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1227|回复: 0
收起左侧

[讨论] 你真的了解"双核处理器" 吗 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8 21: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陕西咸阳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来,关于双核处理器的大肆宣传甚嚣尘上,以致于人们对该技术的理解似乎已脱离了某些事实。AMD和英特尔都通过自己的网站对各自的双核处理器优点不惜赞美之辞。这样的宣传行动很及时,因为多数产业观察人士都认为双核处理器将在2006年大行其道。+ m8 P; z! j( S' C% G; M

# w$ g/ {- o- Y  但是,在这些现象的背后,以及在众多相关的媒体报导中,却隐藏着一些不为人们所知且非同寻常的事实。下面,我们将告诉各位关于双核处理器你可能并不知道的五个事实。7 c+ [) `: w5 ]: l7 \  W- p2 e  H6 w

; ?$ v5 r* d1 A2 ~  1. 英特尔和AMD都并非首个推出双核处理器的厂商
: r  {. H9 c9 R' ^/ K# s: A( L$ j$ s! t
  人们普遍以为,围绕双核处理器的竞争一直且仅限于PC领域,而且AMD和英特尔在争做第一家向市场推出此类产品的厂商。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实际上,IBM走在这两家公司的前面,在2001年就推出了双核的Power4芯片,尽管是非X86的服务器处理器。Power4芯片用于IBM的RISC服务器中。随后,Sun和惠普(HP)都先后推出了基于双核架构的UltraSPARC以及PA-RISC 芯片。只不过由于这些产品都是基于Unix架构,同时价格高昂,所以没有能够大范围进入普及应用。
7 v" `) D% V) f7 g( G9 k, j( K9 N3 p$ Z, l
  再后来的2004年,AMD和英特尔公布了各自的双核计划,并从2005年开始首次供应双核产品。/ z( h% J# y3 J3 B# ~4 Y$ N& U
/ l9 g: N* G( T7 U
  当然,这两家公司陆续推出的双核处理器令人眼花缭乱——包括AMD推出的双核Opteron服务器芯片和Athlon 64台式电脑芯片,以及英特尔推出的双核Pentiums和Xeons...而且AMD和英特尔仍在不断地宣布新款双核芯片,令人目不暇接。
- O1 A9 f1 P" G! z+ u) }' E
1 U* [- F4 C% R  ~. f, i  在移动领域,IBM同样也是第一个向市场推出双核芯片的厂商,它的PowerPC 970FX低功耗版本在2005年发布。但是,这基本是一款OEM产品,不会向普通买家供应。IBM的X86也是如此。
( a2 @1 F" K) C6 y, s6 R+ t
* ^1 P" N6 @9 L2 J% n7 k  在X86领域,英特尔凭借它在今年1月推出的Centrino Duo赢得了移动双核处理器竞赛。该移动芯片用于流行的新款iMac——尽管iMac是一款台式电脑。(苹果的iMac电脑的设计类似于把一个大型笔记本电脑塞入一个平板显示器的背面,从其内部拆解分析中可以看出这点)。新款iMac也是采用英特尔双核处理器的首款苹果电脑。
" t: b* `- Z0 Z5 w. p% S  C
* f; O; t* F0 s7 S3 u9 f9 @  2. 功耗是个问题
4 h! m* i0 t8 Y$ K9 B% ~( G0 \" _8 K/ b' T9 i' x
  出于技术挑战,双核处理器被强加给了产业;而产业却并没有事先做好准备。
5 q5 Y. p& ^1 K2 F: L8 X2 l# {0 ]8 H3 u  A$ n
  英特尔和AMD采用这项技术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双核是一种突然出现且表现优秀的创意。实际上,芯片厂商本可以不断推出速度越来越快的单核处理器。但是,这种做法是不可行的,因为随着时钟速度超过3GHz,单核处理器开始消耗过多的功率。确实,英特尔在2005年取消了计划中的4.0GHz Tejas处理器,因为该芯片的功耗可能超过100W。
2 f6 U. g1 z4 o. ^, ?3 b  n( Q+ `9 H3 R- Q# F, x7 H8 y
  随着功耗的上升,超快单核芯片的冷却代价成本也越来越高,它要求采用更大的散热器和更有力的风扇,以保持其工作温度。相对来说,利用双核方案,既可以继续改善处理器性能,又可以暂时避开功耗和散热难题。AMD商业解决方案主管Margaret Lewis对TechWeb表示:“作为处理器厂商,这是我们能够在一定的功耗范围内提高性能的唯一途径。”
  o3 Q" Q0 a  z; ^& d3 c, L( h3 n+ b
  当然,严谨的半导体分析和解读者会希望从此类芯片的片上电压、性能和其它技术因素来证明其合理性。(这些领域的一些进步实际上使压低功耗更加成为一种挑战。)4 n  q* t  W8 A" L! Y

) M' M: H+ B* h% C  此外,有些人认为双核并不是万能药。正如2005年6月在Linuxhardware.org站点上发表的文章《深入了解双核》所言:“从我们的立场来看,双核并不是新东西;它只是改头换面的老产品(SMP, 对称多处理)...在单一处理器基础上建立的双处理器系统所面临的性能问题仍然存在。”8 p, N" Y9 p; ^7 ^% n  G. D# ?  `
: r1 o1 Z1 W; u" F3 K0 a
  但是,这作为一种简单的解释,基本上足够了。Lewis补充道:“物理定律没有改变;我们只是想出了如何进一步改进的方法。”
- v$ A# P! U3 ^9 O9 \
9 \& g* l. ~6 f" A8 m- r/ M5 u  3. 时钟速度不是唯一关键词5 @+ k+ C, {5 X* F( r/ M: P+ m
" W2 O+ u) V* C% P- M  g8 a
  双核不一定会使你的电脑时钟速度更快,但它将提高你PC的整体性能。
- J* Z( M; Z( X6 W' p3 N2 l
0 P+ A, O! U* k9 d3 A$ a  这是一个存在差异的细微技术特色。与单核处理器相比,双核并不意味着速度一定更快。如果你考虑的只是原始时钟速度,就应该买你能够找到的最快的处理器。英特尔速度最快的单核处理器是3.8GHz Pentium 4 model 670和3.6GHz Pentium 4 model 660。而目前速度最快的双核处理器是3.2GHz Pentium D 840. (一款3.6GHz双核Pentium D 960定于2006年第二季度推出。)7 q# L& l4 y) ^" @8 T6 j
* S0 h5 c: S  ^) M, ~
  AMD的单核/双核处理器的最高速度可以相互媲美。单核Athlon 64 3400+的速度为2.4GHz。双核Athlon 64 X2 4600+的速度也是2.4GHz。但是,同样是2.4GHz速度,双核的性能显然高于单核。即使两个核的运行速度都略低于2.4 GHz,双核处理器的吞吐量也要高于一个速度略快的单核处理器。  C) Z5 i- q) y* E

2 C5 O. Y4 O+ b  但是,也许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双核处理器的性能没有加倍(这是由于受到两个核之间共享资源的拖累)。AMD的Lewis表示:“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双核处理器性能能够达到单核的1.4-1.8倍,实际情况则取决于具体的应用。”
+ p8 i) Y  @- e1 b; A: d1 s6 h, ?% [' U9 t$ |
  “当你把内核的数量增加一倍时,保持同样的功率,但几乎把吞吐量提高了一倍。”英特尔研究人员Shekhar Borkar在2004年接受采访时是这样说的。(他显然没有太强调共享资源所造成的性能损失。)$ o- d! I0 i  Q
' d- l8 P  e" R7 [( T
  许多技术人士就性能问题发出警告,他们指出,“多核处理器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才能够最佳地使用第二个计算资源。”
0 Y; w5 P' B2 k% K
+ j. Y, J9 Z, H! }( C  简单地说,这意味着多线程是获得良好性能的关键。多线程过去几年在单核环境中涌现出来,而且人们正针对双核对其进行更积极的开发。“每天你都在电脑上运行一个超强的多线程应用,它被称为操作系统(OS)。”AMD的Lewis表示,“过去始终拥有一个多线程环境。它(双核)使这个多线程环境更有效率地运行。”6 k+ D  s% G- S% {. {' r( W5 Z2 Y! b
- C3 c0 i0 i( E" p% m; @+ e5 f2 D
  4. 大量用户对双核茫然不知
# h9 w# D9 h  v+ P7 T1 h8 j/ g6 C. O7 X1 ~. A2 [' q
  英特尔同样是多线程的支持者。这家芯片巨头强调指出,它的双核产品支持超线程技术,能够更有效率地利用可能闲置的资源,“能够同时处理四个软件线程。”对于精通双核的人来说,这里要给出一个忠告。迄今,关于多线程的实现情况以及现有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利用双核处理器的情况,还存在很大的争论。(在操作系统方面,有些Linux支持双核,而Windows Vista将是微软在设计时考虑到双核的首个操作系统。)
/ C* P# O1 n1 ^1 q& A) t) q' a8 q2 I1 |5 }- i- {5 K, }
  而在所有的PC用户中,几乎有半数仍然对于双核一无所知。
% G+ z  T: B5 G' K5 A; \& F" Z
4 W4 w9 ]- [" m% U  最近市场调研公司Harris Interactive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AMD宣布其Opteron计划已经将近三年之后,48%的PC用户对于双核是什么东西还茫然不知。(当然,在行业内部则是另外一种情形。数据中心的经理和公司CIO非常了解双核计算能够给企业带来的能力。); \% D2 ~8 j& Q' m' {

8 S& m/ o" e9 D. e  在这次针对家庭用户的调查中,42%的个人电脑拥有者表示,他们对双核有所了解,10%的早期采用者声称非常了解双核。上述两种情况(52%)受访者中,不管是对双核一知半解还是非常了解,只有12%的人已经拥有双核系统。/ A+ g: m8 t/ _& \* `
  _+ L; ?0 c2 I, H. e; v1 a3 d3 E
  这个比例不久可能会上升。市场调研公司Frost & Sullivan预测,双核处理器将以每年15-25%的速度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领域取代单核芯片。英特尔可能希望这个速度来得更快——它计划2006年出货6,000万个双核处理器。
7 c6 ?9 l4 B% q2 N1 |7 w- b4 c2 l. i5 H4 }8 b4 E
  5. 双核、四核……不断增加的内核数量1 P: M2 I. K- z: V6 W

0 L9 h" ]6 L! p  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双核处理器,英特尔和AMD借鉴了好莱坞的做法。英特尔最近搞了一个名为“Intel Indies Film Contest”,向它认为是最佳数字短片的创作者颁发ViiV PC设备。AMD的视频比赛则名为“The 64 Second Film Contest”。AMD表示,它举办的比赛显示,Athlon 64 X2处理器“正在把内容创作和多媒体性能带到一个新的层次”。虽然这两个比赛的获胜者表现都不错,但除了这些作品都可能在PC上进行过编辑以外,从表面上看不出来计算的痕迹。双核并不是最先进计算领域中的最新成就。
/ `* c1 U  |2 T2 E3 [& F. j+ V" W! b) R( k( Q& n' k* E
  几年以后,双核可能成为过时产品。英特尔已在准备四核服务器处理器,计划在2007年推出;其竞争对手AMD也在开发四核芯片。: a4 D& e. p, t6 }

0 s; i9 d2 K# V) ^  再远一些,英特尔正在准备一款代号为“Yorkfield”的八核芯片,计划在2008年推出。AMD的情况不太明确,只是说将在2007年使内核数量增至两个以上。在非x86领域,Sun已在供应一款八核服务器处理器,即UltraSparc T1(以前的“Niagara”)。4 a* h0 R& H; k* T& R0 _8 v  K4 k
% A: H5 i: f3 V$ p+ P. [, u
  确实,多核处理器看来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Co-Design Automation Inc.的创始人Simon Davidmann曾说过:“所有的芯片都将成为多核处理器,我们必须学习如何给它们编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