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4-29 22: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空压机的故障检修 % ?: z. ]( x9 _* D7 `
【空压机不打气】 ( ?6 R c) y- Z; v: w8 G
故障现象:
- V! p C, U8 R9 U% X空压机无压力空气排出。 0 k& w4 {% \& ?2 Q) Q
故障原因:
# k7 F$ x( d& ?/ b$ [% G1、空压机松压阀卡滞。阀片变形或断裂。 $ H: i" u- J4 C) q8 ^$ l7 D! O, H, r" T
2、进、排气口积碳过多。 % |6 U, v: `0 o/ y3 [; t
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
& Q ~" ^6 e$ f% s& f1、检查松压阀组件,清洗、更换失效件。 3 V8 n3 q- h+ ~
2、拆检缸盖,检查阀片,更换变形、断裂的阀片。
/ ]4 }" |. H$ z9 r8 m3、拆检缸盖,清理阀座板、阀片。 0 g# c' U0 {3 s1 w* D4 R1 {
【空气压为不足】 2 @/ k, m- L I' P
故障现象:在发动机运转,空压机向储气罐充气的情况下,气压表指示气压达不到起步压力值。
& Q* H3 D! S7 P6 u: r% Q故障原因: . x6 C* M) Q( o/ E& V2 m
1、气压表失灵。
$ t- i5 N$ ]1 Z; B6 T2、空压机与发动机之间的传动皮带过松打滑或空压机到储气罐之间的管路破裂或接头漏气。
3 e0 e+ g$ P* ]3、油水分离器、管路或空气滤清器沉积物过多而堵塞。
5 N8 B/ W1 e6 v! n& ^# c+ C0 z4、空压机排气阀片密封不严,弹簧过软或折断,空压机缸盖螺栓松动、砂眼和气缸盖衬垫冲坏而漏气。
( t1 [8 X9 g: q' p5、空压机缸套与活塞及活塞环磨损过甚而漏气。
' i- ]8 S4 e, y* I; A5 z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 # q7 t# o! E6 y! p* K" S/ m, `& ]
1、观察气压表,如果指示压力不足,可让发动机中速运转数分钟,压力仍不见上升或上升缓慢,当踏下制动踏板时,放气声很强烈,说明气压表损坏,这时应修复气压表。
# P9 p% T0 @0 P* G9 z2、如果上述试验无放气声或放气声很小,就检查空压机皮带是否过松,从空压机到储气罐、到控制阀进气管、接头是否有松动、破裂或漏气处。 2 y* v6 e0 s4 T6 w. w, k: F
3、如果空压机不向储气罐充气,检查油水分离器和空气滤清器及管路内是否污物过多而堵塞,如果是堵塞,应清除污物。 ! v% L. o; _& z' Q3 l8 ^0 ^
4、经过上述检查,如果还找不到故障原因,则应进一步检查空压机的排气阀是否漏气,弹簧是否过软或折断,气缸盖有无砂眼、衬垫是否损坏,根据所查找的故障更换或修复损坏零件。
5 s- _6 S! s7 k! r5、检查空压机缸套、活塞环是否过度磨损。
- a; D6 P/ K7 W5 {6、检查并调整卸荷阀的安装方向与标注(箭头)方向是否一致。 * f8 W: c0 z9 O }' O
【空压机窜油】
# L, J$ x$ M& R4 `8 ~+ Y( i2 Z1 r故障现象: 1 P0 k0 q, G. L/ E8 G0 X' O
1、在空气滤清器及排气口有机油溢出。 # M' w3 h( [$ }) Y/ ^/ X
2、储气罐(湿)放水时有过量的机油溢出。
' o4 B4 |" B7 p$ X故障原因: 4 T* m3 [3 e( }0 C
1、吸气受阻或进气过滤不好。 $ f4 e+ F+ X. _
2、回油受阻。
3 A" Q2 p+ ^* ~7 K" t" x3、空压机缸套与活塞及活塞环磨损过甚或油环装反、卡滞而润滑油上窜。
: B! i) y4 `6 y1 s( Z4、空压机冷却不完全。 & G2 M; c0 ~ g: K- m8 h, Z4 j/ I; B
5、脏物没有经常从储气罐内排出。 3 S( e5 ~, ?4 z) J) S8 W1 c
6、空压机运行时间过长。
@# A' G4 W) f4 q0 `7、发动机曲柄箱的压力过高。
$ s1 U! n& q* V$ i8、发动机油压过高。 1 {, f+ M [% @
9、润滑油变质。
! [& @2 d" o0 W, _- t10、空压机有缺陷。 ( T, f* E9 v: c; l x, n
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
8 \5 Z9 u9 u2 {* |8 m8 j1、检查空压机滤清器,如果有损坏、缺陷或不干净的空气滤芯,及时更换损坏部件;检查空压机进气管是否有扭结或变形,保证进气管道具有最低要求的内圈直径(建议15.9毫米以上)。
3 ?: Z/ R9 G7 |% Z: P2、检查回油管是否有过多的弯曲、扭结及障碍。建议最小回油管内径为(12毫米)。回油管道必须一直从空压机下降到发动机曲轴箱内。 5 G2 l4 c* w0 t( F. ?
3、检查并测量空压机缸套、活塞环磨损及损坏情况及装配情况,磨损严重的应予更换。 ( |6 ^6 c0 n8 \; Z! g
4、针对空压机的空气冷却部分,要:清除在散热片上累积的油污、烟灰或不干净物。发现损坏的零件要更换;检查损坏的散热片,发现损坏的零件要更换。针对空压机的水冷却部分,要:检查适当的冷却管道尺寸(建议管道的最小直径为9.5毫米),检查空压机的冷却剂流通情况,在发动机调节速度时候,最低允许的流量是每分钟5升。如果冷却剂流量缓慢,检查冷却管道和配件积累的锈、扭结和限制因素。
3 z* ~$ v( c) x6 F8 a a C5、检查水温不能超过93℃。检查储气筒上的气阀,保证它们运行正常。建议车辆装备自动排气阀。并在储气筒前适当地配备使空气干燥的空气干燥装置。
" O7 |# B K- ]4 O" J6、车辆在刹车没有使用的情况下,泄露每分钟不能超过6.9千帕压力下降,在使用刹车情况下每分钟20.7千帕。如果泄露过多,检查系统漏气并修理。检查卸荷系统是否工作并修复。 6 a: U' S( y% Z! s' G2 G, D
7、测试发动机曲轴箱压力是否过高,更换或修理曲柄轴箱的通风设备。油尺的松动或部分抬起表明曲轴箱的压力有问题。 , ~5 o( I& t* f1 W4 j, k
8、检查发动机润滑压力(空压机进油口处),并与额定压力相比较。
$ w* E. m g) s* _9、更换合格润滑油。
! }" e' v) |. A& \, {10、只有在确认了上述诸原因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更换或修理空压机。 4 U7 J% E6 S* N
【空压机异响】 6 L" K7 \0 T+ F
故障现象:
{0 I. T. ~4 r4 k( r! g1、金属撞击声: ( L5 L# h" g/ G- O
2、均匀的敲击声;
) @/ ^5 V9 c8 K! V, P7 i0 h8 y3、摩擦啸叫声。 0 i' f( x: j% Q; n
故障原因:
4 Y C: L0 e( g% o7 V1、连杆瓦磨损严重,连杆螺栓松动,连杆衬套磨损严重,主轴磨损严重或损坏产生撞击声;
4 [1 o6 J* O' S$ Y0 y& }, I2、皮带过松,主、被动皮带槽型不符造成打滑产生啸叫; ' k: M7 O0 \3 s% M6 a3 H/ c6 F
3、空压机运行后没有立即供油,金属干摩擦产生啸叫; , d+ i, Q% E" |2 u- e
4、固定螺栓松动; & X' J; I/ M3 v! O5 g8 f
5、紧固齿轮螺母松动,造成齿隙过大产生敲击声;
9 W6 ]7 {- e) C: d6、活塞顶有异物。
; B9 @8 |" o9 ]) J; ]6 p( v* Z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
6 n3 F4 U1 n- |1、检查连杆瓦、连杆衬套、主轴瓦是否磨损、拉伤或烧损,连杆螺栓是否松动,检查空压机主油道是否畅通;建议更换磨损严重或拉伤的轴瓦、衬套、主轴瓦,拧紧连杆螺栓(扭力标准35-40N.m),用压缩空油孔对准空压机进油孔;气疏通主油道。重新装配时,应注意主轴轴承。 / ]8 _2 e S& }7 M; X$ z
2、检查主、被动皮带轮槽型是否一致,不一致请更换,并调整皮带松紧度(用拇指压下皮带,压下皮带距离以10毫米为宜)。 5 t2 K; J% b3 \3 E4 s
3、检查润滑油进油压力、机油管路是否破损、堵塞,压力不足应立即调整、清理、更换失效管路;检查润滑油的油质及杂质含量,与使用标准比较,超标时应立即更换;检查空压机是否供油,若无供油应立即进行全面检查。 5 n: J! A" d4 v; l7 g4 g
4、检查空压机固定螺栓是否松功并给予以紧固。
0 C" S# ~' ?( i* }- j& i) ]5、齿轮传动的空压机还应检查齿轮有否松动或齿轮安装配合情况,螺母松动的拧紧螺母,配合有问题的应予更换。
1 f8 t" Q- r2 |1 _7 ^1 c7 \ C4 e& h6、清除异物。
0 X8 i1 O$ y: t【空压机烧瓦】 ' Z6 I9 h) ` E- C3 y6 |# C
故障现象: 8 {+ ?' V( s9 S9 B2 v
1、皮带传动的空压机主轴抱死。
! u8 {( L, p0 z% B; i2、齿轮传动的空压机轴瓦或连杆瓦异常松旷。 " M8 M; k- t, \' L0 u
故障原因: 9 T( X: u9 z; s" V2 k3 f
1、润滑油变质或杂质过多。
% H+ A }( P) ?$ j6 ~( U2、供油不足或无供油。 5 C5 X" l& |4 _) v+ Q8 Y
3、轴瓦移位使空压机内部油路阻断。
5 I3 I7 b0 m/ E Y. e9 f) ?4、轴瓦与连杆瓦拉伤或配合间隙过小。
& }7 @0 K& F# }0 O8 }7 e故障的判断及排除方法:
: z6 P# C3 [& m6 C, [. p1、检查润滑油的油质及杂质含量,与使用标准比较,超标时应立即更换。
7 C3 Y" A+ R1 i2 }* j2、检查空压机润滑油进油压力、机油管路是否破损、堵塞,压力不足应立即调整、清理或更换失效管路。 % s3 p5 H4 {2 b+ o
3、检查轴瓦安装位置,轴瓦油孔与箱体油孔必须对齐。
% k* J0 h& a2 p& U: L' w4、检查轴瓦或连杆瓦是否烧损或拉伤,清理更换瓦片时检查曲轴径是否损伤或磨损,超标时应更换。
P( L# R( q( f2 X# K, O: m5、检查并调整轴瓦间隙。 , J* @) I% A/ {( Y% P
【空压机漏油】
9 G! S* N; q' A6 x% V! k故障现象:空压机外表有润滑油溢出。
q6 T5 ?8 J0 S1 U故障原因: $ Q k" X0 M4 F
1、油封脱落或油封缺陷漏油。 $ g; N. g. C( o1 Q- j# f6 I2 b
2、主轴松旷导致油封漏油。
. P+ a# T$ E: b' y7 o$ O3、结合面渗漏,进、回油管接头松动。 ' f+ ] |) p: {; ^
4、皮带安装过紧导致主轴瓦磨损。 . S1 @, Z1 v% s' ~4 U6 Z9 F7 H+ E1 v
5、铸造或加工缺陷。 / @. \0 K j x9 i8 S
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 4 T$ e: \4 H. n6 i
1、油封部位,检查油封是否有龟裂、内唇口有无开裂或翻边。有上述情况之一的应更换;检查油封与主轴结合面有否划伤与缺陷,存在划伤与缺陷的应予更换。检查回油是否畅通,回油不畅使曲轴箱压力过高导致油封漏油或脱落,必须保证回油管最小管径,并且不扭曲、不折弯,回油顺畅。检查油封、箱体配合尺寸,不符合标准的予以更换。
( I% ` k9 z! V2、用力搬动主轴检查颈向间隙是否过大,间隙过大应同时更换轴瓦及油封。
r& u! K5 H {0 K. ?3 S4 u4 m3、检查各结合部密封垫密封情况,修复或更换密封垫;检查进、回油接头螺栓及箱体螺纹并拧紧。
+ o/ `6 Q! C. z, ]4、检查并重新调整皮带松紧程度,拇指按下10毫米为宜。 3 M1 S4 |5 y7 B6 n! L
5、检查箱体铸造或加工存在的缺陷(如箱体安装处回油孔是否畅通),修复或更换缺陷件。 & q) ~7 q! K* _3 D+ S2 c: v
【空压机过热】 6 ?/ V; ~. `$ J5 Q( y$ _) \* r
故障现象: . j' Z0 v( ^: n' n' M2 }" O
1、空压机排气温度过高。
" D1 P: P$ G, p) `; j3 O/ R4 q; k2、运转部位发烫。 * m$ T. }7 w4 |2 w9 E
故障原因: 1 M6 _) ~/ _+ ?" n# H
1、松压阀或卸荷阀不工作导致空压机无休息。
, q* q* L8 z& C- D" z6 y2 i2、气制动系统泄露严重导致空压机无休息。 * \4 c) @' T: _6 M$ Q. A
3、运转部位供油不足及拉缸。 ) e, {5 u3 {5 U0 j/ @* E+ \8 ^7 w" p
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 6 u# Z% t# T3 e p/ \; U! B
1、进气卸荷时检查松压阀组件,有卡滞的清洗排除或更换失效件。排气卸荷时检查卸荷阀有堵塞或卡滞的要清洗修复或更换失效件。 3 l+ Q* D6 Y% i" _5 o
2、检查制动系统件和管路。更换故障件。 " V$ g/ l) `7 R- Z
3、活塞与缸套之间润滑不良、间隙过小或拉缸均可导致过热,遇该情况应检查、修复或更换失效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