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国自1970年在广东省丰顺县邓屋建立设计容量为86kw的扩容法地热发电系统以来,经过近15年的建设,截至1985年,总共已经拥有低沸点工质法地热发电系统6台、扩容法地热发电系统8台,总装机容量为11586kw。特别是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1977年1000kw的机组投入运行,1982年、1982年和1985年又各有1台3000kw的机组投人运行并向拉萨市供电,标志着我国地热发电技术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为今后研制和应用较大容量的地热发电机组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4 A/ {% Q2 G/ r+ v- G' T) A( U
我国已建成的7座地热电站的概况如下表所列。
+ g2 J" T1 D5 @; j6 X
: |$ l- p( W) M电站地址及名称 发电方式 机组数(台) 设计功率(kw) 地热温度(℃) 时间 . a9 D+ \( s7 G& a
河北省怀来县
7 c8 l2 t3 Q" m: f% `怀来地热试验电站 低沸点工质法 1 200 85 1971年9月建成
, `* D: o+ H. X) e. N0 ?. R% v7 M: ^广东省丰顺县1 V' q# O% d7 ]+ I5 U
邓屋地热电站 低沸点工质法 1 200 91 1977
, ~; a: S' `& A5 Z扩容法 1 86 91 1976
0 ]; N9 e! K# m" x: X扩容法 1 300 61 1982
1 ]% J4 |" k) k, |4 }江西宜春温汤电站 低沸点工质法 1 50 66 1972
?& b4 B$ B3 s; c0 X低沸点工质法 1 50 66 1974 4 A" |5 |9 b4 ], J
辽宁盖县熊岳7 Y3 E7 @: k: F3 b/ m( p' h
地热电站 低沸点工质法 1 100 75-84 1977
- g% B1 K/ S s低沸点工质法 1 100 75-84 1982
5 W5 q$ Y4 A& s湖南宁乡灰汤, |, Y% o7 B6 q. q1 w$ }
地热电站 扩容法 1 300 92 1975 ) j2 ~/ r/ l7 g P
山东招远地热电站 扩容法 1 200 90-92 1981
2 Z4 m @* c) {$ }5 J9 ~西藏当雄羊八井( z$ z7 |$ {/ @1 n% B
地热电站 扩容法 1 1000 140-160 1977
% m* e: g+ U; W6 ?4 x/ j# U2 ~扩容法 1 3000 140-160 1981 8 r$ \9 ]8 B0 e) B& n
扩容法 1 3000 140-160 1982 3 ]( h" @& O u V9 F, g, K) Y$ k
扩容法 1 3000 140-160 1985 * o8 T+ N- ]- w% u2 _4 Y; K% @' Q& {
; ?3 @8 @8 M) H0 ]8 z @) }& t" X
" K4 V! F/ h4 C. T8 C ~& t3 x 目前国外发展地热发电所选用的地热温度均较高,一般在150℃以上,最高可达280℃。而我国地热资源的特点之一,却是除西藏、云南、台湾外,多为100℃以下的中低温地下热水。因此,地热发电的科研和应用,当前应以西藏和云南作为重点。我国相继建立的7座地热电站,通过试验取得了许多宝贵的数据,为在我国发展地热发电提供了技术经济论证的初 步依据。在这7座电站中,有6座是利用100℃以下的地下热水发电的电站。试验说明,利用100℃以下的地下热水发电,效率低,经济性较差,今后不宜发展。已建的,应积极开展综合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益。 这些电站对满足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于能源的需要起了良好的作用。
q; Q/ N5 S6 g
2 C4 N/ z# ?% u( M 1、怀来地热电站:自1978年11月至1979年4月,除发电外,实行综合利用,共计向温室提供75℃和52℃的地下 热水约11.25×104t,利用温度按30℃计,约为14.13×106kJ热能,相当于当地供暖锅炉用煤1126t发出的热量。
- @' u4 P( |* q% Y" d, Q! _9 |2 X. k
2、温汤地热电站:发电后的热排水,可为2座农业温室供暖,为100多个床位的疗养院供热,供乡卫生院作理 疗,给县养鱼场室外的24亩热带鱼池和9个室内高密度温流水放养鱼池供水,还可为多个浴池提供热水。所在乡的大部分单位都安上了自来水管,居民也得到了热水供应。由于水质好,排出的水还可供农田进行灌溉。温度只有67℃, 并深仅为70m的一口生产井和一口勘探井,流量仅为70~90t/h,通过逐级利用、分段取热。这充分说明,地热资源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是很可观的。
% q! U+ I4 a9 u: k
* k4 b' \3 s0 G5 S 3、熊岳地热发电站:除发电以外,并通过综合利用系统对发电后的排水进行综合利用,收到了显著效益。冬季发电后,6O℃左右的热排水首先用其一部分采暖,而后用于养鱼。地热采暖面积3600m2,省果树研究所的温室5亩,总计采暖面积约7000m2。养鱼面积4亩,养殖非洲鲫鱼。夏季,则把热排水首先用于养鱼和鱼苗繁育,而后用于农田灌溉。在养鱼的同时,还利用热排水在冬季保存细绿萍以及常年繁殖细绿萍。细绿萍是一种高蛋白饲料。此外,还利用热排水进行了栽培天麻的试验,并种植了数亩葡萄。
% V* R3 g3 v) ?1 q: L- d, f. J& [- f( w$ `8 o
4、邓屋地热电站:是于1970年建成的我国的第一座地热电站,当时的装机容量为86kw。它的建成.证明用90℃左右的地下热水作为发电的热源是可能的。以后,随着技术上的提高和采用大口径钻机打出了流量大的生产井,又相继安装了200kw和300kw两台发电机组。第一台机经完成试验任务后已停止运行;第二台机组则由于质量不过关而在运行1000h取得必要数据后也已停止运行;第三台机组运转情况良好,出力正常,于1984年4月已移交丰顺县电力公司作为生产性电站使用。1984年运行了五个半月,净输出电力69.5 × 104kw·h,今后每年可净输出电力达100×104kw·h 左右。电站目前除去开支以后,就是按市电价格出售电力。 也尚可略有盈余。
- I! q: l- T5 b* f/ Y' {1 ?; W
: T8 ^; \4 ~, a+ M% y; l u( e 5、灰汤地热电站:于1972年5月开始筹建,1975年9月底建成。采用闪蒸法发电系统,设计功率3O0kW。由一口560m深的地热井供水,水温91℃。1975年10月中旬开始投入运行试验,经过部分改进和完善后,于1979年初达到稳定安全满负荷运行的要求,最高达330kw,每天运行两班计16h,并网向附近地区供电。1979年全年运行4744h,发电116×104kw·h。到1982年6月底止,机组累计运行12397h,发电292×104kw·h,除自用外,输送给电网172×104kw·h。 从经济效益上来看,该电站也是好的。按照火电厂发电成本的计算方法,使机组在额定功率下每日三班连续发电,每年运行6000h,则全年可输给电网129×104kw·h电,核算其成本为0.036元/kw·h。1979年的运行试验证明,经过努力,这是完全能办得到的。电站按0.055元/kw·h收费。这样,仅电费一项收人,扣除折旧、检修、管理、工资等运行开支,还略有节余。如果加上排水供热进行综合利用的收人来计算,其经济效益可以说是很明显的。该电站排出的水,温度为68℃,日排出量为100t左右。排出的水,一部分送往0.5亩农业温室,因而取消了原用的供暖锅炉和工人,使良种培育世代大大加快,一年完成三年的工作量,每年大约节省煤炭1400t;另一部分送往规模较大的省总工会疗养院使用,同时还供澡堂、卫生院、商店及附近居民以热水。此外,电站的冷却水排出后,尚可自流灌溉农田800余亩。从投资情况来看,该电站不包括钻井费和试验研究费在内,全部投资为1460元/kw,如设备成套供应,完全有可能低于何容量火电厂的投资。# a' D; b8 ]5 m6 @9 _
) D6 V' d3 z8 a% j( v
6、羊八井地热电站:位于西藏当雄县境内。距拉萨市91.8km。羊八井地区的经济以牧业为主。青藏、中尼两 条公路分别从热田东部与北部通过,交通比较方便。该区地势平坦,海拔4300m左右,南北西三侧的山峰约在海拔5500~6000m以上,山顶上发育着现代冰川。电站分三期建设。第一期于1977年安装1台1000kw的试验机组;1979年开始第二期工程,安装2台3000kw机组,担负向拉萨市供电和进行工业性试验的任务;第三期的安装容量,则视热田进一步勘探的结果而定,设想可满足拉萨地区的用电要求。热田有5眼生产井,单井产量75~160m3/h,井中热水最高温度一般为145~170℃,井口压力为3×1O5~4.2×105Pa,井口喷出物的蒸汽量约占6%。羊八井地热电站从1977年到1985年,已共发电11000 × 104kw·h。该电站自发电以来,据统计,供应了拉萨地区用电量的50%左右,对缓和拉萨地区供电紧张的状况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二、三季度水量丰富时靠水力发电,一、四季度靠地热发电,能源互补,效果良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