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4112|回复: 13
收起左侧

[已解决] 抗拉强度700MPa以上的高强钢焊缝能不能使用碳弧气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0 21: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想请教一下高人,这个强度级别的高强钢到底能不能使用碳弧气刨对焊缝内部的缺陷进行气刨清理呢?碳弧气刨一般的渗碳层有多厚?如果不能使用碳弧气刨,那么对于高强钢厚板焊缝的内部缺陷应该如何返修?
- H, f  @1 J! q0 n& |: ?8 k     先谢谢指点哈~~~& R& j: f2 K$ Y$ t0 j' N

$ G5 K$ _7 l0 ^! M( s) H建议斑竹能够悬赏答题啊,呵呵~~这是个蛮值得讨论讨论的问题嘛。关于高强钢,我想在现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还是很广泛的,那么如何对可能出现的缺陷进行返修也很值得研究啊。$ [5 n* N7 z- q/ F3 E
" R  O! L+ `! G
[ 本帖最后由 阿帕奇 于 2006-6-13 22:20 编辑 ]
发表于 2006-6-12 12: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能否碳弧气刨应该与金属的强度级别无关紧要吧?对于许多金属材料不准碳弧气刨主要是因为怕渗碳影响其抗腐蚀性能和再热影响其性能.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3 收起 理由
阿帕奇 + 3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6-6-12 20: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娄底
原帖由 shengjw 于 2006-6-12 12:01 发表1 h( `/ f! G7 E( x3 \  }
能否碳弧气刨应该与金属的强度级别无关紧要吧?对于许多金属材料不准碳弧气刨主要是因为怕渗碳影响其抗腐蚀性能和再热影响其性能.

' J  [% l4 D% C$ w
" N) f/ f! |1 Z我的意思是强度级别越高的钢材其碳含量和合金含量就越高,由于碳弧气刨的渗碳作用,所以使用就越要谨慎啊。但是一般真正的渗碳处理要保温十几个小时才可以渗那么几毫米吧,我想碳弧的作用渗碳应该不会超过1~2毫米吧?
发表于 2006-6-26 17: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呵呵,除了用碳弧气刨,还有别的方法吗?# e# O4 J: J% F+ P
4 [6 k$ \8 c& f5 ?
有一些渗碳,打磨打磨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阿帕奇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7-4 07: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碳刨的时候要预热。碳刨以后最好做以下MT,看一下是否有裂纹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阿帕奇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7-5 13: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抗拉强度700MPa以上的高强钢焊缝能不能使用碳弧气刨

可以用刨、铲、磨的办法去除,TMCP材料不能用氧刨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阿帕奇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7-8 10: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我说的是我厂的实际产品,在压力容器中
5 e$ v; S  W0 Z7 O: ^0 C5 i% M对于一些高强度板的厚板,背面清根还是使用碳弧气刨的,UT,RT,MT都无影响,也没有听说什么在这高强度板上禁止使用碳弧气刨的标准或技术文件。
& k3 ^! ~8 N5 C$ G只有在一些低碳,超低碳的不锈钢产品上禁止使用碳弧气刨的,以防止渗碳,只有靠打磨,如果允许,还可以在这些不锈钢产品上先使用碳刨,在打磨见金属光泽就可以了。
1 C4 [% p# [9 i, d$ n6 Q9 t$ B% Y/ A, J* R
如果有标准什么不允许高强度板使用碳弧气刨的,还请麻烦高知一下,哎~搞技术的,就是得这么死,都得按标准套,没有办法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阿帕奇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7-10 10: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等离子刨清根不存在渗碳

现在很多材料如不锈钢有色金属等在清根时不准用碳弧气刨,清根可以用等离子刨,风铲或JGCP(锦州锦泰金属工业有限公司生产)
, K4 |) V) |0 n6 C4 ~5 V( Z另外,根据相关试验,不锈钢用碳弧气刨清根时渗碳层只有0.1~0.4mm,如果再用砂轮打磨就基本很少或没有渗碳层了.至于热影响就更少了,因为碳弧气刨在刨时有风泠的效果
发表于 2006-7-11 12: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一        首先来确定一下这个强度级别的钢材一般是什么材料?' [1 O1 n0 u; e( {
        抗拉强度在700MPa以上的碳素钢一般都为高碳钢,这类钢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弹性和耐磨性、多生产型钢,主要用于制造机具的易磨损零碎件和弹簧等,如农机的犁铧、耙片、轧机轧辊及减震弹簧、座垫弹簧等。65Mm、70Mn、70、75、80、85钢也属于特殊质量非合金钢(弹簧钢)。
& U: j8 r2 t/ o! s这类钢进行焊接的机会一般比较少,很少用于大型钢结构、锅炉压力容器以及船舶等工程的建造中,所以楼主所提材料肯定不会是这类钢材。% e& t' B4 s2 o4 H+ o
所以我感觉楼主所提材料一般为低合金高强钢(HSLA)。
; ~. R5 }5 G0 e; u: q" A二        关于低合金高强钢(HSLA)的焊接性,笔者在此引用钢铁研究总院田志凌教授的一边文章,供大家分享:
3 Z* q4 U( m1 V) p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性
7 |3 F0 ^7 H  c2 {钢铁研究总院 田志凌9 v/ D! P/ d6 q+ O

/ |$ z" m6 w7 {! `9 e, E" C    低合金高强(HSLA)钢的焊接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裂纹敏感性,其二是焊接热影响区的力学性能。在过去的40年,HSLA钢取得了显著进展,精炼技术、微合金钢技术、控轧控冷技术、形变热处理(TMCP)等一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HSLA钢的焊接性大大改善,尤其是HAZ冷列裂纹敏感性大大降低,粗晶区韧性大幅度提高,高效率、大线能量焊接工艺得以应用。然而,新的问题也伴随着出现,如母材的低碳当量高强度化使得冷裂纹从HAZ转移到焊缝金属中,多层焊接头中的局部脆性区问题等。本文将论述HSLA钢制造技术的进步给焊接性带来的变化,以及技术发展趋势。
5 q1 y' B0 H9 G! a# \7 D) d. T. b! j1 e9 `8 G
1 HSLA钢的技术进步及其对焊接性的改善
7 y0 F0 E# J/ f7 `  I# ^* q" _* X" _8 U6 l3 w) X
过去40年,低成本、高性能是钢铁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发展方向,从焊接性的角度来看,影响最大的是精炼技术和轧制技术。5 w; V5 \( b* a
$ C' @/ w) U! ?, c# N5 [: J
    1.1 精炼技术的影响7 c2 K3 T8 G5 p) p+ y1 B0 V
# y3 E% A" k" D2 @  ^; N
    焊接热裂纹、液化裂纹曾经是低碳钢、低合金钢焊接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铁水预处理、碱氧炉炼钢、钢包精炼、真空精炼等精炼技术的采用,钢中S、P等杂质元素的含量越来越低,热裂纹、液化裂纹发生的频率已降得非常低。以管线钢为例,目前的超纯净冶炼技术能够达到如下水平:(P£20p×10-6, S£5p×10-6, N£20×10-6, O£10p×10-6, H£1.0p×10-6)此外,上世纪80年代以来,模铸已逐渐被连铸所代替,2001年我国的连铸比已超过90%,高均匀性连铸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铸坯中间偏析。
2 @1 H& {# O) I$ i& E3 s    一方面,S、P等杂质元素的含量越来越低,另一方面,杂质元素的偏析程度越来越小,因此,HSLA钢焊接性评定中已不再进行热裂纹、液化裂纹敏感性评定。
% |0 z- o. Q/ L1 n- k9 W
* {; Y" m+ f% p$ E) E  |6 y    1.2 轧钢技术和微合金化的影响
) v: L5 N" `; H, r/ E. w
7 N' l* y  A0 j2 g8 Q' u8 m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广泛应用的结构钢就是C-Mn钢,钢材的强度主要靠提高C的含量和合金元素的含量来实现,强度越高,冷裂纹敏感性就越大。
% Q3 l1 w: P  R2 {1 B* O% S& c9 e/ U0 y- V( B2 G% v! u
    控制轧制的应用始于六、七十年代,控制轧制与正火处理相结合,能够降低钢的碳当量,提高钢材的抗裂性能,同时HAZ的韧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采用热输入焊接,如造船业,焊接效率是加快制造进度、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而对于轧制原有状态和正火状态钢而言,热输入焊接使得HAZ晶粒变得粗大,同时在粗晶区形成韧性很差的上贝氏体组织,针对这一技术问题,确立了Ti处理技术(1975年之前):根据钢中存在的氮(N)量,适当加入Ti,使TiN成细粒状均匀分布,TiN能够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促进晶内铁素体的形核。基于同一机理,微合金化技术得以发展,利用Nb, V, Ti等微量元素形成细小的碳氮化物生产的细晶粒钢,能够适应较热输入焊接。& B  c# L; D; i- ]
- `1 ~& V! P3 H$ H" X- S$ V+ k
    1.3 变形热处理技术的影响* Z6 Z9 F" C: M8 E' C7 @

7 ^6 f+ G4 Z/ P# M! U! q/ `6 [    70年代以后,非水冷型TMCP控制轧制技术应用于热轧钢板材的生产。其特点是根据Ar3以上的温度进行轧制时,利用再结晶使奥氏体晶粒细化的同时,在奥氏体的未再结晶区导入形变带(位错)来实现高强度乃至减少碳当量的技术。利用此技术,能将微合金钢中添加的Nb和V减少到0.02%以下,而且能将碳当量减少到0.38%以下。
% Z1 e2 M0 Z/ C
9 v; _# T' e3 W$ c; }9 Z( ~    80年代以来,水冷型TMCP控制轧制技术受到广泛重视。根据对轧制后的钢板实施在线水冷却可以提高强度的观点,世界各主要钢铁厂都采用了这一技术。水冷型TMCP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强度而无须提高碳含量和微合金元素的含量。最初,水冷型TMCP技术只适用于厚度小于25 mm的薄板的生产,1985年以后,随着冷却设备冷却能力的加强,更大厚度钢板(>50 mm)也能用此技术生产。现在,只有一些极大厚度的钢板(如海上采油平台用钢)依然采用正火工序生产。' b* c1 X0 f' H9 q* f7 Z# b
总之、控制轧制技术、微合金化技术和TMCP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钢材的碳含量和碳当量大幅度降低,HSLA钢的焊接性和焊接区韧性显著改善。
" V% C7 g' \  v1 B- V
9 v6 E5 Q& _0 G$ X2 现代HSLA钢的焊接性
0 b9 Z! {' n) E1 B: o
' j  q3 n% x; L- W" G    2.1 冷裂纹问题
1 K& o: T- E3 f3 J, p7 k3 u' z
; ?! k& v  q. ~3 B6 @, d    众所周知,扩散氢、脆性组织和残余应力是冷裂纹产生的三要素,碳当量公式(如IIW的CEN公式)、HAZ最大硬度等都被用来评价钢材的冷裂敏感性。Pcm是应用最多、影响最广的经验公式。
7 \+ x% t+ }* `& w9 @" `& ?* f8 F1 c+ @
    对于现代HSLA钢,由于TMCP技术和微合金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碳含量和碳当量都大幅度降低,因此,其冷裂敏感性不明显,除非在极端情况下(很大的拘束度或扩散氢含量很高),一般不会遭遇冷裂纹。
3 {' H" T% c6 L8 g9 Y% ]1 Q3 V. b& X" _) O1 S
    值得注意的是焊缝金属冷裂纹问题。母材强度的提高和焊接性的改善,促使冷裂纹发生的位置从HAZ转移到焊缝(WM)。基于焊后随时间变化氢对局部临界开裂应力的影响,Matsuda等提出了判别高强钢冷裂纹位置的基本方法,焊后焊缝中的氢含量随时间单调减少,而HAZ的氢含量先从母材基础值升高到峰值然后下降,整个过程只有几分钟,恰好与残余应力发生的过程同步,通过计算残余应力值-时间的变化、以及HAZ和WM受实时扩散氢含量影响的临界开裂应力,即可预测冷裂纹发生的位置。高强度焊缝金属对裂纹敏感性大,当然有利于WM冷裂纹。影响WM冷裂纹的还有残余应力值及其产生的时间,如果较早地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则有利于WM冷裂纹值。相反,低强度焊缝金属、低残余应力或较晚产生残余应力有利于HAZ冷裂纹的产生。* y- F8 O; P, I
4 y/ Y* m) a- Y/ N/ s; i' I
    2.2 热影响区的组织和韧性  N  I( r+ j: j9 w

$ d+ u, ?7 p- ?1 ]9 n4 d% Y    HAZ由不同区域的组织构成,每一区域的组织都受加热速度、峰值温度和冷却速度的影响。对于单道焊,根据峰值温度,HAZ可划分为粗晶区(GCHAZ),细晶区(GRHAZ),中间临界区(ICHAZ)和亚临界区(SCHAZ);对于双道焊或多层焊,第二道焊道的HAZ与第一道重叠,在第一道的HAZ中形成被部分或完全再热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亚临界再热粗晶区(SCGCHAZ)和中间临界再热粗晶区(ICGCHAZ)。
3 S6 j, g+ S( l: Z  V( \$ V2 P  Q3 I+ y
    粗晶区(GCHAZ)的组织与韧性& ?! Y. w& x# K5 y2 }

8 ~, a3 B9 W# t% c8 |1 ^6 J+ s: m, X    粗晶区(GCHAZ)因为奥氏体长大和易形成脆性组织而倍受关注,在1000°C以上,奥氏体长大迅速,利用微合金元素形成微小的碳化物或氮化物粒子是限制奥氏体晶粒长大的有效途径,Nb和Ti是应用最多的微合金元素,在管线钢、船板和建筑结构中均广泛使用,然而,必须严格控制其含量,使得碳氮化物粒子即不会太粗,也不会过分地细小。; G$ C: ]% J: I7 {9 E4 f
9 i0 z4 v( p: U9 I  [
    粗晶区的相变组织是影响其韧性水平的主要因素。GCHAZ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相变,相变组织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淬透性和冷却速度,还取决于是否存在抑制晶界铁素体的B以及晶内是否有促进铁素体形核的细小粒子如TiO2,而这一切均能够在相变温度范围中体现。3 o, |2 t8 x$ U; U) R( n8 z
    中间临界再热粗晶区(ICGCHAZ)往往是可能的低韧性区,尤其是形成M-A组元的情况下。在ICGCHAZ中,后续焊道将前边焊道的粗晶区再热到Ac1~Ac3的温度,使其发生部分奥氏体化转变,部分奥氏体化转变导致局部富碳的奥氏体的形成,并在冷却时转变为高碳孪晶马氏体。这些脆性的“小岛”尺寸可达5mm,在ICGCHAZ中的相比例可达5%,因此导致ICGCHAZ的韧性大幅度下降。
/ O- i# U( f7 X( ^$ k) a; j0 _. w' t' _
& \! O. j. l. z" S, t$ j    局部脆性区(LBZ)一般发生在GCHAZ和IRGCHAZ,较少地发生在ICHAZ,上世纪80年代以来,LBZ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一方面,CTOD试验发现LBZ的韧性很低,有时CTOD值低到0.05mm以下,另一方面,尚没有关于LBZ导致焊接结构提早失效的案例。有关LBZ的研究很多,总的说来LBZ的韧性取决于LBZ的宽度,LBZ越宽,CTOD值就越低,而IRCGHAZD的韧性又是最低的,所以,在多层焊时焊道的布置和焊接工艺的控制十分重要。
, z9 E* K" w# |* A: H" G7 d5 R! V# l6 d; E" G+ S/ t" Q
3.新开发钢种的焊接性
* ^$ o# w- |& V; J$ D9 ^- ]
3 G5 v6 J* i( G3.1 高强管线钢
. x0 l- D. |3 j' I' e% k* G/ h; ^7 @. Q# {3 \3 T& d9 v
    高强管线钢指 X70以上的钢级,至尽为止,X80是已建管线钢中使用的强度最高的管线钢。加拿大 Ipsco钢铁公司在1998年年报中明确指出,该公司已成功进行了X90和X100 SSAW钢管试生产,最终目标是生产各种规格的X100钢管。日本NKK、住友金属、新日铁、川崎制铁及欧洲钢管公司也相继研制成功X90和X100UOE钢管,正在研制X120钢管。
: i# U% C- w: B8 |# e% a$ U, ~  `. s3 n+ k( c; j5 z
    为保障管线的安全可靠性,在提高强度的同时,必须相应提高韧性。特别是高压输气用钢管,必须有很高的CVN。超低碳贝氏体和超低碳马氏体被誉为21世纪的管线钢,其钢级为X80~X100(贝氏体)、X100~X120(马氏体)。在成分设计上,大体上都是低碳(超低碳)的Mn-Nb-Ti系或Mn-Nb-V(Ti)系,有的还加入Mo、Ni、Cu等元素,因此,热影响区的韧性不会比较低强度的管线钢差,冷裂纹敏感性不大。对于强度高于600MPa的钢,焊接时要特别关注WM冷裂纹问题,尤其是现场对接环焊缝必须采用超低氢焊接材料。  F) ]  R; c3 L4 R

. ~- I# _0 c  K1 d# X+ o6 s    3.2超细晶粒钢
: A# H* O% f3 [
; ~: ]/ P: _: C# q( Z    上世纪90年代,世界主要产钢国相继开展了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研究,其中,尤以日本的“超级钢“计划、中国的“新一代钢铁材料重大基础研究”和韩国的“21世纪高性能结构钢”引起世界钢铁界的瞩目和热情参与。
% @7 r; I) \( r9 p! O$ U! c: n1 H
4 b% O: P; _- K5 ^2 N( s    在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超细晶粒的研究,通过超细晶粒(最小1mm)实现强度翻番的目标。超细晶粒钢焊接的最大问题就是HAZ的晶粒长大倾向,为解决这一问题,须采用激光焊、超窄间隙MAG焊、脉冲MAG焊等低热输入焊接方法。
# g9 U5 q  C; F3 ~7 z4 f  n! s( n+ f4 c2 D2 o4 h7 ~9 B8 l
4 结论" u8 j* M" T( p/ t' ]
    HSLA钢生产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精炼技术和TMCP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钢中碳含量显著降低,合金/微合金元素得到更加有效地应用,从而明显地改善了HSLA钢的焊接性,冷裂纹敏感性大大降低,HAZ韧性大幅度提高,并进一步适合于大线能量焊接。8 v5 O1 y/ F4 D8 j' C4 T
    然而,对于强度较高的HSLA钢,应注意焊缝金属冷裂纹问题。对于大线能量焊接,还必须对其HAZ组织与韧性进行评定,特别要注意多层焊的局部脆性区问题。
3 {) |, j; B  n7 S$ k! V    对于新发展的超细晶粒钢,要采用高能量密度、低热输入的焊接工艺来防止HAZ晶粒的过分长大。
* q+ e3 C9 R! Z7 [! n4 R0 N5 q3 E+ P- t- t
三        我的一些见解6 B8 {7 }( W" x6 z1 k" |
        根据上述文章,笔者认为目前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性还是比较好的,一般都能保证焊缝的性能。另外,笔者在工作中进行了很多的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都进行了反面碳弧气刨,这里只择其一来说明。该试验的低合金高强钢的屈服强度达743MPa,抗拉强度达813MPa,厚度30mm,供货状态为Q/QT(淬火/调质,我感觉就是TMCP钢[温度-形变控制扎制钢])。我们进行了一组正常施工的试验和一组返修试验,用的是手工焊条电弧焊(SMAW),X形坡口对接双面焊,反面碳刨。正常施工的试验在此就不提了,就是按照常规的焊评要求做下来了,完全合格。) W1 T2 q& M) C
        由于楼主主要提及的是碳刨,所以重点说说那组返修试验。我们在反面碳刨清根完成焊缝后又进行了三次返修,每一次均碳刨至1/2板厚再焊满,结果试验也完全通过。在此过程中所要强调的一点是,碳刨后我们都把破口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3 Z; {6 G! J. T% F, }9 F
        通过上述试验,笔者认为对于低合金高强钢进行碳刨还是可以的,只要清理干净了,对其焊缝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当然,由于该试验所用的钢材、焊条都是由在其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国际知名厂家生产的(钢板NORSK STEEL;焊条ESAB),这些条件从某一角度可以说是该试验成功的核心因素吧。( C& w$ U# t+ m" U, w5 d1 V3 G. d
另外,笔者从CB/Z67-73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 部指导性文件《碳弧气刨使用技术条件》中看到“1.本技术条件作为低碳钢、低合金高强度钢、不锈钢等船用钢及其焊缝进行碳弧气刨时的指导资料。”由此可见,低合金高强钢是可以进行碳弧气刨,至少在造船领域。+ b: E, B5 J: q5 M

1 [4 A: k6 N* k" y, s0 n四        结论) V6 Q4 |- H. m: _% ?  n' l
        总之,笔者认为,对低合金高强度钢进行碳弧气刨是可以的。但是,也要考虑一些具体的情况,比如说:1)板材、焊材类型及生产厂家;2)结构拘束情况;3)板厚;4)环境(特别是温度)还有标准、以及业主或者第三方检验的特殊要求等因素。
- x( \4 p; ]" ?; b5 O4 v& G        对于1),尽量选用知名的品牌,其质量稳定可靠,这是基础;
3 C! o+ G- {& U& q        对于2),若结构拘束度高(比如说T形接头),可以进行适当的预热;
! X+ d' L" q7 N. D        对于3),也可以通过进行预热来解决;5 T# P- W1 {- M- d8 w2 b* ]3 Z
        对于4),预热;, t! G( P$ P4 i
        其他的,若标准禁止就没办法了,若业主或者第三方检验特殊要求的话,可以给他们做个试验证明一下吗,毕竟碳弧气刨还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JINZHONG + 5 应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7-11 13: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厉害,回复能写的这么完整真实少见啊!
发表于 2006-7-15 17: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回答的太好了,很受启发啊
发表于 2007-3-21 15: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原帖由 plasma 于 2006-7-11 12:15 发表& I. \# G: g. r8 v4 l9 k
一        首先来确定一下这个强度级别的钢材一般是什么材料?
% [8 ^( K. o7 }        抗拉强度在700MPa以上的碳素钢一般都为高碳钢,这类钢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弹性和耐磨性、多生产型钢,主要用于制造机具的易磨损零碎件和弹簧等,如农 ...

3 c( D9 o& J! a! Z3 n" w( B6 g! R
% a) x; y( @$ y) n: c" h我现在在做海洋工程,遇到的是屈服强度为700MPa的钢(注意是屈服强度,不是抗拉),请问选用什么样的焊接工艺比较好?
发表于 2007-6-15 14: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当年用60公斤的高强钢制作大型油罐时,曾有人提过这问题,但实际施工中用得非常普遍,70公斤的高强钢通常用于结构件,我认为用碳弧气刨问题不大!
发表于 2008-3-9 20: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焊接

奥氏体不锈钢按碳当量或pc的计算公式得出的数值都是很高的,这是否说明这类钢的裂纹敏感性很高?为什么?速回...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