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868|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热处理--软氮化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2 12: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为了缩短氮化周期,并使氮化工艺不受钢种的限制,在近一、二十年间在原氮化工艺基础上发展了软氮化和离子氮化两种新氮化工艺。* q# g$ C: [6 `0 O7 q9 }
6 {. P  g; S6 I& k
    软氮化实质上是以渗氮为主的低温碳氮共渗,钢的氮原子渗及的同时,还有少量的碳原子渗入,其处理结果与前述一般气体氮相比,渗层硬度较低,脆性较小,故称为软氮化。  
8 y2 t+ ^% @& G. \
7 @% t( r6 g: x. S' `) R% W: _    1、软氮化方法,软氮化方法分为气体软氮化和液体软氮化两大类。目前国内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气体软氮化。<,br>气体软氮化是在含有活性碳、氮原子的气氛中进行低温碳、氮共渗,常用的共渗介质有尿素、甲酰胺和三乙醇胺,它们在软氮化温度下发生热分解反应,产生活性碳、氮原子。  ; X; D8 a+ V# c. `5 Q6 r& u
0 E. R* T' W! M8 p
    活性碳、氮原子被工件表面吸收,通过扩散渗入工件表层,从而获得以氮为主的碳氮共渗层。 - X0 E; L: A8 s1 p! N; V
6 V! z: h- r. v2 C: Z
    气体软氮化温度常用560-570℃,因该温度下氮化层硬度值最高。氮化时间常为2-3小时,因为超过2.5小时,随时间延长,氮化层深度增加很慢。  
  M8 K. Z# {2 x; S4 C& z# b, N8 H
0 |$ @! \+ Y7 Z# t* A1 G    2、软氮化层组织和软氮化特点:钢经软氮化后,表面最外层可获得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的白层,它是由ε相、γ`相和含氮的渗碳体Fe3(C,N)所组成,次层为0。3-0。4毫米的扩散层,它主要是由γ`相和ε相组成。
9 s$ e2 b) Y1 p/ p. G6 L6 o
7 {) ?8 H) o6 R( J- b7 H    软氮化具有以下特点:  # c) @0 b  u8 ?

3 c- b2 w1 l5 ~4 ~9 w' d5 Z8 l9 X    (1)处理温度低,时间短,工件变形小。
* k% \& j) a2 P* C1 ^5 ?. ^- V
* e. g( t# q4 U7 a- v# }    (2)不受钢种限制,碳钢、低合金钢、工模具钢、不锈钢、铸铁及铁基粉未冶金材料均可进行软氮化处理。工件经软氮化后的表面硬度与氮化工艺及材料有关。  9 E: Z, \  s. f) d
/ n9 {) S# M4 N6 R
    3、能显著地提高工件的疲劳极限、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在干摩擦条件下还具有抗擦伤和抗咬合等性能。  
: T* L8 @( f. I2 G3 @
. U0 l8 m( a. d: v# @, r    4、由于软氮化层不存在脆性ξ相,故氮化层硬而具有一定的韧性,不容易剥落。
6 {: G5 y8 M( A: n' Z6 n2 c4 K7 V7 ~" h$ B( w  A  B
    因此,目前生产中软氮化巳广泛应用于模具、量具、高速钢刀具、曲轴、齿轮、气缸套等耐磨工件的处理。
" d2 b7 H! j5 ~* R5 l
3 j& \9 R! P( w( J- `    应注意的是,气体软氮化目前存在问题是表层中铁氮化合物层厚度较薄(0.01-0.02mm),且氮化层硬度梯度较陡,故不宜在重载条件下工作。另外,在氮化过程中,炉中会产生HCN这种有毒气体,因此生产中要注意设备的密封,以免炉气漏出污染环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