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查看: 3537|回复: 5
收起左侧

[转帖] 从抽样计算来看Cpk和Ppk的区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2 15: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Cpk是过程能力指数,而 Ppk是过程性能指数;两者差别,前者在过程稳定前提下计算得到的;主要由普通原因引起变差引起的;后者不知道过程是否稳定情况下计算得到的。我们从抽样计算来看,这两者应当有什么不同。" b$ b* F; e" j6 P& Y

1 b  q+ P' B% t' j0 Q2 q2、抽样计划。假定连续生产如下:12345……。要连续抽,譬如,14n=4。计算平均值。点到控制图上。停止抽。工作仍然在进行。再抽11-1421-24……。这样一共得到25个子样数据。一共有100个数据。8 ^/ l; R/ [" p' y) @3 I# s

" A0 U6 B, n6 d5 V" J3Cpk计算要用到过程标准差。它是靠子样极差平均值来估计得到的。譬如,上面例子。子样极差,R1也就是1234中最大和最小差。R21114中最大和最小差。如此到R25。一共有25个极差。计算得到R平均。利用R平均来估计(估算)过程的标准差。有公式的。其中用到系数。因为,141114……等这些连续抽样得到的数据,由于是连续,当时工作时候条件变化不大。也就是子样内部的变差,主要的于普通原因引起的。变差值小。' N/ C. Q8 H2 U  G0 k& p9 j
+ Z# k( H1 E$ G
4Ppk计算也要用过程标准差。而这个标准差的计算方法是,用25组,100个数据计算平均值。再对每个数值计算差,平方相加后再除以一个数,求得均方差。这样计算,子样和子样之间的变差也考虑进去了。一般得到的标准差比前面的大。
6 X) ?3 N* u' U3 R) c4 d0 d7 U( K. j, i% R/ D1 R2 S" f+ T5 f! ?  ?$ K5 p
5、同样公差的情况下,标准差大,得到的指数值就小了。计算Cpk 时使用的标准差是根据子样内部变差,普通原因引起的变差估计出来的。其标准差数值小,Cpk就大。而算Ppk时候,用的所有数据的均方差。相对Cpk估计得到的标准差大。因此,Ppk也就小。两者的差别,就是可以提高质量的潜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5 收起 理由
svw0936 + 5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6-23 21: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很专业的解释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6-24 12: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个说到了点上。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7-6 08: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楼主讲的很透彻,算是上了一课

评分

参与人数 1三维币 +1 收起 理由
Y305799518 + 1 技术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8-1 22: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不错,很专业的解释!
发表于 2011-9-24 01: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嗯,和我们老师说的一样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