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网

标题: 静压动力装置——多头泵、齿轮分油器样本 [打印本页]

作者: 使力    时间: 2011-4-18 21:57
标题: 静压动力装置——多头泵、齿轮分油器样本
本帖最后由 洪哥 于 2013-5-1 19:42 编辑 $ Y! L  J8 y! A9 X. p5 I
4 r7 E! K9 |$ @7 [9 w( ?3 S! z
下面是恒流静压动力元件——齿轮分油器、多头泵系列产品的样本。( q* G* ?) V0 p; ?
它主要用于重型机床的环形导轨副、直线导轨副、静压主轴副。  P# G2 w$ \( E7 l* S  n6 A
希望对业内朋友有用,并热诚欢迎各位朋友提出您的任何疑问或要求。
1 }" T: _* D$ s# Z谢谢!
) |, t9 d: q# f0 ?& X: T( E: i9 ]2 @% \; l  D/ v4 {
      
该产品已在全国各机床厂和加工制造厂的设备上得到广泛使用,并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楼主是位睿智的人,做事特9 q! R; y0 U" s* R0 k5 F
别严谨,更重要的是他能花很多心思帮您解决问题。这样的人做老板、这样的老板做出来的东西,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 A" e9 }: k- @& l4 ~8 S8 W                                                                                                                                                                     ——洪哥评语1 S- a0 B8 e  g  d* t: [
~~~~~~~~~~~~~~~~~~~~~~~~~~~~~~~~~~~~~~~~~~~~~~~~~~~~~~~~~~~~~~~~~~~~~~~

作者: 洪哥    时间: 2011-4-19 20:40
1# 使力 . a9 K2 E1 ^, A; Y; M5 l# h8 N( v
非常好的产品。很可能我们今年会订购一台大流量的齿轮分油器。
作者: 洪哥    时间: 2011-4-21 19:37
1# 使力 1 q6 V8 E) t) W+ G) D, S% J
我首先来提个问题吧:
) F( ?9 a3 f6 s6 l2 k: B如果齿轮分油器前给泵的转速是可调的,请问在这种条件下,那么是否可以实现大型立车工作台浮升量的可调呢?
作者: lsq12345    时间: 2011-4-22 14:36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实际上不是那么明显。
作者: 洪哥    时间: 2011-4-22 19:47
4# 李绍起 % N3 V# q5 g8 _$ O0 @5 o- o$ O
哦?为什么这么说呢?有这方面的经验?多大的立车?具体情况是~?
作者: 使力    时间: 2011-4-22 21:30
4#说的对,我再往里说。
, T# R0 R" }9 b2 q' y6 \2 i  Y找一本液压方面的教科书,看看“平行平板缝隙节流流量”章节,就明白了。
4 z# K, h0 h  f. x流量=f(浮升量×浮升量×浮升量)
' H6 }' Y3 o* Q. V* k2 n表明,如果浮升量增加到原来的一倍,流量必须增加8倍(其余参量不变)。如果流量调节比满足不了上述要求,也就是4#说的“实际上不是那么明显”。
作者: 洪哥    时间: 2011-4-23 20:41
本帖最后由 洪哥 于 2011-4-23 21:09 编辑 / F$ k7 p5 ?6 z

+ N7 Q, j; z' }2 f  o1 T      非常感谢各位参与!$ F; @( v% m3 W5 v
      现在我们拿楼主FCB-B-16头齿轮分油器来讨论吧。16头齿轮分油器的最大总流量是9l/每分钟, 如果我们将它用于16米立车环形导轨副的液压系统中,并且在它的前面配有总流量与之相对应的前给泵。现在我们假定,工作台在300吨满载情况下的浮升量是0.1毫米(正常);可当换上重量仅为30吨的小工件(或更轻)时,它的浮升量却是0.3毫米(过多)。- ]) ^  X5 p& N! g4 ~2 e# u+ f% A
      立车工作台(静压环形导轨的)最大承载力在设计方面是没有问题的,能够满足技术要求,但是,当工作台的承载量较小时,它的浮升量却往往过大——这就是问题。
4 Y& [% {' ~: u2 U5 v7 D  Y- k      我想:1)所谓改变流量,实际上是要“减小”流量(以满足轻载时降低浮升量的愿望)而不是要额外增加流量。

2 j- T9 V0 _0 Z0 Q* r: |. {& R               2)如果前给泵的供油量做到可调控(如变频装置+变频电机——此处不讨论)的话,那么FCB-B-16头齿轮分油器各出油口的油液(能量)似乎也就随之可调控了,工作台的浮升量也就可以进行调控了。
; I' Y; q% T2 Q3 c      现在我要问:假如前给泵的供油量由额定流量的100%降到40%,FCB-B-16头齿轮分油器是否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呢?流量减少了60%,难道工作台的浮升量还会不变,或变化不明显吗?显然,这种说法是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

- u% D+ u% r# Q& ^8 Q- K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实际效果不明显”似乎暗示已做过试验。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应该找出原因才是。" \! ^( c, a0 V
      楼主的产品已经用得也比较多了,是比较成熟的,我只是想能不能将此产品的应用扩展一下,所以才有了前面的话题,这正是我想与大家进行讨论的核心。

3 W, t2 q/ Z) ~& x  v      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作者: 使力    时间: 2011-4-25 11:28
本帖最后由 使力 于 2011-4-25 11:29 编辑
$ z& V0 N; O7 P  u& z5 I2 v( c" V6 Y
- r$ u) @% T8 I改变流量其实是给定一个能满足工件加工精度要求的立车工作台最佳油膜,目前,前给流量调节有以下几种方式:
$ z; v' l) O9 G+ D1.用限压式变量泵调节,有手动调节和远程控制方式;
6 A3 j& N$ T7 O5 m2.采用多个定量泵,通过不同的组合,得到不同的流量。此方式常在大立车上采用;! J* S5 r' M6 W8 d5 w" Y6 h
3.通过旁路节流;(本人不认同此方式)2 Q" ^4 k! f6 ?# ~: Z( h
对于流量调节比大的系统,建议采用2个齿轮分油器,轻载时只用一个,重载时用2个,因为,齿轮分油器有一个最小流量要求,这是考虑油的脉动,还有一个最大流量限制,这是考虑分油器寿命。
作者: 洪哥    时间: 2011-4-26 21:19
本帖最后由 洪哥 于 2011-4-26 21:22 编辑
- }( n; G4 \: _5 ^
! H4 f3 ^/ C0 {5 Q8# 使力
8 r; X) u7 j3 f) B
" M6 |  I" z2 D# ^3 o的确如此。! g% ~( L6 w) y1 k) l( Y: Q
      以前采用远程控制装置来控制油膜厚度的方法是比较多的,但效果等方面也不是很理想。如果“降低额定流量”的方法,那么油的脉动的确是个问题。嗯,用两套不同流量的泵,,,似乎比较好。
- ]$ Q# i2 N. `, ]感谢参与!
作者: 使力    时间: 2011-4-27 21:45
本帖最后由 洪哥 于 2011-4-28 14:49 编辑
8 A" s7 @0 ^$ N! q
" ~2 J4 Q  a1 W; F0 L+ v8 i, z上图和下图向大家展示了国产多头泵的制造水平。
, n) r% |0 i* w' _0 h9 j( m0 S: o8 `! H; D1 ?! t
      以上产品在国内机床制造行业已经应用了26年,非常成熟。今天,该公司的产品无论是质量和生产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越来越多地受到客户们的赞誉。——版主评语。
作者: cubalikun    时间: 2011-4-27 22:50
以前认为多头泵非VOGEL无它,看来要多学习了解国产的东西,佩服!
作者: 洪哥    时间: 2011-4-28 15:01
以前认为多头泵非VOGEL无它,看来要多学习了解国产的东西,佩服!3 H6 w4 R, _2 G/ N; T, `: F7 x6 z
cubalikun 发表于 2011-4-27 22:50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b9 ?2 K; e" ^0 e0 ?6 _& ?
     多头泵已不再神秘。我们的机床设计者应摆脱传统观念和盲目的依赖恶习,支持民族产业的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愿望和责任。
作者: 黄金贵    时间: 2011-4-28 20:32
我看到,有厂家在多头泵每个出口接一个液流阀,有的厂家多头泵出口没有液流阀,请解释,谢谢!
作者: 洪哥    时间: 2011-4-29 08:51
我看到,有厂家在多头泵每个出口接一个液流阀,有的厂家多头泵出口没有液流阀,请解释,谢谢!
/ e* F; t, q9 s1 ^! \黄金贵 发表于 2011-4-28 20:32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x- K# z1 K" T  p4 D' }
    “多头泵每个出口接一个液流阀”?那是测压接头吧?如果输出口都加溢流阀的话,那么应该会多出不少泄油管,而且调整时要极度小心,还要有经验。我认为这种结构会使得环形导轨副完蛋的概率变得极高。" h# n% m9 }/ o0 ^' i" Q) f7 w
谢谢参与!
作者: 使力    时间: 2011-5-1 12:26
13# 黄金贵
: ~2 V7 n" G4 I! G+ ^9 E* y( C  x! B你说的前种用法,在国内很多厂家的静压系统中采用,特别是一些龙头老大的机床厂,而一些后来者也不假思索照抄,如本论坛的帖子http://www.3dportal.cn/discuz/viewthread.php?tid=1029408&extra=page%3D1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 M3 i) V% u8 e5 [9 z  I2 g6 q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帖子中是沈阳机床的落地铣镗床X轴静压用多头泵系统,而他们在回转工作台上也是这样用的。为什么说是不假思索呢?据我的了解是,最早是由德国的机床上学来,然后,就用,不论是恒负载还是变量负载。2 a8 u) x9 A: j
我们已经了解很多了,采用多头泵的静压系统是一个恒流静压系统,多头泵每一口的供油必须全部供给一静压油腔中,通过节流边这一节流阻力,通过压差产生承载能力,静压油腔压力是由负载决定的,不是由系统调定。如果旁路一个溢流阀调定压力,那么,此压力同油腔压力一定有三种情况:大于、等于、小于。
8 g& P3 L  B. }$ I4 ^0 f: |1.大于时,溢流阀没有溢流,溢流阀可取消;(就是后面的没有溢流阀系统)! D' F& [$ z, A' a1 f" X
2.等于时,不稳定状态,最不可取;
% @; |, |/ I2 Y. ]3.小于时,类似于静压卸荷状态。% h) h7 r; c  B
说道这,应该对用与不用溢流阀有一个认识了吧?再想想,用于恒负载、变量负载的可能情况吧。1 s' B% G- h) o
国内的几个大机床企业用法不尽相同,但大部分是不接溢流阀的。
作者: 黄金贵    时间: 2011-5-2 22:03
使力前辈,还是请你解释一下关于恒负载、变量负载的情况,谢谢!
作者: 使力    时间: 2011-5-3 21:02
回转工作台静压负载是变量负载,如果出口接溢流阀,而溢流阀压力调定置按最大负载,那么,也就是前面已说的,溢流阀可取消;如果压力调定置小于最大负载,那么,油腔压力小于调定置时,有油膜,油腔压力大于调定置时,没油膜。那还用静压做怎么呢?
6 `( }* f. _0 F我也了解过沈阳中捷,他们的设计主管和设计也知道,应该取消溢流阀,但领导不同意......
作者: 黄金贵    时间: 2011-5-7 17:36
再问:静压计算公式好多,不知道用哪个?
作者: 使力    时间: 2011-5-9 13:23
用那个都一样,全都是由牛顿方程导出来的。
& O) R) E0 |7 M) t) A不同点是,各公式用的单位不同,比如流量,有的是ml/min,有的是ml/s。等等。
作者: ykjlife    时间: 2011-6-13 09:43
17# 使力
& |# |7 V! P$ X- C5 y% z# l2 D$ z7 o& S9 i& l% a7 K% `

; X5 t/ a! c. i9 l2 f==============4 D7 m: Z9 J. K' W* G
我这边的设计是在任意出口增加流量发讯器,是不是能好点,我是刚涉及这方面的设计。
作者: 使力    时间: 2011-6-14 22:32
如果计量用可以,否则还是测压好 20# ykjlife
作者: ykjlife    时间: 2011-6-17 10:07
请问使力前辈怎了联系啊?我公司想定一批齿轮分油器 21# 使力
作者: 使力    时间: 2011-7-2 22:30
谢谢洪哥关心,我们已有接触。
6 ?4 D' P8 z' P) A4 p$ \5 E, ]! j最近,接触了使用静压最早的工厂,发现在一直的使用过程中,照搬照抄,把以前的试验研究结论都忘了,有的数据都不知道出处,出了问题不从自身的过程中分析。。。就说这些
作者: 洪哥    时间: 2011-7-3 10:20
23# 使力 % {* c+ I3 c* o- F
很好!祝一切顺利。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11 18:13
我们现在很需要使力大师的帮助啊
作者: 洪哥    时间: 2011-10-11 20:06
我们现在很需要使力大师的帮助啊
3 O5 [3 T& U0 T7 Z5 C, c4 g# \, ]sxhdmt 发表于 2011-10-11 18:13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7 W& ~  E. Y" G$ x4 e可以在此留言。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14 16:15
我们设计了一台重型龙门移动式镗铣床,龙门架重量大约是50T,想采用恒流闭式静压导轨,龙门架立柱托板的尺寸是3470*1265。初步设计的油垫尺寸是L=400,B=300,l=200,b=240。在一个立柱的托板水平面上平行对应分布有8+8个这样的油腔,两个立柱托板就是16+16个油腔。侧面油腔(尺寸未定)打算采用1侧4个,那么一个立柱托板就是4+4个,两个立柱托板是4+4+4+4=16个。也就是一个托板上有16个承载油腔和8个侧油腔,总计24个,一套静压导轨油2个托板合计48个油腔。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14 16:22
按照负载和有效承载面积,单个油腔的压力是2kg/cm2,取油垫间隙=0.2mm,算下来流量是6L/min。想问几个问题:
' z' Q  R3 `$ t6 x& H  T' a9 }1、是否一定要设计对置油腔?由于龙门架移动速度很慢,快速时才1m/min,因此不打算设对置油腔,仅有承载油腔和侧油腔,可以吗?
- i4 q% A0 k5 P2、油膜厚度取0.2mm是否合适?20丝和我们6.3米立车的浮起量差不多,所以取了这个值,但在论坛里看大家取用的都是0.0Xmm,才几丝的油膜厚度,不知道有什么优劣。
( Z3 F7 w$ p. h" s5 Z5 n9 Q6 B3、流量算的6L/min自己都有点怀疑是否正确,如果流量如我计算的6L/min,是否只能选择多点齿轮分油器?6 F# d0 {, \7 _% i2 [6 ^, y
有没有大家在龙门移动式机床上静压导轨的经验分享下,万分感谢!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14 16:23
本帖最后由 sxhdmt 于 2011-10-14 16:26 编辑 ' h% _' I0 A/ M9 J
7 \9 ~- j( }% {5 s
[attach]1953579[/attach]/ C5 z% T* R; {( y8 R6 Y

1 o) y+ N5 v+ t/ i1 p这是轨道和托板的剖面图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14 16:23
版主,我电脑上的图片如何贴上来啊?[img][img]
作者: 使力    时间: 2011-10-14 20:56
本帖最后由 使力 于 2011-10-14 21:00 编辑 , s/ v( l7 H- T& L) h

! f  A5 h8 p, O) @! Q2 ^0.2肯定是不适合的。' v3 t5 \2 D% L* T1 |! I7 k8 ~
直接上图,龙门移动式镗铣床滑座油腔。1 v; b* A8 D6 s; G1 u- M
[attach]1953647[/attach]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14 21:15
终于看到使力大师出手了!那一般厚膜厚度取多少?0.05mm?# T2 `1 [  X& f
看图上油腔是“回”字形的,我们打算用“口”字形的,我再算算0.05mm的流量需要多少。流量和油膜厚度是3次方的关系吧,我从0.2-->0.05,流量会小很多啊。
9 H- {  a9 K, S+ M8 v& h从这个图片上不好看出有没有侧油腔和对置油腔,使力大师,我的第一个问题能解答下吗,谢谢!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14 21:17
对了,使力大师,我的这种50T负载的情况,通常是用多头泵还是多点齿轮分油器?谢谢!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15 21:04
说不定和使力的QX能进行一些业务上的合作,希望能联系上
作者: 使力    时间: 2011-10-16 06:57
关于油腔布置:  \  o" f, L. p1 g
龙门移动式镗铣床滑座油腔油腔布置最简单,不像落地镗铣床,需考虑滑枕、镗轴出入;主轴箱上下时的工作扭矩变化等对支承的影响;它只需求得重心后,油腔布置的承载对称于重心,使立柱在运行和静止时不得有倾斜。这就要求油腔布置如同人的脚掌,有支承还需稳定,在我上的图中能看出有的油腔是导向用和卸荷,有的只是卸荷。* V; u$ b! @' Q  V7 x
关于油膜厚度:' U, w; i: f1 K, H3 x( M
油膜厚度选用需综合考虑,其1,床身导轨的形状误差,不至于工作时有的位置临界摩擦,有的地方滑动摩擦,这样对运行精度有太大的影响,重复定位精度就达不到要求;其2,对于低速运行的静压导轨副,摩擦功率很小,设计时不必考虑。6 T) ~' F5 l8 }5 X
关于静压流量:. q& s8 \4 M1 z9 |
流量×压力=功率,选定了油膜厚度,流量即可计算出来,计算出的流量一定在多头泵型号流量参数之间,流量选择可取大的流量,保险。流量选择还可先确定流量,调整油腔各部尺寸,满足油膜厚度。5 i* q* a  S% t9 d. Z6 C
以上纯文字,希望有原则上的帮助。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16 16:09
谢谢使力的大力帮助!一下子清楚很多,多谢!我会继续再计算下。+ |3 \, H4 z1 D* ]* G0 v
我们这台龙门移动镗铣床,不单在横梁上有Z轴的铣、镗,在左或右立柱也会设计一个侧面的镗铣头,因此也有类似落地镗铣床的功能。不过因为是龙门架式的结构,立柱上的这个动力头对导轨的影响应该较落地镗铣床小。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17 17:11
我算下来46#油,油膜厚度0.1mm,总共24个承载油腔,一个立柱拖板是12个,比原设计减少了4个。流量是180ml/min,我打算买16头300ml的多头泵。
作者: 使力    时间: 2011-10-17 19:54
把图发上来,我们探讨一下。
1 E+ N5 T+ ?( {( i# w好像0.1太大。直觉,你一定计算有问题。是否在考虑平面度误差后油膜厚度能到0.02-0.025为好。6 C/ o( b7 L/ r; s" Q$ M: T0 `
油,别看好多人用46#,你就也用它,建议22#或32#,这样就不需温控。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17 20:57
我明天到单位把图发上来,谢谢帮助!
1 }9 ]8 ?% m7 y2 ]6 K选0.1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P9 V+ O9 k" `: X
1、拖板底部是厂里自己磨的,而非刮研,整个拖板长3米47,因此考虑误差大一些
! j) m2 ?8 P6 D8 d5 l. P$ G2、油腔是直接在拖板底部铣出来的,而非导轨板做油垫再装在拖板底部的,因此拖板磨削的误差会叠加在这里+ i0 r1 E( Z4 E; s
3、考虑到整个液压站的元件的效率和装配的优劣,可能设计是0.1,实际能浮起的最多是0.08吧,范围设计的宽一些,期望在前给泵上做一些调节4 z. m7 P3 \( }+ d: z7 {! z3 r6 h6 j! c
选46#油是我们厂一直都在用46#做液压油,也就从了经验,还是用46#,22或32会不会太稀?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18 10:54
这是拖板的上平面图。12个大螺栓孔就是立柱的投影位置,上平面没有标注油腔的尺寸
5 L1 R; m: K, M
: U# \0 M5 V, s/ V& W( A[attach]1955500[/attach]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18 10:58
这是拖板的下平面图,油腔还是原设计的一边8个,一个拖板总计16个。油腔尺寸是200*240,在拖板长度上是200mm,在拖板宽度上是240mm。油垫尺寸:长(取两油腔中间)400,宽300mm。' L# ~$ W/ ]3 [) ^
: p/ V$ ?; g: `+ v4 K+ M# ~; C
[attach]1955503[/attach]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18 11:08
再上一个剖面图,拖板有镶板和压板,在两侧有侧面油腔,一边4个,一个拖板共8个。由于负载基本恒定,对置油腔没有设计。
: s6 x$ d0 W/ u
5 t4 s& B( A6 r' j5 `# ]6 y& l[attach]1955504[/attach]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18 11:46
本帖最后由 sxhdmt 于 2011-10-18 11:50 编辑
7 _) h0 b/ b& v! s8 `& h; ~! [, ~7 j
  u- X- |7 `; f因为理解的实在不深,很多地方是套公式,不知其所以然,所以结果上肯定有不合理的地方,先谢% Q: p! P) C5 h6 ?. H
谢使力的帮助!也算是抛砖引玉,大家都可以借这个例子学习下吧。谢谢!0 }4 }" p# i9 H4 Y# ]4 Y4 x( O: e: p

. {. u8 b  n0 P" k1、负载为整个龙门架的重量,按50T计算。承载油腔暂时还是按原设计32个,因此每个油腔的负载- w4 S# P& w. s* J7 Z0 t
是50*1000/32=1562.5kg≈16000N(取略大点), Q; l+ Y  y4 v

3 O8 w) H( E& a+ ]5 q) u2、有效承载面积:油腔l=200mm,b=240mm,油垫L=400mm,B=300mm,A=[(200+400)/2]*4 t* i! V9 U4 j1 ?
[(240+300)/2]=81000m㎡=810c㎡5 j, h, a1 }' Q
$ X: z3 {/ k! x7 |
3、每个油腔的压力P=16000N/810c㎡=19.75N/c㎡≈20N/c㎡(取略大点)
3 a5 M& J1 f9 }+ m/ t3 [" @$ G$ z& |1 `
3、46#油粘度取u=4.3*10^-8(N.s/m㎡) = 4.3*10^-6(N.s/c㎡) ,油膜厚度取h=0.1mm=0.01cm! m$ v  p* T* w/ Z) i

: I9 T0 ~4 g3 I( N1 a  |4、流量Q= (P*h^3/6u)*[(l/(B-b))+(b/(L-l))] = (20*(0.01)^3/6*4.3*10^-6)*[(20/(30-24))+(24/(40-20))] =3.514c㎡/s=210.84ml/min' E: a3 M4 D2 Y8 E9 m9 \

3 X/ }% L7 O9 M" M9 D5、得:每个油腔的流量是210.84ml/min,范围取大,就需要300ml的多头泵。; j2 L/ ]$ I! ^# L# R8 E5 t; ]
: ]5 M) x4 `4 j, N
我是这样计算的,请使力和大家看看有何不妥或错误,非常感谢!
作者: 洪哥    时间: 2011-10-18 13:00
再上一个剖面图,拖板有镶板和压板,在两侧有侧面油腔,一边4个,一个拖板共8个。由于负载基本恒定,对置油腔没有设计。: h3 n( Q' I+ q, [, s2 k
! X0 Q& k) q3 p
1955504
7 x' ~1 W$ H$ Asxhdmt 发表于 2011-10-18 11:08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U: z6 D1 \; _6 e  j
从这张设计图的比例来看,似乎有以下问题:- W1 D9 w. c0 U$ t
1)床身导轨板的厚尺寸应大于导轨板下面垂直板的厚度尺寸2倍左右;* j& ^# o0 V2 q5 j; _" T4 ]
2)床身两侧垂直板如果是各一条的话,它应该在导轨板下面的中心线上。8 a) C  N" ]. I+ V7 j
仅供参考。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18 15:15
本帖最后由 sxhdmt 于 2011-10-18 15:17 编辑
! J6 G- @4 c0 }8 L* f
7 i! {, _6 \: L$ d  H5 C; c: t44# 洪哥 * u" V$ d/ u; ~+ m
& T4 \$ @% `3 ]
谢谢洪哥。0 K: ^( f8 [( S
这个剖面是龙门的一条轨道的剖面,不是工作台剖面。这次的镗铣床,是龙门架移动,工作台固定。静压也是作用在龙门架左右立柱下的轨道上。8 I, C; M* i0 z' F2 y/ Z& l, u
结构上是左右立柱下各螺栓固定一个拖板,就是前面发的上平面和下平面所述的拖板,拖板下平面设置静压油腔。无静压时,拖板与剖视图中的轨道接触。有静压时,拖板下平面与轨道之间形成油膜,两个拖板分别托举起左右立柱以及立柱之间的横梁、动力头等。
- y" A9 M0 S- O; S8 y- f, n! C4 l# M$ N# Q4 s, L0 d
原来是想用导轨板制作油腔再胶合到拖板下平面的,后来考虑拖板移动速度很低(1m/min),就想直接在拖板铸件的下平面铣出油腔来。不知这样的做法可行吗,有没有人这样做过。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18 15:20
本帖最后由 洪哥 于 2011-10-18 17:29 编辑
# {5 `6 P$ S2 `, D$ |! Q4 H% V3 f' E/ U8 \% ]
44# 洪哥 + j8 [: \. p1 p! T  ~( V0 E2 `

8 J! Q' d7 l3 u7 }洪哥,您说的这个导轨板下面的垂直板是哪个? 床身纵向支撑导轨的垂直钢板(如果是结果件的话)。! b) F+ p( a# X- \6 w& V7 W
7 T4 k& l2 X# \8 J: o
您第2条的意思我明白,是导轨板的中心应该和下面轨道的垂直支撑的中心线吻合——是。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19 09:36
我理解您这里说的床身就是我的轨道体,轨道体上面是拖板,拖板是移动件,开有油腔。床身=轨道体;工作台=拖板。3 V* F% z% W' v! Z0 W% z
轨道体是HT250的铸件,纵向支撑的厚度还是挺厚的,用导轨板做油垫的话,厚度要大于铸件纵向支撑厚度的2倍。
7 q1 Q2 u  U9 L' o9 u/ K4 g' q; w% |原来是想用导轨板制作油垫再胶合到拖板下平面的,后来考虑拖板移动速度很低(1m/min),就想直接在拖板铸件的下平面铣出油腔来。不知这样的做法可行吗,有没有人这样做过?
作者: 洪哥    时间: 2011-10-19 13:26
我理解您这里说的床身就是我的轨道体,轨道体上面是拖板,拖板是移动件,开有油腔。床身=轨道体;工作台=拖板。: {) u9 I6 ]* C1 L
轨道体是HT250的铸件,纵向支撑的厚度还是挺厚的,用导轨板做油垫的话,厚度要大于铸件纵向支撑厚度的 ...
' y* y% B0 v3 u5 |( @: xsxhdmt 发表于 2011-10-19 09:36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 F. T" y) m6 m6 T7 V
1)拖板下面一般镶有色金属材料的导轨板,在导轨板上开油槽,这样做的好处很多;
" g4 u, Q5 F; [( k& h' |2)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拖板的快移速度一般在5米以上。
作者: 使力    时间: 2011-10-20 03:27
如果导轨配合精度达不到要求,0.1也会出问题。通常,地基变形,水平没调好都会使静压失效,出现局部比压大,研伤导轨面。
+ p7 J! G0 n) V0 j; D( J/ Z& m1 z$ z如果一切满足要求,拖把不用减磨材料也未尝不可。
& [! ^$ s! w/ [* q" A+ `3 o" A如果一切满足要求,浮升又能达到0.1,你是否考虑过,当加工上平面时停电等情况会打刀呀?
0 w6 F( s# _. ?6 t2 V6 [- G回油是个容易忽视的问题,注意到这点。油箱设计请考虑一个回油周期的用油量。9 A; Z4 N- v" g+ W1 g
拖板快速怎么也要到4m/min,不然操作工很烦。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20 09:46
谢谢两位的指点,我会请设计再考虑导轨板和快移的问题。加工上平面打刀也被忽略了,我得去提醒下,非常感谢!
  H, B, W: W  i: \, u8 t0 a对回油周期,请两位大师看看我前面算的这个“每个油腔的流量是210.84ml/min,范围取大,就需要300ml的多头泵”正确吗?+ v2 a  g7 A( K) ?" N
再次多谢!
作者: 洪哥    时间: 2011-10-20 14:12
谢谢两位的指点,我会请设计再考虑导轨板和快移的问题。加工上平面打刀也被忽略了,我得去提醒下,非常感谢!0 ?# j: a" y7 f/ D  a& H
对回油周期,请两位大师看看我前面算的这个“每个油腔的流量是210.84ml/min,范围取大,就需要300ml的多 ...* c' B  H, u6 s0 {2 L& i5 z
sxhdmt 发表于 2011-10-20 09:46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6 Y. v5 V3 s" D
如果不是你搞的设计,建议不要插手,以免造成误会(除非你是主管)。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20 21:14
呵呵,现在是设计觉得遇到这个问题,让我协助一起找办法。我在网上发的这些东西,也都是设计提供的,大家的回复我都和设计一起看了。我们都挺感谢各位的
作者: 使力    时间: 2011-10-20 22:39
你看我49#是2011-10-20 03:27发的吗。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21 13:29
你看我49#是2011-10-20 03:27发的吗。* c( q6 l8 X& x$ [6 n
使力 发表于 2011-10-20 22:39 http://www.3dportal.cn/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 Q: ]4 e1 n, a% _9 e! U6 A3 F. R2 L0 Y* \7 q$ e) k
早点休息,16口多点齿轮分油器和16口多头泵的报价发给我下吧,gzxk@yahoo.com.cn
作者: sxhdmt    时间: 2011-10-22 20:57
各位大哥,帮忙看看我的流量计算的对不对啊,谢谢谢谢
作者: 使力    时间: 2011-10-22 22:29
发个CAD上来,面积、周长等参数用查询方便计算。
作者: woderensheng828    时间: 2011-10-26 21:34
3# 洪哥 可以啊,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载重,调节转速,实现油膜厚度不变。
作者: xiart    时间: 2012-4-4 08:38
现在重型机床厂家的静压导轨,应该主要是:恒压式和恒流式。请问到底他们各自有何优缺点呢?
作者: hjyzx    时间: 2012-4-5 21:42
有多头泵的样本吗
作者: 洪哥    时间: 2012-10-17 13:49
hjyzx 发表于 2012-4-5 21: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9 L' |5 [( l' F: p9 _
有多头泵的样本吗
1 P- R9 T9 A% S  e) t
1楼的资料内就有多头泵的样本。
作者: 使力    时间: 2013-4-20 17:20
标题: 多头泵
本帖最后由 使力 于 2013-4-20 17:32 编辑
* W: a* u' u3 T, G
: b9 A1 d/ T: ?9 b多头泵出油油口单方向布置,也可采用板式联接。
: [0 E% u/ x* x! k% T' RCIMT2013展会展品
2 J& J8 y/ M) G: W( H& a2 w[attach]2148151[/attach]- E" X1 T; m* ]$ h, G$ O0 k
[attach]2148150[/attach]- a: Y' d: X, P4 o8 l8 W
[attach]2148147[/attach]
- v5 s1 g# @. O) I3 T" y[attach]2148148[/attach]
( Y! A, `, K- R& X0 f- T9 _0 m[attach]2148149[/attach]
作者: 徐凌叶飞    时间: 2013-4-21 18:16
好资料啊,楼主辛苦了,非常感谢
作者: 江南有雪    时间: 2013-5-25 13:28
楼主如果是对业内产品进行技术讨论,论坛欢迎这样的讨论。
5 |1 m" q8 J" O
# Q- Z3 i2 s# {* G  F4 s& a, Z) O# e如果是推销自己的产品,请到专门的版块『供求交流』。% c, E4 z+ U/ u  t

- F1 ~/ O: n0 ^0 C  V版主应把自己摆在中立和客观的立场,太过有偏向性的态度会对其他会员产生诱导。
作者: 绿茵守望者    时间: 2013-5-25 14:55
非常不错的图
作者: fclong    时间: 2013-5-25 16:06
第一次听到多头泵,突然觉得自己接触的液压产品太狭隘了,没有见过的东西太多了,洪哥,你是不是做机床行业的液压的啊?
作者: 洪哥    时间: 2013-5-25 23:07
本帖最后由 洪哥 于 2013-5-25 23:15 编辑 4 [; B0 ?1 u3 M, e- t% @6 }
江南有雪 发表于 2013-5-25 13:28 http://www.3dportal.cn/discuz/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L" u1 N5 D! A
楼主如果是对业内产品进行技术讨论,论坛欢迎这样的讨论。0 z2 e( v, h5 _& ], u  T
: F$ m3 {# z; U+ h: L" r
如果是推销自己的产品,请到专门的版块『供求 ...

' v$ Q! p' x0 g1 h2 L7 b6 Z. ?% L, [! H. Y0 m2 e
回江总:
# z$ @/ H3 E/ \" N3 H6 u' S& g5 x# i5 p! l. A. q6 a- v
这套系列产品在数控机床上用的很多,经楼主他们公司多年的不断努力,现已逐步取代了国外产品的垄断。1 W. K* ^! O; Y; C4 F6 p/ R8 j

3 M0 ?* H0 Y: p( u% B另外,我曾到楼主他们公司参观过产品的研发生产,也经常使用他们的产品,真的,东西非常棒!2 L+ f' ^. U4 l4 b$ i, ^9 Z- X; |
& y' g8 f: }! n% p+ i
我这样做,与其说是推荐,倒不如说是有意让大家了解这种产品,熟悉它的技术更妥。
' a9 ~  T" A2 z% Y# L0 i3 \; G. P- M5 x" Z& l! `/ m
我知道这样做有一定的偏袒之嫌,甚至会成为某些人的把柄,但我问心无愧。9 r* e; W' X. |# q2 w$ W: _  e

! U5 o3 p; n5 f: A' i" C3 J因为我绝没有,也绝不会拿一分钱的好处费。
1 C- P& T* [/ ~% q" A& f3 Z
- m6 N0 B4 l5 M我的计划是把这个帖子在相应的版块中放一段时间,这只是第二站。
6 T* n* d1 p: n, K8 Q! n3 S# o4 T6 I  X8 _
相信江总现一定明白了我这样做的目的,不会轻信“告密者”的。& U  @- \0 D( m( ]0 R

  x# _& L2 F6 _0 W. X% ^/ U谢谢!:
thankfulness:
作者: 洪哥    时间: 2013-5-25 23:11
fclong 发表于 2013-5-25 16: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 e5 v8 v* m& X第一次听到多头泵,突然觉得自己接触的液压产品太狭隘了,没有见过的东西太多了,洪哥,你是不是做机床行业 ...

" `0 I- q- r, g) a5 b你好!我是做机床制造工作的,这种东西我们二十八年前就开始用了,不过那会全用的进口的。
作者: fclong    时间: 2013-5-27 12:09
洪哥 发表于 2013-5-25 23: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I3 L' q  s" @3 g5 Y; @你好!我是做机床制造工作的,这种东西我们二十八年前就开始用了,不过那会全用的进口的。

! T. p/ |6 j) u# Q6 M. z# j" _洪哥,你太帅了,佩服你!你们机床行业的技术含量很高,而且你们接触的东西面都很广,以后要多向你学习。
作者: 初學者    时间: 2013-6-20 20:53
小软件真的不错啊




欢迎光临 三维网 (http://www.3dportal.cn/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4