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2-3 16: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桂林
影响加工精度的非机床因素,例如操作人员的素质,人为的误操作等现在能用强大的工艺数据库和智能控制来消除。例如阿奇公司有FORMALCHECK功能用来确认输入数据是否遗漏。但看不见测不了的工件材料内应力谁都没有办法考虑,所以加工工件的尺寸和形状与达到的加工精度---表面轮廓度TKM关系密切。各家所言可达到的加工精度是指对给定尺寸和形状的样件切割。例如高40mm,对边尺寸30mm的六棱柱体样件,就是指相对名义尺寸30mm的偏差,上中下三个截面共9个数据。注意这里要求的是绝对尺寸,要保证小间隙精密冲模的配合及互换性必须这样要求。瑞士阿奇公司的EXCELLENCE的TKM就可以达到3µ;m(相对名义尺寸±1.5µ;m),这和美国莫尔(Moore)公司最新开发的450CPW/ATC坐标磨床的指标完全一样。此外,由于角部配合间隙对冲模的寿命和冲件的毛刺影响巨大,故普遍注意到有没有角部过切.目前品牌机尖角和小圆角精度可达到1-2µ;m。
1 c$ ^' X! w, e9 N
) _ V, X0 c1 x$ M表面质量,主要是指加工硬质合金冲模时电解作用下钴的溶解和表面微观裂纹造成刃口过早磨损。现在都已采用平均电压为零的交流脉冲电源,电解的破坏已将到最低程度。此外,由于脉冲电源的改进,普遍采用高峰值,如三菱电机声称已达到1000A,窄脉宽(微秒级),材料大多数为气相抛出,带走了大量的热,工件表面温度就上不去,开裂的现象大为减少。可以认为今天线切割的硬质合金冲模刃口的耐磨性和磨削没有什么不同。夏米尔公司声称表面变质层厚仅1µ;m,而且没有微观裂纹。
. z" X+ n" @: A( j8 B% Z5 Y( E, `, O- z. l6 Y8 O4 m7 `, \
由于窄脉冲高峰值脉冲电源的出现,加上走丝系统,伺服进给系统不断改进和考虑了很多工作状态因素---喷嘴形式,和工件间距离,精修是否在切缝中等等,有针对性地设置规准逐档减小加工间隙和加工面内凹,故达到同样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切割次数大大减少,这样不但加工效率高,电极消耗少,而且切割中偏移量小,形状精度也明显提高。6 R2 G( {9 k) N; S0 q6 C |; O
2.2专家系统 G0 R: f5 x7 Z, t& u
# H8 w$ b/ p' t; W/ O" G5 O品牌机都有成套的专家系统,尽管称呼各不相同,但功能大同小异。首先是工艺专家系统,按加工要求给出成套参数。水平的高低看考虑的范围大小,一般应包括常用电极丝牌号和相应的工件材料。近来还提供如PCD、PCBN等特殊材料的加工参数,可依据上下喷嘴是否与工件接触,距离多大,是在切风中精修,还是敞开面精修,精度、表面粗糙度和效率哪一项优先的加工策略来生成各自的规准。在规准选择无误的情况下都有一个放电专家系统来应付切割中的随机因素,在切入、切出、截面变化、中心切割、接近边缘切割、大截面高速切割等情况下,得到不断丝稳定高效加工。现在台阶形切割水平有了普遍提高。曾经五花八门的转角策略,如今已殊途同归,形成转角专家:系统采取逐步改变加工参数,等电极丝的滞后弯曲消失后在转弯,而且在精加工转弯时也注意到角部修整量的大小和放电点实际移动速度变化造成角部加工间隙的变化。当然这种不改变加工轨迹的转角专家系统在保证角部精度的同时,要牺牲一些加工效率,用户可以在精度和效率之间取一满意的这种方案。当然也有例外,瑞士阿奇公司艺高胆大,它在充分试验的基础上,也可采用变轨迹角部粗加工,不降低效率也不过切。
0 ^" g, X, g/ e
5 Y4 n- X" z4 v# \* V1 X- N2 ?2.3自动穿丝" D2 v+ |# y- Y' T/ @
4 \0 G1 P2 H; I7 j自动穿丝近来都有很大进展,普遍采用了穿丝前的退火工序,剪刀不见了,退火后局部过热拉断,这样电极丝直径变细、变硬、变尖,穿丝喷水嘴亦变小,水柱更有力,水池中穿丝、切缝中穿丝与穿丝孔仅0.05mm间隙的穿丝都有很高的成功率,穿丝前的孔搜索,穿过后自动寻找脱离短路的位置,这些功能都配齐全了。现在各家都在打擂台,比谁穿得快,有10-20s的不等,但工况都不太清楚,谁最快无从评说,但总的说来比以前快多了。由于这部分结构较为复杂,改进十分频繁,自诊断、自清洗保养的功能增加不少。% x1 N* @2 F9 r: s' M- X G! p
" g2 G) J, h- C, k
这次展会上的亮点应是瑞士夏米尔公司的ROBOFIL 2030S1-TW线切割加工中心。它能够在45s内实现ø;0.25mm和ø;0.1mm电极丝之间的转换。如果车间里有30%的模具需要小内角和窄缝,只要增加10%的投资,就可以得到40%的回报。因为该机床的两种电极丝完全处在各自最佳工况下待命,故自动转换中无需操作者介入,从而保证了机床的连续运转。一般用ø;0.25mm的电极丝粗加工两次,换ø;0.1mm的细丝精加工3次,并完成清角和窄缝。在无芯加工的场合下,可先用ø;0.25mm粗丝完成型孔的电火花铣削,去除所有的材料,效率高,也不必消耗昂贵的细丝,可节省可观的成本。同样在用细丝完成微细型孔加工后,可用粗加工导柱孔或销孔。这种双丝系统动作并不复杂,走丝路程并没有变化,只是外加一个粗丝库,每根传动轴上有两个导丝轮,用拉键和刹车来选择哪一套走丝系统工作,两个可摆动的导丝管共用一套V型金刚石导向器,导向器在转一个角度后可以补偿其磨损重复使用。自动换丝的想法并不是今天才有,只应为线切割的走丝系统本来结构就十分复杂,要不是5年来夏米尔在设计上做了一系列重大改进,双线系统是不可能成功的。在这次展会上三菱电机和牧野都介绍了自己高性能的走丝系统,可以估计双线系统必将成为其下一个攻克的目标。
- ] b* _9 `# g+ Y" y, m' e6 F. t; H0 U8 H4 B
TW系统并不限制应用范围,该机床只要换上相应附件,同样可以用ø;0.03mm、0.05mm、0.07mm的电极丝进行微细加工,也可在锥度专家系统的控制下完成精密的±30°的大锥度切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