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为我国模具工业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一方面,国内模具市场将继续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模具制造也逐渐向我国转移以及跨国集团到我国进行模具采购趋向也十分明显。因此,放眼未来,国际、国内的模具市场总体发展趋势前景看好,预计中国模具将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得到高速发展,我国不但会成为模具大国,而且一定逐步向模具制造强国的行列迈进。“十一五”期间,中国模具工业水平不仅在量和质的方面有很大提高,而且行业结构、产品水平、开发创新能力、企业的体制与机制以及技术进步的方面也会取得较大发展。 " L! W$ X8 v/ p) {2 k& t
模具技术集合了机械、电子、化学、光学、材料、计算机、精密监测和信息网络等诸多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的方向发展,模具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具制造周期不断缩短,模具生产朝着信息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批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 b! `0 o8 V; x7 {“十一五”期间模具产品发展重点:
2 p# {* [% T, T- ]3 V* i% T. P( n+ ^2 a- v! h7 {
汽车覆盖件模具+ p9 }+ s; e% Z, |) A) U
' t- o I; b8 U# B1 I# R冲压模具占模具总量的40%以上。汽车覆盖件模具主要为汽车配套,也包括为农用车、工程机械和农机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它在冲压模具中很具代表性;模具大都是大中型,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尤其是为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要求更高,它可以代表冲压模具的水平。此类模具中国已有一定技术基础,为中档轿车配套,但水平不高,能力不足,目前满足率只有一半左右。中高档轿车覆盖模具主要依靠进口,每年花费几亿美元。汽车覆盖件模具水平不高,能力不足,生产周期长已成了汽车发展的瓶颈,极影响车型开发。今后,中高档轿车所需覆盖件模具是重中之重,争取到2010年时中高档轿车及以下水平的汽车覆盖模具可以完全自配。
) c) f9 G' L: J' Y; D% }
6 z! G- j0 Z# x, V. C' @精密冲压模具
& U5 M2 U$ y9 o- x6 X* e
- {' W8 K& A5 v多工位级进模和精冲模代表了冲压模具的发展方向,其精度要求和寿命要求极高,主要为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仪器仪表、电机电器等配套。这两种模具,国内已有相当基础,并引进了国外技术设备,个别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达到世界水平,但大部分企业仍有较大差距,总量也供不应求,进口较多。对于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配套、为引线脚100以上及间隙0.2mm以下的框架配套、为精度5μm以上的精密微型连接件配套、为Φ1.6mm以下的微型马达铁芯配套及为显像管和电子枪等配套的精密模具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汽车覆盖件及其他大中型冲压件配套的大型多工位级进模也应重点发展。+ T0 g* ^/ e' l# u# u- o
* M9 `& K' A: ]5 f1 C. l) x2 ~大型及精密塑料模具
" X1 g/ o3 I* f1 d6 t8 P# P
2 b' _& u; [) C5 G) N# a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近40%,而这个比例仍不断上升。塑料模具中为汽车和家电配套的大型注塑模具,为集成电路配套的精密塑料模具,为电子信息产业和机械及包装配套的多层、多腔、多材质、多色精密注塑模,为新型建材及节水农业配套的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及管路和喷头模具等,目前虽然已有相当技术基础并正在快速发展,但技术水平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总量也供不应求,每年进口达几亿美元,因此“十一五”期间应重点发展。
" N1 |* v) u+ | ?, i% S' N7 G6 N5 d5 Y3 k- k+ y
主要模具标准件: V4 `/ E" T8 r' S1 W; z% F( f
; x* \- X) N- w8 L; X' Y2 _: T
现时,国内已有较大产量的模具标准件,主要是模架、导向件、推杆推管、弹性元件等,但质量较差、品种规格较少。这些产品不但国内配套大量需要,出口前景也很好,应继续大力发展。氮气缸和热流道元件国内至今仍缺乏像样的专业厂生产,主要依靠进口,应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水平,形成标准,并组织规模化生产。' S3 M0 E: V5 ?0 W- P- i- M
. v- J+ h. k/ m2 S! q$ i
其他高技术含量的模具$ q# g( f/ P+ x3 e5 }4 N
) {. d1 w1 G. D W# K4 O
占模具总量近8%的压铸模具中,大型薄壁精密压铸模技术含量高、难度大。镁合金压铸模和真空压铸成形模虽然刚起步,但发展前景好,有代表性。子午线橡胶轮胎模具也是发展方向,其中活络模技术难度最大。与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的一些快速制模技术及相应的快速经济模具有理想的发展前景。这些高技术含量的模具在“十一五”期间也应重点发展。
- h3 V4 \8 y1 K' q$ [, l! i+ l- ?
7 Y) h+ S& r5 ?! H/ Y技术发展重点及战略
R( ^6 i, s$ S& A% ^& y0 e) O
' S9 N9 ]' Y' l8 F( ^+ Y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为保证属高新技术产业的模具工业快速发展,模具行业中许多共性技术也必须更上一层楼,应不断开发和推广应用,并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它们主要是:
8 r( L. R: z P6 N
$ H. G. G% d0 Q! \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中国国情,具有较高水平的模具设计、加工及模具企业管理的软件,不断提高软件的智能化、集成化程度。
* a9 M4 p5 \$ J H. e0 u& m$ S% I2 `1 W$ v, h
推广应用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并研制相应设备。+ L: u' L' J2 K9 M. t
8 B# T, m: ^5 s- i6 u7 G6 p高速高精加工包括切削加工和电加工及复合加工等。在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机床行业应向模具行业逐步提供适合于模具高速高精加工的相应设备,如有可能,建议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精度能达到0.0001mm的高精度模具制造设备。
% ^3 a2 c# D9 ?8 V8 J& `( u
8 Z5 E9 J8 B1 g; T; ~快速原型和快速经济模具制造新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高和应用。0 d n+ z6 b' u" p/ T3 i
. K8 V, v+ [% g) ?- r( a! b% M: T大力发展和推广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例如逆向工程、并行工程、敏捷制造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应用;包括大型级进模、高精密、高复杂性、高技术含量的先进模具三维设计和制造技术的研发;包括冲压工艺设计系统、模具型面设计系统、成形分析系统、模具结构设计系统、模具CAM系统和冲压专家谘询系统的车身模具数字化设计制造系统的研发;模具的集成、柔性及自动加工技术和网络及虚拟技术等。2 J: V l5 O5 G" J5 ^, u
. t% f, K/ Y5 i; L! q2 M/ w! f模具制造新工艺、新技术。模具制造的节能、节材技术,模具热处理、表面光整加工和表面处理新技术等。高性能模具材料的研制、系列化及其正确选用。4 S& h* ^# S1 A, H4 E* s
6 D- ~# J8 G- P: u+ S) L& _4 ?
中国模具产业除了要继续提高生产能力,今后更要着重于行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是企业结构向专业化调整,产品结构向着中高档模具发展,向进出口结构的改进,中高档汽车覆盖件模具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多功能复合模具和复合加工及激光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上的应用、高速切削、超精加工及抛光技术、信息化方向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