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1天前
查看: 2321|回复: 11
收起左侧

[新材料] 左手材料(LHM)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0 18: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南株洲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左手材料(LHM)简介
+ P9 V$ ]) i. A/ w
5 S" W" D- K9 `- `/ v一、左手材料——源于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的假想 + F* B4 C, v" s+ D5 A0 {/ z8 ~7 _% g
本世纪以来,一种被称为“左手材料”的人工复合材料在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光学和应用电磁学领域内开始获得愈来愈广泛的青睐,对其的研究正呈现迅速发展之势,而它的出现却是源于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的假想。 ' R7 |. l) I5 H9 g9 m7 e
物理学中,介电常数ε和磁导率μ是描述均匀媒质中电磁场性质的最基本的两个物理量。在已知的物质世界中,对于电介质而言,介电常数ε和磁导率μ都为正值,电场、磁场和波矢三者构成右手关系,这样的物质被称为右手材料(right-handed materials,RHM)。这种右手规则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物质世界的常规,但这一常规却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遭遇颠覆性的挑战。1967年,前苏联物理学家Veselago在前苏联一个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首次报道了他在理论研究中对物质电磁学性质的新发现,即:当ε和μ都为负值时,电场、磁场和波矢之间构成左手关系。他称这种假想的物质为左手材料(left-handed materials,LHM),同时指出,电磁波在左手材料中的行为与在右手材料中相反,比如光的负折射、负的切连科夫效应、反多普勒效应等等。这篇论文引起了一位英国人的关注,1968年被译成英文重新发表在另一个前苏联物理类学术刊物上。但几乎无人意识到,材料世界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7 k  ~+ F6 |2 z$ P) g8 X( s1 w由于左手材料的显著特点是它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都是负数,所以有人也称之为“双负介质(材料)”,通常也被称为“负折射系数材料”,或简称“负材料”。 . _/ ~8 y) r3 K0 P
二、左手材料——本世纪初的突破引发人们无限遐想 # k) ~/ d# K; N+ I
左手材料的研究发展并不一帆风顺。在这一具有颠覆性的概念被提出后的三十年里,尽管它有很多新奇的性质,但由于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而在自然界中并未发现实际的左手材料,所以,这一怪诞的假设并没有立刻被人接受,而是处于几乎无人理睬的境地,直到时光将近本世纪时才开始出现转机。原因在于英国科学家Pendry等人在1998~1999年提出了一种巧妙的设计结构可以实现负的介电系数与负的磁导率,从此以后,人们开始对这种材料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兴趣。2001年的突破,使左手材料的研究在世界上渐渐呈现旋风之势。
1 T5 A3 D' U% ^. p/ S5 q3 G2001年,美国加州大学San Diego分校的David Smith等物理学家根据Pendry等人的建议,利用以铜为主的复合材料首次制造出在微波波段具有负介电常数、负磁导率的物质,他们使一束微波射入铜环和铜线构成的人工介质,微波以负角度偏转,从而证明了左手材料的存在。 # _( n* x$ U; v
2002年7月,瑞士ETHZ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宣布制造出三维的左手材料,这将可能对电子通讯业产生重大影响,相关研究成果也发表在当月的美国《应用物理快报》上。 # f' m" {$ u/ ~! ]" d4 S  ^
2002年底,麻省理工学院孔金瓯教授从理论上证明了左手材料存在的合理性,并称这种人工介质可用来制造高指向性的天线、聚焦微波波束、实现“完美透镜”、用于电磁波隐身等等。左手材料的前景开始引发学术界、产业界尤其是军方的无限遐想。
$ E( R( ^* x8 J3 r; V+ Q7 d5 g4 n1 j0 E2003年是左手材料研究获得多项突破的一年。美国西雅图 Boeing Phantom Works 的C. Parazzoli 与加拿大University of Toronto电机系的G. Eleftheriades所领导的两组研究人员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了负折射定律;Iowa State University的S. Foteinopoulou也发表了利用光子晶体做为介质的左手物质理论仿真结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E.Cubukcu 和K.Aydin 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描述了电磁波在两维光子晶体中的负折射现象的实验结果。基于科学家们的多项发现,左手材料的研制赫然进入了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3年度全球十大科学进展,引起全球瞩目。 2 f. Q( y+ N6 l& [
2004年,国际学术界开始出现上海科学家的身影。“973”光子晶体项目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的资剑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巧妙设计,利用水的表面波散射成功实现了左手介质超平面成像实验,论文发表于著名的《美国物理评论》杂志上,即刻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被推荐作为《自然》杂志焦点新闻之一。同济大学波耳固体物理研究所以陈鸿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从2001年开始对左手材料展开研究,经过两年的研究,在基础理论和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成果在国际物理学著名刊物上发表,2004年在国际微波与毫米波技术大会上作大会报告,并将在2005年日本召开的国际微波与光学技术研讨会上作邀请报告。
5 ~) ^3 V/ p0 T( }8 k左手材料在本世纪初已迅速成为科学界的研究热点。据不完全统计,在国际主要学术刊物上,2000年与2001年所发表的关于左手征材料的研究论文数量分别是13篇与17篇,2002年上升至60篇,2003年上升到100篇以上。 / q9 b$ h, e: [6 C; r- [2 o
三、左手材料——制造的实现孕育其巨大的应用前景
+ d1 u$ j1 o# ^6 a4 _左手材料的巨大应用前景源于它的制造实现。Pendry在2000年就曾建议制作“超级透镜”(也称“理想棱镜”)以实现左手材料的应用,这一建议在2004年被变成了现实,科学家利用左手材料已经成功制造出平板微波透镜。2004年2月,俄罗斯莫斯科理论与应用电磁学研究所的物理学家宣布他们研制成功一种具有超级分辨率的镜片,但是他们的技术要求被观察的物体几乎接触到镜片,这一前提使其在实际应用中难以操作。同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制造出一种左手镜片,其工作原理与具有微波波长的射线有关,这种射线在电磁波频谱中的位置紧邻无线电波。两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获得科学界的高度赞赏,被美国物理学会评为2004年度国际物理学会最具影响的研究进展。 , Q% T/ ?# K6 _7 S' w8 D* M" d
此外,根据左手材料不同凡响的特性,科学家已预言可以应用于通讯系统以及资料储存媒介的设计上,用来制造更小的移动电话或者是容量更大的储存媒体;等效的负折射媒质电路可以有效减少器件的尺寸,拓宽频带,改善器件的性能。未来,左手材料将会在无线通信的发展中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 $ w* J3 D( r( T6 \/ D: V* L
四、左手材料——已被列入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年重点项目指南 ; S, g. l1 N  T* L- g' p
左手材料的研究已引起我国有关科学界的关注。除上海科学家以外,香港科技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均有科学家先行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左手材料和负折射效应的研究列入了2005年重点交叉项目指南中,在数理部和工程与材料学部联合的“准相位匹配研究中的若干前沿课题”主题中将“左手材料相关基础性问题研究”列为主要探索内容之一,在数理部和信息科学部联合的“周期和非周期微结构的新光子学特性”主题中将“周期及非周期微结构中在太赫兹、近红外及可见波段的负折射效应研究”列为主要探索内容之一。同时,基金委信息学部将“异向介质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列入2005年重点项目指南,异向介质即是左手材料的另一个名称。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8 收起 理由
新洁电子 + 8 好资料!谢谢介绍!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8-11 07: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左手材料定义!

“左手材料”是指一种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值的材料。电磁波在其传播时,波矢k、电场E和磁场H之间的关系符合左手定律,因此称之为“左手材料”。它具有负群速度、负折射率、理想成像、逆Doppler频移、反常Cerenkov辐射等奇异的物理性质。“左手材料”颠倒了物理学的“右手规律”,而后者描述的是电场与磁场之间的关系及其波动的方向。
发表于 2007-8-12 07: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第一次听说左手材料,长知识了.谢谢楼主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8-22 14: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8-26 07: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第一次听说  x. X" ?/ d: `& w( R
8 i: Z2 K% T) r
新鲜的东西,只是看完楼主的文章之后,还真不甚理解,望楼主能继续发些再详细点的资料
发表于 2007-8-28 13: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啊,恐怕这个东西离应用还很遥远
 楼主| 发表于 2007-8-28 13: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株洲
应楼上朋友们的信任,下面我介绍一个人物给大家认识:他是左手界鼻祖级的人物
: c1 r  p; r6 }% k& MJ.B.Pendry
$ ]5 N- c- M4 X! }* }7 zProf. J.B.Pendry M.A., Ph.D.8 Q" I3 A" k+ P2 K3 m, s/ |
J.B._Pendry.jpg
1 i/ g' j# L9 h2 K- X& O! a
Researcher Details
Name:Sir JB Pendry
Organisation:Imperial College London
Department:Physics
Tel:020 7594 7606
Fax:020 7594 7604
Email:j.pendry@imperial.ac.uk
[table=98%,#d6e0ef]
Current EPSRC-Supported Research Areas:
Optical Phenomena
Optoelectronic Devices and Circuits
Lasers and Laser Systems
Optics - Applied
Catalysis and Applied Catalysis
Optical Communications
Software Engineering
Theory and Computational Physics of Condensed Matter
Surfaces, Surface Probes and Interfaces
Magnetic Materials: Characterisation
Optical Devices and Subsystems
Current EPSRC Support (P)=Principal Investigator, (C)=Co-Investigator, (R)=Recognised Researcher:
EP/D503795/1 High Performance RF Metamaterials (P)
GR/S49537/01 Metamaterials Create New Horizons in Electromagnetism (P)
GR/S49544/01 Metamaterials Create New Horizons in Electromagnetism (P)
GR/R99324/01 Extraordinary light transmission through aperture arrays: analysis via 3D transient maxwell's equations (C)
GR/R55078/01 Ultrafast Photonics for Datacomms above Terabits Speeds - UPDATES (C)
Previous EPSRC Support (P)=Principal Investigator, (C)=Co-Investigator, (R)=Recognised Researcher:
GR/N14040/01 ULTRAFAST PHOTONICS FOR DATACOMMS ABOVE TERABITS SPEEDS - UPDATES (C)
GR/L95267/01 COMPUTATIONAL STUDIES OF SOLIDS (P)
GR/L34877/01 COMPUTATIONAL STUDIES OF PHOTONIC MATERIALS (P)
GR/K98377/01 COMPUTER STUDIES OF CONDENSED MATTER (P)
GR/J62128/01 THEORY OF LEED AND PHOTOEMISSION AND APPLICATION TO INTERPRETATION OF EXPERIMENT (P)
GR/K38373/01 COMPUTATIONAL STUDIES OF THE SOLID STATE (P)
GR/J37751/01 PHOTONIC BAND STRUCTURE (P)
GR/H64347/01 THEORY OF THE SCANNING TUNNELLING MICROSCOPE (P)
GR/H64354/01 COMPUTATIONAL STUDIES OF THE SOLID STATE (P)
GR/G12399/01 COMPUTER STUDIES OF THE SOLID STATE (P)
GR/G12405/01 A UNIFIED REAL-SPACE APPROACH TO THE CALCULATION OF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P)
GR/F50428/01 COMPUTER STUDIES OF SURFACES & DISORDERED SYSTEMS (P)
GR/F14963/01 ELECTRON DIFFRACTION FROM DISORDERED SYSTEMS (P)
GR/E55013/01 COMPUTER STUDIES OF SURFACES AND DISORDERED SYSTEMS (P)
GR/E13143/01 COLLABORATION WITH BERKELEY ON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SURFACE DEFECTS BY LEED (P)
 楼主| 发表于 2007-8-28 13: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株洲
J.B.Pendry的几个奠基文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Plasmons in Metallic Mesostructures.pdf

128.96 KB, 下载次数: 3

Low frequency plasmons in thin-wire structures[1]. J.Phys.pdf

385.73 KB, 下载次数: 3

Magnetism from Conductors and Enhanced Nonlinear Phenomena.pdf

229.04 KB, 下载次数: 3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8 收起 理由
qian300 + 18 好资料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8-31 20: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株洲
左手材料和光子晶体专家 何赛灵 介绍
$ m1 @, `" X; T: Y, M& O, K1 D. i    何赛灵教授:男,38岁,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1992年获瑞典皇家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是浙江大学跨多个学科(光学工程,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光学,光通信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的博导,浙江大学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主任, 浙江大学光通信交叉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及主任, 也是浙江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光子联合研究中心两名首席科学家之一, 主要从事光子晶体及负折射率介质等新型人造光电复合介质、光集成技术等领域的前沿和应用研究, 在人造光电介质、光集成和先进天线等方面负责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军工及企业重大重点项目。何赛灵教授发表了近200篇为SCI检索的国际期刊文章(包括Nature、Physical Review Letters,其中60余篇是在光电新型人造复合介质的研究方面),以第一作者著有一本400多页的国际专著(英国牛津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并申请了约20项专利。近期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Optics Letters、Physical Review B、Optics Express、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等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关于负折射介质的近20篇文章。他所指导的一博士生论文被评为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发表于 2007-9-1 13: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真的长知识8 \6 h  b8 F: W  |7 g. w
材料还分左手和右手! N+ s2 y' i$ {3 N( A! Q
我现在正式提出:将来会出现左脚材料和右脚材料,鼻祖当然是——我 :lol: :lol:
发表于 2008-10-15 22: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最近正要写这方面的论文,很头大,谢谢楼主的分享
发表于 2008-10-25 12: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长见识了! ( G3 D' B4 l) @4 z2 s2 e
以前听过左手材料,但没注意到有如此发展和关注度。6 s  p/ g. a$ }2 T+ X- D
希望论坛中今后见到更多的类似的帖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