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信息来源:中华太阳能信息网2 \: R6 L5 ]. L9 J2 A% l
2 |2 _1 ^: p# ~; C9 s 在太阳能热水器厂商以及业内广大人士的不懈努力下,太阳能热利用行业飞速发展,逐步壮大起来,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产销国。但事物都有其二面性:许多旧楼屋面防水到了维修年限,给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后的屋顶维修带来了困难;新楼安装,又怕维修损坏建筑物的防水设施;还有零散的安装的确影响建筑物的形象……热水器安装多了,问题也就来了。于是建筑商开始“觉醒”了,索性在新建的楼宇中发布了“戒严令”。 4 Q! P4 L5 Z( t3 D8 m( `' q
: u9 y- u6 f' U+ F( j0 } 据调查,我国大部分城市,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程度不同地开始禁止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原因就是太阳能产品的介入给建筑商带来了“麻烦”,即使在新建建筑屋顶上设计安装太阳能,还要计算其负荷与承重,施工时既麻烦又增加成本。因此许多开发商都不愿意费这个心。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开发商对于安装在屋顶上的太阳能都存有异议。 , t" f/ N2 U! ^5 d* p
4 i6 C9 k9 N# ^$ B 如何扭转这种被动局面,这是我们太阳能行业急需解决的严峻课题。近几年我国建筑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除平顶改为坡屋顶外,高层楼宇比比皆是,试想几十层高的楼顶上还能够安装传统直插式太阳能吗?那要多少管路?要放出多少升冷水?所以当今主流的直插式太阳能热水器已不完全适应新建筑格局的要求。除屋顶外,建筑物的南墙和阳台位置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利用空间和机遇。然而,一片片小区,一栋栋耸立的高楼却很少再看到太阳能热水器的“身影”。我们失去了许许多多的机会!因为我们没有多样化的适合各种建筑应用的太阳能产品,特别是没有太成熟的产品(许多厂商只是在媒体广告中同质化地策划出一个阳台式太阳能产品的示意图)。笔者认为阳台式太阳能产品目前不应是定型产品,我们应该根据建筑格局的不同“量体裁衣”,在我们的产品没被列入国家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图集以前,我们应当学会当“裁缝”,根据建筑物的不同风格“量身定做”。 1 d9 F& l* E. F* o, p1 g
+ x8 Z3 c J3 c$ X8 I/ s
下面就阳台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前期设计与安装谈如下几个问题: ( [5 `( i6 O1 {6 e' X6 {0 }
" M W1 ?- }! F. Z% x. F0 |
1.首先要说服建筑设计部门和开发商在土建施工前考虑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预留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位置。这一点是上上之策。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我们必须要有成熟、灵活多变的与建筑能够完美结合的产品。然而以我们目前太阳能产品外型设计之创意还很难让建筑业心动。因此,一切努力必须围绕不损坏建筑结构,不影响建筑美观来展开。
" K- ~. f7 ^9 n& _- b9 B9 y1 }& y6 s; \! `( J* X
2.在既有建筑上设计、安装阳台式太阳能热水器。在不能与建筑商和设计部门进行沟通的情况下,这是我们的第二种选择。此时我们的生产厂应与经销商保持密切联系,由经销商提供各地未竣工或刚刚竣工未装修、铺地板砖前的一些小区建筑的基本情况等信息。厂方根据经销商提供的情况酌情定夺,作出可行性的设计方案。这些工作虽然很具体、繁琐,但很重要。
- d" R& ]" c+ L! q5 I
1 p5 w9 j- ` G8 ~ 3.无论是从建筑设计开始还是既有建筑,我们首先必须考虑的是阳台式太阳能热水器管路的设计。如果是地板采暖,应将太阳能管路与地板采暖PEX管同时设计在垫层内,如果不是地板采暖,则应在住户装修镶地板砖前将管道设计在地板砖下的垫层内。这一工作是重中之重,因为已装修好的住户都不愿意再走明管安装太阳能。但如果我们将管道设计在地板下,即使现在没有成熟产品,总有一天我们会来“灵感”,因为我们的技术在不断进步,理念也在不断创新。
* h+ n$ w/ ?. N( X# v; k( B, s# R7 [4 \" E! ^7 G0 E {
4.“量身定做”应是阳台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方向。因为各地建筑风格存在的差异很大,即使在同一地区,各个小区的建筑风范也不尽一样,所以我们应根据既有建筑南立面或阳台最大化地利用好这些空间位置,使设计出的阳台式太阳能好用,热水充足。我们要考虑阳台式太阳能集热的特殊性,无论集热管横向还是竖向设计,都不能发挥与直插式太阳能同等的效率,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将有限的空间利用好,才有可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 w: g$ B6 w8 `3 \6 J% w+ ~
' ?: i8 {: `3 q) D: U3 p* t 5.阳台式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队伍的培训。一台好的太阳能产品如果没有知识性强、技术过硬的专业安装队伍,也是事与愿违。如分体式太阳能就要考虑其循环问题,特别是自然循环系统,管路安装更要严格,除有一定的坡度外,管路要尽可能缩短,避免过多的弯路,同时做好保温,减少热量损失。集热器的固定要保障正常采用(一个照明日不低于6小时),过于朝阳、朝阴的建筑要慎重考虑安装事宜。还要考虑前后建筑物的遮挡等问题。
- |5 j0 Y/ U- `+ f8 ?; u; _/ f' Q& I# ]& {* o$ a: b
综上所述,在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的探索中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的产品还很单一,还需要更新,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自己的差距,走自主创新之路,发扬团队精神,这一朝阳产业才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