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5-29 07: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衡阳
目前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氮化方法有三种,即液体氮化、气体氮化和离子氮化,三种氮化方法之间具有互补性。
' Z) G% `( Y2 s% i1 `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液体氮化和气体氮化因污染问题已不为都市工业所接受,相继从都市工业中退出。如上海市除真空热处理、感应热处理和离子渗氮工艺可继续留在市内从事生产外,其他热处理工艺生产都已搬出市区,另求生存之道。* E, k! v0 [% q& O, J' Y% Q
除上述突出弊端外,液体氮化因受设备容量限制,对大型零件的氮化也显得无能为力,而且零件经液体氮化后,表面疏松较严重,更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但客观地将,液体氮化对某些材质的小工件氮化仍具有其独到之处。! R9 ? ~' L7 t- T* K
气体氮化因工艺周期长(如氮化层深度要求为0.6mm时,其保温时间可长达90小时)、氨气消耗量大、能源消耗多、生产成本高,废气、废水难以处理,其应用范围也正在逐步缩小。; b6 m1 c' {9 s7 d+ t( z; T
与上述两种氮化方法相比,离子氮化法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 `. |7 `0 o/ k% A ①由于离子氮化法不是依靠化学反应作用,而是利用离子化了的含氮气体进行氮化处理,所以工作环境十分清洁而无需防止公害的特别设备。" k4 f2 X t2 j# W) [0 g2 h
②由于离子氮化法利用了离子化了的气体的溅射作用,因而与以往的氮化处理相比可显著的缩短处理时间(离子渗氮的时间仅为普通气体渗氮时间的1/3—1/5)。
9 x; H/ N, ]4 I/ F( w }& Z ③由于离子氮化法利用辉光放电直接进行加热,也无需特别的加热和保温设备,且可以获得均匀的温度分布,与间接加热方式相比加热效率可提高2倍以上,达到节能效果(能源消耗仅为气体渗氮的40—70%)。
" C* S3 L% A' L3 t; p ④由于离子氮化是在真空中进行,因而可获得无氧化的加工表面也不损害被处理工件的表面光洁度。而且由于是在低温下进行处理,被处理工件的变形量极小,处理后无需再行加工,极适合于成品的处理。
4 \$ {: N7 y! U( ^; ^% _ ⑤通过调节N、H和其他组份等气体的比例,可自由地调节化合物层的相组成,从而获得预期的机械性能。
$ g8 ], ?/ L7 U. T! T ⑥离子氮化从380℃起即可进行氮化处理,此外,对钛等特殊材料也可在850℃的高温下进行氮化处理,因而适应范围十分广泛。8 F" f6 l4 ` L+ W7 W+ q
⑦由于离子氮化是在低气压下以离子注入的方式进行,因而耗气量极少(仅为气体渗氮的百分之几),可大大降低处理成本。
" P2 _1 ?4 _" F" h8 u9 }$ R 正式基于以上诸多优势,离子氮化正逐步取代气体氮化和液体氮化,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热协大力推广的“绿色”氮化方法
. Q( d; I6 ?/ U* A5 a 气体氮化、液体氮化和离子氮化的比较
* l0 p! u) M- ]- q% _( z 比较内容 气体氮化 液体氮化 离子氮化1 `/ E% [& J) x9 b) d
1、对环境的污染较 重 重 无8 ~ `4 x& {( p' U3 `
2、是否需添置环保设施 需要 需要 不需要
$ S8 ^1 F5 t0 t8 x. C$ a; I3、可否为都市工业接受 不能 不能 能" T. x. G8 t" o8 v% S
4、生产周期 长 短 短
6 O# k. X; z4 b5、氨气消耗量 大 ——— 极少7 u% `3 g8 O9 R R" X
6、能耗 大 小 小5 _- x" M& A: Z, h' ]# `* C" R o- E
7、生产成本 高 较高 低4 \/ B9 i' h0 z1 S8 h
8、设备投资 较低 较低 较高
; S% \( b' m8 I, I/ J7 {9、设备复杂性 简单 简单 较复杂
4 O2 j$ e6 P$ v+ i10、工艺重现性 好 好 好
! J5 @# ]6 z$ B8 E' E% D. S11、氮化层组织可否控制 不能 不能 能
6 o, q7 t: K, u' m! Z" t3 }12、强化效果 良 良 优良" U; }, s, ^8 d' q, K9 n
13、能氮化的材料 较多 较多 多0 e( Z7 \& g! G: G7 H
14、对不锈钢的氮化效果 很难操作 较好 容易操作、效果好- z. S- {/ f. T4 U! C7 B4 _* r
15、工件的变形 较大 较大 小
0 m; J3 o& V3 W; a: e3 p0 |16、非氮化面的防护 繁琐 繁琐 容易
5 g# J b+ H3 L _3 d17、要求工件清洗干净程度 较高 较高 高. _( \ w* P- J [; z$ i+ f
18、对操作者的要求 较高 较高 较高) Z" ^; t S" W& ^3 U. O
19、现场操作环境 较差 差 好% N8 K& D$ H/ k8 X. r8 ~$ m' i
20、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较大 较大 较小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