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11天前
查看: 1985|回复: 1
收起左侧

[地理] 解读地震频发背后的六大疑问[转自科技日报]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0 19: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点识 于 2010-4-20 20:04 编辑
! a! [8 b0 F) R+ \/ k& E6 Z5 }+ I8 f) u! E5 b. n1 k
    地球被调成“震动”了?
; m7 _% a9 D1 ?" ]             ——解读地震频发背后的六大疑问[转自科技日报]8 u9 \3 o& B2 s
    ■ 将新闻进行到底
2 y( }3 C4 S9 x9 u) ^* u( i. d    我们还没从青海玉树的地震中回过神来,4月17日8时58分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聂荣县发生5.2级地震,4月18日7时15分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6.1级地震。
, t" `  l* C$ q+ W    地震方位示意图.jpg
+ `5 M) Q. I9 C0 y2 O- M4 h3 I9 T    “地球被调成‘震动’了?”今年初以来,全球地震频发,几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更是让人们的神经一次又一次紧绷。人们都希望地震能止住它急促的脚步,然而,地球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动着,让我们有些摸不清头脑。地球活动出现异常了吗?是否进入了地震高发期?地震频发和气候异常有关系吗?
$ K% Z! b* I. w& z3 }; l+ C    疑问一:地球进入地震频发期?
) @  @* k+ I3 t0 W: @: r    “说地震频发可以,但是,说进入‘频发期’或者‘活跃期’不太科学”,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国这样回答记者的疑问。6 @: Q2 d6 e# O
他说,在地震学或地质学研究领域,一个所谓的“某某期”,至少应该是几百年的时间段。地震不像气象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规律,对“频发期”的判断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段的观测检验。6 O& L* y2 B3 n
4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研究员也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还不能判断地球进入地震频发期。9 {  y2 N4 d- N+ C
    他介绍说,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18次,地震发生得很不均匀,有些年份比较高,有些年份比较低,但是总体是在18次左右波动。根据中国地震台网目录统计,今年1月1日—4月15日,全球7级以上地震发生了10次。
' d9 s4 ~/ ]8 ?. \1 b# w7 b    但他表示,因为地震发生很不均匀,后面还有8个多月的时间,能发生多少地震,应该实际发生之后才能判断是不是进入了高发期。
0 }- j5 G& O+ k    关于中国大陆的情况,他介绍说,中国大陆平均每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20次,6级以上地震4次,7级以上平均3年2次。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跟全球一样,也不是均匀的,平均水平是多年来统计的平均数。
8 J1 j1 _" I6 I; Z5 z* j/ G    疑问二地球进入强震高发期?3 Y$ u$ h) X$ s3 t8 m1 y
    1月12日,海地7.3级地震;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4月4日,墨西哥7.2级地震;4月7日,印尼7.8级地震;4月14日,中国玉树7.1级地震。几次强震后,有人开始讨论地球是否进入到一个强震高发期?4 x0 X7 O! w: k% t3 y- _, A% I
    在各方专家的争论中,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孙世鋐研究员算是一个“高发期派”。从今年三月份开始,他在多个场合指出,目前地球已进入强震高发期。他的依据是对过去100年地震历史资料的分析。1 U& u6 l1 E  X9 O% Y
    他提供的资料显示,20世纪100年前60年,全球发生8.5级以上地 震是7次,也就是从1964年的阿拉斯加8.5级地震以后,在之后的四五十年里,全球没有发生过一次8.5级地震。但自2004年底的印尼9.1级大地震以来,5年多的时间,全球发生了4次8.5级以上的强震。2 Z( X- M9 U# B0 V2 b
    孙世鋐由此提出假设:强震可能存在一个百年周期,每一百年的前几十年容易发生强震,后几十年则相对平静。不过他本人也承认,仅仅由100年的资料来预测百年尺度的周期性也不够科学。2 e% z/ M$ L& [- N% |$ m+ x
    对于孙世鋐的观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震专家说,地震监测台网的建立和完善是近百年甚至近几十年的事,因此,目前的地震研究水平和地震资料,很难得出这种“百年周期”的观点。" D- ?( S/ E- k; V  M
    疑问三频繁“震动”是常态?+ y4 Y& i# r" `; c. a0 U3 A
    地震引发的恐慌不可小视。不仅是各国百姓对“世纪末日”充满了猜测,日前,竟有国家真的开始筹划“避难”。有媒体援引外电消息称,位于俄罗斯伏尔加河地区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州政府,通过一项五年期的规划,计划建造一种被称为“飞碟”的巨型航空器,平时可以做交通工具,灾难时可以作“诺亚方舟”。
1 J5 D1 v  P/ w- X- ^    但专家的解释告诉我们,并不是什么“世纪末日”要来了,地震像火山喷发一样,都是地球在释放内部的能量。高建国说:“因为今年的地震发生得多而早,几次大地震碰巧都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加上不间断的新闻报道和比较准确的地震监测,所以人们觉得地震突然多了。”
0 b( k) e% @* v- b; L    其实,地球一直在按自己释放能量的需求活动着,大多数时候这些地震发生在海洋或人迹罕至的区域,人们就关注得很少,甚至一无所知。
0 M. X$ Z% t9 x! @    疑问四大震之间有关联?5 r7 m2 @$ b: N/ h7 B. ~0 L
    说到近期几次大震之间是否有关联性,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刘杰认为,只是最近的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在时间上隔得比较短。其实,海地地震是南美板块和北美板块之间互相碰撞造成的,智利地震是在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两地相距两三千公里,这互相之间,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
- J1 U2 L( A, W, x- q  N, r5 ?1 `    疑问五地震本质上不可预测?
: x! y1 |/ I5 g2 [0 b% n    在科学上,地震究竟能否准确预报?1996年,在伦敦召开的“地震预测框架评估”国际会议上,与会者达成一个广泛的共识: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仅现在没法预测,将来也没法预测!因为,地球处于自组织的临界状态,任何微小的地震,都有可能演变成大地震。这种演变是高度敏感、非线性的,其初始条件不明,很难预测。) {# Y: n, s7 _, v! ^" W
    如果,要预测一个大地震,就需要精确地知道大范围,而不仅仅是断层附近的物理状况的所有细节,而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想通过监控前兆来预测地震,也是不可行的。多数甚至所有的“地震前兆”可能都是由于误释,令人怀疑“地震前兆”是否真的存在。
) X3 E. a( r$ L5 K8 _/ I    因此,美国地质勘探局明确表示,他们不会预测地震,只做长期概率预报,对地震灾害做出评估。例如,2009年4月,美国地质勘探局评估说,在未来30年内,加州发生6.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为99.7%,但不能预测地震发生的具体地点和时间。
2 g% U( D$ t, H- S7 p7 _& t' F) Q    但仍有很多科学家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关于地震各种前兆的可靠性,高建国说:“中国地震学家曾经对地震前兆进行过梳理分析,结论是绝大部分收集到的前兆信息仅有20%以下的可靠性。与前兆表现出最好对应关系的是地下水、地电(HRI波)。! W2 i9 V! o' S4 X' q
    高建国统计发现,中国有77次准确预报,包括中短期和短临预报,其中,有30次成功预报了6级以上地震。他对地震预报很有信心,但认为只是需要更好地开展群测群防工作,专家则需要更多的综合分析和判断。8 A3 H# S9 n  N7 i4 J% h3 |/ f- h
    疑问六地震活动与极端气候有关系?
! b7 |; \/ g- ?: h! x; [/ h    “目前尚无充足的科学依据把近期出现的极端气候现象与近期的地震活动密切关联。”在最近一次访谈活动中,张晓东这样表示。% n8 O- D0 U8 H) s  M& `6 m# e+ I
    根据气象专家的认识,近些年出现的极端气候现象与全球变暖有关。而在全球变暖的过程中,全球的地 震活动一直维持在一个平均水平上。即平均每年18次七级以上地震,一次8级以上地震的水平。 ; E! i! H4 @$ c$ I0 a
    张晓东说,近期的几次地 震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但这个活动水平无论从频次还是强度上仍属于百年尺度内平均正常波动范围内,在全球地震活动中,不属于极端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极端气候与地震活动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
0 `7 J4 Z, I" Z+ h% i) h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根据历史记载和现代地 震学的研究结果,在一些地震前曾有气象异常的记载和报道,但气象异常和地 震的对应关系非常复杂,大地震引起的气象异常都是很局部的,这方面的探索目前仍在继续,尚难得出科学上的明确结论。   
) `4 V$ ?' g; e1 S2 f, C! }- |    对普通百姓来说,高建国建议“不要听信谣言,与其关心近期是否发生大地震,不如多增强地震防灾意识、特别是地震发生时的救援和自救知识。”比如疏通楼道、准备应急包等。
% S: P+ I. b8 {, ?7 ^( N( G  p    ■ 相关新闻
4 u+ b0 f, A/ g$ \    地震局为地震谣言辟谣+ G4 [* g& w7 s
    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发生后,北京、内蒙古包头、河北廊坊、邢台四地陆续出现了当地将发生地震的谣言。4月15日,互联网有关地震的传言很多,曾传出包头一带将有地震的消息。为此,国家地震局有关人员表示有关国家地震局发布包头地震预警的消息是“谣言”。, i# S7 @" O% [, [9 M. ?; A
    4月15日,北京市地震局在官网公告:北京地区地壳活动正常,近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请市民不要信谣、传谣。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长谷永新说,北京地震台网24小时监测,北京地区地壳活动正常。青海玉树地震不会对京城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产生影响。
" t; q. m3 O, p& M& r; _    此外,天津、河北省地震局均于4月15日在官网发布消息,经过专家分析当地近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
发表于 2010-4-20 21: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呵呵 ,地震是可以预测的,只是现在中国 的地震局,是饭桶!) U$ h" }+ i; c3 y$ `# Q0 B% W1 e

" O% s; e2 t, V! p7 @% _1 T* W4 x
0 A; Z  Z- z( a: i7 E& a+ a- O' t           张衡的 地震仪如果 不丢失 ,。。。。 爱 现在的是个仿制品,外表一样 !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