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3689|回复: 1
收起左侧

[原创] 模具 二次頂出機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3 18: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二次頂出機構3 E3 Y4 v, C/ x$ L+ I) V) l
一般情況下,從模具中取出成品,無論是採用單一或者是多元件的頂出機構,其頂出動作都是一次完成。但是,由於成品的形狀特殊,或者是量產時的要求,如果在一次頂出後,成品仍然在模穴中,或者是無法自動脫落時,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頂出動作。這樣的頂出動作設計,稱為二次頂出。
6 J$ J6 ]- ^3 A二次頂出,能夠讓頂出流程順暢化,對於某些頂出行程需求較大的產品,利用二次頂出可以減少頂針在頂出時施加的力量,避免頂出時造成產品上的缺陷。' ?" r2 X' n# L  X' k
0 g& _& P9 f5 @/ r/ r

3 g5 C0 S. B8 C) X: F7 u3 Q5 X1 t, ]$ s
二次頂出機構,簡單來說,可以分為下列三大類:
- ~& g4 U! v2 e. v# @( A, r% f' J, Y" q) C
一、 單頂針板組合的二次頂出機構
3 I/ X' n% R9 }6 J/ M! E9 t* c二、 雙頂針板組合的二次頂出機構8 r, X1 N* \5 ^7 R+ H
三、 氣動/液壓的二次頂出機構
$ r" |& c) a9 b' T, m3 y4 ~3 f/ m4 t
一、 單頂針板組合的二次頂出機構* E, }) G, z; U! j; V4 M
所謂單頂針板組合,就是一般常見的單套頂針板組合(上頂針板及下頂針板各一),由於僅有單套的頂針板組合,因此射出機頂出的動作僅提供傳統的一次頂出;另一次頂出就必須配合其他的模具機構設計(例如彈簧)來進行。% r$ [$ J& w+ h) ?& m" X7 O! W: }
單頂針板的二次頂出機構,可以分成下列幾類:3 Q$ j; k$ f" e% ^$ L- h; I2 u
& n3 m6 P( q+ N9 q& u! H. Y" {
1. 公母模板彈開式
: u3 M% D/ z) m2 ?2. 公母模板拉開式
1 d5 i4 Y$ p; }2 \/ h+ E3. 頂針板組合機構
3 {5 }) R, l' c/ U; Q) {  s4. 浮動模仁
9 j0 N5 h! D3 ?5 |
- }" P- {* f! p9 e: O; {以下,將根據各種不同的設計,提供參考的設計圖面。
+ c4 f. g9 c0 s4 H
( F% @6 T- h+ \; v2 K$ ^! d公母模板彈開式二次頂出* [; r* H/ b; j) B: X, p

. S8 |' U8 v1 w: r8 P6 a! X% v8 _9 \# @9 K5 B. F

. y5 Q0 Q: _" }% H% m, O
9 L. s3 p+ g4 {第一段頂出發生在公母模板開啟時。彈簧將模板(或局部模仁)頂出一小段距離。
; l# i0 W( a, }1 S
1 o; Z. K/ j' T. f* `( `5 _' a, X% @9 b8 Z
第二段頂出由頂針板作動,利用頂針將產品頂離模穴。+ g9 `' @4 F  l6 s1 B

$ p- }( U' ?1 i/ W; Y! q/ L8 Y利用彈簧完成二次頂出,在模具結構上是最簡單的方法,需要額外加工的部分也很少。但是,彈簧的缺點(彈性疲乏),也是這種頂出方式的缺點。隨時注意彈簧是否能夠順利動作,以及檢查第一段頂出的頂出行程,是避免模具機構失效的安全措施。' Q% i: M: @2 R9 u5 g

3 D* @1 o: Q2 Z4 o  a/ j! e公母模板彈開式二次頂出有幾種變形
% B/ s2 c' b1 q  \6 D/ _/ h0 {' X' c2 i) y" B. c/ O2 P/ n! v
1、彈簧推動模板改為彈簧推動『頂出入子』6 z. {& X; l* J6 o
上圖所示,是利用彈簧推動整塊模板。實際應用時,可以根據產品的造型,改為推動頂出入子。例如下圖,這樣可以減少彈簧每次推動所需要克服的重量,增加彈簧的壽命。8 M8 R0 `# N4 k* y5 \
: U% v$ h# |+ J2 g' A

1 v" B9 r/ d8 ~4 Q' m4 r* h: S' [! j0 \2 S
2、如果第一段頂出的行程不需要很長,利用優力膠代替彈簧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法。6 i, W& c9 Y3 u- ]! k$ [" d' V
優力膠是一種人工橡膠發泡製成的材料,它的壓縮比例不高,大約只有1/3;不能像線圈彈簧一樣,壓縮比例可以達到1/2。在硬度上它與氣壓彈簧有一點相似,就是越壓到底越硬,但是它在更短的行程內會增加得更硬。它的疲勞強度也不如線圈彈簧,但只要適度的潤滑,仍然可以維持很久。; R. c/ x) R. Y" F  U* M
優力膠比較麻煩的問題是對溫度非常的敏感,在低溫時會變硬,在高溫時會變軟。使用者在使用上必須特別注意其壽命,模具維護時記得檢查並且更換有問題的材料。# _* I* G- \' ^9 g2 T, \4 w

" O7 n8 \0 P! }* i% K4 p0 x& g: ^公母模板拉開式二次頂出
/ V/ r5 I, K) V( u" P: p: p; ~/ I* ^; G/ m# i
雖然利用彈簧,可以在開模後進行脫料板的頂出,但是對於大型模座來說,彈簧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有其他的機構來處理這樣的問題。7 s# K1 a1 h0 l
這種機構,我們稱為 Tension Links,如下圖7 m1 P$ ]6 i/ x& z

+ y% E& B2 O8 v# ~% A6 G
' j  L4 Y$ ~% ~7 E
( I+ [0 J# a6 |( R/ g& D機構的組裝非常簡單,動作如下圖所示) R# b0 B+ [7 e. |7 w" I
# i( F: C7 \' E; u, l) b

; j$ I' W2 l& o! \! q! K  L$ O一般來說,為了避免機構動作出狀況,會有一些額外的機構,來保證原始的機構設計動作順利。/ D; s" A0 k! d: y0 m
配合 chain link 的機構,就是鍊條。
# P$ O% ?7 c' m  q8 c# B
! h, M3 g5 A6 b/ x7 b% v$ h2 O- c- r8 t5 h
7 |* H4 a) X- v/ N
鍊條與 chain link 的搭配動作,如下圖所示1 R" o$ h- ^$ k& d; h/ [. h
# Y- b" {4 m4 P7 c* i

" n- l  g* w! W" D* ]! W& n0 r0 B: o4 r+ ?/ [
一旦脫料板頂出後,再利用頂針機構進行二次頂出。& {  j: d& w# }0 Z' h- r- \  ~2 t
/ ]/ t) `$ F* _7 N( s2 X8 m
頂針板組合機構二次頂出, d# G9 k; ?2 T# y
2 E- g, X! {( i7 e6 p
二次頂出,還可以利用頂針的變化來完成。
, V, @) Z3 s: p- O$ ^/ w, m6 `7 }# R- w1 C
+ S0 i4 I  q0 g% X

" l  W5 E! j! J' T* c至於頂針採用兩截式頂針,只是在於增加頂針的強度,避免頂出時發生撓曲變形。
$ A7 F( i3 D# V) N. l採用這種頂針來完成兩段式頂出,在模具結構上是最簡單的,只要在頂針板上動手腳就行了。& j/ K! K6 G9 }
此處舉的例子,是利用這種機構,來進行潛伏式澆口的切斷。: o, c4 C: T2 `1 E" ?9 t! `
" m9 H7 b1 y4 Z- h2 Q

- F4 y# K- q8 ?: u* ^3 |) t
- H! b! B2 w6 @頂出時,左側的頂針會先動作,直到下固定板頂到右側頂針下方以紅色線條圈起來的頂針頭時,右側的頂針才會開始動作。
( \# p+ r/ b7 x9 ?# u5 y) m這樣的二次頂出結構,可以避免潛伏式澆口在頂出時,澆口拉離成品時將成品拉傷。
  `8 \: w5 o) F/ J' s$ W( W4 L側澆口也可以利用類似的方式頂出,避免在澆口位置拉傷成品。# |/ D1 f2 ], u* ~6 ]' [
: m' V# g$ p5 w- h) A
! ?1 q' j6 Y3 H8 @$ f

. M3 W+ L$ r5 g6 ?7 Z: K當然,這種頂出方式不僅是用在澆口附近的頂出。由於其第二段頂出行程的起使位置僅需要更改頂針下方的柱狀長度就可以達成,而且在模具製作上的費用又較為低廉,這種頂出方式,也很適合之前所提到的較深的盒狀物的頂出。
发表于 2009-10-23 10: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谢谢分享 天天向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