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11天前
查看: 925|回复: 0
收起左侧

[其他] 专家指出:母爱泛滥父教缺失导致男孩“娘娘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7 16: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现在常能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儿子缺乏男子气概,甚至有的人嘲笑这样的男孩为“娘娘腔”,男孩儿本身也很痛苦,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哈尔滨市心理学校校长曲伟杰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父亲,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他们患上了“父爱饥渴症”。  据报道,表面看来这些男孩不喜欢父亲,其实他们只是以逆反的方式来表达对父爱的极强需求心理,心理学上称其为“父爱饥渴症”。' {. N9 j8 ~9 @# H  T
  多数父亲由于工作关系,与孩子接触的机会与日俱减,从婴幼儿到青春期的成长过程中,男孩儿往往被母亲、女老师所“包围”,男子气成了他们人格构建中的稀缺元素,女子气过重便成为现代男孩的标志性弱点。
4 ]( k5 N' @% I" W& y; `  母爱泛滥父教缺失, Q2 A" I& M) U8 a6 q
  “在如今的独生子女家庭,男孩显得更加金贵。母亲往往担负了教育孩子的全部职责,然而母亲的过度保护和溺爱,却使男孩的天性特征得不到发展。其实,男子汉气质的形成,父亲的作用更大些。”李文道表示。
/ `! Z# }+ Y' `9 ?  德国著名幼儿教育专家福禄培尔曾经说过:父亲可以帮助孩子确定性别角色,尤其是男孩。男孩子从父亲身上得到的是一种男性应该如何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模式,如果男孩在4岁前失去父亲,他们就会缺乏男性化气质,在性别角色发展中倾向于女性化。+ o3 Y1 p4 Z( @8 H6 |
  在当下的中国,尽管“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传统上的父亲形象从未像今天这般单薄。现在的很多父亲忽视了自身所承担的教养责任,把工作与养家看作父职的全部,有意无意间忽视了孩子,忽视了父亲的教养职责和为父之道。“很多孩子在提起父亲时,只知道爸爸是负责‘赚钱养家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3 l0 H- W* L- @) g
  许多父亲以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天然联系使母亲易于主导孩子的教养,因此对自身教养孩子的能力缺乏信心。# p. Y2 `! v) {3 f, C0 k& [! s
  李文道指出,男性和女性的天然差异使得父亲在很多问题上更趋于理性,而母亲则更趋于感性,父亲相对宏观一些,而母亲相对微观一些。这样的差别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处世方式和判断力。偏于理性的父亲会给孩子更多的权威感、纪律感、约束感。同时,父亲相对果断、坚毅的气质也会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力量、支持和安全感,父亲还是孩子积极情感的满足者。
! M6 z9 T) i( p. A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48.8%的人认为现在的男孩子女性化倾向明显,勇敢担当的精神几乎没有;48.5%的人说中国孩子真正缺少的就是男性教育。同时,53.8%的人认为父亲会让男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44.1%的人认为父亲会让女孩更具有自立精神。
% J" i1 F* o1 i( B6 q  “孩子的成长是不能等待的,父亲必须有所作为。”李文道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