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7-3 0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定向招聘”的“权力”影子# I; r$ c# d- Z' _
# j ^& C6 d! l& v “量身定做”的招聘条件
]$ H1 T; r% A; E
. J8 [6 t$ I! A1 R2 } 一般来说,人员招聘是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依照市场规则和人力资源规划的要求,通过各种可行的手段及媒介,向目标公众发布招聘信息,并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招募、聘用组织所需人力资源的全过程。它具有公平、公开、公正的特点。但是,目前一些单位的人员招聘却开始“走样”。1 q6 s+ P' p3 g' J) J7 o/ i
6 M/ _% F! `& a a- ~. e5 w, }
据报道,福建省屏南县财政局下属的收费票据管理所计划招聘一位工作人员,发布的招聘条件十分苛刻:“获得国外学士学位,国际会计专业,大学英语四级,屏南户籍,女,年龄25周岁以下。”还要求应聘者既要是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还必须获得国外的学士学位。该招聘条件发布后,引起了舆论巨大反响。据相关媒体深挖发现,这次招聘只有一个人报名,而这名应聘者的父亲就是福建省宁德市的副市长。
5 ^0 ~3 R0 `9 I* @+ O
+ _. O! o- E# z( ]5 t 而日前,媒体又再次报道出该县县委党校的一次公开招聘,招聘的条件同样是非常怪异。招聘的岗位是中共屏南县委党校教师,人数一名,条件包括境外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毕业取得学士学位,接受英语语种授课具备英语六级听说读写能力,女性,22周岁及以下,共青团员等,这样几近于内定了招聘对象以及录取人员。# d2 r$ e6 p7 e' m# e. ^
& K, g6 g& s* I 类似荒唐的招聘绝非个案,此前经媒体曝光的就有南京某单位招聘4人有3人是局领导子女,浙江平阳县“父亲招聘儿子”……9 ~0 W8 P) R2 c, I, m) u
& C7 U& }+ m: q. w6 h8 i# g9 t$ U
有失公允的“定向招聘”
7 W8 s& Y% f! N F) f: t/ }/ ]" i# R1 ]+ Q6 q8 T
“公平、公开、公正”的人员招聘具有吸引优秀人才,激发现有人员活力的重要作用。但是如果人员招聘失去了公平性,则对社会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6 r% L3 i6 y2 D# G, g$ Y1 T% X
2 v9 h' A+ _, j- }- K% o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如果人员招聘有失公允,就会失去真正有学问、有能力的人才资源。人才资源是一种能动的、能够不断再生及扩展的、并具有无限潜力和成长力的资源。真正的人才资源对于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8 Q# w4 j# a# D1 g" E0 w0 i u. _; r) L' y
古人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因此,有失公允的人员招聘,对于应聘者来说,会使他们失去发挥能力的机会。就如同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一样。如果这样,对于有才、有识者来说,是莫大的不幸;而对国家来说,也是非常大的损失。. P- }8 V, h4 ]* @
' S' c9 I) T. H$ x+ p( j/ E4 @ 公允价值亘古不变。有失公允的人员招聘,会严重损害政府部门的形象和整个社会的公信力。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公平最能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就业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保证基层事业单位公招的公平、公开、公正,无疑是对政府公信力的又一次考验。德国社会学大师卢曼曾说过,当一个人对世界完全失去信心时,早上甚至会没办法从床上爬起来。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是代表政府的,其出发点应该是面向整个社会,而不是特定的人群。如果违背了这一点,就会对社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甚至危害。. L/ W2 g9 a3 d
, d% L/ E6 R/ h6 r1 x }# S
“定向招聘”背后“玄机”何在
" Z- d; N; n1 o( h( \. p& K$ E
9 [; L' x) m6 `3 A0 x 据公开报道的定向招聘事件来看,几乎所有的事件背后都有“官”、“权力”的影子。用人单位在制作、发布招聘条件时,在“官”、“权力”的影响下,通过暗箱操作,使预先内定的少数人符合招聘条件,从而大大缩小应聘者的范围,达到预期目的。) e, n/ j0 b1 j4 E
' H/ H9 [7 w# H 定向招聘是暗箱操作的结果。暗箱操作的本质是公共权力的非规则化使用,而之所以会如此,驱动力往往是私利。暗箱操作近几年来凸显,源于转型期公共资源权属改变以及使用中的巨大利益。暗箱操作已经渗透于社会生活诸多领域:在大学生转系、中小学收费、政府采购和投资项目、房屋拆迁、公务员考试、干部任用、国企改革等等中都会发现。可以说,如此广泛存在的暗箱操作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生活失序的一个重要根源。4 R% {( a3 c) A3 d8 ~; S j: e
6 ` s# W/ v0 a 暗箱操作现象虽然涉及的领域涵盖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但在这林林总总的暗箱操作现象中,有一个永远不变的身影,这就是权力。关于权力可能有着很不相同的解释和界定,但在最简单的意义上,权力实际上就是能够决定什么的能力。“领导批示”、“领导打招呼”,甚至一个暗示,都是其中重要元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定向招聘事件是目前权力运行不受监督和制约的产物。我们知道,权力的行使在许多情况下是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我们似乎就可以说,涉及的利益越是重大,人们不公开使用权力的愿望就越强烈,所带来的后果也就会越严重。
3 N8 D0 n2 G7 j' |4 s# [) i$ Y0 s' N+ g( K% I0 u! O
“显制度”如何约束“潜规则”0 E. Q$ T- _. [! f; Y
- W$ {1 z/ s0 T
在新闻舆论的监督下,“屏南定向招聘事件”最终以相关负责人辞职和道歉而结束。乍一看,这好像是舆论监督取得的胜利,舆论监督击败了定向招聘。但是,如果不从深层次来找原因,用“显制度”约束“潜规则”,那么,类似的“定向招聘”还会重出江湖。
/ P7 g# ?8 C [+ T8 }' f. Z# I1 U3 R
首先要使人才招聘和录用在阳光下进行。公开招考最终取得公平、公正的核心在于真正公开,除考试程序透明外,根据有关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招录有关的信息都应置于阳光下。第一,招聘信息要公开。是何职位、要多少人、条件如何等等,应通过媒体告诉给尽可能多的人,一方面给就业者以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增大招聘透明度;第二,过程要透明。整个操作过程要在阳光下进行,让每一个关心此事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及时向公众通报情况;第三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让群众、媒体、社会、政府等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以防暗箱操作。
& \+ Y2 s+ u1 ^# g6 [7 C
8 e7 x0 v: L. V( s: Y# o6 [: O9 r 其次要加大监督、处罚力度,严格问责制度。由于定向招聘事件的出现都有着“官”、“权力”的影子,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如上级部门、纪委监察部门甚至公安部门等等)都要对用人单位加大监管力度,建立起完善的监管体系,斩断相关部门与利益方的利益输送链条。对于事件部门和相关负责人要进行严厉的处罚,提高违法者成本。" N& W# L5 g* n$ m
: |/ p; R, F! [7 m) U L' g
最后是要建立健全招聘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公开招聘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完善而强有力的组织制度作保证是不可想象的。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公示、举报、申诉和诚信制度,并建立评价质量监控及完善机制和管理制度,对前、中、后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既保证了单位的公平公正操作,又使应聘者的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因此,从一系列的招聘潜规则事件中我们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如何避免公务员招考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更应该深入到招考规则监督以及透明性等体制中去,否则招考公平只是空谈,今天这个地方出现定向招聘事件,明天又会在另一个地方重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