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11天前
查看: 1657|回复: 1
收起左侧

上海电气应该如何应对国际巨头的挑战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3 18: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香港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上海电气应该如何应对国际巨头的挑战
现在上海电气站稳了脚跟,已经跻身到国际巨头当中。上海电气不是和某一个企业在竞争,装备制造业国际巨头联合抵制才是它需要审慎面对的。

    上海电气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大的企业,它的发展代表着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水平,也与中国的国家战略密切相关。要认识上海电气,我认为有6个方面需要了解。

    首先,要了解上海工业的大体结构。上海工业以制造业为主,而且上海工业当中已经形成了几个大企业集团,在价值链上是很吻合的。上海电气有相当大的一块是生产工作母机、机器设备的,而上海汽车集团是生产汽车的,属于装备制造业的一块,同时又使用上海电气制造的机器设备。上海还有一个大集团是宝钢,它虽然属于冶金业,作为一个流程性的企业,对大型制造设备的依赖很深。上海的三大工业性集团,从工业制造业角度来看,它前后本身就有了价值链上的吻合。上海电气在上海不是孤军奋战,它在上海的几大支柱工业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其次,上海电气的资产整合也经历了调整。过去上海电气是国有企业,与一般国有企业不一样的是,它最早的前身是上海市机电一局,汇集了很强的产业力量基础在那里。一方面是因为它有这样一个历史渊源。另外,现在上海电气的一些产业集团本来是准备弱化的业务,当时的工人不甘心,在这个危机的时候,每个企业的潜力被激发出来了,原来业绩不好的企业,现在发展势头都非常好;原来有2万多人,现在企业的职工反而变得不够用了。由于上海电气在上海的地位,最有实力冲击世界500强,一些上市公司如白猫股份等都加入进去。近期,上海电气为了使集团的核心业务能突出来,白猫股份和上柴股份被剥离出去。

    第三,上海电气是上海较早一批意识到要搞战略的企业,为了让下属集团和下属公司的战略能够一致起来,提出了“531规划”,即“五年规划管方向、三年规划管投资、当年规划进预算”。

    第四,在国际化方面,上海电气通过几个角度实现国际化,一个是承接国际项目,第二个是国际出口,主要是产品出口,和国际知名品牌的公司建立业务关系,希望国际品牌的公司能够买它的产品。上海电气还积极实施国际兼并,到国外去办厂。

    第五,是上海电气的创新路径。上海电气的创新有多个路径,中央研究院是创新工作的品牌。第一个创新路径是中央研究院搞产学研,它与中科院和上海高校一起把研究院和高校的研究题材、研究方案、设计方案,通过中央研究院的研究途径,落实到企业的产品的生产线上面去。第二个创新路径是,它的每一个产业集团也有力量搞创新。第三个创新路径是国际兼并,它比较注重兼并那些能给集团带来创新潜力的公司。

    最近,上海电气提出要建立产品的设计库,为产品的创新服务。上海电气研究西门子、GE,发现对方有一个很强的设计库,可以用大生产的方式来对产品进行设计和创新。上海电气也逐渐体会到国内的大企业搞创新都带有点小作坊成分,需要搞创新的时候,一批人去搞出来了,而创新成果只用在比较单一的产品上面。再需要搞创新的时候,哪怕是相似的,也要再搞一个试验田重新来做。上海电气认为,研发后面的工艺设计尽量可以用大生产的方式把它标准化做下来,这样就避免大型装备、设备新产品最头疼的问题,就是首台设备没有人敢用。

    第六,就是它的国家战略。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有国家战略的意识,一个国家战略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国家战略是什么企业就跟着走。作为国家的一个支柱产业中带有多元化的企业集团,它的发展就是国家产业的发展。所以说,国家战略就是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就是围绕国家战略。

    现在上海电气是一个国内的强企业,已经有长期积累的国内优势和国内信任度,在国内再发展的空间也不大了。上海电气要想再迈一步,从国内的强企业进入到国际强企业,这一步很难迈,国际的强企业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上海电气有三件事要做好,一个是自主创新,一个是它的业务整合,还有就是它向国际化发展的具体方法。从这三个方面分析,现在上海电气的发展要面临诸多难题,这是因为:

    首先,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基本上是产业基础的创新,这本身就是困难的。

    其次,装备制造业的业务整合一动就是大动,不是小动。

    再次,在国际装备制造业的结构已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上海电气的定位肯定会打破现在的结构,如果说西门子、ABB、卡特彼勒都可以和它合资,它们的假设前提是不会威胁到国际集团的布局变化。

    产业经济学中有很多关于战略企业合作起来共同抵制的案例,现在上海电气站稳了脚跟,并跻身到国际巨头中,国际上同行业的强企业会联合起来想尽办法把它赶出去。要打破现有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这是比较难的。国际同类企业允许上海电气做它们的制造工厂,允许自身的业务外包给上海电气,但是不允许上海电气去替代它们。所以上海电气不是与某一个企业在竞争,现有在位的装备制造业国际巨头联合抵制才是它需要审慎面对的。
发表于 2008-7-13 20: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一个企业靠规模来给人视觉的误差 永远是走不出去的
如果不注重基础研究 基础人员的培养
某些企业还打着人多力量大的口号 可悲可悲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