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2
UID413819
主题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07-11-11
|

楼主 |
发表于 2007-12-21 19: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港口轮胎起重机技术条件3
3.3 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量系列应符合表1的规定。: L$ U2 k; _2 s1 V& c- G
- |/ c1 v" |& K# P$ [) x( x
表1
9 M, }$ Y) q6 Y+ E+ c
6 U& h8 j- s3 M$ K8 S 2 L. R* s! s& W# @
! z5 [) L* U+ \: U2 N6 @4 技术要求. N6 S! t `2 R& a" U) G: X2 B
* d x, ^ j/ M' C& O$ t V* x' S, _4.1 一般要求; c- D5 ~: r: d4 n' n3 o. \" K
4.1.1 工作条件: ^8 h, _9 N7 O/ P! Z
a. 地面应坚实平整,坡度不大于2%;3 ^1 M$ t9 F! I+ L6 j5 a
b. 轮胎充气压力应符合轮胎制造厂产品说明书要求,其误差不大于3%,起重机不用支腿作业时所有轮胎应朝前方;5 y! Y; J8 I- j5 r% d: K
c. 环境温度为-20~+45℃;
+ m: X! z V& [d. 最大相对湿度为95%;' w6 }" A& f# o c, Z0 P* t
e. 风速不超过13.80m/s。
5 c# L8 y) N9 _0 M2 n( k注:如有特殊要求,按供需双方协议进行。: e, F" C2 g9 T! Z7 ~5 f) t
4.1.2 用于制造起重机的主要材料应有材料生产厂的产品出厂合格证书,并符合GB 3811的规定,对于主要零件的材料还应进行抽样检验。. e% ^% H6 }2 q4 e' b
4.1.3 用于制造起重机的外购、外协件,必须具备合格证书、制造厂还应抽样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装机。
; X: N+ T) T! K6 e1 a& r# L" O
+ Z# w2 \! l0 M" Z0 W( r) ?4.2 整机
) I' m6 J% S# o; Z4.2.1 起重机的结构、机构、电气的设计应符合GB 3811和本标准的规定。$ R5 q6 y; O1 `" l
4.2.2 起重机的工作级别应符合表2的规定;机构工作级别应符合表3的规定。起重机的工作级别和机构工作级别详见GB 3811。
3 ?* @; T/ w9 }' i; u( B4 s7 E
' }: W+ e+ P8 l2 _# L表2
. b' t- W$ I9 N/ ^/ `
9 \% x) M( `+ O) Y! Y% R Q1 @7 V3 @3 _& d
! ^8 s' }( L! E, j$ [3 Q' I表3' i) }& P( K) h! U% w/ v$ H
0 B0 G6 a- F3 F3 x
3 E3 |7 @7 \) P# T! }
& z& e* n8 J" Y- M. v4 [, w4.2.3 起重机上安全装置的设置必须符合GB 6067的规定。
, i" N6 o& x( J- Q4.2.4 起重机整机稳定性
* E8 P, y/ X `# Pa. 起重机抗倾覆稳定性的校核,应按表4所列工况在最不利的载荷组合条件下进行,包括起重机自重在内的各项载荷对倾覆边的力矩之和大于或等于零,则认为起重机是稳定的。计算时规定起稳定作用的力矩符号为“正”,使起重机倾覆的力矩符号为“负”。考虑各种载荷对稳定性的实际影响程度在进行起重机抗倾覆稳定性校核时,各载荷力矩应分别乘一个载荷系数,如表4所示;
6 {" F1 n+ |3 F3 f9 D+ g3 X
& n0 H$ v! o1 w9 O! T8 E; r9 \表48 M. @: }5 V |2 b& W
9 g) n' b" `" K+ n' `5 @+ H2 Q3 g 6 T z& i6 h2 u7 Z; E+ W
2 b4 ` a. O! @. a+ g( p' Q注:A——臂架自重对臂端和臂架铰点按静力等效原则折算到臂端的重量。
% z* o2 h0 x( [' `7 ^& uPQ——起升载荷。
9 Y/ l3 Z! M% x2 g- R8 Y- Bb. 当起重机回转部分的纵轴线与底盘的纵轴线成90°时,在起重臂一侧的所有轮子或支腿上的总载荷不得小于起重机总质量的15%;当起重机回转部分的纵轴线与底盘的纵轴线成一直线时,在底盘纵轴线上的轻载端下面的所有轮子或支腿上的总载荷不得小于起重机总质量的15%,则认为起重机自身稳定性良好。
8 h; u6 V1 e- Q4 ]( z; t4.2.5 起重机作业可靠性8 ^8 o0 l9 S U( M1 ]% ?
起重机的作业可靠性应在满足表5作业率要求的条件下,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小于50h。
7 M" ~9 D* `8 G! s3 } _/ }* A) K8 F( [! ^; u' G
表5
3 p" Y# G% g2 E5 [ m7 S% T+ G$ ], N8 p
" R' z( v" a4 R% y7 J
& h m0 J" h4 F: E; O4.2.6 起重机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6的规定。. a& o; D/ |' t8 r# r
/ N$ L/ o0 c7 r& `3 b# e$ n表60 w- N9 M3 v6 Q0 y" m
V- R2 A* J/ z # G- F1 z; l1 T) g/ ~8 f9 N c
8 M& d; @+ ~ r! X0 d% C o- c
注:①A表示动力型式为3.1a;3.1b。
1 k6 j4 I% G9 p% T3 z②B表示动力型式为3.1c;3.1d;3.1e。
* Z1 |/ _4 T* A) N" d4.2.7 起重机质量和载荷参数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4 ^, K# Z9 \0 p9 M0 i5 R
+ Y, f( r& o, ^
表7
$ E5 g8 p3 g* R8 L
& y! X$ x, t5 D( q& X9 T
* I @1 T' ?3 K. l* a* o% g: O3 n x1 f( |- W
4.2.8 起重机尺寸参数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的规定。& {8 C* Y1 C' p) a( k0 {
h5 j( f+ u6 @3 K7 Z, Q
表8
' d- L- H4 f# ]( X3 E; w9 v& a, f. \: ^/ j7 W- d
5 r3 Q v9 R1 _" P* e2 l- {, E6 B
. W. {: L2 q d, m$ _4.2.9 起重机速度参数的允许误差为额定值的+10%~-5%。$ v" ^ |9 `4 ]: Z( y' N6 a
4.2.10 起重机应具有带载变幅的能力。) N' P0 Q j) s+ z2 M
4.2.11 起重机使用支腿作业,起吊相应幅度的额定起重量进行回转时任何支腿不得松动。/ ]8 r% [" | @2 A7 W1 K
4.2.12 起重机在各种正常使用工况下,各机构的起动、制动必须平稳可靠,点动性能良好。6 \# J1 H6 }" f7 t
4.2.13 停止在空中的载荷或起重臂,再次起升时不应出现反向动作。/ P. O8 ^: \; e. k! m7 d1 x7 `
4.2.14 起重机在空载回转速度下脱开动力,制动器松闸,上车应能继续回转不少于1/3圈。4 g$ H" ^% S& W& s
4.2.15 起重机在平整、坚实、干燥和清洁的水泥和沥青路面(路面的附着系数为0.7)上以0.6倍最高行驶速度空载行驶时,制动距离应符合式(1)的要求。' {0 t9 G" M$ h7 c3 f
S≤0.1υ+υ2/90 ………………………………(1)9 Q( k' D# P, |
式中:S——制动距离,m;
0 g- q2 _( J. r, o. f3 gυ——起重机的计算行驶速度,km/h。
. x; Q& {0 E& p" A' ~) ]% Z4.2.16 起重机在坡度为12%路面上行驶应制动可靠。4 N5 P! e9 h/ f& S8 A/ W9 o W
4.2.17 起重机机构固定结合面不应渗油、漏水、漏气;相对运动部位,不允许形成油滴现象。" w6 w, I3 M$ s$ k3 y9 Z
4.2.18 起重机支腿的伸缩应灵活轻便、高度可调,并能可靠地锁定。
9 x) T7 B8 S& I: _/ X$ @9 g/ p% T4.2.19 起重机行驶和作业时司机耳旁的噪声应不大于89dB(A)。# ~- Q: R4 P$ n- L, X: r* C2 W# J/ A
, `0 g* g& y' N/ |
4.3 金属结构
% H% E4 @4 I2 L8 N1 @4.3.1 金属结构件的设计布置应便于检查、维修和排水。, J9 ~) Y! _: ?/ {
4.3.2 金属结构中主要承载构件的材料机械性能应不低于GB 700中的Q235-A的规定。
$ K/ g5 }' m* @% s" s4.3.3 对重要受力构件的对接焊缝应按GB 3323或GB 11345规定进行探伤检查,其质量等级应不低于GB 3323中规定Ⅱ级或GB 1134中规定Ⅰ级。
1 w& c8 K- V+ f0 C6 M4.3.4 起重臂根部销孔轴线与起重臂中心线垂直度公差值不大于1/1000;起重臂头部滑轮轴线与起重臂根部销孔轴线的平行度公差值不大于1/1000。0 O# R: Y2 {5 ^4 I, [7 p
4.3.5 起重臂的弦杆、腹杆不准拼接。( X. u5 x) w3 `1 }2 D9 b" g
4.3.6 由多节臂架组成的起重臂,其中间臂架应具有良好的互换性。1 H" G. H9 C# d4 J- Y- D
4.3.7 转台平面度应不低于10级;转台起重臂支承销孔轴线与回转支承结合面不平行公差值不大于1.5/1000;转台起重臂支承销孔轴线与回转平面中心线垂直度公差值不大于1.5/1000。- Y* m* z2 i. h
1 O5 T k$ f5 Y& p M0 P
, @+ ]& D# K7 V' s; |: `; R9 s& j$ m0 P8 p1 ^% v
4.3.9 前、后桥轴线平行度公差值应不大于轴距的1/1000。% N. `3 U& w4 C" `
4.3.10 人字架最高点离地距离大于4m时,应设放倒装置。
7 w) Q1 T' @: L' D3 z* A- B4.3.11 焊接构件使用的焊条、焊丝和焊剂应与被焊构件的材料相适应。2 J, M7 G+ p7 w& l, Q8 x' o
4.3.12 焊条应符合GB 5117、GB 5118的规定;焊缝应符合GB 985、GB 986的规定。角焊缝高度应不低于被焊构件中较薄连接件板厚的70%。1 T* j9 q5 J$ ^+ H9 a$ r
4.3.13 所有的焊缝不得有漏焊、烧穿、裂纹、夹渣、凹坑、未焊透及咬边等影响性能和外观质量的缺陷;所有的焊渣、溶瘤及飞溅珠滴均应清除干净。, I3 {; M0 K' f
4.3.14 起重机焊接工作必须由考试合格的焊工担任;主要受力构件的焊缝附近必须打上焊工代号钢印。
% O/ V% N% C# ^/ n' B$ k
+ @; k4 ]; _6 O W4.4 主要零部件, ]# l. J0 o/ W6 v
4.4.1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动力性能应满足起重机各机构按作业要求进行的联合动作的要求。
2 b+ p) \/ B0 d4.4.2 钢丝绳及其连接件
, `! A0 [: |7 b( T7 qa. 钢丝绳应选用GB 8918或GB 1102中的特号或I号,并优先选用线接触钢丝绳;
5 H: U! z7 j, r. q& @) t eb. 绕过卷筒或滑轮的钢丝绳安全系数和不绕过卷筒或滑轮作固定用的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得小于表9的规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