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9-29 12: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四、测试条件9 L l& ~0 M9 t& \7 |% f
说明:对某一具体产品做测试时,所有的测试条件必须以对应的国标、行标为准。确认没有国/行标时,应该根据实现的使用情况选定测试条件,本文的测试条件作参考用。
% D+ l* b8 u+ r1. 高温贮存
* ^! ^4 n3 \7 ]- \" z- g0 S& C高温测试的温度TH必须高于Tmax(Tmax指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工作温度)。研制测试时温度最高(一般取Tmax+20℃)、小批量试产测试时温度次之(一般取Tmax+15℃)、例行测试最低(一般取Tmax+10℃)。, A$ a* s( x3 [- }/ F
2. 低温贮存1 ]& ?* {4 h4 h' ^% O
低温测试的温度TL必须低于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低温工作温度。研制测试最低,转产测试次之,例行测试最高;通常状况下三个阶段的TL都取-40℃。9 U4 t6 I9 Y3 p, e9 T
3. 温度循环应力
! V6 @* z4 a7 E# S N& {( k高温保持温度同高温测试温度;低温保持温度同低温测试温度。: R) s9 Y2 w4 B0 h1 o$ ^0 P
温变率大于1℃/min,但应小于5℃/min。! O/ d8 D: T: |% p
循环次数大于2次(研制测试)或8次(转产测试)。# B' `8 e& b4 Y2 y/ e0 }9 a
温度保持时间大于0.5小时(对无外壳单板)或2小时(对整机)。
( f/ W, j2 h) P. L {0 H! }' f0 k4. 高温高湿应力
1 ~' `) O5 R8 S8 y" D+ i: D/ r测试温度为产品的高温工作温度加5℃。湿度为90%±3%;测试时间为24小时。8 j, d+ ]9 H: d$ S7 K" {
5. 随机振动应力% \- w/ q/ L7 D2 }
最高频率大于500Hz. 最大功率谱密度为0.02(对单机)∽0.04(对单板)g2/Hz.1 K1 e7 Y2 Z: n& C$ z0 y
测试方向为X,Y,Z,每方向30min.但如果抗振动性能较差的方向能通过振动测试,则其它方向可以免作。移动产品带电振动。 F: k% S0 V; r1 B s8 I' H
6. 扫频振动的应力0 [+ Q4 v, {7 j) R; H, A3 V: p
频率范围10-55Hz;恒定振幅0.35mm.) P8 v, I6 d! @. N4 m* X o) ?
扫频速率每分钟1个倍频程。# U- O1 G3 y% ~7 r+ ~
测试方向X、Y、Z,每方向25分钟。但如果抗振动性能较差的方向能通过振动测试,则其它方向可以免作。移动产品带电振动。0 |7 W3 x3 Y5 @- F, q) R
7. 冲击振动的应力
2 |3 L1 j2 w0 ?: V5 r2 ]# D+ {冲击波型半正弦,脉冲宽度11ms.
& z% Q; L/ C1 p5 k冲击强度30g;冲击方向X、Y、Z,每方向正负3次。1 q1 N. F, N+ A
如果抗冲击能力较差的方向能够通过冲击测试,则其它方向的冲击测试可以免做。, A7 \+ }/ u5 o$ D
8. 开关电应力 ( R# ]3 T- j X
在高温,低温和湿热条件下各开关电3次以上,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开关电10次以上。" t% t5 `* e9 Y4 O
9. 电源拉偏应力
& o4 d; x0 p/ G0 P+ l在常规条件下做电源拉偏测试。: L, r, s, `; X
一次电源(如交流220V和直流-48V)要求拉偏20%,至少10%。
- G" n8 i; h! X, S二次电源(如直流5V)拉偏10%,至少5%。" v5 b" j7 {2 y! U+ x! V
将市电转换成产品使用的高压直流电的AC/DC设备为一次电源,将一次电源转换成单板使用的低压直流电的DC/DC设备为二次电源。
: w; i/ l- b6 D10.冷启动应力
, S% e8 e9 I- ~7 R将产品关电,在产品低温测试温度下“冷浸”0.5(对单板)∽2小时(对机柜式产品),然后开电,产品应能正常工作。
% ^# @$ Q) k* d, S2 s9 q& e4 s9 O将以上过程重复3次以上。; D- w3 q ~: z
11.盐雾应力( M0 Z. P$ j Y$ J3 P9 z
盐溶液为浓度5%的NaCl溶液。连续盐雾测试的时间为24小时。' H3 g. n- X2 Q
交变盐雾测试的时间为:盐雾2小时,40℃90%湿热22小时,重复3个周期。
+ C. V: G1 J, j( |' i盐雾测试温度为35±2℃。
, U9 U, F3 L; E. t& C; S* E9 ]* J12.模拟汽车运输的应力 : H! j$ y* f9 r/ x) f
按实际发货的要求包装和装载。用载重汽车在三级公路上以20-40公里时速跑200公里,或在J300模拟汽车运输台上振动90min.
k7 f4 B) V U# C13.淋雨测试的应力
# K2 U: M5 X, H2 d9 O" N+ ]0 S. W将产品按实际使用的状态放置,上电工作,功能正常。! {- w$ t+ c. @# Q
用花洒喷头对产品喷水,流量约为10L/min。喷头距产品表面约半米,对产品表面各处均匀喷水(底面除外)。5 S+ Y1 _) t5 `9 r( ?# b' g
喷头中心的出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30度。
+ m" p( ^" o9 q$ B喷水时间根据产品体积大小,分别选取5分钟、10分钟、20分钟。
9 {! t' v2 b5 J) _( S喷水后产品功能正常。
5 S) ?0 T$ N7 _# c- w, `14.附着力测试
: C) d- Z- e( y2 v. T% i* ?用锋利刀片(刀锋角度为15°~30°)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个1mm×1mm小网格, 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粘附力350~400g/cm2的胶带(3M600号胶纸或等同) 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2次相同测试;
0 w, g% Z! ]7 h0 k& n结果判定: 要求附着力≥4B时为合格。
" h+ J* K. s( c' ?5B-划线边缘光滑,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均无油漆脱落; , r5 \0 } n6 q' i8 C
4B-在划线的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小于5%;' ~) n* ^. q* q& l
3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5%~15%之间;% `" {- _; c: v
2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15%~35%之间;
+ X( u7 X s# c2 ~3 ~+ H+ ?+ g1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35%~65%之间;; A1 n d. R, d; J b: G
0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65%。( d4 _: G5 ?) y! P6 v/ y
15.耐磨性测试
7 @+ c$ m Z2 s9 s" _0 z. n! O用专用的日本砂质橡皮(橡皮型号:LER902K),施加500g的载荷,以40~60次/分钟的速度,以20mm左右的行程,在样本表面来回磨擦300个循环。3 _: O- J5 [* W+ Q$ `4 f1 T
结果判定:测试完成后以油漆不透底时为合格。, |; h- C( e8 H+ o/ e7 _
注:如果采用的是UV漆,用方法一测试要求达300个循环,用方法二测试要求达500个循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