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6921|回复: 20
收起左侧

[讨论] 卡套式管接头GB3733----GB3765最新动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 07: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陕西汉中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卡套式管接头GB3733----GB3765国家标准的最新动向
4 I1 S0 G! _/ y; }, p- _) G
+ J& f. J0 }0 `: m
  卡套式管接头GB3733----GB3765国家标准的最新动向" a. G! p% g8 u% n( @. n
/ i+ |3 o( q" J7 D& C! d
由我公司主要起草制定的卡套式管接头GB3733----GB3765国家标准(报审阶段)作了重大的改进,使得卡套式管接头的国家标准向前迈进了几十年,新标准中管接头尺寸和结构参考采用ISO8434--1流体动力与普通介质传输用金属管连接,第一部份24度锥座管接头,此标准达到国际先进的标准水平。
# `3 a# G( ?: E/ ?' U; R在原国家标准中螺纹的柱端的形式增加了B型、E型、F型保留了A型,共四种结构,圆柱螺纹除原来的普通螺纹外,增加了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密封螺纹取消了米制锥螺纹柱端,取而代之NPT螺纹和R螺纹。+ E* y+ S7 K% D9 p1 X; o
参照ISO/DIS8434—1对卡套式管接头的规格和工称压力重新进行调整,分为超轻(LL)轻(L)重(S)三个系列。锥螺纹管接头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在部份工称压力规格上,参考了DIN2353有所调整。
* H0 s" Z5 ~1 k! Q卡套式管接头的对接形式由于安装和使用不方便而较少使用,因此本次标准修订中去掉了对接形式并参照ISO/DIS8434—1,加了卡套式O型圈组合管接头,卡套式过板焊接管接头,锥密封焊接接管,锥密封堵头等。
; y1 a7 F/ \( f$ \) m将卡套端尺寸与卡套合并成GB3764新标准,卡套作为接头中的核心部件在新的国家标准中没有太多的尺寸(共三个尺寸、内径、外径和充分拧紧时的尺寸)这对没有开发能力的卡套厂家制造了一个技术难题,我公司已经开发出了6—42的新国标卡套并符合ISO8434—1/DIN2353标准,并备有大量现货。' I6 W' y% t* ^7 E4 ]
- f0 ~) J( |4 f; y8 h
发表于 2007-7-3 08: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自贡
good ,贵司不错哟,起草了卡套式管接头的标准。。。能上传样本吗?
发表于 2007-7-3 10: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泸州
使用密锥是可以把国家标准推广。但是目前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不多,而且现在主要的是米锥的丝锥不好买。这个是亲生体验。
发表于 2007-7-3 19: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贵州贵阳
请上传样本以便选用。
发表于 2007-8-1 15: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这个标准能上传吗
+ r; O$ e7 k; Y+ d" ?5 Y或者发信息本人 可以发到本人邮箱不 谢谢
发表于 2007-8-1 15: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我想问下钢管的圆度哪几家公司的比较好?我使用卡套接头的时候经常碰到管子圆度不好漏油的现象
发表于 2007-8-2 09: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使用密锥是可以把国家标准推广。但是目前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不多,而且现在主要的是米锥的丝锥不好买。这个是亲生体验。
发表于 2007-8-2 09: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派克的好用就是贵了点
发表于 2008-10-9 14: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上传样本呀
发表于 2008-10-10 08: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江门
请问你们是哪家公司啊?能上传比标准和样本吗?
发表于 2008-10-10 15: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米锥螺纹我们公司几乎不采用,我们用R ,或者NPT 。GB3733从今年11月份有新的标准。
发表于 2008-10-10 20: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原帖由 xmight 于 2007-8-1 15:45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A6 _/ V( t! f+ D- C* H! U+ a
我想问下钢管的圆度哪几家公司的比较好?我使用卡套接头的时候经常碰到管子圆度不好漏油的现象
! x1 Y) p! k1 g5 F1 K7 F
卡套式接头需要高精度的冷拔钢管,PARKER的不错,就是太贵。
发表于 2008-10-10 23: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是啊,最近有一家公司设计了24°密封的接头配上O型圈。然后采用焊接工艺。可以采用普通的钢管。而且装配也简单了。
发表于 2008-10-11 21: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管接头

派克公司的确实不错!各种规格的都有,我公司就经常用到这样的管接头,24°密封的接头配上O型圈的结构的我哈是没有用过,很想见识一下!
发表于 2008-11-16 21: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卡套式钢管一般用哪号的精拔管好些,10#还是20#?有什么区别呢?
发表于 2008-11-17 17: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不错,形式多了,选择的机会就多了,上传样本,以便选择。
发表于 2008-11-17 18: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应该悲哀。
0 L7 }+ V% m+ F) O4 X至少我高兴不起来。2 e9 c, _0 ?8 \# U% I0 O2 U6 k
这个标准以前和国际标准不接轨,并且自身存在问题,也就是说,采用这个标准就意味着你的管接头不可能完全封死,并且和别的同类产品也不能互换。。。/ H% G4 T0 `/ e; F0 H2 }4 ^
中国的企业备受这个标准折磨,三番五次的提出更改这个标准,但所谓的学术权威无动于衷。最后不得不抛弃这个标准。
& X+ Z0 J: G5 c5 v& _: H& }5 N楼主说的“向前迈进了30年”,这是实际情况。但“我们被**权威耽误了30年”这种提法是不是更为恰当。
' A9 ?; _2 {, l5 {在实际设计中,我提接头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写上一句话:千万不要买中国标准的接头。对供应商我每次都要重复,不准使用中国标准的接头。就在上个月,一个供货商用了中国标准的接头,和我们的系统根本配不起来,最后才承认:该听我们的,中国标准的接头不能用。
; X: p) J0 U2 O; ^) \现在这个标准出来了,可能会解决几十年来中国的问题,但是我们早在十几年前就抛弃这个标准了。。。。
发表于 2009-5-12 15: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原帖由 mfcmonitor 于 2008-11-17 18:55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1 a" x5 ]: N- O7 O& F  E' t; K. B; v
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应该悲哀。5 R) }0 z' t+ E
至少我高兴不起来。5 ^! A; ]6 N% V
这个标准以前和国际标准不接轨,并且自身存在问题,也就是说,采用这个标准就意味着你的管接头不可能完全封死,并且和别的同类产品也不能互换。。。5 p6 u. P/ C/ N- k- R, |' i
中国的企业备 ...
8 ?, @2 `2 ^8 J3 j* ^2 y
很悲哀的现状啊。
发表于 2009-5-23 15: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焦作
新人进入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0-10-18 20: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我想咨询一个问题,既然楼主是起草标准的公司,那么请问液压管接头本身是否应该标有型号?
9 H, {) }3 T. |1 F$ e( J' O0 _我们用的EMB的接头竟然没有型号标识?
发表于 2010-10-25 21: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这个标准绝对应该废弃。
$ X3 b# P- P6 |* r但我们厂里许多产品还在用,这种接头基本上%100有渗漏。我选用的都是ISO8434标准的,但推行起来很难,国企嘛,想改变原有的东西真是太难了。# b& [: B0 _& I! I6 P; B- t! d- z
不过现在国内生产ISO8434标准的接头已经很多了,但质量很差,特别是卡套和密封圈,基本上没什么改进,而进口的又非常贵,没有办法。/ ]$ h; @- c! i+ f
国产冷拔钢管的质量包括表面处理,圆度,硬度等方面,都较差,精拔管有上海的个别厂家质量尚可,但圆度等标准比欧标还是差一些。
" p* ?  l" D" Y$ c6 a液压管接头、液压钢管、液压软管新标准的制定迫在眉睫!
+ P( I0 ~, i. J) {作为基层技术工作者,有心无力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