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7-20 10: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讲得还不错,这么短的文章不用上传0 |8 r: l7 J: V- ]$ u1 [9 J0 Q
第一部分:建立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点
" W- G0 c- p, h. S1、 质量部门需要与最高层交流,把质量管理体系需要老总做地讲清楚,时间长了,老总也就知道哪些需要他准备和关注的地方。对评审和工作都有帮助。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一些。, J0 b, P# ^2 @, A& [9 d( o
2、 管理评审中列入了最高管理层的意图,对其要有跟踪,跟踪的结果要向老总汇报,让老总知道是否实现。老总知道了才会过问。老总的一句话,要比质量部门的罚款还好使。这方面我们虽在每年的管理评审中有跟踪,但跟踪结论并没给老总。每年的评审只有一次,实际上老总的意图在周会中体现很多,这种会可看做小型的管理评审,但这种会上老总的意图没有人去跟踪,也没有人负责向老总汇报结果。造成老总提了很多的事,无法实行下去。跟踪不到位。! P8 A( n# b3 K: Q9 w+ i' S; c
3、 每周公司向老总上报对设备工装监控的情况,开工率情况,业绩目标定期汇报。老总知道了,才会过问。不断向老总报,每周一次。我公司设备工装坏了缺了,上报的少。实际上影响生产的情况很多。. ^1 P; I( g/ l; W( v$ k S
4、 质量管理体系,管的是事,而不是人。质量管理体系是对事物、产品、接口关系,职责分工的管理。人是老总管的。企业的目的是效益,效益来源于产品。产品根据的是图纸规范,但有了规范就能出高质量的产品么?,不能。需要资源,加工,检验,运输,交付。如何保证这些过程没错,就是质量管理的问题。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是对产品规范的补充,补充的就是管理上的内容。只有图纸,但各项过程没有管理好,出不来好的产品。顾客关心的是产品和服务。这些讲解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解有帮助。我们公司以后的管理也应重点对事。此外,对产品我们公司很重视,但对服务有些忽视,在产品交付上,最近发生多次的错误。顾客同样不满意。
9 j7 Y* f' z" O: H5 [+ g5、 对于文件,越多越好,我们公司文件是不少,但套话多,实实在在的少。但文件多,不是长,几句话能完的,就几句话讲完。我们公司的文件,却是长篇大论,实在的没几项。不实用。有些细节问题却没有规定,口头讲,人一变动,就不知道如何规定的了。 6 r7 g( O' ?' U+ i
6、 顶岗计划很重要。在公司,关键岗位必须有人能顶岗,每个人都有不在的时候,一旦不在岗,就要有人顶上去。对于企业顶岗计划很重要。顶岗计划我公司有,但没有给各部长和老总下发,发挥作用不大。建议发出去,按顶岗计划实施。并且对于关键的岗位,我公司还达不到有人顶岗,应有解决的办法。
. O. e- G( M* e! \* a @$ v; \2 z* G; m( |
7、对于资源的策划是越细越好,公司在建立时,有很厚的规划书,对于场区,节拍都规划好,实施起来才越简单。否则远景是划出来了,但实施却很难。都到现场去定,时. Y1 T, y# x0 Y6 D/ h
间也慢。我公司对新品的开发时,也需要这些规划,这方面的计算还不是很清楚。建议学习IE工程和精益生产的计算方法。
+ i" k7 J) G( h' ^' M" s5 {& W2 g8、产品的可行性分析要做,一个产品来了,是临时的,还是长期的,要分析,才能决定是不是投入大量的设备工装,否则,投入很多,却以后不干了,企业受损失。这种情况,我们公司在对哈铁中心时需要注意,哈铁中心来新产品我公司不进行综合评审,财务不参加, G) N5 C' s: l/ Q( `5 w: E
公司经理也不知道。直接找到工艺员,工艺员不评审,按图编工艺工装,结果很贵、很复杂的工装做了,以后却不在干了。费时又费力。 d, N* Z4 S' _5 M+ S' M
与顾客联系,口对口也可以,有一个销售统一对外也可以。公司走的是口对口,绿色通道,更快更准确。否则,销售听到技术问题,还不太懂,还是找技术部门来解决。( P4 e" C+ w5 h3 T1 n/ T L; W' G( @
9、包装设计是技术的事,我公司没有,生产部在做,箱子没有设计图样,没有包装规范,每箱多少?如何放,口头说,没有书面标准,潜在风险很大。出厂检验也无据可循。最近出过一次4G1的整改通知,应引起注意。
! Y: o& y8 ~0 t1 k& X; [10、内部实验室,要有内部实验室手册,内校规程,规定哪些项目实验。这些我公司没有。0 c& d6 f- ]7 t. B; @
11、不合格品控制,重在受控。问题不是出在办单子得产品,而是不办单子没发现的产品。办了单子,处理人不会明知道出问题还放的。有不合格品正常,重点是要受控。上次倒档臂的问题,是没有上报处理,混入产品中,结果出了问题。/ ~5 Q* {# f* N9 J9 T
对于培训有效性的考核很难,BV的方法较好,老师有连带责任。学生出问题,是老师的责任,老师给予成绩合格,学生才上岗。老师如果不负责任,导致了学生不会也能上岗。这一点我公司建议实行。
6 Z8 _) T3 c1 Z
/ g0 `7 }) B7 d8 I3 J3 K4 J
, `' r! {' Q9 _4 }
! P" \8 K8 |8 @' \# ~第二部分:对供方要求8 l( ~' [; D; s: R2 P2 i: M
小批前PPAP的要求最重要,我公司是生产件认可要求,新供方三小批试装,填鉴定表。但这方面有些不好,如活塞杆毛坯、镀锌外包都没走鉴定程序。6 ?% E9 {5 T9 c, u, i/ y e0 V/ r
两个重点。, K+ u7 Q @0 j' J
1、两书一表。检查协定书ISIR、检查基准书、ABCD表: L, W' t& M# T( B1 s- m
检查协定书最重要,全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材质、性能、外观都有。全体现出来了。供方选择了,以后必须就要保证这个要求。PPAP重点是在样件阶段,MSA不怎么看重,但ISIR必须有。公司对ISIR书各项评审合格后,就可以走批量了。供方都做了,我们就不全检了,只是抽检。16949的最终目的是消除进货检验。按双方协定去做,双方风险共担。对供方也是一个信任。既然供方签订了这个协定就要遵守。我们抽检,供方没做到,就承担责任。让供方也转变观念。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先告诉供方,做什么,不告诉不行。公司再抽。每个供方都签质量协议书,每年定指标,超了处罚,一年签一次。对于我们的供方也可以这么做。提供协定书表样,供方对自己产品承担责任,减少进货检验的成本。
# J6 R) H8 F0 S& C. ~& _2、对工程变更的控制0 U3 h J2 E5 w7 ?& o' }! g3 ~4 [* t
工程更改必须报,不报,出了问题处罚10万,外厂损失另算。对供方,出来问题是灭顶之灾。处罚很多。信誉也没了。# {3 Z" _. _8 |5 ^: u2 a# W
工程更改的范围是
" i5 W4 Q) H8 y8 S. u" c, ^; J临时线改成正式线6 \$ k) z! u# ?
关键设备变了
3 v& W6 O( Q& `* L, ^模具动了,对供方将没什么坏处,否则对刀具和加工都不利。提出申请,我们验证一下。没问题,就通过。9 i3 Y5 I/ X# u& E1 Y% D8 X
加工方法,如焊接、热处理
/ \' D4 l" ]0 V6 ~材料的供应商变更* \. a0 v5 ~$ p) z
保安件重要工序的人员变更
! j" Y$ t2 A; n. X& t工装停产12个月以上又用
9 T# p* z! P3 I% e6 M" T6 a不属于工程更改的有:转速、进给量、热处理温度等。
* g+ ~. ]$ y( R3 B对供方控制,重点是小批质量稳定,批量过程能力稳定。
" S) X0 @, B L7 x0 r& V变动易出问题。公司对每周第一天,每天第一小时都是重点控制5 n! ]7 m1 @3 u/ X; W$ y
( g @2 h/ k8 z) t+ ?* D Z[ 本帖最后由 roger_dong 于 2008-7-20 10:3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