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N* G! A' D. x7 \$ H; J7 r0 K首先,金属工件在表面滚压加工后,表层得到强化,极限强度和屈服点增大,硬度可提高15~30%;耐磨性提高15%;疲劳极限提高30%;尺寸公差按直径计算可缩小10~15%;在过盈量合适且与其它工艺参数匹配的情况下,表面粗糙度可达到Ra0.2以上。其次,滚压后的平面微观突起被辗平,与密封材料接触流畅,在减小密封件磨损的同时降低了产品动作时的磨耗。从加工效率上来说,一次滚压即可完成加工,生产效率高(φ100×300孔1.5分钟即可完成加工,φ30×40孔10秒就可完成)。; _9 A! M: F( N K f. \$ j
7 O( u7 [4 F7 J& M- ~二,工艺参数及要求:: g; R' v& y' |1 W* Y# i; Q/ e- s
1 ^: y0 C) }" K& o
1, 滚压量:用滚压头进行工件内孔加工时,工具直径设定的要比前加工尺寸稍大一些,将工具(工件)旋转并进给,对内孔进行滚压。这时工具直径与工件前加工尺寸的差值被称为滚压量。滚压量的大小对表面粗糙度和几何精度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滚压量在一定范围内数值越大加工效果越好,但是,一旦超过了这个范围则会导致粗糙度变差,加工面脆性剥落,薄壁件变形等情况的发生。相关数据表明,最合理的滚压量为0.027~0.036mm,此时得到的表面粗糙度最好。但最佳滚压量受材料性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滚压量最终要根据具体情况,试加工几次后确定。考虑到滚压头的寿命及加工精度及压力过大薄壁件变形的问题,所以在试加工过程中,应找出尽可能的小滚压量。宁波高新区镜博士科技有限公司滚压量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