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液压系统以运行平稳,可靠,实现无级调速控制,调节比较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液压系统的故障判断是一个辣手的问题,尽管目前方法比较多,但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由于条件所限,仍以主观判断法为主,这种方法是靠维修人员利用简单的诊断仪器凭借个人的实践经验对液压系统出现故障进行诊断,判断出故障发生的部位及原因。
/ H8 W/ A0 F# W T 液压英才网资深顾问李工认为使用简易诊断技术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系统中所有液压元件的功能和作用。2、有一份最新的、完整的油路图。图中要详细注明马达转速,执行部件运动速度,安全阀和减压阀的调定压力值和流量表的流量值。3、操作规程要详细注明操作顺序和注意事项。
% Y, o2 p- I$ P1 l& o 测试设备
+ W! }. s8 S' E6 R 1、配备一系列的流量表,量程大到能够测量企业中的最大流量泵的流量,小到最小的排油管内流量,流量表 要有内置或压力补偿流量控制阀以保护流量表。! q$ u( c7 e. O$ N; u
2、压力表 压力表应装在回路中对全局有重要意义的压力测试点上,以便能够任意地、可靠地监视极限压力。压力表的最大压力是液压系统额定压力的1.5倍。利用几块流量表和压力表就能分析推理出故障发生部位。
$ F/ [, w3 \8 R9 B& n 故障诊断及应用
5 t, ]- {! r# x0 T( g 一览旗下液压英才网资深顾问李工分析这种简易技术的步骤如下:
& c; J; ^+ u3 s故障现象 5 {+ A+ M; n! ~
. Z, {! e0 r' k2 [8 j* p( n% f故障产生于何时,那个部位,执行元件是完全停止还是速度减慢,故障是周期性的还是突然性的,故障影响局部还是整个设备。故障部位以前是否维修过。
+ a& d9 \8 K: v/ Z# p机器的初始检查
' n+ b) Z+ \0 m$ Z; ?# B
$ d3 S$ Q/ I. b+ p 检查动力电源和控制电路电源是否接通,检查油的品质、油温,检查油泵是否正常,检查过滤器,听设备的运转声音,检查系统中的压力表数值,肉眼检查管道有无破损或油液喷出,元件有无外泄。9 _" N: X1 g1 |( V
故障诊断
1 p9 ?' r: S, ~4 j6 o 在上述检查确定故障部位后,液压英才网李工把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观察各个执行元件的动作和压力表数值。如果是回路中的某一部分出现故障则在该部分安装几块流量表和压力表。利用观察到的数据与油路图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就能逐步找到故障部位和原因。如果故障在整个回路,这种故障是共性的,就把精力放在主管路、过滤器、液压泵等公运部位,利用推理分析把故障可以定在某个执行机构上。运用压力表、流量表对该执行机构进行测量就是找出造成故障的执行元件和原因。这种方法可以这样描述:先从回路中判定特定部分的故障(缩小范围),在这个部分内分析有限的几个元件(进一步缩小范围),接下来对所怀疑的几个元件用压力表和流量表进行逐一测量和分析,并判断那几个元件可能导致这种故障,就能找到故障源,当然要诊断出故障的根源,我们应该对每一个与系统相关的元件的具体功能和作用有详细了解。然后对照具体的症状对每个元件逐一分析,就能很快找到故障。 液压缸属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其运行故障的产生除液压缸自身的原因外,还与整个系统有关,所以在排除液压缸运行故障时要认真观察故障的症状,采用逻辑推理、逐项逼迫的方法,由外到内仔细地分析故障原因,从而确定排除方法,避免盲目地大拆大卸。在液压缸运行故障的众多原因中,安装、使用和维护不当是造成其故障的原因,对此类问题此处不做阐述。本文仅对常见的典型运行故障——液压缸动作不良加以系统的分析。
+ w1 ^( F$ J% _' W( H% ]3 @ s8 J 液压缸动作不良大多表现为:液压缸不能动作、液压缸动作不灵敏(有阻滞现象)和液压缸运动爬行等现象。: a' ^! Z8 Y c1 y3 m
一、液压缸不能动作8 H" A/ R# [& J
液压缸不能动作的现象往往发生在刚安装完毕的液压缸上。排除此故障时,首先应从液压缸外部查找原因:液压缸执行运动部件的阻力是否太大,是否有卡死、楔紧或顶住其他部件等情况;进油压力是否达到规定值。排除了外部因素后,再进一步检查液压缸内在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排除方法。现将液压缸不能动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分析如下:
3 j1 M) Y# D k: B6 S 1、执行运动部件的阻力太大, S. s% K+ P. d8 t6 E( [" D
排除方法: 1)排除执行机构中存在的卡死、楔紧等问题。 2)改善运动部件导轨的润滑状态。* \* E& l9 g Y1 y; m$ Y
2、进油口油液压力太低,达不到规定值;
9 _4 @4 n3 P" P3 {1 ]# W9 w! d8 M& G- g) H: ` 排除方法: 1)检查有关油路系统的泄漏情况并排除泄漏。 2)检查活塞与活塞杆处密封圈有无损坏、老化、松脱等现象。 3)检查液压泵、压力阀是否有故障。
. f- B8 W0 w! B" l7 } 3、油液未进入液压缸
1 g3 E: ]2 \: }- } 排除方法: 1)检查油管、油路、特别是软管接头是否已被堵塞,应依次检查从缸到泵的有关油路并排除堵塞。 2)检查溢流阀的锥阀与阀座间的密封是否良好。 3)检查电磁阀弹簧是否损坏或电磁铁线圈是否烧坏;油路是否切换不灵敏。
4 K2 I) v+ S/ E2 C 4、液压缸本身滑动部件的配合过紧,密封磨擦力过大
1 i. C% p L0 O6 L 排除方法: 1)活塞杆与导向套之间应选用H8/f8配合。 2)检查密封圈的尺寸是否严格按标准加工。 3)如采用的是V形密封圈,应将密封磨擦力调整到适中程度。% r1 P+ f6 b! D8 F3 W
5、由于设计和制造不当,当活塞行至终点后回程时,压力油作用在活塞的有效工作面积过小<BR> 排除方法:改进设计、重新制造。</P>
! z& W9 I$ n3 h4 W; W% @6 z 6、活塞杆承受的横向载荷过大,特别别劲或拉缸、咬死/ \! |: y1 z; {; t: _- ^& B* w9 f
排除方法: 1)安装液压缸时,应保证缸的轴线位置与运动方向一致。 2)使液压缸承受的负载尽量通过缸轴线,避免产生偏心现象。 3)长液压缸水平旋转时,活塞杆因自重产生挠度,使导向套、活塞产生偏载,导致缸盖密封损坏、漏油, 活塞睡眠症缸筒内,对此可采取如下措施:加大活塞计划调节活塞外圆加工成鼓凸形,使活塞能自位,改善受力状况,以减少和避免拉缸;活塞与活塞杆的连接采用球形接头。1 L# J! G& S* k" K6 v F
7、液压缸的背压太大# w* H# N" w9 o2 t' }2 J! g3 m/ O
排除方法:减少背压。 其中液压缸不能动作的重要原因是,进油口油液压力太低,即工作压力不足。造成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液压泵、驱动电机和调压阀有故障,其他原因还有:滤油器堵塞、油路通径过小、油液粘度过高或过低;油液中进入过量空气;污染严重;管路接错;压力表损坏等。 : O! q6 x. T- l4 z& P
二、动作不灵敏(有阻滞现象)% S" M; ^" m% R2 S3 C* e; h
液压缸动作不灵敏不同于液压缸的爬行现象。此现象是指,液压缸动作的指令发出后液压缸不能立即动作,须短暂的时间后才能动作,或时而能动时而又停止不动,表现出运行很不规则。
0 ^5 | \: ^$ _, n 此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主要有:9 ^! | Z0 o7 q+ j
1、液压缸内有空气 排除方法: 通过排气阀排气 检查活塞杆往复运动部位的密封圈处有无吸入空气,如有,则更换密封圈。
$ {$ R b7 u5 n2 Y 2、液压泵运转有不规则现象,泵转动有阻滞或有轻度咬死现象。 排除方法:根据液压泵的类型,按其故障形成的原因,分别加以解决,具体方法,请参看有关资料。
# _; H. v. { j) b& W- R) v7 j 3、带缓冲装置的液压缸反向起动时,常出现活塞暂时停止或逆退现象。 排除方法:单向阀的孔口太小,使进入缓冲腔的油量太少,甚至出现真空,因此在缓冲柱塞离开端盖的瞬间会出现上述故障现象。对此,应加大单向阀的孔口。
' I- P, i* _0 \, x 4、活塞运动速度高时,单向阀的钢球跟随油流流动,以致堵塞阀孔,液压缸致使动作不规则。将钢球换成带导向肩的锥阀或阀芯。9 X' m4 }8 F8 R8 \! x: P. @
5、橡胶软管内层剥离,使油路时通时断,造成液压缸动作不规则 排除方法:更换橡胶软管。</P>" X9 A7 O6 \& r* M4 U
6、液压缸承受一定的横向载荷 排除方法:见本文中“液压缸不能动作”原因(6)的排除方法。$ e; I4 Z) E: Q* g& H. s( g" ~
三、运动有爬行现象5 v- H5 P$ F1 ^; z2 }
爬行现象即液压缸运动时出现跳跃式的时停时走的运动状态,这种现象尤在低速运动时容易发生,这是液压缸最主要的故障之一。发生液压缸爬行现象的原因,既有液压缸之外的原因,也有液压缸自身的原因。
! X9 j' a# ?# T4 n7 l2 Y 液压缸之外的原因有:1、运动机构刚度太小,形成弹性系统! E& f3 D& i( c( c1 L
排除方法:适当提高有关组件的刚度,以减小弹性变形。, x& S9 q% R) ~$ a: j( L' A. g* Z( A
2、液压缸安装位置精度差
- w2 c3 g( ]3 y1 T( U& Q) b' j 排除方法:提高液压缸的装配质量。
& u% J1 Z2 o" R! L- P; C$ J 3、相对运动件间的静摩擦系数与动摩擦系数差别太大,即摩擦力变化太大
n7 ]. ?6 V6 a" ~& \4 w 排除方法:在相对运动表面之间涂一层防爬油(如二硫化钼润滑油),并保证有良好的润滑条件。, p$ C6 ?5 d$ G9 R% ^+ A4 j* S
4、导轨的制造与装配质量差,使摩擦力增加,受力情况不好<BR> 排除方法:提高制造与装配质量。
6 x3 k! ~6 ` H% r2 {& I 液压缸自身原因有:
9 h- } \% u3 x+ f) A5 z% \ 1、液压缸内有空气,使工作介质形成弹性体
* u) L( Y8 e1 Y% X排除方法:充分排除空气,检查液压泵吸油管直径是否太小,吸油管接头密封好否,以防止泵吸入空气。</P>
' j h/ e; s" V! y 2、密封磨擦力过大
) ?) @! J. X& h 排除方法:活塞杆与导向套的配合采用H8/f8的配合,密封圈的尺寸应严格按标准加工;采用V形密封圈时,应将密封磨擦力调整到适中程度。
. P& n% L4 |& a" S 3、液压缸滑动部位有严重磨损、拉伤和咬着现象 {+ O @! g2 I! P9 Z% l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1)负载和液压缸的定心不良。 2)安装支架的安装、调整不良。% L1 o- q6 d# Y c
排除方法:液压缸重新装配后应仔细找正,安装支架的刚度要好。
7 ]; E" ~. V2 ], G 3)液压缸的横向载荷大。 排除方法:设法减小横向载荷,或提高液压缸承受横向载荷的能力。
: V4 K/ B9 r& f. b- \3 j 4)缸筒或活塞组件膨胀,受力变形。 排除方法:修整变形部件,变形严重时需更换有关组件。
% q% P8 L0 y2 k" E# ] 5)缸筒、活塞之间产生电化学反应。 排除方法:重新更换电化学反应小的材料或更换零件。
1 X/ _! Y, T( s 6)材质不良,易磨损、拉伤、咬死。 排除方法:更换材料,进行恰当的热处理或表面处理。
+ ^$ m% p+ f' a# H) A0 ^6 g 7)油液中杂质多。 排除方法:液压系统清洗后换液压油及滤油器。
& b& Z# s$ t! I0 y; ~1 z 4、活塞杆在全长内或局部地方出现弯曲2 h3 n8 p# K( F4 l
排除方法:校正活塞杆。对卧式安装的液压缸,若活塞杆伸出长度过长时应加支承。
( E7 x1 ]! S# t: X7 D. [ 5、缸筒内孔与导向套的同轴度差,因而引起别劲现象,产生爬行4 v! l' ~! I% [1 M$ s
排除方法:保证二者的同轴度。" C- x; q7 q5 n! ?. h; H* w
6、缸筒孔径直线度不良(鼓形、锥度等)1 J! R' H1 }6 A1 z9 [$ o
排除方法:镗磨修复,然后根据镗磨后缸筒的孔径配活塞或增装O形橡胶封油环。- }5 Z, Z( R, F5 |
7、活塞杆两端螺母拼得过紧,使其同轴度不良
; s+ E4 D$ y4 K3 V 排除方法:活塞杆两端螺母不宜拼得太紧,一般用手旋紧即可,应保证活塞杆处于自然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