- e0 i* S8 [! x" g' P' W輸入1000件 輸出900件
9 d. d9 {' {" r1 F8 nINPUT 1000件 950件 920件
8 A% p% r9 Z5 v- ]% F不良品 50件 30件 20件(圖2)8 Q: s5 E; C2 k- G% v4 a9 m8 \: x
A製程FTY=輸出良品數/輸入件數 =950/1000 =95%$ b! o& u1 h3 `5 F: i
B製程FTY=輸出良品數/輸入件數 =970/1000 =97%
; z" T; x9 p8 T, m, `C製程FTY=輸出良品數/輸入件數 =980/1000 =98%
- \3 T- s# O' A' b% p2 v6 D全製程FTY=A製程FTY×B製程FTY×C製程FTY =0.95×0.97×0.98 =0.903 =90.3%
; S) z2 ?) p5 w4 @) `( e如此可知,全製程FTY較(圖1)略高,因此以直通率(Rolled Yield )定義較準確;其定義為輸入件數比上全製程中沒有被修理過的件數。 ; }3 O! a' `8 K7 a6 P9 c
直通率=全製程中沒有被修理的件數/輸入件數 =900/1000 =90% 2 E, u4 {5 E, s/ @1 |; d( c; w+ y
全製程之直通率(Rolled Throughout Yield):定義為全製程的投入產品件數與通過全製程無缺點產品件數之比率,不過在製程上要準確計算比較困難,一般以各製程的良率相乘。
6 p8 [6 s$ J7 b- |3 h! m( P+ c. L; L/ [8 r0 I* T
l 計數值計點的品質
: ]! e0 z1 W, w) B0 K5 l" b3 k' I一般資?電子產品只要有一個缺點就應視為不良品,但是一個不良品可能有一個以上的缺點,因此以平均每件幾個缺點較能完全表示品質;以dpu (Defects Per Unit)為單位。如(圖3)的流程圖。
( R! Z1 C6 b+ Q輸入1000件 輸出1000件 % |, y5 m" o4 Z2 D6 m
INPUT 1000件 1000件 1000件
. }; C! h5 j$ p9 V0 ?不良品 50件 30件
1 n% e2 d M2 p7 F' e i缺點數 80點 45點 25點(圖3)
1 P/ s4 W/ e8 r1 x# ZA製程的dpu=缺點數/檢查件數 =80點 / 1000件 =0.08dpu; b v0 z8 t& u; G
B製程的dpu=缺點數/檢查件數 =45點 / 1000件 =0.045dpu. Q6 V) ` h, t9 k$ g
C製程的dpu=缺點數/檢查件數 =25點 / 1000件 =0.025dp7 E9 o- n) g6 Q/ s! O) _' B& X6 b
全製程的dpu=缺點總數/檢查件數 =(80+45+25)點/4000件 =0.0375dpu
0 R) D) j8 F0 ]# _% o一般不同產品的每件檢點數不同,檢點數愈多,dpu就可能愈大,以dpu的大小?肀容^產品品質的好壞似乎不太合理,因此用總檢點數與總缺點數之比?肀容^品質會客觀一點;以dppm(Defect Parts Per Million)為單位,如(圖4)的流程圖。
& ^3 N* [9 D! o輸入1000件 輸出1000件
; n( H+ M: ?# Y2 }" ^5 |/ b檢點數 50點 50點 400點
6 E4 d9 K- d# f$ K6 N' `' nINPUT 1000件 1000件 1000件
1 l# G* d5 R+ W6 }. k. H+ O不良品 50件 30件 20件
. n7 X: g- ~1 R缺點數 80點 45點 25點(圖4)3 \, @0 r% F- z6 |$ D/ U
! k7 n# p6 g0 B; S& p( yA製程每百萬檢點平均缺點數=(總缺點數/總檢點數)× 106 =(80 /(1000×50))×106 =1600 dppm
6 ~; X) ]/ P9 h- S2 D0 ]; Y! w0 gB製程每百萬檢點平均缺點數=(總缺點數/總檢點數)× 106 =(45 /(1000×50))× 106 =900 dppm
, y2 [% X" D+ ^- W& \4 B$ o; RC製程每百萬檢點平均缺點數=(總缺點數/總檢點數)× 106 =(25 /(1000×400))× 106 =62.5 dppm
$ p% ^# w. Q$ P: ?4 b( F+ s全製程每百萬檢點平均缺點數=(總缺點數/總檢點數)× 106 0 D7 O7 \ ~2 f6 B
=((80+45+25)/(1000×50+1000×50+1000×400))×106 =300 dppm
) Y% d. G: ?6 L+ S& H5 c8 _# {$ i/ z. U, e% p
dpu是代表每件產品平均有幾個缺點,而dppm是每檢查一百萬的檢點平均有幾個缺點。一個檢點代表一產品或製程可能會出現缺點的機會,它可能是一個零件、特性、作業等等,有些地方以ppm/part(註2),dpmo(Defects Per Million Opportunities)(註3)為品質指標,其?與dppm是同樣的意義。時下許多資?電子裝配?S,其製程上記錄是以dppm 為單位,不同檢點數的產品或製程就可依下式換算為dpu。 $ _, m2 N% K, d$ b- Y
dpu=產品或製程檢點數×dppm×106 - d" O/ \. g! b- ?
良率是最容易了解的品質指標;投入製程的產品,經製造過程後,就可以?際交給下工程或可以直接出貨的比率,良率愈高代表效率愈高,報?U愈少,修理愈少,對品質、成本、交期都有直接的關係,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因此,良率應為最終的品質指標。假若可以事先估算出產品或製程的dpu,就可以預估產品在該製程的良率,以卜氏分配的性質可計算其良率。假設X為某件產品經某製程後之觀測缺點數,當X=0時,即表示該件產品沒有缺點,因此,P[X=0]即表示該產品無缺點的機率;就是良率。以下式表示
& h* `* W6 o: ]+ Z. p) n8 R9 b$ U9 }P[X=0]= e-dpu
. t8 q) c$ p4 L7 B3 o2 j: |以上之品質指標皆以計數值之計件或計點?斫忉屍渑c良率之關係,而計量值之品質指標Cp或Cpk也可以定義一產品或製程特性的良率;此處可以計數值之一檢點為同樣的意義,一檢點可以為一產品或製程特性。
% n( t# h. p/ t
, M# g% [$ d {: V4、結論
A$ L2 Q5 ?2 I9 W1 k8 g本文只對電子業目前的作業階層品質指標提出一些基本的解释,其他有關可靠性的品質指標則尚未提出,期能經由本文?磚引玉邀請專家學者提出卓見。資?電子業品質水準的提昇,除了靠作業階層降低及消除產品或製程缺點外,管理階層推動全員的改善活動更為重要。因此,訂定能代表品質基本面的品質指標,以此建立合理可行的品質目標,依中長程計?逐步達成,是業界應有的共識。
' n1 F+ D: q! n8 g
. u" h) a- _& ^4 D4 O' b( V# Q. |[ 本帖最后由 roger_dong 于 2008-7-27 20:24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