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3123|回复: 10
收起左侧

[求助] 发到simulation区半天无响应,大家看我这个分析对不对,里面有详细的步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1 16: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如图碳钢板,长1260mm,宽750mm,厚度30mm,图中绿色部分为钢板支撑部位(本来在下底面,因为我是应用上面的面做的壳体,所以放在上面了,用分割线分开),红色部分为施加载荷部分(也用分割线分开),总共5吨的载荷,模型也就是下表面3个绿色法兰面支撑,上表面2个红色矩形面总共受5吨的载荷;
9 N  e! o: U. o       分析的时候我选的薄壳体,壳体面选的上表面,还有红色区域受力的2个面(由于有分割线),固定约束选的三个绿色法兰面的边线,然后生成网格计算,计算后波节值和单元值的差再除以波节值为6%,我感觉差不多可靠,但是我觉得30mm厚的钢板才承重5吨应力怎么会这么大,不知道我算的符合实际吗,对不对,麻烦大家看看我的步骤,谢谢了!: F% r0 {6 h0 k  M! Y" x8 ^$ C
模型.jpg
结果.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2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为啥没有人啊
发表于 2014-10-22 12: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有限元分析接触很少,等待高手解惑,顶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6 2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寂静天花板 发表于 2014-10-25 10: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R5 b, N# h4 S, E' Y: e你肯定是在这个环节出了问题,注意框中选项的差异,
) J9 E4 X+ h( v0 d$ Z: m
谢谢您的提醒,我确实把载荷的总数那儿忘了修改,按条目的话我等于载荷是10吨,不过您算的应该也不合适吧,米赛斯应力咋可能这么小呢,网格划分应该是壳单元,况且您的算法里单元收敛吗?(也就是说节点值和单元值大体一样),我又按25mm厚钢板算了一遍,结果如下(总载荷5吨):
应力.analysis.jpg
发表于 2014-10-27 08: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1、因为岁数较大,对于此类简支梁载荷计算都以挠度计算,挠度是有允许范围的,绝不是不允许一点都不变形,或者你的允许变形量太小。
  r: O; L) o$ G2、此类零件设计一般需要加筋板以增强加强刚度,减薄钢板厚度。5 y6 R, A& _; [2 U* k
供您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7 15: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寂静天花板 发表于 2014-10-27 11: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z8 I3 m" T" @2 `4 _6 o
对于其它需要定义成壳体的模型,需要事先找到其中面位置,然后对中面定义其厚度,你定义壳体厚度了吗
3 s  a6 [( F+ S# z* h3 V3 Y
长1.26米,宽0.75米,厚度我后来是按25mm做的,你可以算算厚度和其他两个尺寸的比值是多少,比1/20大的多吧?难道你还按实体做?你可以学习下有限元是怎么样定义壳体的,难道非得钣金和薄壁件?实体也能做,但是很难好吗,我把网格细化到应力最大处才2.5mm,算出来节点应力和单元应力差好多,也就是说网格离散化后求解根本不收敛,就这样网格划分都花了好长时间,还必须得继续细化网格,生成网格很困难好吗,到这儿你可以联想一下为什么有限元定义了壳单元,还有,我选的薄壳体,25mm厚的,中面和上下两面应力最大就差零点几,完全可以忽略了,因为这不是我分析的重点。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7 15: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寂静天花板 发表于 2014-10-27 10: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7 R+ ^8 Q. o1 W. B% D% k* r. v谁规定非得用壳单元的,而且在simulation根本没有壳单元这种定义,只有把壳体模型,而把原始模型定义成壳 ...

3 v6 k! o  \& g8 ?# ^* \9 T还有,你的分析一看就不对,5吨的力,载荷也算比较集中了,最大应力小数点后三位,您觉得真实?按您这算法,2---3mm的板子就够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16: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寂静天花板 发表于 2014-10-28 12: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X2 I5 f3 b* o. d+ O- z# ]我为什么要算,这是你的问题,别人只要发现你的毛病就够了,还得替你算,真美的你。你看看6楼老爷子搭不搭 ...

8 w9 q" Q9 R. O. l呵呵呵,我确实在呵呵JB啊,你说对了,我是来求助的,并且也是为了探讨问题,啥叫“谁规定非得用壳单元的”?你口气好大?就你这水平这素质也来三维网扎根?别人跟你意见不一致你就粗口?你是哪个工厂让人家一脚T出来收废铁的?你也懂有限元?谦虚点好吗?你这种文盲也在我的帖子里来装逼?貌似你讲的我不苟同您老就不乐意了?让我同意可以啊,拿出点水平来好吗?你看看三维网的帖子,哪个不是谦虚求教的,你这种满口喷粪的不去卖铁,玩什么机械?谦虚点,学学咋做人好么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17: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寂静天花板 发表于 2014-10-28 12: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9 G+ \0 u3 Q# t3 @1 s" h
我为什么要算,这是你的问题,别人只要发现你的毛病就够了,还得替你算,真美的你。你看看6楼老爷子搭不搭 ...

: N0 O7 B4 ~* Q- Z, F7 d& c6楼老爷子说的很透彻,言简意赅,传统算法就是根据挠度算,一般底下加筋板。还有,我的主题是看步骤看我算的对不对,你学过语文吗?前提你得懂simulation,你指出的问题我谢谢你了,也虚心接受了,但是我教教你分析的时候怎么定义壳体你咋就这么不虚心呢,您不能查找查找资料看别人说的对不对?您是院士?
发表于 2015-1-8 09: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淡了云烟 发表于 2014-10-28 17: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F9 S) m2 z% Q6 ~; _1 q. i1 Z/ N
6楼老爷子说的很透彻,言简意赅,传统算法就是根据挠度算,一般底下加筋板。还有,我的主题是看步骤看我算 ...
( V' i" D9 v+ N1 H' l  v( d, M
那个人在三维网是出了名的张狂。
发表于 2015-1-8 12: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本帖最后由 wfwling12 于 2015-1-8 12:17 编辑   J# Q( S% M, G5 J( `* R

+ ?  ]" d* q2 \6 h; k9 n: r+ ~! _5 V施加力都搞不清楚的小菜鸟。也有叫嚣的资本。别说什么忘了修改,忽悠小孩子的话。???
4 _9 w: {1 `3 u7 o9 s还说什么有限元。看了2本书就牛逼哄哄的。拿出点作品出来让大家看看。而不是在这求助。求助个鸟啊。0 T- I4 U7 k% |3 C
, v, |6 q7 w* Q9 D) D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