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3312|回复: 12
收起左侧

[讨论结束] AC220V到DC110V设计方案问题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6 16: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想用AC220V电源经桥式整流后直接接大电容滤波,再经MOSFET管调整后得DC110V20A电源给直流电机供电,现在有几个问题想和大家讨论一下:
! @" a9 O, y, F+ m1、这个方案可行吗? : j" P  N. v* u8 Z7 i
2、大电容容量如何确定?电容太大后会不会对供电系统产生大的电流冲击?
, |8 Z/ f4 e/ W2 Y3、MOSFET用IR250,600V25A,其驱动用IR2811,可行否,大家有更好的建议吗?
% t8 S. ?1 j6 M! |- u$ B. J6 w4、PWM控制器用TL494.
9 ?0 j% o6 k/ O0 \/ Z5、由一稳压管提供基准电压,由两个电阻串联组成输出电压采样电路.,由LM158对电压误差信号作比例运算控制TL494的模拟输入,从而形成环控制。! t6 H3 h% `* O- ^; [9 F

" }# e, m5 K4 ]敬请各位高手指教!
7 ^" Y3 i8 j- `$ N) x; i" P- j
& D! w' @# n  _5 K5 V) a2 g[ 本帖最后由 bdblbyq 于 2007-10-10 11:11 编辑 ]
发表于 2007-9-18 19: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也来讨论: * C: s" d% {9 S6 ]- Y5 K9 e
1。因搂主未给出具体的电路图(或部分原理图),因而也只能在此谈些看法: ' `6 r/ m7 Z& k6 F8 g7 e, U& b( Y
2。对于第1点:“这个方案可行吗?”,不同的电路拓扑结构,就有不同的运行方式。现缺电路图就很难下个定论!
2 B0 u- g. ^* k% n) \7 V1 p/ r4 y. |3。按现给出的条件:
6 _* D$ P7 ~/ W2 R$ w0 c5 z对于第2点前半个问题,可由二个办法来解决。
7 b6 H0 f! M. @7 j8 Q其一:可用经验值来估算5 O0 g( R$ |. j
      按照已给定的输入电源220VAC(应考虑有±20%的波动电压),经桥式整流后直接接大电容滤波,每输入功率瓦约需1μf的电容量。并从给定的输出功率得知为2200瓦,折算到输入功率约(现取η=0.78)2684瓦,则可取此电容量约为2200μf~3000μf。
2 s0 R5 l1 L: R! Y6 v其二:可按以下的图1详细计算获得,即:从电容滤波后的纹波电压范围的大小来测算。计算过程略。
% }% X" R6 [' _" k! r. _/ j4。对于第2点后半个问题
! Q" ~# ^# C2 B/ x: K( _$ g! @      一般在电源的输入回路中串接一个合理并匹配的NTC器件,就可简单地避免对供电系统造成涌浪电流的冲击。) z1 Q% S- n$ ~0 F# |/ K6 h
5。对于第3点:MOSFET的选用,也因未给出具体的接法,不好妄下定论。4 |- c: P, a0 |# M0 S( i1 }
6。还有你选用储能转换器件吗?是否需强电隔离?
. @* K/ @$ L: c/ @- ~7。另未给定直流电机的运行参数,所以不知你设计变换后的“110VDC/20A”电源,此电源输出容量是否已包含了直流电机的启动电流(启动电流值一般取值为3~6倍的直流电机额定运转电流值)的恶劣工况条件。否则还得加大直流输出值!
) z1 v( F. k6 L7 x3 h( `8。又因接的是直流电机(感性负载),所以一定要注意直流输出端口的保护。其简易方法见图3,保护原理是:D1可阻断由直流电机产生的高电压向直流输出端口的冲击,D1和D2的串联可吸收直流电机产生的反向电压。0 Y" O+ ~- @7 B5 i7 @. q$ g( C
9。对于上述6~8点,都直接关系到电子开关式降压器的制作品质和用电安全,并涉及到很具体的又关联影响到整个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的配置,在这里只能搁笔。( `7 w7 A2 l( C. F
10。我建议还是选用IR公司的智能电源模块控制芯片,除有TL494基本的PWM调制所需的基本功能外,它有其它比较先进的控制功能。如:绿色模式、软启动、过载保护、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热保护等特性,这是TL494早期的PWM控制器没有的,可考虑使用! 9 R5 i4 M( ~4 R+ {+ M
11。你可到www.irf.com.cn查找和选用适合的智能电源模块控制芯片并有应用实例提供。
% E% J" P- R- i/ Z0 B12。对于第4、5点,由于我是主张使用智能电源模块控制芯片,所以也只好略谈了。
/ c) I" |4 N: ~# v" n13。以上仅表个人意见,还望搂主见谅。$ j4 Y5 o2 {3 i
14。也望大伙一起来参与、探讨和发表自己的主见。
8 q' w2 Z3 F# a& ]- B2 z* P' b" e- F( r' d1 T$ l; [
[ 本帖最后由 zhous_ch 于 2007-9-18 20:26 编辑 ]
addc-2.JPG
addc-1.JPG
addc-3.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5 收起 理由
bdblbyq + 15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9-18 23: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根据搂主所述,应该是开关电源,控制芯片采用 TL494, 驱动采用 IR2811, 功率管使用 600V25A。9 m/ j9 }' I! W3 p
TL494 控制应无问题,600V 的 MOSFET 应该接成半桥或全桥耐压才够,25A 的 MOSFET 采用半桥电路输出功率达不到,采用全桥拓扑结构达到110V25A的输出功率也有困难,恐怕需选用更大电流的管子。
; k. r5 b" v1 k( X7 C* E
, l+ U9 r/ Q& f- \6 R) g开关电源比较复杂,尤其是搂主所述的大功率电源,里面技术细节需要经验积累。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bdblbyq + 5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 11: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近来较忙,才看到各位高手的回复,近两天我将我设计的电路图上传给大家分析。
# h) q  i6 i' u3 f4 f祝各位国庆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07-10-9 14: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根据所查资料,电路较开始的构想作了一些变动,另外,针对楼上两位DX的改进意见,现将本人设计的直流控制电源及直流驱动电源电路上传给大家,希望大家指评!!7 a' s3 H  R& p8 d& [0 K
7 ^7 B4 H* N# ]' |* v& `; d1 r
直流控制电源主要用于给各种集成电路供电,直流驱动电源主要给两台直流伺服驱动器供电,由直流伺服驱动器驱动直流电机运转,直流电机为400W/160V,驱动器电路正在设计中,到时候也可以和大家共享交流。
0 K2 ]: c$ h% G# V+ J
; f9 i) R; N$ i! D( {# C[ 本帖最后由 zzj6886 于 2007-10-9 14:47 编辑 ]
DC24V.JPG
DC160V.JPG

DC24V.pdf

40.95 KB, 下载次数: 2

DC160V.pdf

43.31 KB, 下载次数: 2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bdblbyq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0-9 22: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个人感觉& D  z% E* k$ g" _1 d: }5 r
DC24V.JPG 中 7 N0 a; M, \+ f# u; v" U
+/- 12V 电路中
+ D! X. m! A% s# ?$ z: \FV1,FV2,FV3,FV4,FV5,FV6,FV7,FV8,FV9,FV10,FV11,FV12 多余,可不用。
# p! d& f3 a1 ?+5V 电路中7 A" I% I+ ?4 H
FV13,FV14,FV15,FV16 多余,可不用。
# ~# R; o9 {& |  l! x+3.3V 电路中3 r4 A8 \. ~! G& Y  ^5 Z3 }
FV17,FV18 多余,可不用。
发表于 2007-10-9 22: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个人感觉
8 I* R; a  M% e) I  b2 jDC160V.JPG 中 , t# D" q% i7 b+ o5 V
既然已经使用了变压器 TM1,就没必要再使用开关电源方案,可直接
. ]0 U$ @3 R& C  c- d将220V 变压整流得到非稳压的160V,一般情况下满足使用要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10: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1、加那些东东主要是为了增加电路的保护性,比如抗静电及其它尖峰电压干扰。! V' A3 v9 _; W4 V
2、如果不用稳压,我担心会对伺服系统造成干扰。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两个电路有没有什么缺陷,能不能实现预期的功能。
发表于 2007-10-10 16: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汕头
用隔离型全桥驱动型开关电源方案.自己要改N2,N3匝数电流.
: B% e! D* v- v' x: j) q: a: N1 ]: b' n4 {: S6 ~9 v/ @2 L1 ^9 \1 _
[ 本帖最后由 cylzwx 于 2007-10-11 08:47 编辑 ]
pm4040s_.JPG
pm4040s__1.JPG
pm4040s__3.JPG

pm4040.rar

314.48 KB, 下载次数: 5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bdblbyq + 5 鼓励参与技术讨论、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19: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楼主能不能说详细点啊?( x! X, v5 z/ Y5 o7 f5 P
最好有图,呵呵...
发表于 2007-10-10 21: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以我之见(仅对二张电源图作探讨):  
1 G3 O7 |' `: ~+ \" U' a% J1.“DC160V.JPG”中TM1仅作隔离变压器(1:1),它是工作在工频(50Hz),按现功率计算这个变压器是较大的。对于AC/DC开关电源实是多余,它仅起隔离作用而无抗干扰作用。多花钱还占体积,实在没有必要。. A  X3 c, j3 k
2.7楼说的建议是否可考虑一下:“既然已经使用了变压器 TM1,就没必要再使用开关电源方案,可直接将220VAC变压并整流得到非稳压的160VDC,一般情况下满足使用要求。” & e5 [' c$ g  |, n3 H4 |
3.“DC160V.JPG”中FV7、FV8不应选用稳压管,而是快复二极管并用一个就行了。
2 P; G; ]* K1 D' M+ d! D1 O  o4.“DC24V.JPG”中FV9、FV10、FV15、FV17也不应选用稳压管,而是快复二极管。
+ H; \. }4 y' T4 c# Q5.“DC160V.JPG”中L2的电感量(10mH)选得太大,一般选用0.2~2 mH就够了,否则会造成开关转换失效。它是与V1的开关频率有关。开关频率选得越高,L2的电感量就小,反之开关频率选得越低,L2的电感量就大。
" X1 J+ z: O1 h. g6.再则:驱动二个直流电机,是否有必要选用开关电源? 而且需要自制,我认为没必要这样做(除非想研究或试制)。( C3 o5 C. W1 H" I
7.你可以购买现成的电源产品来使用,如:可控硅电子调功器(直流输出型的)、大功率的AC/DC开关电源(输出为高电压大电流的)。6 x5 q8 k6 _: \8 r( U
8.“DC24V.JPG”中还有好多种辅助电源,不知派何用?太复杂了,我建议还是选用智能电源模块控制芯片,可省却辅助电源和不少元器件。 4 A/ H, W# I6 V% L5 ~" q7 t8 Z# r
9.现提供一张IR公司的产品,此图为300W的升压电路(供参考和借签之用)。7 p0 e) w9 I  O* {
10.  如果:把图中的Q1_D、S极移位至L2之前并相串接,添加IR2110去控制Q1_G极,再把D2也去掉,就能转变成降压电路了!4 Q! d& W- w" d  P
11.图1为产品数据表,图2为电路原理图,图3为产品实物图。) h2 K4 I& x0 f9 g. F9 Z
12。之所以推荐此图,其目的就是图中有好多元件的选择及参数设置是如何处理的,绝对有参照和对比价制。$ p) o" m& G; W' z5 \% S$ ?: i

, ^* ~" y' v; v$ u' e[ 本帖最后由 zhous_ch 于 2007-10-12 19:13 编辑 ]
300W-1.JPG
300W-2.JPG
300W-3.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0 收起 理由
bdblbyq + 10 鼓励参与技术讨论、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1 23: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回复 #11 zhous_ch 的帖子

非常感谢9楼、11楼两位兄弟的指教!
6 B8 K4 T6 d! I+ V1、上述两图只是我整个系统中的电源部分,最终电源地和信号地要共地并与安全地(即大地)共连,所以,必须和交流电源隔离。
' c$ {$ U5 M( M2、直接整流得到如果想获得较大功率,比如本系统的峰值功率可能达到1.2kw,而且,要给伺服系统供电,象这种动态负载的场合,如果想在全功率范围内获得较好的直流性能,那得需要多大的电容啊? $ I/ A" n; C: s) J2 m# ?! j2 ~
3、同意楼主说法,这点考虑有误,另,FV不是稳压管,而是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 `% w3 [7 n5 ]- x9 n/ @" W& ?4 W4、同上,但也应可用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 q# t" v5 \7 h: p& t
5、这个参数没计算,因为没顾得上找相关资料,楼主能不能提供点,呵呵... ; \& X! |9 k. i; i) D
6、不幸被楼主言中,呵呵....,以前没搞过这方面的东东,心里一直痒痒的,现在正好有这个机会,正想研究研究,呵呵....:loveliness: . X0 V5 t% b$ c- O  {
7、谢谢你的建议,作为后备手段吧。:)
7 a2 a& r8 S$ W3 ~4 Q$ C8、+3.3V用于单片机系统,+5V用于接口电路,+15V-15V用于运放电路。这样可能会省点钱,呵呵...:loveliness:
8 r  R4 L- Z8 _, @1 {( f, F6 [9、谢谢你的资料,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bdblbyq + 5 时刻关注、参与自己帖子的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10: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怎么没人关注了呢?
7 u+ A; f% ]# C4 d' H2 a* h# j请高手们继续讨论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