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3天前
查看: 31131|回复: 9
收起左侧

[求助] 新国标表面粗糙度Ra与Rz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30 14: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新国标表面粗糙度Ra与Rz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 K% n  I, J% z% J什么样的工件标注时用Ra (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
) W0 I, g9 {' y" H+ b- q什么样的工件标注时用Rz (轮廓的最大高度)
ccd.jpg
发表于 2012-4-30 16: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RA、RZ粗糙度.png
1 G+ O; A0 @0 a' f$ W" r! I RA、RZ粗糙度对比.png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asdolmlm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4-30 23: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我在工作中也常遇到粗糙度的问题,一般Ra应用较多,大家从感官上即能判断,Rz则要转换才能判断
发表于 2012-5-1 17: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
本帖最后由 rgsmdqy 于 2012-5-1 17:43 编辑 ; z, E6 Q" C( J) M# L% O* {7 u
/ p+ w5 z+ l' r: X6 ?
楼主应该注意它们的定义是不同的:4 ~9 X  F& l) e: S) k: b, V1 E  X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f$ d. @: [8 @( h9 b   在取样长度内,被测轮廓上各点至轮廓中线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Ra值越大,则表面越粗糙。Ra能客观地反映被测轮廓的几何特性。Ra值可用电动轮廓仪直接测量,但不够直观- U. V" E7 r% }' e% ?+ }3 ]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k4 g9 a4 i! A) g   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5个最大谷深的平均值之和。Rz数值越大,表面也越粗糙。Rz用于评定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较好的直观性,易在光学仪器上测量,但反映被测轮廓几何形状特性有局限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2 收起 理由
asdolmlm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5-1 17: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
本帖最后由 rgsmdqy 于 2012-5-1 17:40 编辑 , e2 Z- C: Y  O) p- @0 k

& G! a) M: {* h( ^9 _& q8 A8 t图片中Ra1.6表示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过渡圆弧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1.6μm。
* J9 y# @. D# v& u0 h2 [图片中Ra6.3表示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倒角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6.3μm。
截图06.jpg
发表于 2012-5-1 17: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
下图表示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轴的表面粗糙度,Rz的上限值为12.5μm
截图07.jpg
发表于 2012-5-1 20: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0 x* \  m) {+ B9 U# b

' U/ V' A# X' `# T在取样长度内,被测实际轮廓上各点至轮廓中线距离绝对值的平均值,Ra 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的特性,但因受计量器具功能的限制,不用作过于粗糙或太光滑的表面的评定参数。+ {9 W$ ?4 ^; g; ?" B- u9 A

, R4 e; v$ Q6 n+ M0 c
! S' u" q) P6 ?+ O6 O& |! J. D2 a: ~4 V  e0 u7 ]
微观不平度十点平均高度Rz6 O+ {7 B. Z8 _& o

2 j& Z- B% @2 x8 J7 G3 ^0 E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平均值与5个最大轮廓谷深平均值之和.2 l5 w1 v& m/ z& s5 n
Rz 只能反映轮廓的峰高,不能反映峰顶的尖锐或平钝的几何特性,同时若取点不同,则所得Rz值不同,因此受测量者的主观影响较大。主要用户窄小表面。
发表于 2012-5-2 13: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在日本的公司,表面粗糙度都是用Rz的,一般拿到外面去做就除以4就是国标
发表于 2015-12-17 15: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Ra描叙的个体财富与平均财富 差异的平均值
5 J/ S$ C. B: J) Y/ U' K/ t' pRz描叙的是个体之间财富差异的最大值4 e# P5 b( b% S, J
如果最富有的1%人财富增加1倍 最穷的1%人财富减少1倍  Ra值几乎没有变化 但Rz 值则变化很大
1 q8 S/ T5 w  s( D" D* F( B" i# ^8 w/ t就是说如果你被平均了 Ra是不会注意到你的 Rz就立马看见了
发表于 2015-12-21 21: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蚌埠
熊胜兴 发表于 2015-12-17 15:50
3 b& l4 s" v& r. VRa描叙的个体财富与平均财富 差异的平均值
0 r9 f% u4 t3 k1 k' qRz描叙的是个体之间财富差异的最大值
, w1 f7 t. Y5 B) F- F如果最富有的1%人财富增 ...
3 `0 {6 b; {: m" ^' N4 Z
RA,是忽视表面磕碰现象。; e8 r( M& C. x
RZ不能磕碰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