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 z6 e1 K" r* l8 q在学校的机械厂金工学习时,厂里有师傅甚至惊讶我们居然还学这行,居然还去校办工厂实习车铣钻磨镗铸锻焊,师傅会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做这行的没前途,多少人在工厂里做了几十年几代人,现在过得多么落泊悲惨……让我们越来越不喜欢这专业,越来越羡慕其它专业的同学。刚毕业时,我甚至没有想找这方面的工作,找工作有点随波逐流,可做出版社,我没有文采;做业务,我不够圆滑。用非所长,工作越做越没劲,浑浑噩噩过了三四年,有如行尸走肉,晚上睡觉会怕,不知道明天的路要怎么走,也不敢去想。+ C) x( |3 r K- h, u
2 I2 n+ d3 ~% R
我于2004年底辞去业务员工作,找了份零工兼职,经常会去人才市场找正式的工作。有的公司都已经面试了,但最后还是杳无音信。直到2005年4月中下旬,在一次人才交流会上,看到一家机械制品厂招业务,要求懂机械、英语四级以上。我想我专业有点相关,英语基础还有,也做过业务(虽然主要卖方便面的),起码在字面上条件符合,不管怎样,先去试试,如果能进工厂,一个月一千来元应该有,再慢慢学。这家台资工厂招人要求的经验不多,工资当然也不会高,好在我不计较这个(其实是我没有资格计较)。结果我在这家工厂一呆呆四年,仿佛又是读了一轮大学……后来才知道机械这行,没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沉淀积累,永远只是个门外人,不可能深刻切身掌握与领悟。当然,要是那时是其它行业的公司先招我,我想我就不太会走上机械这条路了,就像一粒种子一样我会生根于最初落脚的地方。或许是命运之神的安排吧,或许是误打误撞地,我进入机械这个大王国,从事与专业及个性相关的工作。0 d' T8 g, Z. n& X
& N. m. h. j# ^8 C( _ a刚进工厂,毫不夸张地说,我不会工艺,不懂铸造,不懂加工,甚至车铣不分。但有三点基础,多年还不会忘记:一是机械制图,在学校时,我机械设计制图成绩是优;二是电脑根基过硬,操作熟练,重新自学电脑制图与办公软件等都很快上手;三是英语基础扎实,刚接触机械行业时,很专业英语的我处理不了,但至少日常话题的我能应对。记得刚进工厂第二天,恰好有一老外来厂,工厂那时缺人,就直接拉我去接待了。当时很激动,学了十几年,终于第一次跟老外面对面用英语对话。+ j0 x: l' w) S: q9 Y$ B
- ?5 d1 }! t6 Y
我被分配到了“开发部”。可这部门做什么的,我一点都不知道。车间有人不屑的说开发是坐在办公室里的。我跟着开发部里的同事好长一阵子,才慢慢明白这里所谓开发不是想像中的“设计”,而是指“工艺开发”或“制造过程开发”,就是开发铸造工艺、加工工艺,设定夹具、检具、辅具,及采用特殊刀具,等等,总之任务是让一个零件如何从图面变成实物,并且还要充分利用工厂已有设备,尽量用高效、经济、防呆的方式。% U( r6 _2 D/ u- V5 A# Q( ?2 O
1 w; m$ n. X8 m
在报价成功后,正式量产前,一般是要先制造样品。从模具制造,到铸造、加工、表面处理,再直到包装出货等等这整个阶段,做为开发人员,要全程跟踪,并且要有制造与检测的技术基础,经常要呆在现场,要有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有能清晰扼要表达客观事实的能力。这家台资工厂,靠接单生存,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不停地接单代工制造,出口销售,赚取差价。工厂只有争取样品及早获得客户认可,客户才会下达正式的量产订单,有订单,设备才不会停下来,工人才有活干,车间才会运作;产品发货了,工厂才会收到货款,才会持续运营,所以老板对开发抓得很紧,夸张打个比喻,几乎天天拿着鞭子在抽打开发部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