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6-27 11: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衡阳
镀黑铬工艺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n5 j) T$ f. z. F3 f
3.1 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
" t( n0 I% h) }+ o9 s 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小槽的多次试镀,我们决定在原槽液中大大增加硼酸含量,并加入阴离子添加剂HCr-I,镀液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阴极电流效率有所提高。/ |8 L$ B9 ~: d; ~4 s. ~
镀黑铬电解液新配方与工艺条件为:
% w. a! K2 k7 w% y" N+ [8 u v 铬酐 280~350 g/L
C5 H! ~+ b9 Q( R2 T8 B' ]& f 硼酸 10~25 g/L h9 o r \9 P9 O% c# h
硝酸钠 7~11 g/L o0 H; g6 \. s9 R6 J
添加剂 HCr-I适量8 k8 a$ l4 Q# \0 m, ^. E
镀液温度 15~35 ℃
, V- |9 K6 ]1 q- Y& ?3.2 镀液成分与工艺条件的影响- @. w5 t V$ b% ]0 S0 f l
3.2.1 铬酐:铬酐是镀液中的主要成分。当铬酐含量偏低时,镀液的深镀能力较差;含量偏高时,虽然深镀能力改善了,但镀层硬度降低,抗磨性能下降,一般控制在280~350 g/L之间。" Y9 D" {1 Q) P* @' k g- k7 e
3.2.2 硼酸:硼酸的加入,能使镀层细致,提高镀液的覆盖能力。含量太低,镀层粗糙疏松;含量太高,会使镀层出现脆性、脱壳现象。' N" D3 M) Q5 T; v- e$ E
3.2.3 硝酸钠:镀液中的硝酸钠是发黑剂,它的含量偏低时,镀层不黑,电解液的电导率低,槽电压高;含量偏高时,镀液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较差。通常控制在7~11 g/L之间。! [$ ]2 f3 L% p) r+ |
3.2.4 添加剂:镀液中使用阴离子添加剂HCr-I可以提高镀液的分散能力和镀层的黑度,并具有使黑铬镀层表面活化的作用。# r, Y3 @, b R% S) W# G J
3.2.5 镀液温度:镀黑铬时,由于阴极电流效率很低,工作时的电流密度较高,槽液的温度极易上升。当温度超过35 ℃时,镀层就不黑了,因此在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槽液的温度。1 b, d ?' T, o6 c8 q0 F6 d9 B# _
3.3 杂质离子的影响及除去方法
2 U# Y/ r: Y$ |% ^5 X3.3.1 氯离子:镀液中氯离子含量过高时,会使镀层发花,覆盖能力降低,甚至会使镀层粗糙和发灰。因此生产中必须防止将氯离子带入镀黑铬槽液中。自来水中氯离子含量较高,因此不可用自来水配制镀黑铬槽液,应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而且镀黑铬前的清洗也必须用纯水。
% j1 `( h T- A" a8 | W 氯离子可用适量的硝酸银来除去。. C; T3 H% e7 S% v# b" E, x; H
3.3.2 硫酸根: 硫酸根是特别有害的杂质。当镀液中含有硫酸根时,镀层呈浅黄色。
$ o% \$ l- k, u: K5 |7 Z" b 硫酸根可用适量的碳酸钡来除去。+ X+ C" y& [8 Y- `* Q
3.3.3 铜离子:当镀液中含有铜离子达1g/L以上时,镀层会出现褐色条纹,因此阳极的铜挂钩不可侵入镀液内。若有落入镀槽内的铜零件,应及时取出。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