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7-21 15: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内蒙古巴彦淖尔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液压控制系统故障及其诊断方法
" h9 {/ u+ {' g+ l4 W. i+ ?1 H摘 要:对液压控制系统中常见的液压介质的污染、液压阀的电气故障、液压故障、电磁阀的故障等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故障分析树分析法对液压控制系统进行故障分析,应用逻辑诊断法、溢流阀检测、参数测量、专家系统等方法进行液压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
( B% C# O( \% ]+ S! i关键词:液压控制系统;故障;故障诊断;液压介质;泄露
( ]% H1 o! B" U" @. J , i8 y3 g1 i. w8 ^1 N" l
1 前言+ N- B% t% |! S$ z" `) b d, O
液压控制系统故障常表现为执行机构爬行动作、压力或速度不稳;控制部分误动作或不能给执行机构以正确指示等。因而,对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时判断,并在实践中总结出故障诊断方法,对液压系统应用及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 V8 j1 p9 V' M( Y2 液压控制系统的故障
6 L0 |- Y, K: |! j: m( l& ~$ }2.1 液压介质的污染及危害5 H( }; ?4 u4 W: E; E4 \
75%的液压系统故障是由液压介质引起的。这主要是指液压介质的污染度和粘温特性,即实际工作的油温范围。
; _3 g; Z) o5 P5 ^4 `2 w( e [' g2.1.1 污染物的危害液压系统污染物的来源包括:液压元件内部存留的型砂、加工铁屑、密封件残渣;钢管内酸洗前脱脂不彻底,或少量油脂存在,使铁锈粘附钢管内;钢管道与钢制管接头焊接后,存留的氧化铁皮及部分溶渣;液压缸内密封件残渣;高压软管总成灰尘及接头部位残留的胶状碎片;现场环境的灰尘,如加油时加油软管头部的泥土;液压系统油箱内进入水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生成棉絮状沉淀物。实验证明,液压系统的实际污染中,固体颗粒直径小于50μm的污染物占总污染物的99%以上。污染物磨损是液压元件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
4 P( @( F, @- e2 A; Y 液压元件由于自身结构上的原因,如运动间隙多而小、细长小孔多,对液压介质污染物相当敏感。污染物对液压元件的危害可分为:+ i0 Y8 r" R$ Q! w+ G7 P
(1)污染物磨损、冲蚀,引起元件关键运动副或控制口形状发生变化,使元件工作性能永久下降而不能使用。" b- ]9 M+ S# J$ F: z9 Y1 _% K' h2 @
(2)污染物卡紧堵塞使元件发生突发性故障,严重影响工作可靠性,须停机处理,这种失灵是暂时的,污染物清除后液压阀件会重新工作。如先导溢流阀,污染物对它的影响为:固体颗粒对先导阀锥面(或球面)及阀芯密封面冲蚀磨损,从而引起溢流阀静态或动态性能下降。经验为:主阀芯污染物卡紧,先导阀密封面和主阀密封面并不磨损,但改变了开启压力,造成低压泄漏,失去保压作用。当主阀芯节流阻尼孔堵塞时,会使系统压力建立不起来。先导阀芯阻尼孔堵塞,使溢流阀失去溢流作用,而压力随负载变化而变化,高压时将出现危险。0 @$ {* i) o z9 C+ v9 O. P* v5 u( `
实际上,各种阀件对污染物的敏感皆在一定范围之内,污染物颗粒直径过大,会堵塞元件管路;直径过小,会从阀件运动副间隙流过,进行循环,从而加大运动副的磨损。$ m1 k3 Q1 \9 \* x8 H
2.1.2 液压介质泄漏液压系统泄漏是机电产品漏油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液压传动控制技术和电气传动技术相比较的主要缺点之一。其后果不仅造成油液资源损失,还造成环境污染;此外,还可能导致停机损失、系统效率低、火灾隐患,同时给机电产品造成恶劣影响。
4 `0 H! D- [7 \: ~' z' c 介质泄漏的主要元件包括: l. r3 B& ~6 N8 H, t& i
(1)配管,包括管接头及高压胶管总成失效,占44.5%;0 }1 e1 Z9 E* g8 `
(2)油缸,占38%;
2 R$ E7 O8 @0 f (3)阀与阀块连接处,占10%;
2 V& k2 K+ ~. I# N' a9 S (4)泵,占7.5%。: L- e. t: r2 E' l3 D
2.1.3 高压胶管总成失效形式
0 ^; Y3 G, D1 Z- @ (1)软管爆破:由于软管增加层的强度不足,发生破坏或疲劳破坏,造成液压油瞬时大量流失。
6 J6 F3 G) ~# U! [2 d (2)软管穿孔泄漏:由于软管胶层含有杂质,或者由于软管的接头连接处内胶层破坏,造成管内压力油穿透胶层、增强层和外胶层呈针状穿孔泄漏。7 Z) ~+ W& Z6 t0 c) j
(3)软管与接头发生拔脱:由于软管接头内连接强度不够,在高压下,尤其在系统上有较大的液压冲击时,软管与接头连接部分发生拔脱。这一瞬间,管路压力油溅出,软管被液动力甩出,继而系统液压油大量流失。
7 U3 Q! w% d: ]2 z7 G/ s (4)软管接头内连接部分断裂:由于软管内连接部分的强度不足,发生疲劳断裂破坏。 v' x7 x) x' @4 A. x) U
(5)软管接头内连接部分的泄漏:软管与内接头连接部分的胶层损坏、疲劳磨损、老化、应力松弛等因素,造成管内压力油沿接头芯外套连接处渗出,渗出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
( l+ K" G P& i1 ^9 ^ (6)软管接头处连接部分发生破坏、断裂,结果与(3)同。
, B9 n, Z6 e% @: U. r4 T/ R (7)软管接头处连接部分泄漏:由于软管接头部分刚度不足,造成疲劳变形,密封接触应力降低或密封圈损坏、老化,造成泄漏。3 z) S7 }/ L$ v
2.1.4 油缸漏油因密封件选型结构不合理,沟槽加工尺寸、加工精度及安装不合理造成漏油,或密封圈长期使用产生疲劳变形。对于油缸唇形密封,当唇边厚度与总厚度之比在0.5时,具有好的密封效果和寿命。唇形密封圈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关键在于密封接触带的压力分布和适当的尖峰压力。# g$ ?* i8 }* d/ V: l( ^2 U
2.2 液压阀件故障
% j2 X3 m$ I; \; u: U& H U( V2.2.1 电气故障
& l, X; H) n' ?5 A+ q3 s (1)现场中电气插头脱焊引起故障,这主要是因为阀的线圈电流过大烧断,或四芯插座因人为因素造成接线断开。& E, I/ L: s, r, w- B+ r0 x
(2)因磁钢磁场强度下降引起推力不足而产生阀的故障。
/ v/ F! o& k6 ]" Z2.2.2 液压故障) D7 k# z# d% W$ V; e% Y
先导阀套、主阀套的密封面被破坏,滤芯堵塞,主阀芯控制口棱边磨损,阀芯卡死或卡滞。 ]: G6 Y4 f! U& R- t# G8 O% ]' P
2.2.3 电磁阀故障
) b6 ^% z* E3 T: a( ] 因目前多数设备仍处于可靠度不高的继电器电路控制水平,电磁阀又是对负载最敏感、受影响最大的阀类,所以无论是机械、电气还是液压本身原因导致的故障,都会表现在电磁阀的切换上。因此,电磁阀出现动作异常或失效,绝不仅仅是液压元件质量本身的原因,而是涉及机械因素(负载性质、状况、使用工况)、电气因素(电源信号的质量、相位和可靠度)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
1 i D& a w& ]8 K' } 对于交流电磁阀:
# C4 g9 F$ Z* J% J1 ?9 y2 a, @ (1)导电的初始相角影响衔铁推力,同时也是决定阀芯等可动部件返回冲击力大小和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
8 r2 ?5 K9 a8 _. t% @ (2)阀芯的稳态液动力,不仅与液压缸两腔两级工作面积比有关,还与负载变化和性质有密切关系。液动力是随阀口开启量和过流量变动而异的变量,形成一种对抗控制作用的最大内在干扰因素。
$ i: Q( q9 M x4 V4 J5 r8 a' z2 C (3)电磁阀切换过程中,衔铁推力和阀芯反力均属有一定随机性质的定值恒变量,且有能储放能量的弹簧效应作用,各力合理匹配迫使电磁阀切换失常甚至失效。, ~: q% t5 }/ T2 N; z8 |3 }
(4)湿式电磁阀可通过增加衔铁运动阻尼来降低导通初始相角的随机性带来的不利影响,抑制谐振和噪声现象。
9 u3 d: ?6 \5 ]$ [! ^, d. t& P3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 `% G1 W& F1 E4 r; i; r 液压控制系统出现故障不同于机械故障,易于解体观察进行判断;也不同于电气故障,可用多个相应仪器、仪表诊断,且电气故障易于解体判断。因而对于液压控制系统故障诊断,除要求液压元件的使用要求明确、正确设计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及安装基础良好外,对液压控制系统故障诊断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4 Z5 u: ?& w! L7 F& l* @ 液压系统的故障症状与故障源之间存在着交错与重叠的现象。一个症状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一个故障源可引起多起症状,系统存在多个故障点,使系统秩序混乱,行为无法用常规逻辑来解释。如果检测手段及有关信息不充足,加上各种假象及误差干扰,故障分析更加困难。' \/ R9 M; t0 G0 V' V2 B3 v# ~
对液压控制系统故障,可采用故障分析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简称FTA),其程序是:故障调研—初步分析—建立故障树—故障原因分析—初步分析。FTA法的关键是建立故障树,故障树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而,它要求分析人员对液压控制系统的设备及运行环境有透彻的理解,它是将故障症状作为树顶,将发生故障的各种因素逐一排列,即列出出现症状的各种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办法。
7 `8 Z! Z, J7 g6 d 对于故障原因的查找,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诊断:5 w1 f ]3 P* L) @5 z/ Q
(1)逻辑诊断法,可分为四步进行:提出问题,即了解故障现象;对所提问题的答案做出假设,即推断可能引起所产生故障的原因;验证各种假设是否成立;得出结论。
. `3 Z& C- l( _) P3 W (2)用溢流阀检测故障:具体操作是为溢流阀装上一个压力表组装成一个检测元件,从油泵开始按照油路,对每一怀疑点进行测量,找出故障点。它要求在系统安装时,对液压元件集中地区事先安装“T”型接头,此接头可与溢流阀连接,通过溢流阀从低压逐步加载到高压,可以判断出测试点的压力和流量值是否符合正常要求。同样,可以通过安装排气测压接头,对故障点予以测试。
% B- ?+ n( p0 ^ (3)参数测量法:采用液压诊断器对液压故障进行诊断,是将液压系统的性能参数、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通过液压诊断器的加载装置、传感器、仪器仪表集成在一起显示出来。如果这些参数偏离了,预定值就会出现故障或有可能出现故障。因此,用测量这些参数的方法不但可以诊断液压故障,还能预报可能发生的故障。
g: p5 t6 K: z6 D+ r, ]. M0 ~ (4)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由知识库和推理机组成。如果液压系统发生故障,通过人机接口将故障现象输入计算机,计算机根据输入现象以及知识库中的知识,按照推理机存放的推理方法推算出引起故障的原因,然后通过人机接口,向用户报告故障原因,并提出维修方案及其预防措施。
6 D& r$ w& ~4 f4 建议
: l+ \& u3 k& n( @5 @, a 根据冶金系统中液压设备工作环境特点及应用要求,即连续作业,提出以下几点参考建议:4 H; T! m3 m/ }9 y5 d7 j/ R7 X
(1)建立单独的液压油循环过滤——冷却装置,以保证液压油优良的污染度和良好的粘温特性。另外在该装置中,油泵需设置两个进油口,在过滤器出油口处设置一旁通口。这样可从油桶对油箱加油,也可从油箱抽油以清洗油箱。
+ Q3 }& ?7 R! M& K( v2 e (2)对液压元件及其辅件进行定期更换,如滤芯、高压软管组成、液压缸及蓄能器皮囊,这样可以避免液压突发性事故的发生。+ d% y: ~6 s. D j& G* x+ ^
(3)确定液压系统的合理的性能参数,不要片面地追求高压力,以造成能源损失和液压元件寿命的不必要的浪费。# k) [- m, ~9 Q, _% j
(4)加强职工的业务培训,尤其是对液压缸密封圈安装方法的培训。
/ @/ I: U5 E4 D8 V w8 A. I7 t4 A! t# u (5)有条件的厂家可建立液压试验台,这样即可对突发性事故进行快速判断处理,也可进行液压元件的修旧利废。6 L G" _3 e0 R2 y, e* M. D
Z3 a( }$ F) n9 m4 `3 T
[ 本帖最后由 bbsjava 于 2006-9-9 12:5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