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3天前
查看: 1735|回复: 0
收起左侧

[数理化] 聚磷酸铵的改性方法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7 18: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德阳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聚磷酸铵的改性方法  1 r; g9 m6 T: V: X  J/ m$ l( S8 s
   目前,聚磷酸铵的改性方法主要有偶联剂改性、微胶囊化、表面活性剂改性以及三聚氰胺改性等4种。
( v5 X/ G) g5 x- t* w2 V    1)微胶囊化。将微胶囊化技术运用在阻燃剂中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新技术,在我国微胶囊包裹红磷开发研究较多。微胶囊化技术可以通过界面聚合、原位聚合、界面缩聚等方法以耐热性较高的聚脲、蜜胺树脂、环氧树脂、季戊四醇等作为包裹材料对APP进行微胶囊化。采用微胶囊化技术对APP进行包裹处理,可以赋予其更高的热稳定性和耐水性,并改善其操作性,有利于环境保护,扩大其应用范围。目前赫斯特公司上市的牌号为Exolit IFR-23,孟山都公司上市的牌号为Phas-chek P/30Albright Wilson公司开发的牌号为Amgard Mc产品均为微胶囊化APP产品。欧洲专利报道,将5.2kgAPP500g蜜胺甲醛树脂、5.6L水、甲醇在120混合搅拌20分钟,制得蜜胺甲醛树脂包裹的APP。将18份微胶囊化的APP添加到聚丙烯中,其阻燃效果达到UL94V-0级,与添加未胶囊化的APP相比,其水溶性由25下的8.2%60下的62%,分别下降到0.2%0.8%;河北大学化学和环境科学学院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化APP,将三聚氰胺、甲醛单体,以一定比例加入反应器,然后加水稀释,控制其pH值为7-8,搅拌数分钟使其溶解,然后升温到80,反应半小时后,得到蜜胺树脂预聚物,再按一定比例加入APP,调整pH值为5-6,继续反应2小时,冷却后抽滤,60真空干燥后得到微胶囊化APP。研究人员为了考察制得微胶囊化APP的性能,在聚丙烯塑化后分别加入普通APP和微胶囊化APP,发现微胶囊化APP的阻燃性能明显增强;北京联合大学使用EVAAPP制成的膨胀型阻燃剂(IFR)微胶囊化,提高了IFR阻燃聚丙烯的防潮性,并改善了IFR与聚丙烯的相容性。合成步骤为,将3H3PO4190下加入27gAPP中,使其呈现熔融状态,并加入10g季戊四醇、2.5g三聚氰胺,反应5小时,再加入7.5g三聚氰胺反应2小时,得到产物。将产物在230-250脱气处理2小时,冷却后研磨得到白色粉末状IFR。然后将EVAIFR按比例在180下混合均匀,得到微胶囊化的IFR。结果表明,加入EVA后的IFR阻燃聚丙烯吸潮性有明显改善,不加EVA时为8.36%,微胶囊化后仅为0.86%2 f* \% r0 X! _+ L; r& H
    2)偶联剂改性。偶联剂是一类具有两亲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它可以使性质差别很大的材料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偶联剂包括硅烷偶联剂、钛酸脂偶联剂、铝酸脂偶联剂等,其中硅烷偶联剂又是品种最多,用量最大的一种。硅烷、硅氧烷、铝酸脂等本身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加入到APP中,既可以增加其阻燃性,对其吸湿性也有一定的改善,同时也能够改善材料的韧性、耐热性以及吸水率。另外利用硅烷偶联剂还可以将小的有机分子加到APP分子链上改善其吸湿性。根据美国PPG公司报道,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衍生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4000)处理APP,使此种APP与聚乙烯混料制成薄膜,耐水试验14天,发现磷的渗出率为2.7%,而未处理的则为15.6%$ M6 G5 K! R  W. H2 Z: x; Z
    3)表面活性剂改性。水溶性的APP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后,其吸水性会降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从碳原子数为14-18的脂肪酸及其二价金属盐、三价金属盐或其混合物中选择,其中二价盐包括镁盐、锌盐、钙盐,三价盐可以选择铝。在APP表面处理中需要使用溶液,任何可以溶解表面活性剂但是不影响APP质量的溶剂均可选用,包括氯化脂肪烃类,如氯甲烷、二氯甲烷以及三氯甲烷等,另外也可选用芳香烃或氯化芳香烃,如甲苯、二甲苯和氯苯等。除去利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外,还可以利用阳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来对APP进行改性,如采用二甲基氯铵、碳原子数为14-18的脂肪醇、带有酰基的碳原子数为14-18的脂肪酸、乙烯氧化物和丙烯氧化物的共聚物以及其混合物,其中后四种为非离子改性剂,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控制在10以下。
& R5 P/ q0 i9 a    4)三聚氰胺改性。采用三聚氰胺进行表面改性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热点,较常见的是先将APP表面包裹,之后利用一定的交联剂把三聚氰胺与已经进行表面包裹三聚氰胺的APP颗粒连接起来,提高其之间的键合,改善吸湿性。可选用的交联剂包括含有异氰酸酯、羧甲基、甲酰基、环氧基等基团的化合物。另外,APPIFR的主要成分,三聚氰胺通常作为发泡剂使用,当APP在受热分解释放出氨而呈酸性的情况下,能与三聚氰胺反应生成盐,从而改善APP的性能。中山大学研究报告,将一定数量APP和三聚氰胺搅拌,升温到250并维持反应1小时,降低温度,粉碎,得到三聚氰胺改性的APPMAPP)。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的APP热分解温度比APP高且吸湿性小。国外专利报道,在高速搅拌下将三聚氰胺溶液加到APP中,可制成三聚氰胺改性的APP。在大多数情况下,经三聚氰胺改性的APP仍不能满足需要,还需对其进行再处理。日本Chisso公司报道,用一种含有活性氢的化合物处理MAPP,使MAPP粒子间形成化学键,从而改进MAPP的性能。日本Tosoh公司用牌号为SILA-ACES3303-氨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偶联剂处理MAPP(牌号为HistaflamAP462),用此产品阻燃EVA,可制成耐水、绝缘性能优良的材料。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