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8-22 10: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扬州
2. 产品
' i0 S' [) n# G9 A: h产品状况(清洁的还是肮脏的,有无损坏,泄漏等)。
; t$ }# b0 g) i7 f--不干净的产品未必意味着控制不良,它取决于控制过程的特性。
4 |1 p, d6 o$ @9 ~--例如:生锈的铸件不一定是不合格品,它可能是老化工序的一部分,) {2 u0 G" l7 p) p1 }7 P9 f
铁锈会在喷涂工序中被除去。
' F; b# i' D- r$ @9 U/ A1 C产品标识(零件标记,修理状态,检验状态,生产工序号等);
& p7 ]9 ~4 \) D--产品没有自带标识时,也可用他们的位置或者形态来识别,所以不能立即得出结论说这是不合格。产品的搬运和隔离、容器、保护措施、起重设施等。
) n* k5 f4 L& G. @# }/ G6 t i# e S+ t7 ]$ C--生产车间的产品是如何贮存的?
8 O, ?3 ^* \% H# l) I) A--操作人员是怎样搬运的?5 C) j, D z$ B+ z; ]
--观察具体的表现可以发现员工是否关心产品,对质量是否有承诺?% V/ h/ c7 e( F" b! N" R7 e5 w
产品包装(组件、半成品和最终产品)
( T! {0 H1 m; W9 P) t--结合有关工业知识;
. G! _) y! U0 e3 h, O0 H' z--例如:一些电子元器件零件防静电,但并非全部电子元器件都要求。
% e2 }- W% z5 K/ [/ s0 D, ]) i对产品和人类产品危害的警示9 p; n M I/ T; }' i- S$ f' Y$ `
--易碎产品有无保护措施?
$ E9 S/ S- u" t0 h O5 n( V. z+ G--包装窗口摆放正确吗?
: V( E# l: \+ t3 h, v( U3. 工具和设备! [0 U) `5 {1 {( }* x" Y
--先弄清这些工具/设备的用途,因为它们可能会影响如产品或服务的交付质量;工具/设备的状况(是否清洁、是否完好等)! s0 Y/ k/ O0 `) a) ?
--肮脏的设备可能表明被频繁的使用或者管理差;
7 `7 g2 Y2 d1 m3 O8 ^" J--留意废物可能遮蔽了作业指导书或者是工装夹具;
7 ^1 m+ A/ O/ T标识(型号、生产序列号、版号等); d) d( D& y1 s+ m" N
状态(校准状态、验收状态和修理状态等)
( H% o9 Z5 F: x' U+ m8 P--并非所有的测量设备都需要被校准确无误,这取决于它们的用途( z" w8 \7 r& m Z' I$ c
操作人员是否可以拿到有关文件
- B1 L/ c+ z7 Y--文件是否离使用地点最近;& F. C7 s5 `$ ^6 z0 |, W% _) Y$ a
--工作时间是否可以拿到;
4 `( m/ \1 F" o9 V# w E0 R: }--是否被锁起来等。3 z( t! M$ w3 n: @- T- o" i& a }
他们对需要使用的文件是否理解有无证据说明文件正在使用的,而不是工人天天清理文件封面上的灰尘,有无证据文明文件正确地描述了具体的操作。..! a/ f( B, n/ z+ j1 r- |% y
: {8 B/ R' _5 P9 B. d4. 区域
& p1 O/ z1 } G* D% h' p& p/ F! o通常情况下的后勤管理水平$ T8 N: w% e/ n2 F1 J
--差劲的后勤管理可能给产品带来危害或者导致文件的丢失或变质。
b" ?$ [+ ^/ S9 L--但也要记住一个不整洁的办公室并不一定预示着失控,正如一个整洁的办公室也不一定预示着什么都受控,车间布局和生产流程及信息传递的关系; x. D6 L% I" p( k
--优化的工艺可以减少停顿、缩短工人移动距离。
2 \ y: i+ g) ~--而活动越多,搬运也就越多,从而会产品潜在的危害。
( j5 X7 Y+ q7 z1 r' y产品或者信息流通中处于等侯状态的"瓶颈"2 u" x- {2 u0 K- a9 x% J
--这可能表明资源配置不当,过程能力不足等。
0 s. |0 l/ T c. ~3 f, O--"瓶颈"可能对那些正在进行生产的人造成压力,甚至使他们以不适当的方法放行产品。贴出的告示
0 n" D9 N# o% k! b; o, @8 |--它们和操作人员有关吗?员工们遵守它吗?`
- r8 m- k/ D* X安放在设备机动器上或在其附近放置的设备操作批示书。
8 X* v! w! d8 z/ h--是否被批准?是否是现行版本?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 D% h6 j" o) g3 B! Y, R& h' f若可能对产品或人员产生危害,有无相应的警示。
_ Z- ?% k1 _, m+ f6 y$ ^; r5. 数据资料
. z5 a+ ] T- M) K6 k! o( Y用途/ C3 ^5 H0 w% g
--应注意是否限止数据的修改;准确性
' O+ S+ f; G, D: C--应确认最近一次批准有关数据的精度,留意数据和结论是否准确。
9 {2 N$ d2 b3 v# {1 k' J$ I--先确认材料的用途,明确它是否会影响最终产品或服务质量。
5 z' Q6 Q" K" h/ J% \状况(是否清洁、有无损坏等)7 ?. B& H9 M- p3 n- v. P, P% H" @$ ]
--具有有效期的材料有无过期,. ?6 j* a$ l3 C
--有无材料暴露于阳光之下从而引致脱色和老化; y0 ^; V! c3 D9 g* A7 Q. ~& J
标识(型号、批号等)- t% ?8 a% y" D; N
--注意如果只有一种类型的钢材,那么就没必要对每一件钢板进行标识;
0 D' Q7 x( h+ I' S9 t( p警示若对产品和人有危害,则应有警示。..2 G# M0 i g- ~5 J! C
4 e3 F% h& w) U* u- ~" v; Z
(五)审核技巧之验证方法
/ f G5 k) V2 L$ b. _3 Q1. 寻找客观证据, Z$ }! W! [, D) x( q% Y! Z& Y
客观证据
# c: b! a, ^2 w9 L--建立在通过观察、测量、试验或其他手段所获事实的基础上;
6 X4 a+ { x) Z2 U8 Z--证明是起初的信息。6 v' E4 L9 P0 [( ~+ M' T+ B
客观证据的形式8 v. z: A. h+ @8 d! q5 c- t
--存在的客观事实;
4 @0 r1 W/ q1 N7 d--被访问人员(当事人)的口述; ( K' H _' y( ~) Y
--现存的文件记录等。非客观证据的形式$ F0 t0 T- ~- c( d
--主观、推测、臆断要发生的事、传闻; & ^# p3 l- z" Q( B7 M4 ?4 J( Z. a
--陪同及无关人员谈话;
/ N9 b$ C& x# E" ^, \--作废文件的规定、擅自更改的记录。
% u+ Y! V; L! t( p: @. J% A# O- E0 k! e# O2. 验证
# Y& O3 i3 j) u* p揭示过程运作现状、活动是否符合要求。抽一个样本(记录、文件、方法、产品、原材料或人员),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 l7 b+ Q1 Q; F4 ]: Y! l
--多取2-3个样本;
0 o+ Z" v* g0 ?( m3 k如果符合5 w K, N9 u6 W8 F- b1 U Y
--证实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 T1 c+ s$ C; y/ T* J--同一部门中抽出的样本不能代表其它的部门;
' t0 x' o( u: |) p8 F& ^. }--同一合同中抽出的样本不能代表其它的合同;
) J9 `1 d' d! @9 V0 E3 `--同一产品中抽出的样本不能代表其它的产品;% f8 |$ T! c. `$ ~5 `
--同一项目中抽出的样本不能代表其它的项目;% b- @; L0 m7 @ Y
如果无代表性5 Z. |: I- X; i
--在别的区域、过程、项目、合同或产品里抽样;-质量% q8 G# S- R$ M, x4 r6 n' K
如果一个样本不符合) y" \1 C7 \3 k, [4 u/ o1 ?
--依靠已经审查过的活动或程序;3 I0 Q* p6 T U3 R( |6 P {
--核对是否所有样本都是不符合的;
; y% a! h1 |* E7 E如果不是所有的样本都有类似的问题) X) G: Z0 \3 e; Q
--多抽2-3个样本;1 |$ u. U3 J8 Q8 k4 D5 x- v, a
--证实是不是孤立的;7 v3 r) [6 v6 @5 i/ t" t
如果所有样本都是不合格.
8 r/ r8 o+ Q- u7 i/ E, }6 v1 S* u' d--根据其对质量的影响确定严重性;. O+ x+ d6 m. x+ h- T& t
记下文件和产品标识位置的详细情况及其它可追溯的信息。..$ i4 X) ~) K) O2 x4 a% V o
2 d2 ?( W8 Y1 Q- }5 L
3. 跟踪审核线索-质. Z# b5 V8 j; r/ i5 e* G. m
跟踪审核线索步骤8 N7 \- c! s' y
--从信息或产品起源处展开;
$ g7 R1 Z+ I8 k8 O1 h3 H" y& i1 {--依次询问接下来的步骤直到最终阶段;
2 C; _" J* f, _4 o0 W( T- b--再问有关的产出的流向和附代产生的文件记录。跟踪审核线索方式
) G% u( v3 A% k: X2 A8 C* J# J--通过一系列"如果……怎么……?"开放型的提问跟踪审核线索方面-
; l2 o& }' B W--产品和信息的不同流程;
; d4 C+ c/ ` s2 w3 ^--文件更改需求确定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检查文件更改控制;7 T+ L: ?/ u% P. {' ~" I
--作业指示不全面、不合法--有关人员怎么办?
; u1 y" c9 \3 a' U8 g1 M- R* V--一名员工接到其他主管的指令要求其放行未完成的产品--他将怎么做--检查工作纪律和对质量的承诺。
* R( E* h1 T+ V, T9 a' l4. 追根求源" C, ^' T7 e/ u. a! u, P& P' E
不应该对一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所显露出的征兆视而不见; ~! y+ w8 a4 v$ d
--"征兆"就是由于不合格而产生出来可的观察到的现象;
0 U# F3 w: N2 }--如:未被批准的文件、不合格产品、未执行的操作。
" w: g# n+ X N0 u: `* f不合格存在的理由中会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消除它以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 G, p0 g5 }; v* X4 U/ y) S- B
连续七次提问"为什么",通常就可以揭示出问题的根源-,对审核线索的深入探究甚至能揭示出几个不合格。如以下的情景:- Z+ B" C/ D F7 {
--当发现没有执行检验的记录之后
* x4 n& R: r Q F# C! s; Z审核员问:"这些检验为什么没有记录呢?" t; B }) d& m/ G1 e6 V. f
检验员答:"程序没有要求检验结果需要被记录下来"。审核员请求查阅有关的程序文件,核对是否有描述对检验的结果量无须记录,发现第一个不合格& X( T/ O/ c% c: |7 Y
程序文件中没有规定须记录检验的结果,不符合4.10.1条。
% G a2 Y/ N2 D$ A: P# t+ ?--审核员又观察到这份使用中的程序文件竞然未被批准,
, L; R) ?7 d9 ~6 K* p+ m, n, s: a发现第二个不合格;
, K0 I1 \2 \, N! v; K文件在发放前未被批准,不符合4.5.2条。
. b$ p& a3 W1 M; a--继续审核员问题:"这份文件在发放前,为什么没有批准?"检查员答:"那是因为经理不在,他渡年假了"审核员问:"经理不在时,谁为批准这些文件?"检查员答:"噢,没有人"。..
8 } U+ p4 j4 P5 \, S6 f; ?3 T% L& p1 V: C7 K& z
审核员问:"为什么这份未经批准的文件就已发放使用"。检查员答:"因为急用呗"。
( M0 }3 f2 {3 X* J4 m发现第三项不合格:没有人被委派采取行动以防止有关的质量体系活动产生不符合、不符合4.1.2.1条。坛8 W7 E4 W2 x4 i1 p. p: i
--继续
+ Y4 R+ u( r- I6 S( |审核员又问:"在这种情况下,你们会使用什么程序?"
4 [0 m" e. E9 o5 Q/ t* q# |" j' p检查员答:"我们没有为此而建立一个程序"。产生第四个不合格,没有建立程序对任何要求预防措施的问题确定所需的处理步骤,不符合4.14.3b条。
7 i, W2 {" m8 N; Q, b/ Z--审核员现在检查文件控制程序,发现没有规定如何确定文件
, w9 L) u3 S. t+ X4 J3 F9 w的适宜性,产生了第五个不合格:文件控制程序没有规定在文件发布之前应由授权人员对其是否适用进行审核和批准,不符合4..2.3a)条。
; r6 t4 z7 @7 ~' c; {--审核员又检查检验员的检验指示书。6 R" L t8 J- u; r
审核员问:"哪里规定只有批准过的文件方可使用?" # Y6 n6 m! `6 M) [9 o$ V. I; ~
检验员回答:"我不知道"。陪同人员说:"我想在手册中有规定吧"。( N6 O/ O$ h8 c- p6 J
审核员翻阅质量手册确认的确如此。审核员又问:"在员工使用质量手册方面,有没有什么规定?"检验员回答:"噢,我们只是被训练过如何使用我们的程序文件"。?4 `" t+ Y8 N( X( y# Q* F
审核员感谢这名检验员的合作。
/ \/ j, u0 L9 p* h; s--要求陪同人员带他去见检验主管,审核员问:"检验员受过哪些训练以使他们熟悉质量手册?", [. u8 @3 V5 r& Y7 J) q! s) C; X' U
主管回答说:"没有必要让他们熟悉质量手册,因为程序文件中
$ |. c2 V8 I3 |( l9 R6 |& ?已经实施了手册中的所有方针和有关要求"。
9 B) C/ W& H5 M9 R3 e# K审核员问:"噢,是这样的。那么,哪一份程序文件贯彻'在公司内禁止使用未批准的文件'的方针呢?"品' `5 k9 s, P8 X7 n. k) V. y! Z
主管说:"倒是给你说中了,还真是没有一份程序文件实施这一方针呢"。6 D l( D8 g7 h6 H! V$ k
发现了第六个不合格:程序文件与ISO9001及质量方针之间没有建立必要的连续性,不符合4.2.2a条。..9 |) w! E0 g }0 D" X; ?
4 y9 [9 A3 x8 J% o! Q
5. 分组协作
3 \. m- x, [2 ^企业进行内部审核的时候,常常分组审核。分组审核的好处--扩大观察视野
* T( s+ O& \5 g) |& o5 @--二个人一组地审核,一个进行交谈,另一个把注意力放在其它方面. N* s9 r% l9 `$ N `
--翻阅审查内容的运行记录;0 G3 w# A8 T+ \* a, g0 B$ P
--观察受审核区域的运行状况:
. ]$ E6 D, |# X--观察职员们在干什么?
8 [- @" H1 E6 r) H: z" [: F--观察文件记录保管存放得怎么样?
7 z' B" K- i9 V5 Y" \: m--观察仪器设备是否在正常运作?
/ J1 Z) H; M" o! |--观察物料的贮存和搬运怎么样? 6 z" K6 C; O1 v3 k5 n
分组审核的好处--相互佐证& }- o% [# h4 k$ I$ o; ^9 }
--一个审核员单独审核,时间紧易遗漏;
# [& Z6 f% d) k; f6 ]! j--二个人在一起,可以相互对笔记,相互佐证有关记录;9 `, e1 N/ b; |- s* o; H' U; h
---确保审核发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T, m5 ~0 J/ G( K5 z& s' d
分组审核的好处--调整状态
1 c+ A/ s6 o$ Z- c--一个人主要问话,另一个稍事休息以整理思路及调整状态;
: y; ^' z* D' y* Y& @( x--然后轮换上阵;
8 }- G9 b! O* C- `6 Q--保证主要审核的人员精力充沛以提高审核效率。分组审核的好处--时间提醒- T1 q2 V( ~# `" p. k' D* L2 h
--当出现超时的现象;
- g' u( T. u7 j% |6 a* n--当发现的问题仅是冰山的一角,有必要再深究下去;$ y* \4 M$ l6 h5 p
--互相提醒处于注意审核时间;
6 o% L) `+ n' S' R; K: v; m! l# Q--使审核的进展尽可能符合审核计划安排;
9 H' \+ N$ N( D6 @--使审核处于有序、受控和高效的状态之中。
! N3 r L" Q: G+ B% l; @3 z分组审核的好处--专业互补
8 _; d6 o/ w2 } v& g& o; p2 E/ t--科技发展,使项目或产品具有综合性;
0 y4 {( X1 p) z$ H--两个不同专业的审核员一起审核可以起到专业互补的作用;
! E0 y* b2 l* [--最终可以正确地、客观地评价有关质量活动的实际运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