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2773|回复: 4
收起左侧

[已解决] 请教有关注射模模架及模腔的热处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4 01: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加拿大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注射模模架及模腔的材料我用:P20.注射材料为聚亚胺酯。注射模模架我用调质热处理HB250--280.而上下模腔淬火或回火至HRC40--45. 不知道和里吗?请各位朋友指点!
发表于 2007-1-24 13: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以下内容请参考如下:
; ]% Q% M! [7 A( i8 [* @. T
& T* ]4 \; A0 e3 c模具表面的质量对模具使用寿命、制件外观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模具使用之前,同时也是模具制造的最后阶段,通常要进行研磨与抛光处理,以提高模具表面质量。而在研磨与抛光处理后,有很多模具制造企业和模具使用企业还运用了表面处理技术,目的在于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提高工件的加工品质,降低模具使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 k5 p6 ]- q8 [/ }: i: T" `$ O8 A, w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表面处理技术,形成的表面涂层也是多种多样,我们按照表面处理技术的历史选择三类具有代表性的涂层,进行比较,如下:
# [& C5 x, a' H- ?; u
9 f( k4 t4 F2 e. e; w& S! X1 v
# Q% x6 z+ ~* t9 L4 a5 t9 c* y2 j0 l
                    氮化钛膜         类金刚石膜         非晶金刚石膜5 a8 k& ^7 i0 l' u
                    TiN               DLC               ta-C
) h: p. k: Y% k( j$ i技术历史             40年               20年               5年) M& B+ L$ O1 G0 V0 ]5 F' n- A
硬度HV             2400           2000~6000       7000~8500
% U' e) x$ R2 [! u" Z) g成膜技术           化学气相沉积     化学气相沉积       滤质阴极真空电弧
9 b/ q+ a  g& A' r成膜温度             500℃             500℃             <80℃
/ h( y( j* f4 O7 H) c/ u膜层厚度范围       1~7um           0.5~4um         0.002~2um
+ v- a7 P  m. c8 V表面摩擦系数         0.55               0.15               0.08
9 \7 |$ O5 y& `0 X0 @: B* Q, t: K膜基结合力             低                 低               高
0 n0 h* E# H- k* m工作环境最高温度     600℃           400~600℃         600℃6 A' k- W8 C5 J# x
耐腐蚀性               较好                 较好             好
: z+ J: J( w! Y& r% \2 }装饰性                 好                   较好             一般
3 x0 c; h/ X! P& H+ j. A价格                   较低               较高             较高
5 C! x1 x. T4 D' o4 a; V
9 v: P" }7 R4 N: \% H/ y0 W  v* i, N+ h3 a* ~; b$ r

# ^" r" O0 g) c) M2 x! q重要参数说明:
4 J7 |8 _4 F( Y1.成膜温度会影响原有钢材的质量,较高的温度使钢材产生退火或回火效应,降低基材的硬度和韧性。
" G, L' h" c5 z7 r' z/ w2.成膜技术决定了膜层是否容易脱落,通常,较新的技术都采用离子注入法,使膜层嵌入基体表面,从而提高了膜基结合力1 |$ |; }9 H, }# @& p$ T
3.膜层硬度决定了镀件的耐磨性能
! A( d& f" R5 z4 X6 P9 e4.膜层表面摩擦系数低,有利于工件表面的润滑,也是提高耐磨性的一个因素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sxw68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29 22: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连云港

你看看

选用不同品种钢材作塑料模具,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各不相同,因此制造工艺路线不同;同样,不同类型塑料模具钢采用的热处理工艺也是不同的。本节主要介绍塑料模具的制造工艺路线和热处理工艺的特点。 ( ?) D* R& \' n
' T6 ^% X! e. Z) d9 E: D
  一、塑料模具的制造工艺路线 7 D' i- ^- J& \! Z5 C) v

- U1 V' N% i( _8 `6 m9 n% x7 ]  1.低碳钢及低碳合金钢制模具
# u4 N; A# m5 W/ [" z4 L% g8 _; Y, Q& e7 {* v1 @) P; y
   例如,20,20Cr,20CrMnTi等钢的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模坯→退火→机械粗加工→冷挤压成形→再结晶退火→机械精加工→渗碳→淬火、回火→研磨抛光→装配。 9 z2 _% F) E- ^% e9 G

2 L6 F! U& P3 B/ W+ N   2.高合金渗碳钢制模具 $ m5 Y' j, R1 }& h  j' ^  x! A- _

) n' X% H; S7 ]' ]# P   例如12CrNi3A,12CrNi4A钢的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模坯→正火并高温回火→机械粗加工→高温回火→精加工→渗碳→淬火、回火→研磨抛光→装配。
) l  i8 E" O3 J3 I. j# |
. ^3 m. [2 D( b. ]! P   3.调质钢制模具 ' G7 I% ~2 Z! O# t* H

4 J! a( T" A$ T   例如,45,40Cr等钢的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模坯→退火→机械粗加工→调质→机械精加工→修整、抛光→装配。 8 q7 F. J& a) c% _9 I
& u& }: O) x7 b. r( S9 J
   4.碳素工具钢及合金工具钢制模具
6 v. v8 r, \! s  ]1 p: t+ H
/ t) `# ^% C5 m# G' E* T   例如T7A~T10A,CrWMn,9SiCr等钢的工艺路线为:下料→锻成模坯→球化退火→机械粗加工→去应力退火→机械半精加工→机械精加工→淬火、回火→研磨抛光→装配。
) r5 g1 b: H$ ^+ t0 C: \) p/ l: n2 m, ~- \( X. a/ t9 ]
   5.预硬钢制模具 / X6 ~# J" P+ e
! \5 f  ?3 K  P  N8 t, c
   例如5NiSiCa,3Cr2Mo(P20)等钢。对于直接使用棒料加工的,因供货状态已进行了预硬化处理,可直接加工成形后抛光、装配。对于要改锻成坯料后再加工成形的,其工艺路线为:下料→改锻→球化退火→刨或铣六面→预硬处理(34~42HRC)→机械粗加工→去应力退火→机械精加工→抛光→装配。 $ M& f4 Z2 k# r( P

9 N( V2 C2 C5 \* J* `/ w/ C* Y   二、塑料模具的热处理特点 ' H0 L6 h: ~; I

& i9 q4 o' N* v% V9 d  (一)渗碳钢塑料模的热处理特点
9 B& w" i7 B* O7 H' s# d- D( w5 F
   1.对于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韧性要求的塑料模具,要选用渗碳钢来制造,并把渗碳、淬火和低温回火作为最终热处理。 ! h, d1 Q2 P/ F$ n

& h% l* Z/ U" ]6 R3 N  2.对渗碳层的要求,一般渗碳层的厚度为0.8~1.5mm,当压制含硬质填料的塑料时模具渗碳层厚度要求为1.3~1.5mm,压制软性塑料时渗碳层厚度为0.8~1.2mm。渗碳层的含碳量为0.7%~1.0%为佳。若采用碳、氮共渗,则耐磨性、耐腐蚀性、抗氧化、防粘性就更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sxw68 + 3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30 09: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很有用的資料~~~支持~~~
发表于 2007-1-31 12: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选材和热处理都可以也可用10Ni3MnCu5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