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2778|回复: 9
收起左侧

[求助] 请教一个变位齿轮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1 19: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齿数分别是 13    40 模数 2.5 要凑成中心距 67.5 要怎么做啊$ f, i/ Y3 v& }) P# p; v

0 l7 i: @) l0 v: }+ O" W' b我只知道要进行变位    但不知道怎么计算
& |! n0 \6 D; V% g) z
  [) |" z! ?1 t2 u请大虾指点一下
发表于 2007-11-21 19: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用角变位公式;根据总中心距变动求出总的变位系数,再将X1和X2合理分配即可,手册上有现成的公式和图表可参考
发表于 2007-11-21 23: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根据楼主所提供的数据,算得13齿的小齿轮的分度圆是32.5。40齿的大齿轮的分度圆是100.采取角度变位。大齿轮不变位,小齿轮变位(小齿轮低于17齿,一定要变位,不变位要产生严重挖根的)。算得不变位时中心距是66.25.由(67.5-66.25)/2.5,算出中心距变动系数是0.5。算出啮合角是22.736746,推算出总变位系数是0.53346.大齿轮不变位,算得齿顶高变动系数是0.3346.大齿轮的齿顶圆是103.327(大齿轮的变位系数是0)。小齿轮的变位系数是0.53346,小齿轮的齿顶圆是45,最后算小齿轮的公法是12.43789.跨两齿,大齿轮的公法线是34.61188,跨五齿。
发表于 2007-11-22 00: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小齿轮的齿顶圆算错了,应该是40,特更正。
发表于 2007-11-22 08: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聊城
可查机械零件设计手册,上面介绍的很详细.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2 14: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谢谢杨老师: O7 i  `, r/ {6 j8 v- D! M

- V) d' y/ l0 z% O. ]1 j$ U 中心距变动系数是0.5。算出啮合角是22.736746,推算出总变位系数是0.53346  T3 {3 L( `7 Y4 h* t6 m; j
$ Z* B( k4 c0 p2 [: K
计算总变位系数是不是用公式
# r$ d9 \$ T  z7 a( {' Z  I7 v            inva=2(x1+x2)tana/(x1+x2)+inva'( l/ i- A0 U4 @# A4 o/ ]
请问INV是个什么意思呢  我在书上只看到是反函数,但是不知道怎么计算
发表于 2007-11-22 17: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inva是渐开线函数,总变位系数计算:X=(13+40)*(inv22.736746-inv20)/2tan20。Inv20=tan20-2π/360*20算得值为0.014904,式中π取3.141592654.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5 积极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28 11: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按3楼的计算我用软件计算复核了一下。) T4 D8 g9 Q: {% r, [( P: G
# F6 ]& R0 ^8 N
[ 本帖最后由 zhanghuihbh 于 2007-11-28 11:10 编辑 ]
齿轮计算.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28 21: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不但要考虑变位,还要考虑螺旋角,所以要凑很容易,但实际情况要看计算强度来定
发表于 2007-11-29 19: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如果该齿轮副要求有较好的传动质量,可以采用等滑比设计:
) l* V6 Q0 {3 K8 t6 [z1=13,x1=0.4884* X8 a1 F. i( w0 n
z2=40,x2=0.0451
8 ^' u! j) J  g) |$ c总重合度:ε=1.37414$ m& d* e& n, Z( Z8 Q! `  J
滑动率:η1=1.93696;η2=1.93705% ]. I7 Q5 [! f: x: b
( u7 g+ k, K+ X' q/ I) j  D
inv(α)称为α的渐开线函数。2 A5 W7 ^$ {& G, e
inv(α)=tan(α)-α        其中α为弧度值。
" O( W" t( J' }" v$ z+ k4 l
6 P& V$ O% u& |% _2 x$ g反渐开线函数以前是查表插值。现在有计算机了,用迭代法求得非常精确。+ u7 P+ p& O4 O* s3 j' _
不妨看一下:http://www.3dportal.cn/discuz/viewthread.php?tid=288248&page=1&fromuid=267014#pid1295968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4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4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