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8831|回复: 21
收起左侧

[求助] 轴承预紧力大家来说下经验怎么判断给多大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7 18: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轴承预紧经常用到,装配的时候有经验的师傅很容易,可是是怎么判断给多大力呢,怎么计算出来的呢,是轴向力的3分之2吗,fag这么说的
发表于 2007-8-7 22: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廊坊
有ji种方法:
+ F+ O7 S# Q3 b8 e% E! c7 F0 n1、可以使用铅丝游隙法。凭借经验留预紧空间的大小,然后在借用几个缪米的铜片进行微调;
6 K; i$ ^& Y4 I0 }9 l3 n. q3 A5 F  v2、根据负载的大小和轴向力的大小直接加碟簧,给于预紧;
( M( }/ i9 O" p$ k; ^& n3、完全凭借经验预紧,看看转动是否发生干涉,此法是和用于精度和转苏不高的场合。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tianxingzhe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8-8 08: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株洲
按照轴承工作载荷和使用要求选定用轻预紧、中预紧或重预紧。$ D! I! V1 _% l, U
轻预紧适用于高速轻载条件下,要求提高旋转精度、减小振动和消除滚动体打滑的场合,中预紧和重预紧分别适用于中速中载和低速重载条件下,要求增加支撑刚度的场合。
# n( }# }7 z/ h* [    预紧力和预紧量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经验。对于新的设计,可按照轴承的载荷-变形曲线计算确定,然后进行试验验证,并在实际运行中考虑轴承及其相关部件的温度状况和弹性行为不断修正,积累经验后确定最优值。另外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
2 V) l1 [4 E# ?+ ?0 {预紧力的测量和调整可利用寸套或间隔套的预紧方法。利用测力装置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得预紧力的大小。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tianxingzhe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8-8 17: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回复 #1 zhangkun729 的帖子

谢谢各位大侠,我想知道具体给这个力的经验,或者是理论怎么计算的* c, I9 F5 [% Q! `; j0 ?

  R3 F6 j- p, `9 C预紧力和预紧量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经验。对于新的设计,可按照轴承的载荷-变形曲线计算确定,然后进行试验验证,并在实际运行中考虑轴承及其相关部件的温度状况和弹性行为不断修正,积累经验后确定最优值。另外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
! F( w+ m+ a* j9 r
  o/ i# b& W3 u怎么计算呢  能说的详细点吗
发表于 2007-8-8 18: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一般工厂应用中就是在平板上支撑外圈,在内圈上加载15~20KG的重物,测内外圈的高差,磨个垫做补偿。使用效果尚可,主要是方便。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tianxingzhe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8-8 18: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原帖由 zhangkun729 于 2007-8-7 18:58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9 ^3 U5 g3 I6 p$ N  ?2 ]
轴承预紧经常用到,装配的时候有经验的师傅很容易,可是是怎么判断给多大力呢,怎么计算出来的呢,是轴向力的3分之2吗,fag这么说的

/ S" h" @3 _% g& C, Y, d2 a数据上理论是这样的,但还要实践来证明更优的值因为环境不同,装配的工艺不同,实用的范围不同9 Z" @, q7 b0 W) y

9 F. j7 T/ r& d$ W5 t5 c  e6 B我们自己的选用要大于轴向力,在最大切削状态下,但是有主轴发热的现象
# m# j1 d" _0 L- {) l) B0 z4 `: S5 J
[ 本帖最后由 userkypdy 于 2007-8-8 19:0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tianxingzhe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8-8 19: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方法:1、根据师傅的手感判定( g$ \6 F" W. V: L7 ^
         2、用仪器加压,之后就配磨达到要求的预紧力
* D0 N( A, O( \/ _0 ?一般都是靠手感的
3 m( Q; C  b! }( E要求高的用仪器,一般装轴的地方都有简单的测压仪器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8-9 11: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都是根据手感来的,或者是根据手摆动机器的速度和掼性来看的
- o8 x$ w, _$ v一般安装后,手摆动主轴,(以一定的力),看转几圈停下来.
9 E& N0 B4 n2 g, r等等很多方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tianxingzhe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8-9 20: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一般情况下需进行压紧力调整的轴承有“向心推力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推力球(滚子)轴承等,一是在收紧时,用手转动旋转件,使松紧度在稍紧与轻松之间;二是用千分表测轴端,用手推(轴向)轴或旋转件,有几微米到一丝的间隙就可以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tianxingzhe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8-10 17: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洛阳
根据轴向载荷不同,轴的预紧力差别很大,而且机器工矿差别也很大,很多靠经验的,估计不是太准!我见过国外的,他们加一碟簧,来控制预紧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tianxingzhe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8-10 18: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廊坊
补充一贴:
+ ]3 M7 Y/ t/ W. z  B$ C7 i( w) K 用专业测力计来挤压碟簧,使其满足使用性能,来控制预紧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tianxingzhe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8-10 21: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对于圆锥滚子轴承主要靠调整后的手感,转动是否灵活等进行调整,调心圆柱滚子轴承主要根据厂家提供的游隙调整量进行调整。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tianxingzhe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8-24 11: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国内一般都是凭借装配人员的个人经验来进行预紧,国外的就要正规一点了,会用到测力工具!
发表于 2007-8-25 09: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此题已见多日
# Q" Q1 N0 M" O, G. G! |) w实在是自己也多存疑惑. W: b5 ?, ~( P. b/ b
不敢误导大家
( \# l# c- @# G1 D( E
/ q- L8 ?' _* d稍后,容我吃透技术资料的细节
  s9 J5 k6 G; w  M1 x4 V再加解答  V9 P  R' {+ |' k8 a
! V. G4 N! y) ~8 y8 g! D# H. C6 r
大略是' W3 c' i( n& k- u/ g
根据轴承轴向额定负载或是所受轴向力的三倍 - 不能确定,不受轴向力的轴承恐需考虑材料屈服之类,受轴向力的恐需考虑轴承的屈服强度
& V  U/ J5 f% ~2 N, G8 K5 o再倒算成力矩,分配至各螺栓,涉及到材料的杨氏模量
+ f  `) b% h+ Z* O' D此中需考虑润滑、螺纹形式
9 Y. r. C4 S9 m- f3 f, {) ~$ q7 g, a
不能确定# E3 L$ e* p/ ~4 X/ h

6 ?$ d/ m( Q% ?' Y  \$ h纠正上面几个错误的认识 - 时间关系,我没有尽数浏览所有回帖;
$ k8 C3 J. ?$ V, v' k1。轴承凭手感调整。
" b  L" l1 ~/ J# j3 R不用说圆锥,就算是球的话,比如带齿轮,你怎么感觉得出。手感只能是比较。对于需预紧的轴承或是大型轴承或是需精确调整的轴承,绝对不能用手感。% @( R4 ]9 q( Q* w
手感只是一种自我的心理安慰。$ a* J- ~8 g1 I5 G9 P/ B
2。至于圆锥的调整,我提醒大家,这是完全两码事。8 [5 g) t4 k5 X7 e2 |
一个是游隙调整,一个是预紧。  {0 J7 z  X$ `! T2 p5 I% S

& ^; r- W0 J; y5 D. X6 e以上。& Q# x" s! B& f  H$ Q% y

# l* D  K. |  S% I* S# |9 l# J[ 本帖最后由 yc771125 于 2007-8-26 04:3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5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20 20: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莱芜
个人认为预紧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轴系的刚性,前提是轴承的负荷相对轴承的额定动负荷很小,要求旋转精度较高的场合。轴承预紧要慎重!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3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5-13 10: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我提个问题:轴承在安装时的配合关系不同,需要的预紧力能一样吗?
发表于 2010-5-23 13: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个人认为需要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比如说轴承是否使用在振动环境,如果振动最大量值为4g,那轴承的预紧就至少应该是电机转子质量的4~5倍,保证在最大振动量值的情况下轴承不卸载(产生刚性碰撞)。
8 l) i( @8 Y+ V) o3 A如果轴承是使用在电机上,那预紧力可以根据惯性运转时间来判定,得需要摸摸数据,经验得出。
发表于 2010-5-23 23: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可根据轴承转速,跨距,内外圈运行温差,轴的内径,轴承类型来计算,各大轴承供应商都有计算方法
发表于 2010-10-1 13: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可以说预紧力这个东西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不能做到统一的标准。结构不同,预紧力的加载方式不同,要求不同,预紧力需要调节的量值也就不同。
发表于 2010-11-22 10: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江门
轴承的预紧目的首先要清楚,一般预紧的目的是使轴承的工况处于轴承的合理工作范围,如果在装配公差内,那么大部分的预紧力就可以通过测力计显示达到设计要求即可,但在维修中需要对装配精度进行补偿的时候,预紧力的控制就要靠经验了,一般按轴向力的35%~40%施加后试运行,然后略微调整降低发热等。
5 U  u, M9 D. ~( m  Y在斜齿、蜗轮等配合中预紧力有配合间隙的问题,还要按照啮合面积进行接触压力的校核,一般我们采用的预紧力是在正常25%~40%的范围内,使进一步的变形量在永久变形量允值的60%的计算量左右即可。
$ l! n& H$ g; F2 A/ A常见的调整就是加垫片或螺母预紧,还有的用弹性元件或液压平衡的,按照需要确定形式。
发表于 2010-11-23 19: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晋中
学习了,谢谢各位
发表于 2010-12-7 17: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韶关
要分产品类型和安装部位,怎么能一概而论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