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5-21 11: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以下是引自蓝天CAD
1 N4 a6 j& b: O2 v/ g* j+ [abcabcxyz
# N/ ?- \2 c3 J. g9 l* Y皮带机配重的讨论+ l! j9 s0 c& F
: d/ w4 u7 q( n4 b在皮带机设计设计过程中,皮带机配重是根据皮带机的设计运输量来确定的,但实际使用过程中运输量有可能达不到设计运输量,而此时配重是如何选择?配重量是否要减少?请各位赐教( b) r; B% {4 [- o1 }- ~1 o
2007-4-22 15:11 dagang
+ E# ]% m* P e+ p7 C$ C当采用配重块拉紧时,张紧力是恒定的。我认为如果此时运量变小(变小后基本维持不变),配重也应该相应的减小。关键要看给料机给料是否均匀。要么采用自动张紧装置。4 k& V* P/ U. |) j
2007-4-23 14:28 gaoyong5 I3 y, l1 C& V3 o( B
你说的如果是指重锤拉紧的话,它本身就应该是根据启动工况确定的拉紧力,在额定运行工况每必要变,当然在运量小的情况更每必要变。不同工况不断的变,重锤拉紧就没法用了,改用自动张紧好了,那也没有根据不同运量总变的。
2 ]7 _; ~4 g0 T! j2007-4-23 14:31 gaoyong' {" R) Q9 O3 v# }2 c/ [3 S
对不起有两个错字改过来。
: s- A3 p; Z- @! S! ^7cRu)I6x\N0B6L @ 你说的如果是指重锤拉紧的话,它本身就应该是根据启动工况确定的拉紧力,在额定运行工况没必要变,当然在运量小的情况更没必要变。不同工况不断的变,重锤拉紧就没法用了,改用自动张紧好了,那也没有根据不同运量总变的。; A, q, B4 U7 I: Y9 s: ~
2007-4-25 22:13 西域% {+ d& T( Y$ l) H
我觉的没有必要变,也不好变。 ; y. }$ m7 u) w9 l
2007-4-26 00:01 , Y' Y, `9 K+ S0 U7 v, U
正常做设计时,如果选用的固定张紧力张紧,配重的数值是根据正常工况下来计算确定的,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是能够满足使用的,至于输送量有变化,实际上也是带张力发生了变化,对胶带机来说造成重锤拉紧装置在导杆上的移动,是不影响使用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没有必要调整配重的.& A1 d* k, z+ @ P# k* s
2007-4-26 01:09 juky333, b! R# d1 a# ~9 X' ]% t+ k# Q& ~
配重的作用就是张紧皮带,保证皮带不打滑而已,减低电机负荷。在不影响皮带寿命(如皮带拉长变形)的情况下,皮带张紧绝对比不张紧好:lol ,减少无用功 ,所以没有必要随时调整配重的。除非是特殊工况下,如斗轮机皮带等对皮带张紧要求较高才使用液压自动张紧。! N7 P* H- x$ k" w
2007-4-26 06:13 cynchen0 D3 n5 L$ u! F- ` _: W
其实理论计算和实际应用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设计的配重在实际的应用中也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只要能保证输送机的安全正常运行,配重是没有必要增减的.
# Q7 @2 N* X; m2007-4-26 08:20 yongzhiwu
2 x+ v$ ]3 f3 Y, X7 L用自动张紧比较好" r8 L( [ v/ H% q* a7 o
2007-4-26 09:07 大东8 ~5 x9 @! K5 U$ w$ K/ f
正常做设计时,如果选用的固定张紧力张紧,配重的数值是根据正常工况下来计算确定的,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是能够满足使用的,至于输送量有变化,实际上也是带张力发生了变化,对胶带机来说造成重锤拉紧装置在导杆上的移 ..., c: m! L& C! d! a7 n
对不起有两个错字改过来。
$ `0 }* W6 Z3 P你说的如果是指重锤拉紧的话,它本身就应该是根据启动工况确定的拉紧力,在额定运行工况没必要变,当然在运量小的情况更没必要变。不同工况不断的变,重锤拉紧就没法用了,改用自动张 ...
6 _% H6 V; Q: L2 n2 I3 }
) x. ^: }- Z' T3 ~启动工况、正常工况有区别吧?——有不同意见了,希望讨论一下
9 a& g7 J, U# U+ g9 \. |1 Y
5 @( G! e; T4 s% t) R补充一下:皮带奔离点张力计算是有启动系数K的,后面的包括拉紧力的计算都是依据以上的计算,所以我认为gaoyong说得正确
# J3 @& y4 F3 o8 H5 U' {2007-5-4 20:05 榆树临风" e3 o0 F! }" z1 {: o9 d
如果是重锤拉紧是按重载启动工况确定拉紧力 % m9 L" K# ?; i8 t5 e0 F; m
[ 本帖最后由 z6z6j6 于 2007-5-21 12:27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