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8-29 11: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株洲
受热不当是指钢受热或缓慢冷却通过450~850 ℃温度区, 钢就会对晶间腐蚀产生敏感性。所以这个温度是奥氏体不锈钢使用的危险温度。不锈钢材料在出厂时已经固溶处理,所谓固溶处理就是把钢加热至1050~1150 ℃后进行淬火, 目的是获得均相固溶体。所以要进行热处理也只能在450度以下或850以上的稳定化处理,450度的不知道行不行,据体情况你查一下。
* |3 s4 b% O* h9 ?. q- S0 A$ ` 当钢无论是加热或冷却通过450~850 ℃时,碳便可形成( Fe 、Cr) 23C6 从奥氏体中析出而分布在晶界上。( Fe 、Cr) 23C6 的含铬量比奥氏体基体的含铬量高很多, 它的析出自然消耗了晶界附近大量的铬, 而消耗的铬不能从晶粒中通过扩散及时得到补充, 因为铬的扩散速度很慢, 结果晶界附近的含铬量低于钝化必须的的限量(即12 %Cr) ,形成贫铬区, 因而钝态受到破坏, 晶界附近区域电位下降, 而晶粒本身仍维持钝态, 电位较高, 晶粒与晶界构成活态———钝态微电偶电池, 电池具有大阴极小阳极的面积比,这样就导致晶界区的腐蚀。, L, q4 _" {, G- O, m( h' @- h
+ X. a4 d/ q! m# m. t, u
[ 本帖最后由 zhangligui 于 2007-8-29 11:08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