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太阳能电池发电的原理主要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一般的半导体主要结构如下: f3 C) O2 ]: e: f8 f @3 S3 n
$ K, |/ s" T% D0 d3 O
图中,正电荷表示硅原子,负电荷表示围绕在硅原子旁边的四个电子。
A- B d; P, s7 g } W. D4 E& P4 g- {0 H, E3 f3 g$ a
当硅晶体中掺入其他的杂质,如硼、磷等,当掺入硼时,硅晶体中就会存在着一个空穴,它的形成可以参照下图: 8 x) a% Q+ U& ]9 l+ q$ F7 |9 a
0 \% m% M7 M1 T 图中,正电荷表示硅原子,负电荷表示围绕在硅原子旁边的四个电子。而黄色的表示掺入的硼原子,因为硼原子周围只有3个电子,所以就会产生入图所示的蓝色的空穴,这个空穴因为没有电子而变得很不稳定,容易吸收电子而中和,形成N型半导体。
^2 l+ D( R/ W4 P7 c" C T1 h+ P* I" |' D7 Q% z" k& ~1 t. d
! c2 r9 d2 R3 a1 S! e% c* ~ 同样,掺入磷原子以后,因为磷原子有五个电子,所以就会有一个电子变得非常活跃,形成P型半导体。黄色的为磷原子核,红色的为多余的电子。
$ z2 f5 J# c/ d8 P6 b" o; P o4 w; Z% p, p, J0 G- I
N型半导体中含有较多的空穴,而P型半导体中含有较多的电子,这样,当P型和N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在接触面形成电势差,这就是PN结。(如下图)
" f1 J/ B' H9 S# Y/ E' S6 y# h# N5 e3 K( H5 F& Z# X8 ?
" @/ b4 C* a! l, S3 Y$ s当晶片受光后,PN结中,N型半导体的空穴往P型区移动,而P型区中的电子往N型区移动,从而形成从N型区到P型区的电流。然后在PN结中形成电势差,这就形成了电源。(如下面的两个图所示) 0 F+ m1 E* Y1 O* d2 ~
# F; D, C$ C' b3 o, r( y- f
1 D ~2 j* O" l4 F; M: C6 v$ x/ A* e' M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