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2731|回复: 6
收起左侧

[讨论] 质量的八项基本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2 23: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质量的八项基本原则,不同的人理解不同.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但又有几个企业真正理解呢?大家发表看法啊
发表于 2007-12-29 15: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德州

质量的八项基本原则

的确很多企业是应付,但顾客为关注焦点这一条还是比较受重视的,虽然有些企业没有完全理解。
发表于 2007-12-29 17: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能否先告诉一下,都有那八项基本原则,谢谢
发表于 2007-12-30 12: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芜湖
原帖由 zhangzu 于 2007-12-29 17:00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h5 H" ~/ n& p
能否先告诉一下,都有那八项基本原则,谢谢

" {9 U, \5 J2 y+ U: Q: _/ Q' l/ B/ ~2 \$ F: W& D& b$ X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W( l3 g9 ~  |) f2 b; o) _7 J

& y* C7 w3 c" l, ~   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本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该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 ?# {+ I; \- C' O+ I0 }# v/ y5 s0 o2 \+ n7 B, l5 C! V9 G
   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获益。  A$ p4 N( r" d( x9 g) O% ~$ d7 i. r

6 E/ }+ `& L  b: E5 M8 R   过程方法:将相关的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 T& h0 Z$ W# n# Z) ^6 C. D% z5 Q5 h7 Z" ?, w8 H
   管理的系统方法:识别、理解和管理作为体系的相互关联的过程,有助于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效率和有效性。' L4 q6 ?- d4 v, Q
* H# ?5 O; \7 Q# [; O, @6 A; a
   持续改进:组织总体业绩的持续改进应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 V! b/ E8 u0 v: o6 S+ h0 d1 p) S
3 P; K9 s; f% A8 ]3 t# z4 a4 U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
' @% ]- J/ z) b* N2 _' @) q8 C* p0 C. U; T- X# N
   互利的供方关系:组织与其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0 O0 d$ [! Y: M5 u* L
. Z4 e; i8 ?* O( Y( `4 {% m- a 这八大原则确实很难做,但头脑中必须要有这些概念,然后结合实际合理的利用。
0 J. a( i1 I, W$ [6 G5 J7 X, ?. w  b" A
[ 本帖最后由 hourpp 于 2007-12-30 12:0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YHHL + 3 积极参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30 12: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理解 
/ a, Y% z2 s7 I& ^4 A% U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m7 K" X0 y: j6 c; E1 m“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0 b! y6 P/ v6 X; ^' ]3 H( ]% l顾客是组织存在的基础,如果组织失去了顾客,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组织应把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放在第一位。将其转化成组织的质量要求,采取措施使其实现;同时还应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处理好与顾客的关系,加强与顾客的沟通,通过采取改进措施,以使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由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也是因人因地而异的,因此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市场变化,以此来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以创造竞争优势。% R* y& B! x3 [/ ]  L
2.领导作用, u  q, @* F+ U1 q) Z' i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7 A5 Y; ~% S5 |  w1 u9 Z领导的作用即最高管理者具有决策和领导一个组织的关键作用。为了全体员工实现组织的目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高管理者应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体现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以及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应时刻关注组织经营的国内外环境,制定组织的发展战略,规划组织的蓝图。质量方针应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与组织的宗旨相一致。最高管理者应将质量方针、目标传达落实到组织的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层次,让全体员工理解和执行。
8 q6 w& A& ]) h  W3 W. Y/ q* Q  为了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身体力行,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提供充分的资源,识别影响质量的所有过程,并管理这些过程,使顾客和相关方满意。
- P, o1 n. k& a- @  为了使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最高管理者应亲自主持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并确定持续改进和实现质量方针、目标的各项措施。
& _& D: M& f& O4 v4 X  3.全员参与- V4 b0 O# ?* t& C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5 l* q8 p0 I+ G  [  x
全体员工是每个组织的根本,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组织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正确的领导,还有赖于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所以应赋予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应有的职责和权限,为全体员工制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励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通过教育和培训,增长他们的才干和能力,发挥员工的革新和创新精神;共享知识和经验,积极寻求增长知识和经验的机遇,为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样才会给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
& [$ U  i: s. \4.过程方法. [' d" U' v4 X0 n5 \% Q/ g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7 I! B8 M0 f+ _8 J
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即认为是过程。组织为了有效地运作,必须识别并管理许多相互关联的过程。系统地识别并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
: S. ~4 a% `0 a( Y# g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或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时,应识别和确定所需要的过程,确定可预测的结果,识别并测量过程的输入和输出,识别过程与组织职能之间的接口和联系,明确规定管理过程的职责和权限,识别过程的内部和外部顾客,在设计过程时还应考虑过程的步骤、活动、流程、控制措施、投入资源、培训、方法、信息、材料和其他资源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资源,缩短周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预期的结果。
# {( \% D6 K; x1 b1 o! [/ Y5.管理的系统方法" A+ {  L3 f) x4 |5 E$ p, \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3 v8 H# w5 }# U8 k: R一个组织的体系是由大量错综复杂、互相关联的过程组成的网络构成的。最高管理者要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要求用系统的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也就是对过程网络实施系统管理,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G4 X( ~7 h0 h4 z# J
管理的系统方法包括了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确定过程及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并明确职责和资源需求,确立过程有效性的测量方法并用以测量现行过程的有效性,防止不合格,寻找改进机会,确立改进方向,实施改进,监控改进效果,评价结果,评审改进措施和确定后续措施等。这种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既可用于建立新体系,也可用于改进现行的体系。这种方法不仅可提高过程能力及产品质量,还可为持续改进打好基础,最终导致顾客满意和使组织获得成功。
  j- T. H. x* `' M$ O2 l% h/ Q6 j- j6.持续改进
- |- l# @: `- I1 T“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3 p2 O0 Z# |7 Q
组织所处的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科学技术在进步、生产力在发展。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顾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组织应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制定适应形势变化的策略和目标,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才能适应这样的竞争的生存环境。所以持续改进是组织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8 |  }0 A7 P$ x: h持续改进是一种管理的理念,是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持续满足顾客要求、增加效益、追求持续提高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活动。9 g) D) Y# |! U1 b9 y) R- x4 E; I3 y
持续改进应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目标,寻找、实施和评价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把它纳入文件等活动,其实质也是一种PDCA的循环,从策划、计划开始,执行和检查效果,直至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将它纳入改进成果加以巩固。
; b7 ~: V7 G& l  U: t! h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B/ v( \1 ^' W, Z(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0 H' u  O* x) J% N4 U1 C成功的结果取决于活动实施之前的精心策划和正确决策。决策的依据应采用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分析或依据信息做出判断是一种良好的决策方法。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分析时,可借助于其他辅助手段。统计技术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0 ~+ S9 B3 O! a- I& B$ O应用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首先应对信息和数据的来源进行识别,确保获得充分的数据和信息的渠道,并能将得到的数据正确方便地传递给使用者,做到信息的共享,利用信息和数据进行决策并采取措施。其次用数据说话,以事实为依据,有助于决策的有效性,减少失误并有能力评估和改变判断和决策。# r" t! ]: @5 Q; ~! K% i# k9 t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 ~% b5 t0 P9 G“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8 [7 ^7 \% m" m
供方提供的产品对组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可以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把供方、协作方、合作方都看做是组织经营战略同盟中的合作伙伴,形成共同的竞争优势,可以优化成本和资源,有利于组织和供方共同得到利益。1 N- z. }. X% p/ \$ Z6 q
组织在形成经营和质量目标时,应及早让供方参与合作,帮助供方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形成彼此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 C& |' b+ c: `; X! H& m* q
因此,需要组织识别、评价和选择供方,处理好与供方或合作伙伴的关系,与供方共享技术和资源,加强与供方的联系和沟通,采取联合改进活动,并对其改进成果进行肯定和鼓励,都有助于增强供需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和对变化的市场做出灵活和迅速反应的能力,从而达到优化成本和资源。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YHHL + 3 积极参与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31 13: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我在以往的审核中都注意审核企业是否在这方面有实际行动,没有实际行动的都是空谈。有没有实际行动,要以有效的记录和普通员工对“用户”的理解程度为准。
4 I7 o/ f) y4 m* K9 s; `我在一个企业审核时,问一名一线员工:如何理解用户?他的回答让我惊讶,他说“所有的用户,都是给我发工资的,他们越高兴,我的薪水就越高,我的工作目的就是让他们满意,不是一般的满意,是很满意,我力求超出他们的期望”。如果一个企业,每一个基层员工都能理解用户的含义并且落实在工作中,我认为在“顾客为关注焦点”方面就合格了。
! u. L" G+ b5 |1 e3 h8 ]- g1 \1 ]: l3 g: b9 z) i
组织依存于他们的顾客,因而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需求并争取超过顾客的期望。# S8 Q7 |% c4 p8 W9 C- ^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 g, ~5 i0 x- O
◆全面地理解顾客对于产品、价格、可依靠性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 S# G6 ^! J# ~+ T  }4 h
◆谋求在顾客和其他受益者(所有者、员工、供方、社会)的需求和期望之间的平衡。: [& U; y( |: f
◆将这些需求和期望传达至整个组织。- v! C9 d# D+ S8 S1 X7 T7 J
◆测定顾客的满意度并为此而努力。- a. Q1 @" I5 t% Z4 e, ?$ L
◆管理与顾客之间的关系。9 H! @3 u# y& T, U! F' K' J+ e0 C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 0 d% ]! @+ y; J$ @9 N# p5 V/ z
◆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使得整个组织都能理解顾客以及其他受益者的需求。0 P6 d  M3 j+ \; {" I3 S; D$ R
◆对于目标的设定  能够保证将目标直接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关联。
. R* I* U2 {) H: ~◆对于运作管理   能够改进组织满足顾客需求的业绩。
3 g5 v5 w9 ?6 Z◆对于人力资源管理  保证员工具有满足组织的顾客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发表于 2008-1-1 15: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唐山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八项原则的核心,所有工作在实施的时候,都要考虑是否对顾客有利,要有换位思考的想法。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