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登录 | 注册 | 找回密码

三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展开

通知     

全站
10天前
查看: 6618|回复: 36
收起左侧

[分享] 老工程师给我的话 受益匪浅 (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0 15: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西吉安

马上注册,结识高手,享用更多资源,轻松玩转三维网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来写这个东西,有卖弄之嫌。不过看着不说,又觉得不痛快。# D4 T; h( P" I" ^) U1 x
    另外,如果你确认机械行业根本就不适合你,也就不用看下去了。5 Y) ~9 J- `+ X/ H" ]$ j- ?
    我自己不是老板,能卖弄一下的,仅仅是如何成为工作岗位的骨干----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描述这种状态,我只是觉得,成了骨干,才能算被认可了,才会有后面的发展。$ w; H# _# X& Z2 \
    很多新手,感到前途迷茫的时候,首先就是抱怨自己在上学的时候没有学到东西,或者书本上的东西不实用,等等。很遗憾,这个只能怨你自己。什么是知识?就是前人经验的积累总结提炼。你在学校里系统的听老师讲授这些经验的时候,我却在车间里,一边干活,一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听师傅口传心授,到底是谁的更具系统性,效果更好?当然,很多人在说,学校里,感性认识方面,不如实践效果好。实践会自己送上门来么??我们在北京参加展览会,国际性的,6个馆全部占满,相关领域的国际顶尖厂家都来了。我跟身边实习的大四学生说,明天告诉你们同学,一起来长长见识。第二天一个人也没来,其实他们也没什么正经事做。这又能怪谁呢?7 T6 M) P9 R4 ?, K- p7 _
    同年进公司的,一个翻译,文科毕业,一个自动化毕业。两年后,翻译对于我们产品的技术性能了如指掌,晋升为销售经理了。自动化却每天还在嚼着口香糖,蜷在舒服的椅子里抄图纸,连我们产品的系列都背不全。难道怪自己没有遇到好师傅么?' x! s8 z3 U" p) X
    我曾经招聘一个生产主管。为了不埋没人才,基本条件定的不高。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小伙子,大学毕业,工作经验3年,换过四个地方,坚持要过来面试一下(这种岗位,5年工龄,跳槽超过2次基本不考虑)。
. f3 e+ z& O# U; J$ Z- ^5 |5 }; ?1 a$ D
我:你为什么离开最后一个公司?(那家公司是做标准件的)
1 W1 l( H2 t! w& L他:感觉太简单,没得学,也没有发展。
. D+ n. E4 q. \/ N) }我:你在那里干什么?
9 M. Z3 _+ U5 `& O他:工艺。
% @3 t9 y# f% Z$ V5 n; A& ~+ }我:为什么想干生产管理?
" `7 X0 Q! z) K7 M他:我觉得这个更适合我。
6 n; z5 g( X/ W# [我:我们公司小,生产管理的工作比较琐碎庞杂,你感觉你的性格适合么?) ]+ P( T$ M7 B( Z5 t
他:没问题的。我在现在的公司做了6个月,我觉得我已经都掌握了。5 j9 N# W& k* r* N6 ^
我:那你说说,你们车间班产量是多少?$ z$ ?7 Y! |; I" @( a
他:??
; \& c9 F, o, o1 Y8 r我:或者,你做工艺的那个产品,每台机器的产能?(他们做小螺钉的)1 q' p- }2 E/ Z% q8 f: E
他:???" {$ [0 g, l' s& {5 B5 U! Y3 M* U
我:你不是说,你对你们公司的产品已经掌握了么? - ]. ?2 l8 D  c1 n1 j, ]- x$ \
他:我只是做工艺,别的我就不知道了
$ b# i/ D. E* m9 G) ?我:你不到车间里看看么?
4 i* W/ h/ v! }  C6 _" R他:看啊,但是我也没算过产量啊。; D2 [, `2 s6 f. w% Y
我:你不观察一下合格率什么的么?
( ?; W$ }5 ]+ j( w( Q8 p9 O" `他:这,,,,一般都是品保部的人,不用我管的。(靠,我当然知道不用你管)
8 G7 ^( [8 r1 x( Y# R6 b我:你吧,还年轻,应该.............
# K/ b4 f! c/ J/ Z- O0 q他:谢谢您,那我走了。
" `: e& C' |2 Q2 D9 s' @: Y
  c: h4 Y/ R" M: ^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满足于抄写一份工艺,盖章发下去后,上上网,聊聊天,上述的细节不知道也就算了。同时也就不要怨天尤人,诅咒这个万恶的社会不能给你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如果你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志可凌云,又不是天才,请从身边的细节做起。
& t* G  M0 K% a% }. ]- J    对于你的本职工作,如果上司问到你,你能做到够脱口而出,信手拈来,你的位置就基本占稳了。如果还有足够的细心和热情,掌握上下工序的细节,左右同事的工作状况(不包括隐私),你就有机会坐在中干例会上向GM提交计划,汇报工作了。再向上,就不用我说了。
8 d! I$ j2 x9 C) ~& q$ H1 i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对于这些琐碎无动于衷,使得自己的梦想最终变成幻想。现实是:无论你做什么岗位,琐事才是工作的常态。即便颇具挑战性的项目,吸引人的,往往也仅仅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 O  G+ X! {, u$ y6 V! @; u! t
    据说,大学的教育,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糟糕的是,很多人,在这一点上,出那个门和进那个门之前没有太大区别。
( F2 K# Y' Z; M6 Q7 b3 ~    做机械的,遇到问题(其实多数情况下根本不是问题,仅仅是一些知识点。机械行业,早就被归于夕阳产业了。一般人很少能够接触到高精尖的东西。你日常处理的绝大多数业务,可能20年前就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且被编写在手册里),应该做什么?
5 }8 N) N% R$ f  E1 w1 Z7 v3 ?$ j我自己的顺序是:1,翻查机械设计手册;2,上网搜;3,去书店查;4,去图书馆查。2 h: l+ e1 A- r/ Z- u4 X. c
我们也有总工程师,而且他还是我师傅,但是我一般只向他请教处理问题的思路,而不是细节。为什么?相信大家都能悟出来。( f( l/ W0 [: G$ l) S
具备自学能力,才真正具备处理事务的能力。1 ^$ T. {9 w2 l4 t' `, e/ P
    当然,有个好师傅,提高效率,少走弯路,自不必说。
9 A! [4 [: o) H6 O, I! }# P' l    问题是:
9 y5 V( `. l( B* t4 n# b( o- z  @    有能力的人,本身就是少数;' Y0 a! e5 w* m- S
    有能力又被你遇到,他还愿意传授,这概率就不高了;8 l4 ]; \8 ]9 D& h  o
    有能力又被你遇到,他愿意传授,你俩又很投脾气,这种事只能用缘分来解释了。(投脾气,合得来,这点很重要)& a9 m% q& {, W5 J, p
    上面的条件都具备,还要有个公司给你们提供环境。而且这个公司给你(们)的工资不低,让你安心留下来半工半读。: F4 k% _4 X- ?# M5 I! ~
% o% w1 `; I  l. V8 [0 c
    换句话说,就是你,一定要进入一家效益不错的民企或外企(工资有保证),而且这个企业还要具有国企那样的传统人际氛围;你的师傅还要先于你来到这家公司,同时这个人还要有博大的胸怀,优良的个人品质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工作又不能太忙.........
" W: u' t0 M6 ?& Z1 {* o9 F, Y我自己都觉得像天方夜谭了。4 R$ b) O. W: l7 S# i
2 B. u" e- Q4 T  }' c2 a
    你不信么?; \/ I5 K7 M  Y2 U9 h
    告诉你,我公司的总工,一牛人,高中毕业后挖了两年排水沟,而后赶上恢复高考第一批考上国内排名前十的大学,的这样一个老工程师。技术部那几十号人,能让他有耐心传教十分钟以上的,只有两三个人。当然,这两人也是响当当的骨干。
  {/ j9 P. B. |" @4 h所-----以,最好不要把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当作自己后半生成败的赌注。
4 L' o1 f  e# D   看过大把的新面孔来到这里问问题,好像他们根本就不知道《xx手册》到底是神马东西。如果真是这样,请耐心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机械设计的,仔细看一看成大先主编的那套绿书的目录!或者花费两三天时间,简单的翻翻这套书的内容;搞钣金的,翻翻王孝培主编的《冲压手册》;搞工艺的,翻翻杨叔子的《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等等。如果你工作在小民企,老板不舍得买这些资料书(遇到这样的老板,趁早换地儿吧),请带着干粮到书店。
" {; X' B* c$ L' i- ?7 x* o    有问题优先请教手册,至少有如下几个优点:! W  C% k! q$ s' l( g, Y0 u
    1,手册上的答案,基本是精确的,虽然有的时候有些落后。而不是我们经常从师傅那里得到的类似:“大概,一般”之类的,中国人常用的说话方式。: D% o( S$ Z2 b7 H( W+ ~
    2,查手册,很难一次翻到所需的页码。随翻随看的好处,就是你又知道了手册里其他的内容在什么地方,甚至发现了你之前一直在找的答案,甚至发现了暂时与工作无关但是你很感 兴趣的问题。
. n( L2 P' Z- Q1 `4 A    3,如上之后,再遇到其他问题,你很可能会发现,这个新问题,好像在手册的什么角落里见过。
/ \9 Y/ v1 v( U! U6 t/ X; n    手册上查不到的,比如,超出了自己行业范围,上网搜,是最便捷的办法。如今专业论坛很多,有大把酷好卖弄浅薄(如我本人)者暗中指手划脚。当然,经常光顾用得着的论坛,混个脸熟,也是必须的。这样才好厚着脸皮求助。
5 K6 ~+ _' f# J: n; o    新的、系统而可靠的东西,很多还是被印成书来赚钱了。所以,去书店查资料,也是重要手段。遗憾很多书店,放眼望去,满是成功指南、发财秘诀之类的垃圾,而见不到真正科技书刊。
1 U" w$ U2 a5 T5 @    自立更生的终极的解决之道,就是去图书馆。优点自不必说。缺点也显而易见:效率极低。你会发现,你要拜读的那本书,十之八九是馆藏善本,需要一系列手续,方能到手,且只阅不借。无他,带着本子去抄吧。(这点,深圳图书馆比较好,服务人员态度和蔼)
2 y  E% w6 G: `; B    到此,如过还是没有解决问题,请发帖到论坛,向网友求助。我保证,论坛内,定能引出一班难见首尾的深水老怪。没准你的问题还能入选论坛年会的议题,成就一群有志创业之士。
  N8 `8 w& G2 E
3 `3 ?" ~: o, j5 o    有了指导思想,剩下的就是方法了。
' M  N5 B3 v/ p5 G/ ~& I1 b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不过基本思路还相通的,不必多言。如果还是觉得无从下手,出个小主意:
9 w! q. I* E, f# K  T    比如,把别人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穷究一下:论坛里有人问,车床主轴如何调整,同时论坛里还有《机械修理手册》之类的技术资料。能不能麻烦您连夜查询一下,给个标准答案?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专业是钣金,跟这个不搭界,那我也说不出什么。问题是,请记住,你不是工作了十年以上的资深钣金工程师,而是日夜梦想着有一天买车买房娶老婆的机械小生。
/ C/ t1 Z, r' t5 n
- w1 _! t5 i  Q) R& h. H    对周边的事情有兴趣、有热情、有好奇心,是能够达到上述要求的前提。前两天北京聚会的时候,害怕伏枥老师说过,网上的一个“恒压”问题,讨论起来自己不熟悉,每天早晨查工具书然后回帖论战。害怕伏枥老师说,也只是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并不是与自己工作相关,事后了解了好多液压方面的知识。2 B  _( B# E2 ~+ v5 m
同样,现在论坛里还在讨论PV值的验算问题。虽然那个问题本身是针对机械密封的,你可千万别认为,除了水泵,别的地方就用不上了。比如说,机械结构里非常常用的滑动轴承。6 A' n8 D) q' D  N/ `+ |2 c
    上面的演练过后,重要的,并不是你知道如何调整车床主轴,或者怎样计算石墨轴承的PV值,而是掌握了如何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1 W/ `: m5 a, B2 M6 o) s! a
    上面说了《手册》们的重要性。当然,重要的还不只这些官版《手册》们。质监总局的人自己都承认,中国的标准,落后欧美很多,也就达到人家一半的水平。勤跑展会,就会发现,还有那么多新鲜的东西。这些被“拿来”或“送来”的新工艺新产品,一时是收录不到我们老掉牙的手册里去的。更重要的是,很多公司(更多的是国外公司)的产品手册里,提供的使用方面、指导性设计数据非常详细。有了“米”,剩下的就是看自己是巧是拙了。5 N6 N9 ]3 t& u' s2 K

# Y% y8 j+ z" @' _- A5 L    机械行业的实践经验,包括技术的和管理的,得到的方式,与其他行业似乎有区别,特别是工作环境方面的。; y8 n% C9 c& {
    我也想整天呆在办公室里,吹吹空调,喝着加非,用21寸的液晶显示器假装画画图----其实不是我自己画,我只要看看图纸是否干净,签第三排的字就好了。但是,想达到这个境界,一般要经过20年左右的机油熏陶,噪音洗礼,或是其他的,总之是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恶劣条件。/ A2 X$ v; J7 t* a+ Z
    我们电气总工,享受政府津贴的,仍然经常陪着我们在现场,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儿女看他太累,最终劝说他退休后马上去了那个流放囚犯建立起来的漂亮大岛国。! ^3 C4 |) ], l* x5 |1 ?1 \
    其实,在车间,也是有方法的。看,永远代替不了动手操作,你永远发现不了,自己设计的倒霉结构,会浪费工人多少时间。当然,如果你还能讲一两个暧昧的笑话,与工人打成一片,你会发现,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除了当年不爱读书,比你少背了几本手册以外,与你是一样有才的。
0 P' S* [1 r' h% b    简单的东西,玩儿熟了,就是技术。卖油翁的故事小学就应该学过,卖油老头儿说过什么?/ `8 u, w3 r+ l' a! ^3 K
“无他,惟手熟尔”。
2 N* \  t, C0 {3 o- [    本坛内有帖子说明什么是熟练使用CAD软件的标准。我本人也偷偷摸摸的按照标准验证了一下。实话说,我个人的熟练程度也就是达到要求的80% 左右。即便如此,我仍然敢大言不惭地说,在我坐过的办公室里,我是画图最快、键盘命令使用最熟练的。甚至有人见到我在AUTO-cad中使用%%P输入正负号都惊诧不已,因为他说这个没学过,只会鼠标点开对话框选择修改!此等工程师,与手工画图不会用三角尺无异。* S: N/ ~; l$ m' E
    你认为不重要么??我给你举几个例子:
4 x& a" y) ~6 Z+ g% c    钳工的基本技术有几项?锉、锯、錾、钻。现在还有较大实用价值的只剩下钻了,其他的,慢慢地都被机器替代了。磨钻头,就成了重要技术之一。不要小看钻头,要想随手磨出一根定心好,两边排屑的钻头,你要每天钻啊钻、磨啊磨。半年左右,基本就信手拈来了。这,就是你梦寐以求的、所谓“师傅”们具备的技术之一。而且我坚信,是不能以快餐的方式传授给别人的。
* u' }  x8 V) i    对于工程师,熟练使用软件(2D,3D,办公,等),熟练使用手册,与工人熟练使用钻头车刀没有区别。停留在“我知道每个命令的用法”的阶段,基本可以认定是外行。就如同,你也知道盐,是咸的;醋,是酸的;糖,是甜的。然后你就认为,自己可以应聘做厨师了么??4 o) a, t/ m6 x
    不夸张地说,能够真正熟练地使用自己应该掌握的工具,就会大大拓展工作空间,甚至打开另外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5 u$ `1 B9 j; \( y
    重申一遍,上述这些,仅仅
. ^& O& k$ Y0 F/ g* t! y& [可能9 T3 A* _; }/ E4 _/ ?
让你尽快提高业务能力,成为$ B2 M0 C, T# X( T( I; f
工作中的骨干。至于更高的发展,涉及个人特质、发展环境、运气之类,怕不是别人经验可以借鉴的着的。
发表于 2010-12-20 17: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宁
好像是中国机械社区上的文章
发表于 2010-12-21 16: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还差很远啊!
发表于 2010-12-21 16: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信阳
搞技术是有苦又累的工作,既要细心又留心还不能出大差错。现在的年轻人一般接受不了。
发表于 2010-12-21 16: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有道理,领教了!
发表于 2010-12-22 10: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文章不错,值得深思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3 10: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吉安
再来看一遍 感触好多啊
发表于 2010-12-24 15: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感慨颇多啊
发表于 2010-12-24 17: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有道理呀,路很长呀
发表于 2010-12-24 19: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滁州
求实,务真!
发表于 2010-12-25 08: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看完整篇文章,受益匪浅,非常值得回味!
发表于 2010-12-27 08: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挺有感触的,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0-12-27 09: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很久没有这样静心下来看完一篇文章了,感触还是挺深的
发表于 2010-12-27 16: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包头
很精辟!很受启发!
发表于 2010-12-28 16: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金华
很精辟!很受启发!
发表于 2011-1-1 00: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这篇文章写的真好!!!如早看到几年就好了。
' j6 |! L5 f( l. t) l& o8 ?
4 `: q. n, m* u0 c) ^) ?. `! l8 W6 z5 C$ k/ c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满足于抄写一份工艺,盖章发下去后,上上网,聊聊天,上述的细节不知道也就算了。同时也就不要怨天尤人,诅咒这个万恶的社会不能给你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如果你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志可凌云,又不是天才,请从身边的细节做起。
. C7 S, w0 I. k- U6 [# h    对于你的本职工作,如果上司问到你,你能做到够脱口而出,信手拈来,你的位置就基本占稳了。如果还有足够的细心和热情,掌握上下工序的细节,左右同事的工作状况(不包括隐私),你就有机会坐在中干例会上向GM提交计划,汇报工作了。再向上,就不用我说了。+ y' a7 g, f' z. S; G4 m9 G

& N; w. V& A# t) `  说得好,身边细节的重点都给出来了!!!
) R8 P& V% k" w: d) W! Y$ l+ M& P  I- i' }, R
8 q4 S- ]9 d9 w
    当然,有个好师傅,提高效率,少走弯路,自不必说。& a1 Y2 N" L8 r5 e
    有能力又被你遇到,他还愿意传授,这概率就不高了;0 r+ |0 `4 F% [: y8 d5 W
7 R5 L& ?4 Z% ^# {+ A# s) J
   有个真正的好师傅,那真的是不容易啊' f# E: t/ ]" d6 l7 T4 _/ o1 M: e
0 W9 p5 B3 u$ F! N
) j4 |, m. F2 G1 X, b; \
        所-----以,最好不要把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当作自己后半生成败的赌注。/ G, c- L6 k& ^! U  H6 k0 ]4 S! o
" Q2 S* S6 o! a$ x- v& I4 c
  有的大学毕业生,在校可能是高材生?个性很有,刚到就给你看脸色,怎样?真有这样的
& v, z) F$ d2 m: M7 X8 F
) Y) T8 ?# j& }3 d    新的、系统而可靠的东西,很多还是被印成书来赚钱了。所以,去书店查资料,也是重要手段。遗憾很多书店,放眼望去,满是成功指南、发财秘诀之类的垃圾,而见不到真正科技书刊。
0 u2 t* D; c. L+ D2 ]   
+ x6 G# H  S4 o7 R6 d% o   好的技术属很少
1 H& T6 e) n& h2 W- K! U    对周边的事情有兴趣、有热情、有好奇心,是能够达到上述要求的前提。前两天北京聚会的时候,害怕伏枥老师说过,网上的一个“恒压”问题,讨论起来自己不熟悉,每天早晨查工具书然后回帖论战。害怕伏枥老师说,也只是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并不是与自己工作相关,事后了解了好多液压方面的知识。
9 I: n- p8 {, |* U. R.
发表于 2011-1-1 01: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文章不错,值得深思
发表于 2011-1-2 12: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术业有专攻,不可千篇一律。
发表于 2011-1-11 18: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关键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去思考和总结,当然,一定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发表于 2011-2-17 0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谢谢楼主的提醒。
发表于 2011-2-17 14: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有道理,值得深思!
发表于 2011-2-18 10: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受益匪浅,谢了
发表于 2011-2-18 12: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值得一看的文章
发表于 2011-2-21 17: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晋城
兄弟   写的好   可惜我的当年激情燃烧完毕。。现在在做编程。明年想换做生意。。技术这行,真累。。。
发表于 2011-2-21 22: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值得好好思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Licensed Copyright © 2016-2020 http://www.3dpor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 ICP备1300882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维网 ( 京ICP备2023026364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