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2302|回复: 9
收起左侧

[已解决] 请教一个机械设计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6 10: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请问各位大虾,如何计算联轴节连接孔径及分布圆?& d; H1 T* c0 E$ S3 M2 X
    简单的说就是轴与轴用两个联轴节连接,这两个联轴节的连接孔径及分布圆还有联轴节外圆等如何计算?先行谢过!

- u4 Z: W& A0 v" n
1 c# M5 [0 R' ?- y[ 本帖最后由 userkypdy 于 2007-4-10 21:28 编辑 ]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发表于 2007-3-6 12: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这好像在机械原理书的齿轮部分和机械设计里的齿轮设计里有把,去找相关的书去,不然一下两下也说不清。
发表于 2007-3-6 1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找联轴器的标准啊.3 r1 F+ ?& `+ C3 l
联轴器是标准件
2 G3 O" g( ^: f* chttp://www.3dportal.cn/discuz/vi ... =%C1%AA%D6%E1%C6%F7
发表于 2007-3-6 13: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主要根据传动的力矩、转速来确定。
发表于 2007-3-6 13: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德阳
查阅化学工业出版社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第二卷第二章联轴器篇章
 楼主| 发表于 2007-3-6 14: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那是查的,如果要自己计算呢?
8 r+ _9 A  {  c0 \  {& m3 Q. L5 E我想应该可以计算的吧
发表于 2007-3-6 21: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你说的是凸缘联轴器把,我的理解是凸缘尺寸大于螺栓的头部尺寸就可以了,而螺栓的数量和大小可以根据所传递的力矩来计算的.由于靠螺栓来传递扭矩,所以螺栓孔按精制孔设计.
发表于 2007-3-7 07: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原帖由 sstone79 于 2007-3-6 14:31 发表& q3 l5 }, |# n& W2 q5 G' Z* \
那是查的,如果要自己计算呢?
% ^$ l& X8 z& K4 p. b$ z: C% `! r( z我想应该可以计算的吧

# V6 x% A! }' |8 _! i3 u+ A0 F) `% J当然可以算啊,机械设计里面都有的,你先选传动比,再选轴径,最后再校合轴。
( K. u7 C9 y5 _/ Y2 h不所可以参考标准件,毕竟传动比和轴径的选择都是考经验的。所以最好采用推荐数值,不然会出现传动比过小,传动轴过多,轴径过细;要不就是传动比过大,传动轴过少,轴径过粗。" ]" S2 z/ V- \1 k* F& h. f
这些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减速箱设计里都有的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asdolmlm + 2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3-7 16: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1.如果是普通联接,那么简化公式为 p=T/urz; Q/ V' F, R" V4 p/ W
# @: F! Z; b- O) p) d6 b
其中2 a3 R4 T4 o0 w7 P: q* G$ |1 |
p 为螺栓的预紧力
. e( t, L; h# U8 v; F$ Z' c' _T 为联轴器传递扭矩+ v" p+ B. p1 B
u 为摩擦系数, T7 W$ N+ y9 M9 U4 M
r 节圆半径
7 X5 H: {- L( T5 q& C& h5 W1 }0 Vz 螺栓数量; A1 C9 U! D: h3 P
9 v1 L; r# n) |8 P2 _- m
2.如果是铰制螺栓联接,那么简化公式是R=T/zr
. K+ [& S( D  j" Q* N
. ?2 f1 P" m6 @2 p7 x其中4 }5 T3 T) D/ c; |1 H3 n' J
R为螺栓剪切力9 c) H5 n7 K0 _7 N/ A  T0 l* H
T为联轴器传递扭矩
, f8 B& y; d( v7 ?" N7 {8 o' Y! k' {r 为节圆半径- w- Z- Z, b, o+ E  k; l
z 为螺栓数量
发表于 2007-3-9 11: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扬州

解决途径

大学机械原理和机械制图书上应该有具体的计算公司和计算过程。当时学的就觉得挺烦琐的,现在需要时我都是把机械的几本书带在办公室里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