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6-9 13: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调查显示近四成高学历求职者加入“弃档族”+ P# m9 [* ]/ V, o
& w7 Z# h3 m' R& w) J) ?8 |9 D 调查显示,近四成高学历求职者加入了“弃档族”,不少毕业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档案放在哪里,到头来才发现人事档案没处理好,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大学毕业生对待自己的人事档案主要存在哪些误区?档案应该如何处置?今日起,本报推出《毕业了,我的档案该放在哪?》系列报道,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参考,也欢迎同学们拨打本报热线96333提问或提供好的经验。
0 {9 [" ]8 \1 W( U+ a. K7 P3 e0 a& @: o! f) U5 Q5 V
“学校、家里和人才市场都找遍了,就是找不到我的档案!”大学毕业后漂泊了两年,终于找到满意的工作,这本该是件高兴的事情,但小肖还没来得及高兴,麻烦事就找上了门:新单位需要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本以为毕业后人事档案会自动转移的小肖发现,自己的档案已不知去向,无奈之下小肖向晚报热线96333寻求帮助。6 g! c8 l: }4 I
4 W3 Q0 M( p W0 a) t6 I( s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高校毕业生最容易出现三种档案问题:一是留在自己手上,成了不被承认的“死档”;二是把档案托管到相关机构,从此置之不理,直到用时才回头查找;三是毕业时未办任何手续,任档案“自由飞翔”。
; W* N/ C2 B! Y' O% T; y6 {6 B" P: Z. G: R: M5 p. C( K
自存档案变成“死档”( a% w3 l5 z1 m5 w5 n3 Q$ e& a
* z; \, y& L( N
王先生2006年大学毕业,先是在深圳一家电子企业工作,他并没有在这家单位长期工作的计划,因此没有到单位人事部门办理档案寄存手续,而是把户口和人事档案从学校“弄”出来,放在自己家里。之后,王先生一直在全国各地“漂”着,把办理档案手续的事忘记了。. t. P* L- a& K1 o' n' n8 D0 k
; A! v' ~+ P. u+ O1 s: C0 A$ } 直到前不久,王先生返回家乡长沙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单位要求他提供人事档案办理社保,他从家里翻出了放置5年的档案。可是,相关部门告知,私自保存的档案,是不被承认的,不能给他办理社保。- w6 d' ^8 \# L1 y' p) n
3 _3 d. Y8 D# _8 B
工作10年,档案身份仍是“学生”: Z9 ?1 g/ L# z5 P2 _6 C3 y
2 m" l1 q! p" Y: j 除了个人保存档案外,有的毕业生把档案存进人才服务中心,就以为万事大吉,莫名做了“弃档族”。% A. }' U. _7 | C" r, b* ^% y
- J+ P9 U# Z/ d3 j 在一家媒体工作的刘先生毕业已经10多年,当年他缴了两年的代管费,就把自己的档案托管到长沙市人才服务中心,随后再也没去管过。
4 q8 i/ `; z6 F* j% C9 i
/ l# O. A, z L0 i* z' h 直到今年,他打算评副高职称,需开具户籍证明时,才想到一直“酣睡”在市人才服务中心的档案。令他意外的是,由于没有及时递送相关材料,他的档案内没有任何工作业绩和职业信誉等方面的资料,甚至档案身份仍然是“学生”,不具备评定职称的资格。! `& Q$ B8 y( h" D# f! @ V& X) Y
5 Z$ O4 r) Z, z# U% l
丢失档案痛失公务员资格5 {, l% I# i; q2 D
7 r: a2 k3 q u5 \/ m- B 一些毕业生以为,像升学一样,签订了劳动合同之后,人事档案就会“自动”转到单位,因此没有主动办理任何手续。
: B j) }+ @& `$ k7 c( p" ]$ `
. M; U: T0 g+ j “因为找不到档案,我痛失了公务员的录取资格!”2007年从长沙某知名大学毕业的小双感觉自已很“冤”。毕业后,她先后在深圳两家民营企业就职,没有在意过自己的档案。去年,她为了备考深圳的公务员考试,提前3个月辞去了工作。小双一路过关斩将,笔试和面试都顺利通过。只等着就职时,录取单位要求她在一周之内提供人事档案。
0 z* J: e0 V6 i# I( b
4 Q0 x; I. o* J4 }; M( g 小双奔波于曾就职单位、毕业的大学和人才市场,最终都没有找到自己的档案,因为超过期限,她的公务员录取资格也被取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