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核电建设转入高调,发改委官员今年多次表示中国的核电发展战略由“适度”转向“积极”。与此相对应,中国的核电利用水平也在稳步提高。本月22日,深圳的大亚湾核电基地诞生了中国第一家专业核电设计公司。此前一天,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赵忠贤表示,人类能源将从“化石燃料”阶段走向“核能时代”,50年或更长时间后有可能实现核聚变发电或供氢。核聚变发电,眼下正是中国核电在国际研究合作上的重点。这是一条光明的能源之路。, ~6 t7 H# Z! Y
) O) I7 X: N0 E" Y
“人造太阳”,科学家如此形容核聚变。物理学家早在1938年就证明,太阳里进行的氢核聚变成氮核的反应,使它能够光芒万丈地燃烧几十亿年。
& s' ^0 t$ { f8 c# K. a
- B0 Y# Q3 u) l1 }+ l0 X$ R4 R8 ^ s: B 打造“人造太阳”,这种梦想一直激励着科学家投身于核聚变实验中。核聚变的原料来自大海中的氘、氚以及氦3,这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按照科学家的计算,1升海水能提取30毫克氘,在聚变反应中能产生约等于300升汽油的能量。/ [8 ^0 B% }# m7 K1 |
1 Q5 c* J" s4 C R# l
“1升海水等于300升汽油”,发现令人惊喜。毕竟,地球上的海水中含有45万亿吨氘,足够人类使用百亿年。& X4 E) W% E: m4 L9 s
( Q% w: D4 h" D; U
在安全和环保方面,核聚变同样是理想的选择。
! Y' |7 r a2 R9 g, {; ~: y; s T* F$ q1 b
切尔诺贝利的阴影仍然伴随着核电,但核聚变并非眼下核电站所使用的核裂变。实际上,核聚变不产生放射性污染物,而且它的发生条件需要近亿度高温,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燃料温度下降,反应堆会自动停止反应,没有失控的危险。7 D! X. s5 f6 `5 J& V' u+ a
7 F ~6 Z. w5 d 成本同样是核聚变的优势,1公斤浓缩铀的成本约为1.2万美元,而1公斤氘仅需300美元。聚变的优势还在于效率。科学家们一直看好使用氦—3同位素(3He),声称全世界眼下一年所消耗的电力,只需要拥有100吨3He就能解决。哪里能找到3He?答案就在月亮。那里的土壤里含有多达100万至500万吨的聚变原料。
8 H% g2 @8 u# V* i3 @4 v
7 @( o+ {( [: I* H 尽管成功完成核聚变的试验报告不断传出,但那只是核聚变发电的起步。今年6月,一项耗资120亿美元的计划确定了选址,世界上最大的核聚变反应堆将在10年后现身法国。这项由欧盟、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六方参与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规模仅有国际空间站可以相提并论。
6 q4 Q' g: J# B; `1 |! I1 i" j
% S' c& F7 Y6 P8 Z a 在科学家的眼里,“人造太阳”是一次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之举,磨难是意料中的事情。毕竟,核聚变反应堆实现发电还需要30至50年的时间,而科学家同样也在算一笔账:地球上的化石能源还能使用50年,而这50年正是核聚变能源民用化所需的时间。4 S7 e6 ^4 J" W* p2 C
) J) d& _$ @, u T. k; P: K 追寻“人造太阳”,中国人的脚步并不落后。中国核工业集团的高层近来公开表示,我国将力争在2050年实现利用核聚变发电。创造最理想的“长寿”能源,我们期待“盗火”成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