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斗轮旋转和臂架回转的复合运动﹐使铲斗连续挖掘较硬物料的多斗挖掘机。斗轮挖掘机配以汽车或带式输送机组成的挖掘运输系统﹐是一种高效率的采掘设备﹐主要用于露天矿中煤炭﹑油母页岩等的剥离和采掘及大型水利﹑建筑等工程的土方开挖。斗轮挖掘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是生产率﹑挖掘高度和单位切割力。 简史 斗轮挖掘机是在单斗挖掘机和环轮挖掘机(见多斗挖掘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16年出现了轨道式斗轮挖掘机。1919年前后﹐德国制造了第一台履带式斗轮挖掘机。至50年代﹐中﹑小型斗轮挖掘机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975年﹐联邦德国生产了20万米3/日的斗轮挖掘机﹔1977年又研制成功24万米3/日的巨型斗轮挖掘机﹐整机约为1300吨。这是80年代初世界上最大的斗轮挖掘机。 分类 斗轮挖掘机按卸料装置的形式可分为悬臂式和连接桥式两类。悬臂式斗轮挖掘机通常称为普通型斗轮挖掘机﹐多属中﹑小型设备﹐生产率在2500米3/时以下。连接桥式的称为斗轮挖掘机组()﹐由斗轮挖掘机﹑连接桥和转载机3部分组成﹐多属大型设备﹐生产率在2500米3/时以上。 结构 斗轮挖掘机主要由动力﹑行走﹑工作﹑回转和输送装置5个部分组成。动力装置﹕除部分小型斗轮挖掘机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外﹐其它均为外电源变流机组。行走装置﹕大多数为履带式﹐少数为步行式。中﹑小型多采用双履带。大型采用多履带﹐以减少机器对地面的比压。 工作装置﹕由斗轮﹑臂架﹑变幅机构和斗轮驱动装置等组成。斗轮是一个圆周上均布着若干个铲斗的转轮﹐安装在臂架的前端。臂架后端铰接在转台的门架上﹐通过油缸或钢丝绳使臂架俯仰改变倾角﹐从而使斗轮在不同的工作面上挖掘。臂架长度有固定的﹐也有可伸缩的。斗轮驱动装置由电动机﹑安全联轴器和减速机等组成﹐布置在臂架前端的侧面﹐用于驱动斗轮旋转。上述结构与斗轮堆取料机的工作装置基本相同﹐但斗轮挖掘机直接挖掘矿物﹐切割力大﹐工作条件恶劣﹐所以结构强度比斗轮堆取料机的高得多﹐驱动功率也大得多﹐结构形式更复杂一些。回转装置﹕由转台和回转驱动装置等组成﹐转台上有动力装置﹑驱动装置﹑控制设备和操纵室。驱动装置可使转台绕垂直轴回转 360°。输送装置﹕由受料输送带﹑料斗和卸料输送带等组成。连接桥式斗轮挖掘机则在连接桥上还装有转载输送带。 工作原理 挖掘时机器不行走﹐依靠斗轮旋转和臂架回转构成的复合运动不断地将物料切下并装入斗内﹐当铲斗随斗轮转到一定高度时﹐物料靠自重落至受料输送带﹐再经料斗卸到卸料输送带上﹐装入汽车或输送机等运输工具上﹐运往指定地点。一层物料挖尽后机器移动或臂架降落﹐再进行下一层物料的挖掘﹐这样从顶部逐层向下挖掘。被挖下物料的厚度由机器前进距离或臂架伸缩量来控制。宽度由回转速度决定﹐高度一般不超过斗轮直径的0.7倍。斗轮挖掘机的行走是辅助性的﹐作业是连续性的。铲斗只用于挖掘。物料的输送用带式输送机﹐功率消耗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