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8-25 14: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中国航空发展-飞机部分
初教-5教练机,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初级教练机,原型为苏联雅克-18教练机。雅克-18是由前苏联雅克福列夫设计局于1946年设计生产的双座初级教练机
$ l5 w5 k" b4 m' c8 K; x7 L/ ?; c: b% W" ^) j# X) h' X
初教-6串列双座螺旋桨教练机,长期服役于我国空军及地方航校,至今仍然是我国初级教练机的主力^,
( c5 `! W! i' @. I( D) `$ u% [2 f c {& `' N$ O
歼-5由沈飞工业公司研制,是单座单发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歼-5是仿制苏联的米格-17Ф(米格-17F)歼击机,米格-17F型51年9月首飞,52年底开始大量生产。首飞的试飞员是吴克明,当时歼-5被称为56式,直到1964年才改称歼-5
' U3 X/ P2 M n. d: g {3 D+ `# d" l5 I; Z7 w
飞行员在歼-5旁谈话——请注意当时带有军衔的苏式军装
& m$ k! E0 G, @6 m! Z+ [" D8 X( e# f3 [
歼教-5是在歼-5甲的基础上改型设计的全天候双座喷气教练机,由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负责
( Y1 o7 h0 I9 m& j0 ]
# ]" }& D0 e3 A+ @- o8 `- t3 c歼-6歼击机,原型为苏联米格-19歼击机,是第二代战斗机,也是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歼-6多次击败比自身强大的敌方战斗机,不管战斗的具体情况如何,这些战绩是值得我们铭记的。在苏联,米格-19很快就被米格-21取代了,实际上很多飞行员都是由米格-15/17直接改飞米格-21的。但在中国大陆,大批生产的歼-6和歼-6甲等始终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60、70年代主力战机,长期活跃于国土防空作战,目前还装备有一定数量,主要用于训练 ; a9 h* ^. n# u' ]) P
3 X7 V( S. A- p
歼教-6由沈阳飞机厂研制,于66年开始研制,1970年11月6日首飞|
+ Q. v& l7 c2 |+ g+ w' Z: n# e, `) D! u6 @
歼-12轻型战斗机是我国第一种完全依靠本国技术力量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喷气战斗机。它摆脱前苏联系列飞机的设计格局,为我国独立自主研制战斗机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歼-12的一系列致命弱点,它最终夭折,从未正式服役
1 I U6 x ~% V! p
# W9 `- i5 O/ f/ i a* N9 K6 `轰-5前线轻型战术轰炸机,是我国从苏联引进的伊尔-28(IL-28)喷气轰炸机的仿制品。该机采用两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平直翼型,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一种前线轰炸机。机头的玻璃舱是领航员及轰炸手座舱,为导航和光学轰炸瞄准提供了良好视野.
( v0 @9 M2 D9 @' E# m! D2 [) O) a( \: _; a- m) u
轰电-5,机尾有加装的天线
8 B8 v0 d* s. G- U" ^9 l0 L/ q+ j
9 E& H; Z& B' H轰-5的机头,机头装有23-1型23mm固定机炮。23-1机炮初速680米/秒,射速800发/分。尾部炮塔有两门相同型号的机炮
% u$ u! g/ H( V9 Z
/ b$ L- p; d+ q2 c/ ~) W P ?2 v4 T) }轰-6轰炸机,原型为苏联的著名中型喷气轰炸机图-16。该机采用两台图曼采夫涡轮喷气发动机,翼型后掠,1948年开始研制,直到1990年还有少量在苏军中服役。uY;z%/ 第一架轰-6原型机于66年10月完成,用于静力试验。1968年12月24日,毛主席生日前夕,采用国产涡喷-8发动机的轰-6首飞成功,69年批量投产。由于我国之后一直未能获得更好的替代机型,轰-6服役至今,并仍在继续改进生产之中 - ?# O' `3 w9 i$ C( D3 ?' l L7 e
& i* W5 A z0 k3 J; H0 E
运-5运输机是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负责,其原型为苏联40年代设计的安-2运输机。尽管运-5服役已有40年之久,但它飞行稳定、运行费用低廉,至今仍是中国最常见的运输机。运-5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它可以以非常低的速度稳定飞行,且起飞距离仅仅为170米
H! }6 J: o- q! a: z B
6 q; k# t' i4 s* V0 `3 S6 w直-5是我国制造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也是新中国直升机科研应用的开端。研制初期代号“旋风25”,原型为苏联米-4直升机。1958年2月,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按照苏联提供的全套图纸资料开始仿制米-4。1958年12月14日首次试飞,1959年初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验收,投入批生产 * u$ [; U8 ]8 j
4 f; ^3 e$ o' C, I! a& ], g8 Y0 T
直-5有一种武装直升机改型。机腹加装了一个12.7mm机枪枪塔,两侧携带火箭发射器 8 c1 X+ |7 q/ C9 W7 \4 A# J- j9 x! B
/ ]! s& s: ^' i+ D" q
1960年代,由于苏联援助的取消、专家的撤离,解放军空军试验用的拉-17无人靶机严重缺失,国家下决心搞自己的无人靶机,从而促生了长空一号。长空一号(CK-1)高速无人机由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二站在1965年~1967年成功定型,主要负责人是被誉为“中国无人机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赵煦将军
5 x9 h1 _6 u5 I/ `, v2 d# h. m2 `% A2 H7 G! m% ]; y& {$ |: F
解放军陆军航空兵拥有少量的米-6(北约代号“吊钩”)重型运输直升机。据信这些直升机是在1970年向苏联购买的,直到近期才开始向公众公开了少量信息。米-6巡航速度为250千米/小时,航程620千米,最大载重12吨。据说有三架已经坠毁,剩余的使用寿命已到期 d9 ^9 H- Z2 x* F4 Q$ o
9 V, w( ^4 M# s: b# z }
安-30是从安-24系列发展而来的航空测绘飞机,原型为军用的安-26型。安-30于1974年首次试飞,除苏联使用外,还出口到中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古巴、越南、捷克、哈萨克斯坛等国
8 G" z# b9 q& ]; P1 a$ Q3 i: a( r( v/ v3 W
歼-7战斗机,原型为苏联于1961年转让的米格-21F-13,分代为第二代喷气战斗机,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有多种改型 . U. \9 v; D- a4 Z9 x+ I# a$ d$ G
0 S! z5 F8 g& u& j7 i* [4 U是歼-7Ⅲ(按空军新的编号方法称为歼-7C),该型号项目又称歼-7大改,以米格-21MF为蓝本,目的同样是改变歼-7系列航程短、雷达作用距离短、火力弱等缺点。我国于1979年以多架歼-6为交换,从埃及换回了一架MF型。米格-21MF和比斯的性能与早期的米格-21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广泛装备于苏联、东欧、印度等。遗憾的是,我国的歼-7Ⅲ却不能说是成功之作 * C" L6 ]3 x# n% q' o. A- W
& J$ u- N7 ?1 X& R歼-7E和歼-7MG是我国歼-7高中空、高速全天候歼击机的两种改进型,而MG型又是由E型发展来的出口型。这两种改型是对米格-21系列机动性改进的重大尝试,事实证明这一改型是相当成功的 0 Y* @& H8 r4 X4 y# U
s1 v# K$ Y. `% M/ G歼教-7,是我国在歼-7基础上发展的双座教练机,由贵州航空工业集团负责研制。81年起贵州航空集团以歼-7II战斗机为原型开始研制工作,85年7月首飞,87年定型。装备部队后用于作为歼-7、歼-8战斗机飞行员的飞行训练
) S# Z# K9 L8 r1 F4 }. _) m/ `/ Z, @" P) a0 h" ^
强-5单座双发超音速攻击机,国内称“强击机”,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其主要任务是近距空中支援和对地攻击,也可进行对空自卫作战。强-5的研制过程动荡曲折,堪称我国自研军用飞机中颇有曲折性和戏剧性的一幕。
4 E* O1 u; T, w' j8 h$ _& O a; }
运-7是我国在前苏联安-24型的基础上研制生产的双发锅轮螺旋桨中短程运输机。运-7是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研制生产的双发涡浆支线运输机,于1970年12月25日首飞上天
' x0 l1 E& z; N5 ?/ C# P- N" f5 G( `2 h, R
运-8运输机由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研制,为中型四发涡轮螺桨多用途运输机,原型为苏联安-12。该机可用于空投、空降、运输、救生及海上作业等多种用途。1960年起,运-8由西安飞机工业公司负责设计,74年12月25日,该机01号原型机首次试飞。后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将02、03号两架原型机散装件、技术资料和专用部分工艺装备等,转交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继续进行试制。02、03号原型机分别在75年12月、77年1月试飞成功
* }& ~& A- n) w1 S( B$ h {7 X' m8 Y# ]( k5 ~& I
运-11是我国哈尔滨飞机厂研制的一种轻型双发多用途运输机。哈飞于1974年4月提出设想,1975年1月开始设计,1975年12月30日Y-11原型机首次试飞成功。运-11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试制,当年上天的目标。1977年4月3日设计定型投入生产
! v7 l7 C5 f2 J! l& U7 h
, O; |$ u3 S+ ]: _* q运-12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原哈尔滨飞机厂)在运-11基础上进行深入改进的发展型号,很快成为了中国航空工业界一个在商业上较为成功的机型。该机于80年初开始研制。经过两年时间、1100多飞行小时试飞定型 - @1 h, G" X3 @' t# ]5 J
5 j: N9 _4 m# o# J. \3 S2 E
水轰-5型水上反潜轰炸机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用于中近海域海上侦察、巡逻警戒、搜索反清等任务,也可监视和攻击水面舰艇。50年代初我国曾引进6架苏联别-6水上飞机,但不足以满足海军的各种需要。1968年水轰-5的研制正式得到批准,70年完成总体设计,次年总装出第一架原型01号。1971年就以110%的设计载荷达到并超过全机静强度破坏试验的技术要求,并总装成功
, P4 q3 h7 p2 z& k2 x- R9 l. C: u! Q+ R4 M; i$ j
歼-8战斗机是我国在歼-7,即米格-21的基础上独立进行重大改进研制而成的高空高速战斗机,北约编号“长须鲸”。J
' T, _& T* N& K1 C7 R
7 Q: b! _! w- F. c% b沈飞公司在歼-8的基础上研制了歼-8Ⅱ飞机。1984年6月12日,原型机首飞成功。88年3月18日,歼8Ⅱ设计定型,在沈阳召开隆重庆功大会。当时的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刘华清和国防科工委,空、海军领导参加了大会,可见军方希望之高。同年10月15日,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歼8Ⅱ飞机设计定型
+ m9 R) \1 l2 J0 r$ }5 z" u
1 |5 P( h' S( n" e ^教-8,我国新一代初级教练机。为了给解放军装备先进的喷气初级教练机,1982年洪都集团公司成立了教练机方案组,以石屏为方案组组长,后任主要设计师。通过研究比较,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洪都集团提出“提高训练效率,降低训练费用”的研制思路,基本性能要求和适应不同国家需要的两种训练体制,得到广泛认同。1986年,我国决定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教-8。巴基斯坦方面投资了25%,并负责生产前机身等部位。1987年7月,教-8开始具体设计。89年1月开始制造原型机,共制造5架原型机(3架试飞,2架用于静力试验),001与003号原型机分别于1990年11月26日和91年10月首飞。随后15架预生产型开工,并在1992年7月首飞。因此实际上教-8分为国内型和外销型号 ) d* H& ~. l# L/ i! b5 ~
- f5 b7 B# y. ?歼轰-7“飞豹”,对外名称FBC-1,是由我国于80年代开始自行设计研制的中型战斗轰炸机。该机主要装备海军航空兵,是解放军作战飞机中耀眼的新星。该机由中国西安飞机工业公司负责研制
Q- D0 Y% N3 V }4 L0 K; A
$ L. W+ ]. `8 w/ `: X* M8 ?歼-7MFmp0
: b3 c a3 ^, v0 n9 { e. M% [% u; e* ~# U
FC-1战斗机于2003年8月胜利首飞!FC-1战斗机已正式命名为“枭龙”。, 6 ^* ^! ]+ X1 W& i+ N2 t+ @0 O$ [
& `: S1 B) C4 E1 s, A! p( r
国产化的苏-27将命名为歼-11#_
; f$ a9 K7 D1 V! ]( m) [3 q7 [. N9 Y. O% x" y1 T/ }4 u1 S) Y
苏-30多用途战斗机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战斗轰炸机。其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初,最初的两架原型机在80年前首飞,被命名为苏-27PU或苏-30>|
i, N" S. ~$ l0 @8 H% R% h2 I! {; B% C ?, [4 @! R/ Q
我国于70年代末购进了14架法国航宇工业公司研制的SA321“超黄蜂”大型多用途直升机,交由海军航空兵部队使用。该机型在法国于1966年开始交付使用,装备后成为我国第一代舰载机。随后,我国开始在“超黄蜂”得基础上仿制直-8H=V
9 V, D$ [/ F! E& ~# [
3 v4 Q4 Z. B0 {; f6 u* f8 ]直-9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是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引进法国专利、研制生产的。用于人员运输、近海支援、海上救护、空中摄影、海上巡逻、鱼群观测、护林防火等,并可作为舰载机使用。军事用途包括侦察、近距火力支援、反坦克、搜索救护、反潜、侦察校炮及通讯-&3
: j; a t5 M4 K* d' V d" }, O L6 D; L# g7 U& z, d8 e* U
直-11型机由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共同研制,属于军民通用型多用途直升机。直-11的仿制原型为由欧洲直升机公司法国分公司(原法国宇航公司)研制的AS350“松鼠”(squirrel)多用途轻型直升机。可用于教练、侦察、救护、缉私、消防、旅游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ULr % h9 P; y# x3 s+ ^
3 y! p- ~3 l$ H% W l: S中国于1984年7月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签订购买24架S-70“黑鹰”直升机的合同,1984年11月首批4架“黑鹰”运抵中国天津。该机由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研制,在美军中的编号为UH-60,是美军目前装备数量最多的通用直升机,用途广泛,改型繁多|" ! n- Q* O+ p6 `9 W
' Y+ W% l! x; Y0 \“小羚羊”轻型直升机由原法国宇航公司(现欧洲直升机公司法国分公司)和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共同研制。qN.L 解放军选定了当时已不算最先进的“小羚羊”直升机。法国宇航公司当时以为遇上了大客户了,非常投入,并预计中国首批将订购24架“小羚羊”。不想解放军由于军费所限,只在80年代初订购了一批8架SA342L1型“小羚羊”,88年交付,让西方大跌眼镜。此后解放军再也没有增购过“小羚羊”。86年陆军航空兵组建后,“小羚羊”全部归入陆航部队}Y
- i- O- J. p, l( K
) {, y, `- B5 @- ?卡-284EXz
3 U3 m& k b$ y5 K- D# t
8 z& b1 ^! i5 B目前,伊尔-76是我军唯一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型运输机,而运-8等只能算中小型运输机。由于尚无法立即仿制伊尔-76,只可以依赖进口。但经费的短缺又使得采购量较小,还要减去日常维护、训练、故障的数量,我军可用的大型运输机可以说是严重不足。因此仿制或研制大型运输机,迫在眉睫juT 2 l. T- d! ? \6 O2 P; ^
# W; U# u$ I% D3 ?( ^$ F
ASN-206多用途无人驾驶飞机是由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爱生技术集团研制的。该机于1994年12月完成研制工作
) X' v' @8 r/ K0 n% w7 w6 L: ^
! p- x5 p* o ?5 P4 F3 l歼-10,按西方划分战斗机的方法,属于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将是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的、装备部队使用的第三代战斗机,第一种自行设计的、真正兼有空优/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作战飞机。遗憾的是,自1984年歼-10正式启动,至今仍未正式服役。(}[l* 歼-10在制造出第一架原型机后很长的时间里,都面临着只有洋人发动机可用的尴尬局面。截至2004年1月,莫斯科Salyut公司已经完成了为期两年的向中国出口AL-31FN发动机的合同,共提供了54台AL-31FN。原计划2002年国产涡扇将顺利定型,但一直到2004年,国产涡扇发动机方才传来捷报,歼-10终于有望获得一颗“国产心”。
; W3 h5 {( q) |# q' [4 n9 h4 S/ k% {* e- B* x! b% h
[ 本帖最后由 新洁电子 于 2007-8-25 14:1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