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6363|回复: 21
收起左侧

[求助] 轴承内圈转动和外圈转动哪种情况先失效呢?请帮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3 13: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若滚动轴承在外载荷、转速均不变的情况下分别采用内圈转动和外圈转动两种方式,问哪种情况下轴承先失效?
发表于 2007-6-3 15: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这个跟具体的结构、载荷形式有关系,很难一概而论
 楼主| 发表于 2007-6-3 16: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当外载荷和转速一定的情况下!
发表于 2007-6-3 20: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那可能一样吧!
* X1 N$ P" W" Y3 @( m# ?$ [
- T6 I0 N& ?2 E$ y- z

6 Z  c2 B# ]  V轴承失效原因与分析* i6 v4 Q1 L2 Q' o! P' R
仅有部份的轴承在实际应用中损坏。大部份的轴承损坏的原因很多——超出原先预估的负载,非有效的密封、过紧的配合所导致的过小轴承间隙等。这些因素中的任一因素皆有其特殊的损坏型式且会留下特殊的损坏痕迹。因此,检视损坏的轴承,大体上来说,有三分之一的轴承损坏导因于疲劳损坏,另外的三分之一导因于润滑不良,其它的三分之一导因于污染物进入轴承或安装处理不当。
0 M" \* f2 x/ G  y, ?: h然而,这些损坏型式亦与工业类别有关。例如,纸浆与造纸工业多半是由于润滑不良或污染造成轴承的损坏而不是由于材料疲劳所致。
, h* P0 y! N# J: l1 p: S1.装配不当
5 U2 Q4 {7 i, w   各种轴承提前失效的16%是由于装配不当(通常是由于用力过大)和不会正确使用装配工具造成的。有些设备要求采用机械,液压或加热方法来进行正确而有效的安装和拆卸。$ t7 @$ s" d! m# h9 h9 T
2.润滑不当
  O3 L0 B" O+ |: q) k7 {9 J! [   尽管可以安装各种免维护密封轴承,但提前失效轴承中仍有36%是由于润滑脂的技术应用不正确和使用不当造成的。任何润滑不当的轴承都不可避免地在正常使用寿命之前提前失效。由于轴承通常是机械设备中最不容易装卸的部件,不经常润滑就会出现问题。3 m. Z6 g% g9 |; k  ?2 H0 \' {; G
3.污染) l0 T- k& ^: K5 s$ ^
   轴承是精密零件,如果轴承及润滑脂受到污染,将无法有效运行。此外,由于已经注有润滑脂的免维护密封轴承只占所有使用轴承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所有提前失效的轴承中至少有14%是由于污染问题造成的。" Q6 v9 f; T) m
4.疲劳/ C- ?% {, a" |! V4 p! Z5 P
     如果机器出现过载、使用或维护不当,轴承都会受到影响,导致提前失效的轴承中有34%是由于疲劳引起的。
发表于 2007-6-3 20: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损伤事项
损伤状态
原因
对策
表面剥落
沟道单侧全周表面剥落
安装不良或因轴膨胀造成异常轴向负荷
游隙与自由侧轴承外轮的配合相符
www.yr-jx.com
沟道内钢球间距表面剥落www.yr-jx.com
安装时的冲击负荷
小心安装
www.yr-jx.com
运转停止时的锈
长期不运转时需防锈处理
www.yr-jx.com
沟道面、钢球面的早期表面剥落0 {, e5 m* U1 Q9 d3 e3 a; r$ a/ U
www.yr-jx.com
负荷过大
适当的配合
游隙过小
适当的游隙
润滑不良
适当的润滑剂和量
安装不良
重新查看轴、支架的精度、安装方法
保管、使用注意
相对于沟道倾斜的表面剥落www.yr-jx.com% q6 b; D  A! [7 Z) o3 X- I
安装不良
安装作业注意
轴的弯曲
选用游隙大的轴承
轴、支架的精度不良
轴、支架的垂直度修整
沟道对称位置的表面剥落www.yr-jx.com
支架的精度不良
支架内径面的精度修整
www.yr-jx.com
压痕
沟道内有钢球间距的压痕、打痕www.yr-jx.com% [1 L8 L! p4 O( p) d8 u
安装时落下时的冲击负荷
使用注意
静止中或低速回转中的负荷过大
重新查看静止负荷www.yr-jx.com
沟道、钢球面有压痕
砂、金属粉等的侵入www.yr-jx.com
轴、支架的清洗,重新查看密封装置
www.yr-jx.com
擦伤、烧伤
沟道、钢球面的变色、软化溶粘www.yr-jx.com
& r* w6 K* M9 ]; ]4 H9 I6 R
负荷过大
适当的配合
游隙过小
适当的游隙
润滑不良
适当的润滑剂和量www.yr-jx.com
安装不良
安装方法和有关部件的复查
电蚀
沟道、钢球面有洗衣服板状的电蚀www.yr-jx.com
$ Z/ {0 M9 t! s6 P% X% H! k1 o5 T
电流通过轴承产生的火花
接地线、轴承绝缘www.yr-jx.com
发表于 2007-6-3 20: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破损
沟道面的破裂、缺损
- J$ A$ q9 w9 C( n.yr-jx.com
冲击负荷过大
适当的负荷条件
过盈量过大
适当的配合
表面剥落或烧伤的进展
轴和套的修整
安装部的圆角大
把圆角修整成比轴承倒角小
钢球的破裂、缺损
冲击负荷过大
适当的负荷条件
www.yr-jx.com
运转中游隙过大
配合和轴承游隙复查
www.yr-jx.com
保持器的破损; S" a) @4 z, k  y+ I7 `
.yr-jx.com
力矩负荷
注意使用
高速及高加速度回转的冲击
复查回转条件
润滑不当
润滑剂、润滑方法的复查
异物进入
改善密封装置
粘着
沟道、钢球面的粘着,擦伤、烧伤# ]+ X  H% `4 W/ q: v" w$ q
.yr-jx.com
润滑不当(硬的油脂、量不足)
注入适当量的柔软的油脂
开始回转时的加速度大(钢球的滑动)
不急着加速
磨损
沟道、钢球、保持器的异常磨损
4 x  }* U& K8 O1 q& O.yr-jx.com
异物侵入
改善密封装置
保管、使用注意
润滑不良
适当的润滑剂和量
配合面的粘着磨损,蠕变# F& E" J( m6 r* s  J2 P0 b. N
.yr-jx.com
过盈量不足
适当的配合
套筒的拼紧不足
适当的套筒拼紧
配合面的红色磨损、微振磨损www.yr-jx.com
" R) ]9 t9 }. s
配合面的微小间隙
加大过盈量
沟道有钢球间距的微振磨损,不正确的表面变形现象www.yr-jx.com
在输送中轴承停止状态的振动
固定轴和支架
www.yr-jx.com
小振幅的摇动运动
使用润滑油,预压
www.yr-jx.com
发表于 2007-6-3 20: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锈、腐蚀
轴承内部的锈
保管状态不良
注意保管
www.yr-jx.com
空气中的水分造成的结露
注意保管
www.yr-jx.com
配合面的锈/ R) O# ?, n' ~" Y$ |
(图12)www.yr-jx.com
微振磨损
加大过盈量
变动负荷
在配合面涂上油
损伤”腐蚀www.yr-jx.com
酸、碱、气体的侵入
密封装置的复查
www.yr-jx.com
润滑剂的化学作用
润滑剂的复查
发表于 2007-6-5 05: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我认为轴承轴承外圈转动失效比较快.因为轴承设计制造时内、外圈均是减公差。使用中也主要是采用内圈过盈配合、外圈过渡或间隙配合。在内圈转动时这种配合可以保证内圈不打滑而让外圈在工作中可以极轻微的滑动,可以保证外圈最大载荷点在不断的转移,可以保证外圈磨损均匀。如果外圈转动,那么内圈固定不动,内圈最大载荷点始终不变,势必造成内圈某点快速磨损失效。
发表于 2007-6-5 07: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不赞同8楼的,外圈不动时也会有一个局部最大载荷点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受材质、制造安装精度、使用环境等太多因素的影响,单从内圈转还是外圈转上讲是没有明确区分的——个人认识。
发表于 2007-6-5 08: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如果安装精度达到设计要求,即“内圈转动时,采用内圈过盈配合、外圈过渡或间隙配合”的话,我同意8楼的观点,一般的设计手册上也是这样提议的,如果外圈转动,内圈固定不动,我认为和上述相反相应的内圈应采用过渡或间隙配合,外圈采用过盈配合。因此正常情况下内圈转动和外圈转动的使用寿命没有多大区别。
$ N; b# C% f% G) u5 d, O" u3 Z6 S! E1 b" {* q* a
[ 本帖最后由 clztp2004 于 2007-6-5 08:51 编辑 ]
发表于 2007-7-11 10: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基本上一样,在比较早些时候,轴承设计采用等壁厚设计,往往内圈提前剥落;后期设计采用了等寿命设计,考虑了更多的应用而提高轴承寿命,保证其等时间或几乎接近的情况下损坏,这也是长期从事轴承设计&开发研究的不懈努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4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4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7-29 12: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1。轴承的寿命,与是内圈转动还是外圈转动,无关。/ y, F# ^# }" b
- F: w8 h, P  X8 H2 D1 z% ^6 ~
2。就轴承本身来说,内外圈都需要紧配。之所以有很多松配、过渡配合,是基于了部件拆装方便的考虑。  r& {0 F6 U3 u. T8 [0 y
- K+ G3 B2 Z! t$ x
3。选择轴承松紧配,是看载荷相对于轴承部件是否改变方向;而不是简单的看转动与否。这在一般的机械手册上都会有所描述。- k9 b& ?" a3 a  N# G6 X7 N6 V

& d, L% R$ W9 s  r' ]以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5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9-24 11: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楼上说的有道理,这两种情况都对轴承造成致命后果,其实比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发表于 2008-4-7 11: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莱芜
应该说轴承的寿命与你说的两种工况没有关系,起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过这方面的研究!
发表于 2008-4-16 23: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假设内圈转,外圈转的寿命一样。3 d& _1 ~( }2 j9 W
那么,在相同工况下,内圈转时滚子的速度要低于外圈转时的滚子速度。
( Y- J8 U! A' H# T 那么,在相同的时间段里,外圈转时滚子的行程大于内圈滚子的行程。
& v" O( Z: J" E! s$ Y 那么,相对内圈旋转,外圈转时的滚子更早达到疲劳极限。+ Q9 R. p! p, Y. X" W" l9 L
那么,滚子一完蛋,轴承也挂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3 鼓励新手参与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18 1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楼上的假设,涉及到轴承内部部件各自的转动速度。一如行星齿轮,你怎么比较呢?内圈(太阳轮)转速、滚子(行星轮)、外圈(机架)各自速度有关联。因而有一个转速的转换关系。我不知如何定义所谓的相同工况。
$ N& Y5 z) a% n6 C# g8 \6 b8 Y/ j; P& ?8 `0 o
另外,一般来说滚子是最后疲劳损伤的部件。以内圈旋转为例,这是源于:外圈只是部分区域承载(承载区)或是即使全周承载但一小部分有极端值;内圈全周承载;滚子的承载情况较为复杂,但比之内圈同一部位进入承载区的频度要小的多。& D3 a$ W# L" o8 B# N5 f, R6 L

3 o& h5 z# i$ x# y  H8 k; {
  s8 b$ @7 c- B7 ]7 q
; I2 O! b$ T; e以上。/ ]; s2 L* J. j% n

. j* j& {) M: a8 B8 s5 L( B& ^7 I[ 本帖最后由 yc771125 于 2008-4-18 10:2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5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19 23: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有幸年到大家精彩的妙论,good
发表于 2008-4-21 08: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或轴承外圈与孔的配合,松紧程度是根据使用和拆装要求而定的,而不能笼通说外圈与孔的配合较松,可少量打滑,这种情况是不应该发生的,即便外圈与孔是过渡配合,但打滑是不允许的,轴承外圈一般都有轴承盖压顶,打滑是不应该发生的。轴承外圈与内圈的运转寿命应该是无大差别的。另外轴承中滚动体的保持架相对于内外圈的来说是容易先失效的,因为受到运行条件和润滑条件的影响,它发生事故的机率是较大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5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21 11: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原帖由 gaoyns 于 2008-4-21 08:36 发表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C; d( {/ h# C
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或轴承外圈与孔的配合,松紧程度是根据使用和拆装要求而定的,而不能笼通说外圈与孔的配合较松,可少量打滑,这种情况是不应该发生的,即便外圈与孔是过渡配合,但打滑是不允许的,轴承外圈一般都 ...

$ p" x% i4 [# K
. R1 Z# r3 X2 O$ J/ v1。轴承周向松转,用紧配解决,紧配不能解决的,用键槽或锁销。# b" r6 H+ A% l( s( r

& \9 v3 A9 J% W( }4 {! W- z2。轴承轴向窜动,用端盖压紧解决。
* d. ?  c( E% h1 N/ @. @0 Q1 X
8 ]) E3 n( g* S' O因而,配合与端盖压紧是两码事,有各自的功用。$ y( a) ?  T. r
+ |: _9 b. A9 F  g2 H
有些场合下,因考虑维修保养方便,采用较大的松配,此时更加不能轴向夹紧,否则将造成轴承端面磨损。
/ I$ M- Y. x& }: A1 K& N
5 v$ G6 s, Y. `3 k关于保持架,理想状态下或说是理论上,轴承损伤的模式是外圈或内圈滚道疲劳剥落。但实际运用中,可以发现很多保持架的损坏,我敢断言此时远不知保持架损坏一种损伤模式了。实是也就是说,保持架损伤,一般不是最初的损伤原因。不要因为见到保持架损坏,就说是损伤原因。一个是因,一个是果。
4 Y8 S+ b/ I5 g5 U+ s4 @! Q
7 N7 T- Q8 U' ]7 T  L: Z" I' {! e. b7 d; X
以上。
# X, o# F- A8 u  u! M( G4 f3 e
& h8 c. M/ a+ m% [! U& h, C[ 本帖最后由 yc771125 于 2008-4-21 11:0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hero2006 + 5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21 14: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回复 19# 的帖子

在很多情况下轴承盖压紧轴承外圈具有双重作用,一是防止轴向窜动,另一方面轴承盖对外圈的压力加大了摩擦力,在过渡配合时,此摩擦力对于不正常的打滑起到抑止的作用。无论如何,设计时不能让轴承外圈打滑。
发表于 2010-4-21 15: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说的很好!
发表于 2010-4-22 10: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该贴讨论相当好受益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