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9天前
查看: 1262|回复: 1
收起左侧

[分享] 基本废物!电脑配件累赘功能另类"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9 10: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累赘功能赏析——主板篇
# {: B- E5 Q$ _2 V0 X2 F8 E* V中国消费者有一个毛病,买东西特别讲究面子,而对产品的实际性能等关心不足。糟糕的是,厂家也逐渐摸到了消费者的弱点,针对爱面子的毛病对症下药,给产品增加了很6 J0 n* T2 M; ?# _6 M* d# u
多并不算实用的功能。这些功能本身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顶多是偶尔能起点作用罢了,而且实际成本也不高。但产品一旦加入这些功能后,身价就开始攀升,并且在宣传上也有的讲,推销人员往往向那些不太明白道理的用户灌输错误的观念,直到把消费者忽悠晕了为止,乖乖掏钱买“高档货”。
0 w5 y+ ?$ {+ [7 ?  在电脑配件领域,这种情况尤其严重。由于产品之间趋于同质化,因此厂家往往在附加功能上下功夫,不过产品开发费工费时,并不是所有厂家都喜欢做,因此将一些没用的功能加以过度包装就成了业界流行的做法。
  t2 W( c! e5 B  W; ?7 V. ^! Q* @  这种过渡功能的一点是增加10块钱的成本,却要多卖出好几倍的价格,而且众多类似的功能加起来的话产品就“高端”了,消费者为了很多华而不实的功能白白浪费了很多钱财。/ E6 |8 z( d1 J) @0 z
  下面,小编就电脑配件中常见的给大家介绍一下,虽然我们没有能力阻止设计,但您心理清楚总归是好的。
0 N  s: f  B5 d1 J( q4 ~  首先我们来说说主板方面的:
+ j9 L- O. S# }, Q$ M1 |' v' b  ■IEEE 1394接口/ E: P# {2 ^* n/ c3 M
  IEEE 1394最初是由苹果计算机公司于1986年开发的FireWire(火线)规范,这个名称来源于它令人瞠目结舌的传输速度。该规范于1995年得到了标准化,名称也由FireWire改为了比较平淡无奇的IEEE 1394。此外,索尼公司对1394进行了许多改进,并且推出了它自己的版本dubbed i.Link,大部分的索尼计算机和数码摄像机都使用了该版本的IEEE 1394规范。' Q, ]& j1 \; b, ~- \+ J' l
  IEEE 1394规范的未来将是无比光明的。随着新的USB 2.0技术的推出,USB的传输速度已经达到了480 Mbps,而最近完成的IEEE 1394b规范的传输速度则可以达到最大800 Mbps的传输速度。在将来,人们还计划推出P1394b规范,该规范将可以使用光纤和CAT-5电缆,而且速度也将提高到3200 Mbps。需要使用SCSI接口的很多设备都将转而使用IEEE 1394,因为IEEE 1394具有热交换能5 K8 b' @* k: W8 g
  看了以上的介绍,大家是不是感到很有必要买个有1394的主板呢?可惜,这样想就错了,如今消费者能够碰到的1394设备实在太少了,除了常见的DV以来我们找不出来还有啥设备用1394,而且DV也基本是1394和USB 2一起有的,未必都用1394。主板增加一个1394后成本也就增加个30-40元,但却要多卖100多元,如今一个PCI的1394卡好的才50元,而且是3接口的(内置一个),与主板内置的相比,还是买单独的PCI卡值得。* @1 }5 Q4 f/ _9 `7 M( b  p/ x
  当然了,我们并不是否定1394,如果更多的主板以较低的价格提供的话,我们也乐于接受。* A5 Q% {7 t. x) f4 q& w% q
  ■多声道声卡  ^6 u* x% W( X
  如今的多声道声卡已经是主板的基本配备了,最少5,1起步。. a+ Y$ d- m9 Z/ ~; L  J
  多声道是如今游戏,电影的推荐配置,有了以后效果会更好。但问题是,买的起多声道音箱的人有几个会使用内置声卡呢?我见过的绝大多数人都在老老实实的用2.1音箱。您说提供这个还有啥用呢?但是,好在如今的多声道声卡成本不高,算是厂家底价送给消费者的礼物了。3 v+ s4 z$ Z, b2 s$ N! [  ^$ e" ]
  ■光纤接口. X) I8 }* i' s1 @7 d3 M* b( d7 u$ [
  老实说,用光纤接口的音频设备小编见到的次数不超过10次,以前还有个MD用这个东西,现在用它的设备很少了。虽说有少部分发烧级的设备还在用光纤,但话说回来了,真正用这种设备的人,谁会用电脑连接呢?1 h7 t/ j# q% [, u& l0 Y& h
■累赘功能赏析——显示器8 q, v- P6 T2 Q7 [( P( |, A

7 q: P4 g9 z- @: z" i3 G  显示器上的累赘功能也不少,这全都拜激烈的竞争所赐。液晶显示器的技术差不多有80%集中的液晶面板上,真正留给下游厂商的运作空间并不大,在这种的情况下开发出的功能,大多具有表演性质,实际使用价值并不高。
+ t& u+ M0 Z2 M. N7 Y8 t4 I- e, ^  ■显示器高亮
4 M6 `% Q+ }9 ~" [2 k! U  显示器高亮这个功能差不多从后CRT时代就开始有了,液晶显示器只不过继承了CRT的基础而已。CRT时代是靠牺牲显示器的寿命达到高亮度的,液晶时代稍有不同,主要是靠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来实现高亮的,对寿命基本没太大影响。
+ x! C4 t8 F+ q9 a! U  虽然说从技术上没太大的问题,但高亮本身的使用价值并不高。因为显示器一旦处于高亮模式的下,文字,图片等的对比度会降低,色彩失真严重,而且亮度刺眼,不适合近距离观看。也许有人说,可以离远了看呀,话是没错,但显示器本身尺寸较小,你远了看并不适合,万一看点带字幕的东西就没戏了。
) G3 a5 d" M0 v2 w9 `( J* W" X# J: v, m  虽然说高亮是没用的废物功能,但由于技术简单,容易实现,所以基本上中档以上的液晶显示器都会具备,如果你的显示器没有的话,一种可能是档次太低,要么纯专业设备,不需要这样的废物功能来推销。* n5 i$ N7 S5 X
  ■显示场景模式, Q' S- |- \6 U. U* y
  场景模式其实和高亮是一回事儿,都是在高亮模式下加入一定的控制实现的,算是高亮的进阶功能。场景模式说白了就是解决了高亮模式带来的对比度降低的问题,开启后画面又亮又艳,似乎给人很舒服的感觉。其实你稍微看得时间一长就会觉得难受,因为画面失真,不自然!
) m: b3 A) w; q  ■光线感应装置
/ X# [3 E5 T4 S! t" Q  感光系统的设计初衷是根据周围的情况自动调节显示器色温以及亮度,让画面更为精确,显然这种设计很复杂,成本很高。后来出现的很多所谓的感光系统,不过是只能自动调节亮度,作用并不是很大,其宣传的用途是用户在夜晚开启显示器后会感到不狠刺眼。事实上,显示器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来调整亮度,另外用手工调节亮度完全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多这个装置没啥必要。其实厂家自己清楚这个功能并不靠谱,因此默认设定都是关闭的。也就是说用户自己不开启,它不起作用,碰见二五眼的用户,也许显示器淘汰了也不知道有这个功能。
 楼主| 发表于 2007-2-9 10: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基于TN类面板的旋转功能  面板旋转是液晶显示器特有的功能之一,通常只有少数高级显示器具备。传统的旋转屏显示器都是基于广角面板的,这种面板横向和纵向的视角都很大,翻转过来观看也没问题。不过部分厂家推出了基于TN类面板的旋转显示器,目的是补足产品线。应该说这样的想法不错,但TN类面板的特性是横向视角大,但纵向视角小。通俗的说,你把屏幕旋转过来后稍微偏一下的话,屏幕的色彩就变化了,这对防窥视很有用,不过一般用就难受了。% E9 m% i: X+ u7 g# b! h+ z
标准的广角旋转显示器
  公正的说,这类产品如果价格不是很高的话,购买价值还是很大的,但消费者你自己心里要明白,TN类显示器和广角显示器有区别,效果不会很好。另外警告大家,19寸宽屏显示器不要买可旋转的,因为这类面板视角都小,根本不适合旋转。
1 a7 A2 R* i' j0 i  i5 s4 `9 J+ M  最后给出一个显示器附加功能列表,大家自己参考:9 P( U& a) K7 ~' l

% |4 ~! ^7 ~/ @5 {7 U2 h
功能名称实用程度备注
屏幕升降很实用
——
屏幕垂直旋转较实用
TN类显示器不实用
屏幕水平旋转较实用
——
屏幕后折一般限于双轴或多轴底座
DVI/VGA双接口很实用较普及
DVI/VGA/VGA三接口一般只见于部分优派/EIZO显示器
USB/1394接口很实用1394接口较罕见
顶部卡片槽一般只见于飞利浦显示器
VESA壁挂接口一般常见设备
各种视频输入接口很实用——
内置音箱很实用——
前置耳机接口很实用——
内置麦克风较实用——
前置摄像头较实用——
自动感光不实用——
■累赘功能赏析——内存,硬盘和显示卡
: [5 n6 j0 U  B, M" Y
! S. U5 S1 H% e) R% m
  ■内存散热片
  N1 s7 u( X" H: ]& P5 u3 \  内存上能耍的花样不多,除了颜色变化一下外,其余的也没啥可增加的功能。不过近段时间来,以海盗船为先头,内存市场刮起了一阵穿“马甲”的风潮,大大小小的内存争先恐后的加上了散热片,号称是超频性能特别好啥的,价格也随着马甲而陡增。很多消费者也觉得厂家既然这样做,用的必然是好东西,买来用一定好。其实,内存散热片的成本不过10来块钱——也许更便宜,厂家抓住消费者的心态后把性能一般的产品都加上这个东西,然后再弄个像样点儿的套子,于是乎普通内存摇身一变都成了超频先锋了。) a0 D6 d: y; p& F' v
穿马甲的,并不一定性能都好
  老实说,那个散热片对内存的性能提高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散热性能也很有限,老DIY都是用它来给内存作屏蔽用的,并不靠它来完成散热的功效。甚至于像海盗船这样的内存,靠的也不是那个马甲来提高性能的,而是本身质量就好。
! |1 I7 h6 ~- U8 y3 m! V* J  所以,今后买内存别看外观。% t, X' d- q( Q" {+ `
  ■硬盘
" ^# {& X6 C4 @+ W" c3 n, p  目前尚未找到。' r5 H, N6 q$ i/ S& z$ H6 o
  ■显示卡的S-VIDEO摆设
+ g) [9 A4 G. F: \# H  K  目前显示卡上很多都有S-VIDEO输出,这个东西用来连接电视机是个不错的东西。可惜,小编实际试验过很多卡的S-VIDEO,发现信号都不算好,连接后画面刷新率较慢,看起来很难受。看电影都觉得不好,更不要说看文字了。
3 C' k( `( T. a) C6 k, q  小编认为这可能是驱动和显卡设备本身的问题,本来这个东西是方便大家使用的,并且实用性很强,如果做的不好的话,S-VIDEO成了摆设——只能看不能用,你说还设置它作什么?近来不少卡开始增加分量和HDMI输出,事实证明由于设备兼容性的问题,这些接口实用性都不高,尤其是HDMI,兼容更成问题。放在A电视上很好,一到B电视上就不成了,所以请打算购买的朋友谨慎。  W. _$ {' ~6 U4 c) _9 z' W
■累赘功能赏析——鼠标,键盘和机箱
! A9 u. b7 ?3 s3 P( ~7 V" P4 @. d8 Q
  ■鼠标8 s6 r: [: P" @% g, [7 X2 M. n
  鼠标的功能花样翻新,尤其是近2年来,几乎所有的鼠标都突出附加功能,从物理上增加几个按键到优化驱动,基本上你能想到的都有了。鼠标这种东西技术含量不高,靠附加功能吃饭就是唯一的选择,我们并不奇怪。& v% r8 s. I, D  a6 D
400多块钱买个鼠标,绝对大头!
  实话实说,鼠标附加功能多一些我们觉得不错,基本上很少有我们用不到的功能。但是一个鼠标居然要几百元,我至今也不能理解,就算是它附加功能多一点儿吧,可生产研发成本并不高,以罗技为例,一个笔记本用的无线电鼠标要200以上,实际成本能有多少?苏州的人工费用很便宜(生产线的工人,一个月1000块钱就不错了),东西又是大规模生产的,居然要卖这个价钱,买的人真是疯了!
* Z, t: f7 D! I  ■键盘
) Y2 x' K$ n# A: x- D* Z  键盘和鼠标一样,都是靠花样翻新来吃饭的东西。这里面没用的东西更多,例如各种功能键——管音量的;管上网的;管游戏的;管开关机的,等等等等,太多了。以至于键盘的产品经理自己都发愁,下一步我们要增添啥功能?其实按小编说,这些玩意儿都没用,还不如把精力花在提高产品的手感和使用寿命上实在呢。) F6 Z+ F. a# V2 E1 t0 p4 k$ m
你能用多少功能?
  键盘还有一种最可恶的设计——台式键盘笔记本化,好好的键盘非要弄成笔记本的样式。要知道,笔记本的键盘设计成这个样子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本身体积太小了,没法做成大的。各种键位拥挤在一起,并且还要靠切换键来实现很多功能,所以使用不舒服,也就比按铁板强一点儿,而且还容易按错键位。你好好的台式键盘不需要考虑体积,就应该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学笔记本不是很白痴吗!更糟糕的是很多白痴还跟风(真是什么产品找什么人,二百五找二百五),偏偏喜欢这样的东西,不可理喻!7 u0 M8 x* M* t
这东西就是垃圾!
  ■机箱
" \$ [0 z; K' J$ g; d% J; }7 h7 V5 Y& S  机箱我都不想说了,尤其是高端产品,简直不象话!2 w; H6 ]. n1 E/ `4 Y
这玩意儿也能用?
  机箱产品最令人作呕的是挖洞加灯,好好的机箱非要做成透明的,里面还要别出心裁的装上几个灯管才算罢休。这令我想起了95年在农村集贸市场上摆放的收音机,那东西上灯就特别多,电源一开一堆LED就开始不停的闪烁,好像进了卡拉OK一样。如今的机箱和那东西乃是一曲同工的兄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